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正式拉开了本轮降息的序幕。之后年内连续三次降息,累计降幅100个基点。
不过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五次在议息会议上“按兵不动”,降息进程一度暂停。直到最近,多位美联储官员频频释放“鸽派”信号,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
截至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89.7%,几乎已成市场共识。
根据日程安排,美联储将于9月16日至17日举行议息会议,目前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可谓空前高涨,这将是美联储自去年12月暂停降息以来的首次降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联储不得不转向?而一旦降息落地,又会对各大类资产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梳理关键逻辑,希望能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美联储为什么集体转“鸽”?
当前,美联储官员们正密集释放“鸽派”信号。
为什么美联储的态度会发生如此明显的集体转变?不用再等到“完美”的通胀数据才开始降息吗?
事实上,美联储由“鹰”转“鸽”的核心逻辑,是判断就业风险大于通胀风险。主要是受到美国经济数据走弱、通胀反弹预期降温、外部政治因素、政治压力加大以及内部决策力量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一方面,持续高利率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正在逐渐显现。近期多项数据表明,高利率环境已经开始抑制消费、就业和企业投资。与此同时,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低于预期。鲍威尔认为,更可能是一次性的,不会形成持续压力,这意味着通胀仍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方面,特朗普近期多次公开施压美联储,呼吁快速降息,甚至威胁撤换主席鲍威尔,这种外部政治压力不容忽视。且美联储内部鸽派力量增强,进一步推动了降息议程的加速。
降息将至,哪些资产有望受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经历了6轮比较明显的降息周期。以史为鉴,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降息预期落地之后,全球各大类资产的大致表现规律。
通常来说,在降息正式启动之前,市场预期往往会先行发酵,带动多数资产价格走强。债券市场对此尤为敏感美债在这一阶段常有较好表现。而当降息真正开始后,海外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往往表现更为亮眼。
当然,历史虽可供借鉴,却不宜直接套用。每一轮降息所处的经济环境、通胀背景和市场结构都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表现,展开具体分析。
①对美股:
一般来说,如果美国经济没有陷入衰退或发生系统性危机,降息往往利好美股。降息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也会压低债券等资产的收益率,促使更多资金流向股市,对股价形成支撑。
短期来看,美国企业盈利表现依然强劲,二季度GDP增速也略超预期,显示经济仍具备一定韧性。长期而言,“降息+特朗普”的主线对美股资产仍相对友好,但在积累较高涨幅之后,也需关注短期回调的风险。
②对美债:
美债初期受益于流动性改善,价格上升,后续主要看通胀影响。从过往几轮降息周期来看,美联储降息,美国债券价格往往上涨,确定性比较强,这也是去年美债受到追捧的原因。
往后看,若美国经济如预期放缓,叠加避险情绪回升和降息预期强化,资金可能重新流向美债市场。中短端美债对利率变化更敏感,若降息落地,价格上行空间更大。
③对中国市场:
下半年以来,A股牛市的氛围越来越强烈,上证指数连续突破高点。美联储降息并非A股走势的核心决定因素,但仍可能带来积极影响。
比如,降息可能吸引更多外资进入A股和港股,进一步改善国内流动性状况。同时国内货币政策调节的空间也更大了,可以通过降息、降准等工具,进一步改善国内流动性环境,提振市场信心。
④对黄金: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如果美联储启动降息,黄金作为抗通胀和避险资产,吸引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仍具备上涨动力。此外,投资者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也增强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总而言之,9月降息看似近在眼前,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后续降息路径究竟如何展开——降多少、降几次。
我们既需要关注降息落地的短期利好,也要对经济数据、通胀走势和政策信号的细微变化保持敏感。当“不确定性”成为常态,保持策略灵活、做好均衡配置,或许才是应对波动、把握机会的更优方式。9月议息会议即将召开,我们也将持续跟进最新动态,为大家带来及时、深入的分析解读。
(转载自好买香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2024年9月,美联储宣布降息50个基点,正式拉开了本轮降息的序幕。之后年内连续三次降息,累计降幅100个基点。
不过今年以来,美联储已经连续五次在议息会议上“按兵不动”,降息进程一度暂停。直到最近,多位美联储官员频频释放“鸽派”信号,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
截至目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升至89.7%,几乎已成市场共识。
根据日程安排,美联储将于9月16日至17日举行议息会议,目前市场对降息的预期可谓空前高涨,这将是美联储自去年12月暂停降息以来的首次降息。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联储不得不转向?而一旦降息落地,又会对各大类资产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梳理关键逻辑,希望能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美联储为什么集体转“鸽”?
