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 湖南医保重大举措:集采药品 “三进” 活动申报通知发布!

中标数据网

3天前

申报材料经审核通过并纳入湖南“三进”范围的中选药品,将在招采管理系统中自动赋予“三进”药品身份标识,企业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申报状态及身份认证结果。

为进一步扩大集采政策覆盖面,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药品降价红利,湖南省医保局近期正式启动集采药品“三进”活动。这项政策源于《关于进一步推进集采药品进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通知》(湘医保办发〔2025〕13号)文件要求,旨在通过构建更广泛的药品供应网络,切实提升集采药品的可及性。
申报药品范围

为帮助企业快速判断产品是否符合申报要求,本次“三进”活动明确了可申报药品的具体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类集采中选药品:

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当前正在执行的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省际联盟集采中选药品:各省份联合开展的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省集采中选药品:湖南省自行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申报时间与截止节点

申报截止倒计时!企业务必注意这个时间——根据最新通知,为确保顺利参与本次湖南集采药品“三进”活动,相关中选企业需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申报流程。

重要提醒:本次申报的截止时间为 2025 年 9 月 17 日 17:00,时间限制严格,系统将在截止时点后关闭申报通道,逾期提交的材料将不予受理。建议企业至少提前 3 个工作日完成系统申报与材料提交,预留充足时间应对可能出现的信息校验、材料补充等突发情况,避免因临近截止日系统拥堵或材料问题导致错失参与机会。

报路径与系统操作指南

为帮助企业顺利完成湖南集采药品“三进”活动申报,以下从系统操作到材料提交进行全流程拆解,确保每一步清晰可操作。

系统申报步骤

企业需通过招采子系统完成线上申报,具体路径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登录招采子系统→2. 进入药品招标管理模块→3. 进入三进药品管理→4. 选择三进药品申报菜单进行申报

材料提交要求

完成线上申报后,需同步提交书面材料:填写《承诺书》(模板见官方附件),并将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hnyyzbcg@163.com。

申报材料经审核通过并纳入湖南“三进”范围的中选药品,将在招采管理系统中自动赋予 “三进”药品身份标识,企业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申报状态及身份认证结果。

通过以上两步即可完成全流程申报,建议企业在提交材料前仔细核对系统填写信息与承诺书内容的一致性,确保申报高效通过。

供应保障与配送责任

对参与湖南集采药品“三进”活动的申报企业而言,供应保障与配送管理是关乎项目落地成效的核心环节。以下四大“红线要求”需重点关注,直接影响企业信用与项目参与资格:

1. 价格要求:严格执行 集采中选价格,作为向“三进”医药机构供应药品的唯一基准价,不得擅自调整或变相涨价。
2. 供应时效:确保 及时足量供应,需根据医药机构实际需求动态调配库存,杜绝断供、缺货或延迟供货情况。
3. 配送管理:加强对配送企业的约束,建议与配送商签订明确的供货协议,细化供货时效、数量保障及违约责任,避免因配送环节问题(如物流延迟、破损等)影响自身信用评级。
4. 对接配合:主动配合各市州医保部门做好供需对接,及时响应需求调整,同时自觉接受医保部门、医药机构及社会监督,确保供应流程透明可追溯。

企业需将上述要求融入日常运营规范,尤其在配送商管理环节,需通过协议条款明确双方权责,将“加强约束”转化为可落地的合作机制,从源头降低供应链风险。这不仅是政策合规的要求,更是维护企业市场信誉的关键举措。
违约处理与信用管理

违约代价:这些行为将影响企业信用

在湖南集采药品“三进”活动中,企业的履约能力直接关系到药品供应的稳定性,而配送异常是最需警惕的违约情形之一。根据省医保局的规定,申报企业若频繁出现配送不及时、覆盖不到位等违背承诺书的行为,将面临严格处理。

具体来看,监管部门的处理依据清晰明确——集采协议与信用评价相关规定构成了双重约束。这意味着企业一旦违约,不仅要承担协议中的违约责任,还会在信用档案中留下不良记录。对于企业而言,这可能直接导致“三进”资格被暂停,更会对未来参与其他集采项目的投标资格产生负面影响,形成“一次失信、多方受限”的连锁反应。

对于参与湖南省集采药品“三进”活动的企业而言,有个重要提醒需要特别关注:《湖南省集采药品“三进”目录》并非一成不变的“终身通行证”。省医保局明确表示,将根据全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实际推进情况,按相对集中的方式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这意味着,无论是已成功申报的药品还是计划申报的企业,都需要持续关注政策变化。

企业注意事项

动态调整的核心依据是集采推进的实际进展,包括新增集采品种、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
已纳入目录的药品需配合后续调整要求,避免因政策更新不及时影响产品准入资格。
建议企业建立定期政策跟踪机制,确保第一时间获取目录调整信息。

咨询电话:0731-84900370
原文如下:

