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为矛,消费为盾 - 二季度长线资金持仓透视

华泰睿思

5天前

核心观点

险资:延续高股息配置,行业ETF增厚收益

规模:25Q2险资对A股的配置强度环比回升。财产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6.16%,人身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3.34%

红利配置比例:上市保险公司FVOCI股票规模从年初的6008亿上升到年中的9207亿,占总投资配置比例从年初的2.9%上升到4.2%,快速接近预期最低5%以上配置比例;

配置策略:高股息为底,加仓弹性板块

延续高股息配置逻辑,左侧布局低位板块:加仓A股运营型高股息(基建链为主)、港股运营型及周期型红利,及大众消费(休闲食品、乳制品等);

增持行业ETF增厚收益:宽基ETF持有规模回落,行业指数ETF持仓规模创2015年以来新高,加仓弹性较强的、跟踪非银行金融、国防军工、TMT等相关指数的ETF,连续一年加仓的行业ETF主要为机器人、动漫游戏、中证军工、金融科技、科创芯片。


汇金:AH红利行业内部切换

规模:25Q2汇金前十大股东持股规模3.9万亿,占自由流通市值9.5%


配置策略:持续增持宽基ETFAH红利内部切换

AH红利内部切换:25Q2汇金减仓A股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银行(城商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等A股高股息行业,加仓港股红利方向;

持续加仓宽基ETF宽基ETF持股规模持续回升,主要加仓沪深300ETF,行业ETF中小幅加仓国防军工、医药。连续一年加仓的行业ETF主要为5G通信、中证酒、中证软件SSH黄金股票。


社保基金:布局供给侧出清、消费方向
规模:25Q2社保基金前十大股东持股规模1651亿,占自由流通市值0.4%

配置策略:左侧布局弹性板块

加仓基本面有改善预期的方向:延续25Q1配置思路,加仓供给侧接近出清行业(基础化工、AH电新);

左侧布局低位核心资产:对消费(家电)的关注度有所回升;


QFII/RQFII:加仓银行、TMT方向

规模:25Q2 QFII/RQFII前十大股东持股规模1379亿元,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0.3%


配置策略:25Q2加仓银行(城商行)、电子、通信、汽车,减仓电力设备新能源、家电、建材。


风险提示:测算结果出现误差;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正文

险资、汇金、社保基金、QFII/RQFII持仓分析
在《寻找供需改善与低拥挤度的交集——2025年二季度基金持仓分析》中,根据主动偏股型基金2025年二季报披露的重仓股情况,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①风格角度,25Q2公募基金整体风格向哑铃两端的主题成长、大市值价值偏移;
②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环比回升,但较23H1高点相比仍有一点距离,港股仓位创2019年以来新高(14%);
③2025Q1,公募基金对红利板块配置系数环比大幅回落,其中公用事业配置系数回落幅度较高、银行配置系数分位数仍处于较低区间;
④25Q2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年以来,后同)处于低位的资产主要集中在反内卷、基建、AI、内需产业链中,如装修建材、装修装饰、化学原料、化学制品、硅料硅片、养殖等板块。

而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关注其他四类机构(社保基金、QFII、险资、汇金)的持仓情况,并通过搭建四类机构的历史持仓数据库,分析其在近两个季度的仓位变化及互相的配置差异。

资:25Q2险资向“哑铃型”配置迁移
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于商业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提取的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本准备额度,其本质不是作为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属于保险公司的或有负债。险资的负债性决定了其在投资的时候要更加稳健、安全,也是险资一直是政策强监管领域的重要原因。

分析险资持仓,第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定义险资?根据银保监会2018出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险资定义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本外币计价的资本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各项准备金以及其他资金,与之相对的概念有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设立目的在于弥补远期养老金缺口)、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为企业及个人日常缴纳的五险一金)。基于上述对险资的定义,我们在统计样本时,剔除掉了Wind保险公司重仓股专题中,持股公司名称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的样本。

25Q2,险资对A股的配置强度环比回升。2025Q2,财产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6.16%,环比25Q1 15.80%小幅回升,人身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3.34%,较 25Q1 13.34%小幅回升。

