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通达海上升20.01%。消息面上,据2025年8月29日公告,公司拟以4,000万元对全资子公司通达海软件增资,注册资本将由6,000万元增至10,000万元,并确认已提供5,000万元财务资助,用于业务扩张和人员薪资。据2025年8月12日互动易,公司作为华为生态伙伴,海睿大模型等产品已获昇腾认证,持续推进“AI+”战略,为法院、公安、检察等政法场景提供智能化服务。公司深耕“智慧法院”电子政务市场,智慧审判市占率全国前二、智慧执行全国第一;2022年曾为中国建设银行安庆大观法院及苏州相城法院提供数字人民币支付相关项目,合计收入279.52万元。
通达海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注于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通达海简介及主营业务
通达海公司致力于以信息技术协助客户提高司法办案办公效率,助力我国审判体系、审判能力的现代化以及“依法治国”政策的有效推行。围绕“智慧法院”的建设,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序列,所从事的信息化建设业务覆盖诉讼服务、审判业务、执行业务、审判监督管理、政务管理等大部分法院办案办公流程。目前,公司客户涵盖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江苏、辽宁、安徽等全国25个地区的3,000多家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行业口碑。公司潜心技术研发,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目前拥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证书、AAA级信用等级证书、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等相关资质,参与了12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形成了1项发明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并拥有41项软件产品证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
通达海股票所属概念
人工智能、信创、数据要素、智慧政务、高送转
通达海国内同业公司有哪些?
天源迪科、广联达、同花顺、恒生电子、石基信息、卫宁健康、中科软、云赛智联、指南针、中电兴发、普联软件、科蓝软件、凌志软件、南天信息、北信源、科大国创、新致软件、理工能科、恒锋信息、麦迪科技、远光软件、创业慧康、普元信息、科创信息、国投智能、赢时胜、和仁科技、法本信息、多伦科技、安硕信息、退市泽达、东方通、金现代、数字认证、上海钢联、长亮科技、数字政通、顶点软件、吉大正元、方直科技、格尔软件、博思软件、汇金科技、诚迈科技、盈建科、品茗科技、中望软件、财富趋势、思特奇、川大智胜、拓尔思、佳发教育、德赛西威
通达海行业地位是怎样的?
通达海股票发行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通达海股票总股本0.97亿股,其中流通A股数量为0.44亿股。截止8月28日总市值为24.79亿,流通市值为11.26亿元,市盈率为-40.65。股东人数1.33万户。第一大股东为郑建国,前十大股东持股占比63.11%。
通达海股票财务数据怎么样?
2025年半年报显示,该股总营收为1.5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44亿元,营收总收入同比降低14.93%,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20.23%。
通达海董事长是谁?
通达海董事长是郑建国,男,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8年出生,本科学历。1989年9月至1995年3月任职于交通部三航局三公司;1995年9月起任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师;1995年3月起任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0年12月起任南京通达海软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25年1月起任上海润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通达海董秘是谁?
通达海董秘是张思必,男,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7年出生,工学学士。1993年至2001年任职于大同证券公司上海营业部、深圳营业部;2001年至2009年,先后在上海锡泉投资有限公司、刚泰集团投资部就职,2010年起,任职于北京华夏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至2018年任上海移通网络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2月起任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6月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2025年1月起任上海润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现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研究:“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政策驱动AI产业进入加速周期
事件:国务院于8月26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六大重点行动。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提出涵盖模型、数据、算力、应用环境、开源生态、人才体系、政策法规与安全治理的“八大强化基础支撑能力”。
明确可量化目标与阶段时间线,中国AI渗透率有望提升。《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的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到2030年普及率超过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新阶段。我们认为,《意见》通过设定可量化目标和阶段性时间线,有望强化政策执行的确定性与产业落地的可预期性。当下AI整体普及率与渗透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产业空间依然广阔。我们认为,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叠加模型能力持续迭代、AI成本进一步下降,中国AI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意见》提出八大方面的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与工程落地、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等,基本覆盖了数据、算力、算法三大AI核心要素。我们认为,《意见》在基础层面的部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制度性保障,有助于缓解当前AI发展中算力不足、数据供给部分质量不高等瓶颈。未来随着基础能力的持续完善,国内AI产业链有望实现规模化扩张与良性循环。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进度或不及预期;AI技术迭代存在不确定性;AI商业化不及预期。
