维科网电子9月4日消息,近日,上海光电混合算力提供商曦智科技宣布完成规模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本轮融资吸引了中国移动、上海国投、国新基金、浦东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老股东中科创星、沂景资本、百度风投等继续追加投资。
15亿在今年整个科技圈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曦智科技,继上一轮融资后已过5年,今年突然给新老股东们下了什么“迷魂药”,让其如此痴迷。
曦智科技的“寒武纪”时刻
公开资料显示,曦智科技成立于2017年,凭借其在集成光子领域的开创性技术,致力于在算力需求爆发的时代,通过光电混合算力新范式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算力提升解决方案,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专注于光电混合算力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其核心技术主要围绕光子矩阵计算(oMAC)、片上光网络(oNOC)和片间光网络(oNET)三大核心技术展开。
从其官网信息显示,成立8年来,除了2017年其创始人在《自然·光子》杂志封面发表封面文章《由纳米光学回路实现的深度学习》以来,唯一记录在案的突破性成就是2019年曾发布的首款光子芯片原型板卡,随后几年只有各大榜单才有其身影。
这样的“销声匿迹”持续了6年,直到今年3月,曦智科技发布了新一代光电混合计算卡“曦智天枢”,集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128×128光子矩阵,首次实现了光电混合计算在复杂商业化模型中的应用。
短短一个月后,在今年4月9日,曦智科技在光电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超低延迟大规模集成光子加速器》刊登在了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其研发出高度集成的光子计算处理器PACE获得业界的高度肯定。
注:PACE,全称Photonic Arithmetic Computing Engine,是曦智科技在光子矩阵计算(oMAC)的代表性成果。其基于光执行矩阵向量乘法时延迟极低的基本原理,通过重复矩阵乘法和巧妙利用受控噪声组成的紧密回环来实现低延迟,从而生成伊辛问题(Ising)和最大割/最小割问题(Max-cut/Min-cut)这类组合优化问题的高质量解决方案。
如今在光子网络领域,曦智科技重点围绕智算中心Scale-Up解决方案展开布局,也已完成多个数千卡集群的落地交付。
在2025 WAIC期间,曦智科技重磅推出全球首个分布式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光跃LightSphere X,并摘获大会最高奖“SAIL大奖”,成为WAIC的“大黑马”。
据悉,曦智科技还推出了国内首款xPU-CPO光电共封装原型系统,积极开发集成度更高、带宽密度更大的CPO方案,有效突破目前大规模算力集群中的带宽与延迟瓶颈。
6年沉淀,曦智科技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寒武纪”时刻。
结语
曦智科技创始人兼CEO沈亦晨博士曾表示:“大规模光电集成技术已经到了商业化的关键阶段。我们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光子芯片在智算中心内的份额将达到30%。”
中国移动链长基金在投资评论中也表示十分看好光子芯片的爆发潜力,并觉得曦智科技在该领域具有独特定位与优势——因为其不仅掌握了底层光、电芯片与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更展现出将前沿技术转化为规模化商业解决方案的前瞻性与卓越工程能力。”
与很多“纸上谈芯”的企业不同,曦智科技既有先于人的技术,也有可观的前景,最重要是其成功商业化落地表现出来的变现能力,也难怪这家中国独角兽企业成为中移和众多国家队眼中的“香饽饽”。
如今大模型来到万亿参数时代,传统电子芯片虽仍在进步,但不可否认其已逼近物理极限,而光子芯片凭借高通量、低延时、低功耗的优势,正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另一条路。
曦智科技基于此推出的光互连方案能够构建高带宽、低延迟的大规模算力集群,能显著提升GPU利用率,光电混合计算正通过颠覆性架构突破传统计算天花板,为中国AI未来发展提供又一弯道超车的可能性。
维科网电子9月4日消息,近日,上海光电混合算力提供商曦智科技宣布完成规模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
本轮融资吸引了中国移动、上海国投、国新基金、浦东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老股东中科创星、沂景资本、百度风投等继续追加投资。
15亿在今年整个科技圈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投资,曦智科技,继上一轮融资后已过5年,今年突然给新老股东们下了什么“迷魂药”,让其如此痴迷。
曦智科技的“寒武纪”时刻
公开资料显示,曦智科技成立于2017年,凭借其在集成光子领域的开创性技术,致力于在算力需求爆发的时代,通过光电混合算力新范式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算力提升解决方案,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专注于光电混合算力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其核心技术主要围绕光子矩阵计算(oMAC)、片上光网络(oNOC)和片间光网络(oNET)三大核心技术展开。
从其官网信息显示,成立8年来,除了2017年其创始人在《自然·光子》杂志封面发表封面文章《由纳米光学回路实现的深度学习》以来,唯一记录在案的突破性成就是2019年曾发布的首款光子芯片原型板卡,随后几年只有各大榜单才有其身影。
这样的“销声匿迹”持续了6年,直到今年3月,曦智科技发布了新一代光电混合计算卡“曦智天枢”,集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128×128光子矩阵,首次实现了光电混合计算在复杂商业化模型中的应用。
短短一个月后,在今年4月9日,曦智科技在光电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超低延迟大规模集成光子加速器》刊登在了全球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其研发出高度集成的光子计算处理器PACE获得业界的高度肯定。
注:PACE,全称Photonic Arithmetic Computing Engine,是曦智科技在光子矩阵计算(oMAC)的代表性成果。其基于光执行矩阵向量乘法时延迟极低的基本原理,通过重复矩阵乘法和巧妙利用受控噪声组成的紧密回环来实现低延迟,从而生成伊辛问题(Ising)和最大割/最小割问题(Max-cut/Min-cut)这类组合优化问题的高质量解决方案。
如今在光子网络领域,曦智科技重点围绕智算中心Scale-Up解决方案展开布局,也已完成多个数千卡集群的落地交付。
在2025 WAIC期间,曦智科技重磅推出全球首个分布式光互连光交换GPU超节点——光跃LightSphere X,并摘获大会最高奖“SAIL大奖”,成为WAIC的“大黑马”。
据悉,曦智科技还推出了国内首款xPU-CPO光电共封装原型系统,积极开发集成度更高、带宽密度更大的CPO方案,有效突破目前大规模算力集群中的带宽与延迟瓶颈。
6年沉淀,曦智科技在今年迎来了自己的“寒武纪”时刻。
结语
曦智科技创始人兼CEO沈亦晨博士曾表示:“大规模光电集成技术已经到了商业化的关键阶段。我们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光子芯片在智算中心内的份额将达到30%。”
中国移动链长基金在投资评论中也表示十分看好光子芯片的爆发潜力,并觉得曦智科技在该领域具有独特定位与优势——因为其不仅掌握了底层光、电芯片与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更展现出将前沿技术转化为规模化商业解决方案的前瞻性与卓越工程能力。”
与很多“纸上谈芯”的企业不同,曦智科技既有先于人的技术,也有可观的前景,最重要是其成功商业化落地表现出来的变现能力,也难怪这家中国独角兽企业成为中移和众多国家队眼中的“香饽饽”。
如今大模型来到万亿参数时代,传统电子芯片虽仍在进步,但不可否认其已逼近物理极限,而光子芯片凭借高通量、低延时、低功耗的优势,正成为突破算力瓶颈的另一条路。
曦智科技基于此推出的光互连方案能够构建高带宽、低延迟的大规模算力集群,能显著提升GPU利用率,光电混合计算正通过颠覆性架构突破传统计算天花板,为中国AI未来发展提供又一弯道超车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