图片

A股:延续高股息配置思路

25Q2,险资对主板超(低)配比例回落,创业板、科创板超(低)配比例回升。25Q2,险资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超(低)配比例分别为18.9%-11.8%-6.4%,环比变化-1.6pct+1.4pct+0.8pct,分别位于自2015年以来95.1%4.8%8.6%分位数。


图片
图片


持仓结构上,与公募基金相比,25Q2险资在大金融、红利资产的配置强度相对较高,而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食品饮料方面的配置强度相对较低。


图片

整体来看,险资延续了前期配置高股息资产的思路,但此外对消费的配置比例回升。结合持股数量及超(低)比例,进一步剔除涨跌幅来看,一级行业中,险资在25Q2或主要加仓通信、交通运输、传媒、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等行业;三级行业中,25Q2险资主要加仓城商行、出版、电信运营、铜、客车、乳制品、铁路;主要减仓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消费电子组件、PCB、炼油、公路等方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ETF:加仓非银金融、国防军工、TMT相关ETF
选含险资类企业(剔除持股公司名称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作为持股的样本,25Q2,险资持有ETF基金规模提升至2815亿元,其中行业ETF规模回升至729亿元(24Q4361亿元),宽基ETF整体持股稍有回落,内部分化,险资加仓中证A500,减仓沪深300 ETF

图片

行业ETF中,相比24Q4,险资对大金融、科技ETF的关注度回升。25Q2,险资在非银行金融、国防军工、电子、机械、计算&通信中增持ETF规模居前,在银行、食品饮料中持有规模小幅回落。

图片
图片


港股:加仓周期及运营型红利

2025H1,以前十大股东计算,险资对港股配置力度环比小幅回落。环比24FY,险资加仓通信(运营商)、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煤炭等周期品方向,减仓非银金融。

图片

汇金:加仓非银金融等板块

经统计,汇金资金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来源:①汇金公司下属的两个账户,分别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②证金公司下属的16个账户,分别为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15个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③外管局下属的三个投资平台,分别为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凤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坤藤投资有限责任公司;④5支汇金基金,分别是招商丰庆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易方达瑞惠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南方消费活力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嘉实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和华夏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目前均已清盘,不在本次统计范围内。


从规模上看,2018年以来汇金持股规模呈现下行趋势,直至22Q3开始回升,截止25Q2末,汇金持股规模约为3.9万亿元,环比小幅上升。25Q2,汇金资金对A股的配置强度小幅回升。汇金资金持股市值占全A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从25Q19.4%回升至25Q29.5%,处于自2019年以来的71%分位数。

图片
图片

A股:减仓传统红利,加仓基础化工/商贸零售

25Q2,汇金资金对主板超(低)配比例回落,对创业板、科创板超(低)配比例回升。25Q2,汇金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超(低)配比例分别为20.3%-12.9%-6.8%,环比变化-1.92pct1.60pct1.0pct,分别位于自2015年以来94.8%5.1%8.6%分位数。

图片
图片

持仓结构上,与公募基金相比,25Q2汇金资金在银行、非银行金融、建筑板块的配置强度相对较高,而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板块的配置强度相对较低。

图片

结合持股数量及超(低)配比例,进一步剔除涨跌幅来看,一级行业中,汇金资金25Q2或主要加仓基础化工、商贸零售行业,减仓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银行;三级行业中,25Q2汇金主要加仓印染化学品、饲料加工、起重运输设备、燃气等,减仓保险、铁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ETF:加仓沪深300等大盘宽基ETF
除直接持股外,增持ETF成为汇金入市的渠道之一,25Q2入市的步伐加快。以ETF基金中报、年报公布的基金持股名单为基准,筛选汇金机构(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及证金公司下属的16个账户),25Q2,汇金持有ETF基金规模显著提升至1.3万亿元附近,宽基指数中汇金加仓沪深300,行业ETF变动相对较小,小幅加仓国防军工、医药。