申报材料经审核通过并纳入湖南“三进”范围的中选药品,将在招采管理系统中自动赋予“三进”药品身份标识,企业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申报状态及身份认证结果。

为进一步扩大集采政策覆盖面,让更多群众享受到药品降价红利,湖南省医保局近期正式启动集采药品“三进”活动。这项政策源于《关于进一步推进集采药品进定点基层医疗机构、定点民营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通知》(湘医保办发〔2025〕13号)文件要求,旨在通过构建更广泛的药品供应网络,切实提升集采药品的可及性。
申报药品范围

为帮助企业快速判断产品是否符合申报要求,本次“三进”活动明确了可申报药品的具体范围,主要包括以下三类集采中选药品:

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当前正在执行的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省际联盟集采中选药品:各省份联合开展的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省集采中选药品:湖南省自行组织的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申报时间与截止节点

申报截止倒计时!企业务必注意这个时间——根据最新通知,为确保顺利参与本次湖南集采药品“三进”活动,相关中选企业需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申报流程。

重要提醒:本次申报的截止时间为 2025 年 9 月 17 日 17:00,时间限制严格,系统将在截止时点后关闭申报通道,逾期提交的材料将不予受理。建议企业至少提前 3 个工作日完成系统申报与材料提交,预留充足时间应对可能出现的信息校验、材料补充等突发情况,避免因临近截止日系统拥堵或材料问题导致错失参与机会。

报路径与系统操作指南

为帮助企业顺利完成湖南集采药品“三进”活动申报,以下从系统操作到材料提交进行全流程拆解,确保每一步清晰可操作。

系统申报步骤

企业需通过招采子系统完成线上申报,具体路径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登录招采子系统→2. 进入药品招标管理模块→3. 进入三进药品管理→4. 选择三进药品申报菜单进行申报

材料提交要求

完成线上申报后,需同步提交书面材料:填写《承诺书》(模板见官方附件),并将扫描件发送至指定邮箱 hnyyzbcg@163.com。

申报材料经审核通过并纳入湖南“三进”范围的中选药品,将在招采管理系统中自动赋予 “三进”药品身份标识,企业可通过系统实时查询申报状态及身份认证结果。

通过以上两步即可完成全流程申报,建议企业在提交材料前仔细核对系统填写信息与承诺书内容的一致性,确保申报高效通过。

供应保障与配送责任

对参与湖南集采药品“三进”活动的申报企业而言,供应保障与配送管理是关乎项目落地成效的核心环节。以下四大“红线要求”需重点关注,直接影响企业信用与项目参与资格:

1. 价格要求:严格执行 集采中选价格,作为向“三进”医药机构供应药品的唯一基准价,不得擅自调整或变相涨价。
2. 供应时效:确保 及时足量供应,需根据医药机构实际需求动态调配库存,杜绝断供、缺货或延迟供货情况。
3. 配送管理:加强对配送企业的约束,建议与配送商签订明确的供货协议,细化供货时效、数量保障及违约责任,避免因配送环节问题(如物流延迟、破损等)影响自身信用评级。
4. 对接配合:主动配合各市州医保部门做好供需对接,及时响应需求调整,同时自觉接受医保部门、医药机构及社会监督,确保供应流程透明可追溯。

企业需将上述要求融入日常运营规范,尤其在配送商管理环节,需通过协议条款明确双方权责,将“加强约束”转化为可落地的合作机制,从源头降低供应链风险。这不仅是政策合规的要求,更是维护企业市场信誉的关键举措。
违约处理与信用管理

违约代价:这些行为将影响企业信用

在湖南集采药品“三进”活动中,企业的履约能力直接关系到药品供应的稳定性,而配送异常是最需警惕的违约情形之一。根据省医保局的规定,申报企业若频繁出现配送不及时、覆盖不到位等违背承诺书的行为,将面临严格处理。

具体来看,监管部门的处理依据清晰明确——集采协议与信用评价相关规定构成了双重约束。这意味着企业一旦违约,不仅要承担协议中的违约责任,还会在信用档案中留下不良记录。对于企业而言,这可能直接导致“三进”资格被暂停,更会对未来参与其他集采项目的投标资格产生负面影响,形成“一次失信、多方受限”的连锁反应。

对于参与湖南省集采药品“三进”活动的企业而言,有个重要提醒需要特别关注:《湖南省集采药品“三进”目录》并非一成不变的“终身通行证”。省医保局明确表示,将根据全省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的实际推进情况,按相对集中的方式对目录进行动态调整。这意味着,无论是已成功申报的药品还是计划申报的企业,都需要持续关注政策变化。

企业注意事项

动态调整的核心依据是集采推进的实际进展,包括新增集采品种、市场供需变化等因素。
已纳入目录的药品需配合后续调整要求,避免因政策更新不及时影响产品准入资格。
建议企业建立定期政策跟踪机制,确保第一时间获取目录调整信息。

咨询电话:0731-84900370
原文如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