当前,美联储官员们正密集释放“鸽派”信号。
为什么美联储的态度会发生如此明显的集体转变?不用再等到“完美”的通胀数据才开始降息吗?
事实上,美联储由“鹰”转“鸽”的核心逻辑,是判断就业风险大于通胀风险。主要是受到美国经济数据走弱、通胀反弹预期降温、外部政治因素、政治压力加大以及内部决策力量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
一方面,持续高利率对经济的抑制作用正在逐渐显现。近期多项数据表明,高利率环境已经开始抑制消费、就业和企业投资。与此同时,关税政策带来的通胀影响低于预期。鲍威尔认为,更可能是一次性的,不会形成持续压力,这意味着通胀仍在可控范围内。
另一方面,特朗普近期多次公开施压美联储,呼吁快速降息,甚至威胁撤换主席鲍威尔,这种外部政治压力不容忽视。且美联储内部鸽派力量增强,进一步推动了降息议程的加速。
降息将至,哪些资产有望受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联储经历了6轮比较明显的降息周期。以史为鉴,我们可以从中观察到降息预期落地之后,全球各大类资产的大致表现规律。
通常来说,在降息正式启动之前,市场预期往往会先行发酵,带动多数资产价格走强。债券市场对此尤为敏感美债在这一阶段常有较好表现。而当降息真正开始后,海外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往往表现更为亮眼。
当然,历史虽可供借鉴,却不宜直接套用。每一轮降息所处的经济环境、通胀背景和市场结构都不尽相同,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表现,展开具体分析。
①对美股:
一般来说,如果美国经济没有陷入衰退或发生系统性危机,降息往往利好美股。降息能够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也会压低债券等资产的收益率,促使更多资金流向股市,对股价形成支撑。
短期来看,美国企业盈利表现依然强劲,二季度GDP增速也略超预期,显示经济仍具备一定韧性。长期而言,“降息+特朗普”的主线对美股资产仍相对友好,但在积累较高涨幅之后,也需关注短期回调的风险。
②对美债:
美债初期受益于流动性改善,价格上升,后续主要看通胀影响。从过往几轮降息周期来看,美联储降息,美国债券价格往往上涨,确定性比较强,这也是去年美债受到追捧的原因。
往后看,若美国经济如预期放缓,叠加避险情绪回升和降息预期强化,资金可能重新流向美债市场。中短端美债对利率变化更敏感,若降息落地,价格上行空间更大。
③对中国市场:
下半年以来,A股牛市的氛围越来越强烈,上证指数连续突破高点。美联储降息并非A股走势的核心决定因素,但仍可能带来积极影响。
比如,降息可能吸引更多外资进入A股和港股,进一步改善国内流动性状况。同时国内货币政策调节的空间也更大了,可以通过降息、降准等工具,进一步改善国内流动性环境,提振市场信心。
④对黄金: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如果美联储启动降息,黄金作为抗通胀和避险资产,吸引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仍具备上涨动力。此外,投资者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也增强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总而言之,9月降息看似近在眼前,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后续降息路径究竟如何展开——降多少、降几次。
我们既需要关注降息落地的短期利好,也要对经济数据、通胀走势和政策信号的细微变化保持敏感。当“不确定性”成为常态,保持策略灵活、做好均衡配置,或许才是应对波动、把握机会的更优方式。9月议息会议即将召开,我们也将持续跟进最新动态,为大家带来及时、深入的分析解读。
(转载自好买香港)
风险提示:投资于国际证券市场,除了需要承担与国内证券类似的市场波动风险等一般投资风险之外,还面临汇率风险等国际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也需要投资者注意。
好买香港提醒:本文版权为好买香港所有,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和发表。如有转载需求,请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