图片
图片
图片

港股:25H1加仓红利行业
2025H1,以前十大股东计算,汇金对港股配置力度环比小幅回落。其相对超配银行。环比24FY,汇金加仓石油石化、建筑装饰、煤炭,减仓非银金融、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方向。三级申万行业视角,汇金加仓炼油化工、基建市政工程、动力煤,减仓保险、轨交设备。

图片

社保基金:25Q2加仓“反内卷”、消费等方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转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25Q2,社保基金对A股的配置强度环比回落。25Q2社保基金持股占比小幅回落至0.4%,位于2019年以来0%的位置。

图片

A股:加仓供给侧出清的相关行业
25Q2,社保基金对主板超(低)配比例回落,创业板、科创板超(低)配比例回升。25Q2,社保基金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超(低)配比例分别为-0.4%、1.4%、2.5%,环比变化-1.9pct、1.5pct、+1.0pct,分别位于自2015年以来92.6%、4.8%、60.8%分位。

图片
图片

持仓结构上,与公募基金相比,25Q2社保基金在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机械的配置强度相对较高,而在电子、食品饮料、家电等板块的配置强度相对较低。

图片

结合持股数量及超(低)配比例,进一步剔除涨跌幅来看,一级行业中,社保基金资金25Q2或主要加仓非银行金融、基础化工、家电等行业;三级行业中,25Q2社保基金主要加仓太阳能、LED、保险Ⅲ、快递、消费电子设备、氮肥,减仓石油开采Ⅲ、汽车零部件Ⅲ、集成电路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港股25H1加仓非银金融,减仓周期品

2025H1,以前十大股东计算,社保基金对港股配置力度环比小幅回落。环比24FY,社保基金加仓非银金融、商贸零售,减仓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方向。三级申万行业视角,社保基金加仓保险、光伏辅材,减仓油气开采、黄金、化学制剂。

图片

QFII/RQFII25Q2加仓银行、TMT等方向

QFII是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简称,是除了陆股通外,外国资金配置中国权益资产的三个主要途径之一(陆股通、QFII/RQFIIH股)。证监会文件显示,截止25Q1末,拥有QFII/RQFII资金资格的机构达897家,总额度约1162亿美元,此外拥有合格境外投资者托管行资格的银行有22家。


25Q2QFII/RQFIIA股的配置强度小幅回升。2025Q2QFII/RQFII持股市值环比小幅回升至1379亿元,QFII/RQFII持股市值占全A流通市值的比重小幅回升至25Q20.33%,处于自2019年以来的25%的历史低位水平。

图片
图片

我们同时对当前QFII/RQFII进行了简单统计,从QFII/RQFII的分布上来看,在剔除掉中外合资(38家)、中国香港地区(309家)及中国台湾地区(44家)机构后,来自美国、新加坡、英国、韩国的QFII/RQFII机构数目较多,分别占比21.0%、23.0%、14.3%及9.5%,代表性机构有巴克莱、美林美银、淡马锡、高盛等。

图片

25Q2QFII/RQFII对主板超(低)配比例回落,对科创板、创业板超(低)配比例回升。25Q2QFII/RQFII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超(低)配比例分别为7.88%-2.57%-4.70%,环比变化-2.04pct1.94pct0.73pct,分别位于自2015年以来92.6%34.1%4.3%分位数。

图片
图片

持仓结构上,与公募基金相比,25Q2 QFII/RQFII在银行、建材、轻工制造的配置强度相对较高,而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电子等板块的配置强度相对较低。

图片

行业分布上,25Q2 QFII/RQFII资金加仓银行、电子、通信、汽车,减仓电力设备新能源、家电、建材。三级行业看,25Q2 QFII/RQFII加仓城商行、行业应用软件、证券、化学原料药、乘用车、服务机器人,减仓太阳能、其他化学原料、产业互联网信息服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险提示

测算结果出现误差:基金重仓股、财报为滞后数据,且仅为持仓占比前 20 的股票、前十大股东,会导致测算结果同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数据统计口径有误:若所采用数据的统计口径出现偏差,将引发相应数据的代表性及准确性不足风险。

核心观点

险资:延续高股息配置,行业ETF增厚收益

规模:25Q2险资对A股的配置强度环比回升。财产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6.16%,人身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3.34%

红利配置比例:上市保险公司FVOCI股票规模从年初的6008亿上升到年中的9207亿,占总投资配置比例从年初的2.9%上升到4.2%,快速接近预期最低5%以上配置比例;

配置策略:高股息为底,加仓弹性板块

延续高股息配置逻辑,左侧布局低位板块:加仓A股运营型高股息(基建链为主)、港股运营型及周期型红利,及大众消费(休闲食品、乳制品等);

增持行业ETF增厚收益:宽基ETF持有规模回落,行业指数ETF持仓规模创2015年以来新高,加仓弹性较强的、跟踪非银行金融、国防军工、TMT等相关指数的ETF,连续一年加仓的行业ETF主要为机器人、动漫游戏、中证军工、金融科技、科创芯片。


汇金:AH红利行业内部切换

规模:25Q2汇金前十大股东持股规模3.9万亿,占自由流通市值9.5%


配置策略:持续增持宽基ETFAH红利内部切换

AH红利内部切换:25Q2汇金减仓A股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银行(城商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等A股高股息行业,加仓港股红利方向;

持续加仓宽基ETF宽基ETF持股规模持续回升,主要加仓沪深300ETF,行业ETF中小幅加仓国防军工、医药。连续一年加仓的行业ETF主要为5G通信、中证酒、中证软件SSH黄金股票。


社保基金:布局供给侧出清、消费方向
规模:25Q2社保基金前十大股东持股规模1651亿,占自由流通市值0.4%

配置策略:左侧布局弹性板块

加仓基本面有改善预期的方向:延续25Q1配置思路,加仓供给侧接近出清行业(基础化工、AH电新);

左侧布局低位核心资产:对消费(家电)的关注度有所回升;


QFII/RQFII:加仓银行、TMT方向

规模:25Q2 QFII/RQFII前十大股东持股规模1379亿元,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0.3%


配置策略:25Q2加仓银行(城商行)、电子、通信、汽车,减仓电力设备新能源、家电、建材。


风险提示:测算结果出现误差;数据统计口径有误。


正文

险资、汇金、社保基金、QFII/RQFII持仓分析
在《寻找供需改善与低拥挤度的交集——2025年二季度基金持仓分析》中,根据主动偏股型基金2025年二季报披露的重仓股情况,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①风格角度,25Q2公募基金整体风格向哑铃两端的主题成长、大市值价值偏移;
②主动偏股型基金仓位环比回升,但较23H1高点相比仍有一点距离,港股仓位创2019年以来新高(14%);
③2025Q1,公募基金对红利板块配置系数环比大幅回落,其中公用事业配置系数回落幅度较高、银行配置系数分位数仍处于较低区间;
④25Q2配置系数分位数(2016年以来,后同)处于低位的资产主要集中在反内卷、基建、AI、内需产业链中,如装修建材、装修装饰、化学原料、化学制品、硅料硅片、养殖等板块。

而在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关注其他四类机构(社保基金、QFII、险资、汇金)的持仓情况,并通过搭建四类机构的历史持仓数据库,分析其在近两个季度的仓位变化及互相的配置差异。

资:25Q2险资向“哑铃型”配置迁移
保险资金主要来自于商业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提取的准备金,是保险公司为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本准备额度,其本质不是作为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属于保险公司的或有负债。险资的负债性决定了其在投资的时候要更加稳健、安全,也是险资一直是政策强监管领域的重要原因。

分析险资持仓,第一个问题在于如何定义险资?根据银保监会2018出台的《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险资定义为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以本外币计价的资本金、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各项准备金以及其他资金,与之相对的概念有社会保障基金(主要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设立目的在于弥补远期养老金缺口)、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为企业及个人日常缴纳的五险一金)。基于上述对险资的定义,我们在统计样本时,剔除掉了Wind保险公司重仓股专题中,持股公司名称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的样本。

25Q2,险资对A股的配置强度环比回升。2025Q2,财产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6.16%,环比25Q1 15.80%小幅回升,人身险公司中权益资产占资金运用比例为13.34%,较 25Q1 13.34%小幅回升。

图片

A股:延续高股息配置思路

25Q2,险资对主板超(低)配比例回落,创业板、科创板超(低)配比例回升。25Q2,险资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超(低)配比例分别为18.9%-11.8%-6.4%,环比变化-1.6pct+1.4pct+0.8pct,分别位于自2015年以来95.1%4.8%8.6%分位数。


图片
图片


持仓结构上,与公募基金相比,25Q2险资在大金融、红利资产的配置强度相对较高,而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与新能源、食品饮料方面的配置强度相对较低。


图片

整体来看,险资延续了前期配置高股息资产的思路,但此外对消费的配置比例回升。结合持股数量及超(低)比例,进一步剔除涨跌幅来看,一级行业中,险资在25Q2或主要加仓通信、交通运输、传媒、建筑、电力及公用事业等行业;三级行业中,25Q2险资主要加仓城商行、出版、电信运营、铜、客车、乳制品、铁路;主要减仓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消费电子组件、PCB、炼油、公路等方向。

图片
图片
图片

ETF:加仓非银金融、国防军工、TMT相关ETF
选含险资类企业(剔除持股公司名称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组合)作为持股的样本,25Q2,险资持有ETF基金规模提升至2815亿元,其中行业ETF规模回升至729亿元(24Q4361亿元),宽基ETF整体持股稍有回落,内部分化,险资加仓中证A500,减仓沪深300 ETF

图片

行业ETF中,相比24Q4,险资对大金融、科技ETF的关注度回升。25Q2,险资在非银行金融、国防军工、电子、机械、计算&通信中增持ETF规模居前,在银行、食品饮料中持有规模小幅回落。

图片
图片


港股:加仓周期及运营型红利

2025H1,以前十大股东计算,险资对港股配置力度环比小幅回落。环比24FY,险资加仓通信(运营商)、公用事业、机械设备、煤炭等周期品方向,减仓非银金融。

图片

汇金:加仓非银金融等板块

经统计,汇金资金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来源:①汇金公司下属的两个账户,分别为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②证金公司下属的16个账户,分别为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及15个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③外管局下属的三个投资平台,分别为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凤山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坤藤投资有限责任公司;④5支汇金基金,分别是招商丰庆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易方达瑞惠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南方消费活力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嘉实新机遇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和华夏新经济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目前均已清盘,不在本次统计范围内。


从规模上看,2018年以来汇金持股规模呈现下行趋势,直至22Q3开始回升,截止25Q2末,汇金持股规模约为3.9万亿元,环比小幅上升。25Q2,汇金资金对A股的配置强度小幅回升。汇金资金持股市值占全A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从25Q19.4%回升至25Q29.5%,处于自2019年以来的71%分位数。

图片
图片

A股:减仓传统红利,加仓基础化工/商贸零售

25Q2,汇金资金对主板超(低)配比例回落,对创业板、科创板超(低)配比例回升。25Q2,汇金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超(低)配比例分别为20.3%-12.9%-6.8%,环比变化-1.92pct1.60pct1.0pct,分别位于自2015年以来94.8%5.1%8.6%分位数。

图片
图片

持仓结构上,与公募基金相比,25Q2汇金资金在银行、非银行金融、建筑板块的配置强度相对较高,而在电子、医药、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板块的配置强度相对较低。

图片

结合持股数量及超(低)配比例,进一步剔除涨跌幅来看,一级行业中,汇金资金25Q2或主要加仓基础化工、商贸零售行业,减仓非银行金融、交通运输、银行;三级行业中,25Q2汇金主要加仓印染化学品、饲料加工、起重运输设备、燃气等,减仓保险、铁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ETF:加仓沪深300等大盘宽基ETF
除直接持股外,增持ETF成为汇金入市的渠道之一,25Q2入市的步伐加快。以ETF基金中报、年报公布的基金持股名单为基准,筛选汇金机构(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及证金公司下属的16个账户),25Q2,汇金持有ETF基金规模显著提升至1.3万亿元附近,宽基指数中汇金加仓沪深300,行业ETF变动相对较小,小幅加仓国防军工、医药。

图片
图片
图片

港股:25H1加仓红利行业
2025H1,以前十大股东计算,汇金对港股配置力度环比小幅回落。其相对超配银行。环比24FY,汇金加仓石油石化、建筑装饰、煤炭,减仓非银金融、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等方向。三级申万行业视角,汇金加仓炼油化工、基建市政工程、动力煤,减仓保险、轨交设备。

图片

社保基金:25Q2加仓“反内卷”、消费等方向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下简称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转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25Q2,社保基金对A股的配置强度环比回落。25Q2社保基金持股占比小幅回落至0.4%,位于2019年以来0%的位置。

图片

A股:加仓供给侧出清的相关行业
25Q2,社保基金对主板超(低)配比例回落,创业板、科创板超(低)配比例回升。25Q2,社保基金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超(低)配比例分别为-0.4%、1.4%、2.5%,环比变化-1.9pct、1.5pct、+1.0pct,分别位于自2015年以来92.6%、4.8%、60.8%分位。

图片
图片

持仓结构上,与公募基金相比,25Q2社保基金在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机械的配置强度相对较高,而在电子、食品饮料、家电等板块的配置强度相对较低。

图片

结合持股数量及超(低)配比例,进一步剔除涨跌幅来看,一级行业中,社保基金资金25Q2或主要加仓非银行金融、基础化工、家电等行业;三级行业中,25Q2社保基金主要加仓太阳能、LED、保险Ⅲ、快递、消费电子设备、氮肥,减仓石油开采Ⅲ、汽车零部件Ⅲ、集成电路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港股25H1加仓非银金融,减仓周期品

2025H1,以前十大股东计算,社保基金对港股配置力度环比小幅回落。环比24FY,社保基金加仓非银金融、商贸零售,减仓石油石化、有色金属、医药生物等方向。三级申万行业视角,社保基金加仓保险、光伏辅材,减仓油气开采、黄金、化学制剂。

图片

QFII/RQFII25Q2加仓银行、TMT等方向

QFII是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简称,是除了陆股通外,外国资金配置中国权益资产的三个主要途径之一(陆股通、QFII/RQFIIH股)。证监会文件显示,截止25Q1末,拥有QFII/RQFII资金资格的机构达897家,总额度约1162亿美元,此外拥有合格境外投资者托管行资格的银行有22家。


25Q2QFII/RQFIIA股的配置强度小幅回升。2025Q2QFII/RQFII持股市值环比小幅回升至1379亿元,QFII/RQFII持股市值占全A流通市值的比重小幅回升至25Q20.33%,处于自2019年以来的25%的历史低位水平。

图片
图片

我们同时对当前QFII/RQFII进行了简单统计,从QFII/RQFII的分布上来看,在剔除掉中外合资(38家)、中国香港地区(309家)及中国台湾地区(44家)机构后,来自美国、新加坡、英国、韩国的QFII/RQFII机构数目较多,分别占比21.0%、23.0%、14.3%及9.5%,代表性机构有巴克莱、美林美银、淡马锡、高盛等。

图片

25Q2QFII/RQFII对主板超(低)配比例回落,对科创板、创业板超(低)配比例回升。25Q2QFII/RQFII对主板、创业板、科创板的超(低)配比例分别为7.88%-2.57%-4.70%,环比变化-2.04pct1.94pct0.73pct,分别位于自2015年以来92.6%34.1%4.3%分位数。

图片
图片

持仓结构上,与公募基金相比,25Q2 QFII/RQFII在银行、建材、轻工制造的配置强度相对较高,而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食品饮料、电子等板块的配置强度相对较低。

图片

行业分布上,25Q2 QFII/RQFII资金加仓银行、电子、通信、汽车,减仓电力设备新能源、家电、建材。三级行业看,25Q2 QFII/RQFII加仓城商行、行业应用软件、证券、化学原料药、乘用车、服务机器人,减仓太阳能、其他化学原料、产业互联网信息服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险提示

测算结果出现误差:基金重仓股、财报为滞后数据,且仅为持仓占比前 20 的股票、前十大股东,会导致测算结果同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数据统计口径有误:若所采用数据的统计口径出现偏差,将引发相应数据的代表性及准确性不足风险。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