参考来源:
天风证券-人工智能行业动态研究:“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政策驱动AI产业进入加速周期-20250828
投顾支持: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
8月29日。通达海上升20.01%。消息面上,据2025年8月29日公告,公司拟以4,000万元对全资子公司通达海软件增资,注册资本将由6,000万元增至10,000万元,并确认已提供5,000万元财务资助,用于业务扩张和人员薪资。据2025年8月12日互动易,公司作为华为生态伙伴,海睿大模型等产品已获昇腾认证,持续推进“AI+”战略,为法院、公安、检察等政法场景提供智能化服务。公司深耕“智慧法院”电子政务市场,智慧审判市占率全国前二、智慧执行全国第一;2022年曾为中国建设银行安庆大观法院及苏州相城法院提供数字人民币支付相关项目,合计收入279.52万元。
通达海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注于为法院等客户提供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化建设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通达海简介及主营业务
通达海公司致力于以信息技术协助客户提高司法办案办公效率,助力我国审判体系、审判能力的现代化以及“依法治国”政策的有效推行。围绕“智慧法院”的建设,公司不断探索创新,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品序列,所从事的信息化建设业务覆盖诉讼服务、审判业务、执行业务、审判监督管理、政务管理等大部分法院办案办公流程。目前,公司客户涵盖最高人民法院以及江苏、辽宁、安徽等全国25个地区的3,000多家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和良好的行业口碑。公司潜心技术研发,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目前拥有涉密信息系统集成甲级资质证书、AAA级信用等级证书、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符合性证书等相关资质,参与了12项行业标准的制定。报告期末,公司已经形成了1项发明专利、70项软件著作权,并拥有41项软件产品证书,具有较强的技术水平。
通达海股票所属概念
人工智能、信创、数据要素、智慧政务、高送转
通达海国内同业公司有哪些?
天源迪科、广联达、同花顺、恒生电子、石基信息、卫宁健康、中科软、云赛智联、指南针、中电兴发、普联软件、科蓝软件、凌志软件、南天信息、北信源、科大国创、新致软件、理工能科、恒锋信息、麦迪科技、远光软件、创业慧康、普元信息、科创信息、国投智能、赢时胜、和仁科技、法本信息、多伦科技、安硕信息、退市泽达、东方通、金现代、数字认证、上海钢联、长亮科技、数字政通、顶点软件、吉大正元、方直科技、格尔软件、博思软件、汇金科技、诚迈科技、盈建科、品茗科技、中望软件、财富趋势、思特奇、川大智胜、拓尔思、佳发教育、德赛西威
通达海行业地位是怎样的?
通达海股票发行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通达海股票总股本0.97亿股,其中流通A股数量为0.44亿股。截止8月28日总市值为24.79亿,流通市值为11.26亿元,市盈率为-40.65。股东人数1.33万户。第一大股东为郑建国,前十大股东持股占比63.11%。
通达海股票财务数据怎么样?
2025年半年报显示,该股总营收为1.5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44亿元,营收总收入同比降低14.93%,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20.23%。
通达海董事长是谁?
通达海董事长是郑建国,男,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8年出生,本科学历。1989年9月至1995年3月任职于交通部三航局三公司;1995年9月起任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教师;1995年3月起任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10年12月起任南京通达海软件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25年1月起任上海润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现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通达海董秘是谁?
通达海董秘是张思必,男,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1967年出生,工学学士。1993年至2001年任职于大同证券公司上海营业部、深圳营业部;2001年至2009年,先后在上海锡泉投资有限公司、刚泰集团投资部就职,2010年起,任职于北京华夏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至2018年任上海移通网络有限公司董事;2019年2月起任南京通达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20年6月起任公司董事会秘书;2025年1月起任上海润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现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
人工智能行业动态研究:“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政策驱动AI产业进入加速周期
事件:国务院于8月26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意见提出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与全球合作六大重点行动。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提出涵盖模型、数据、算力、应用环境、开源生态、人才体系、政策法规与安全治理的“八大强化基础支撑能力”。
明确可量化目标与阶段时间线,中国AI渗透率有望提升。《意见》提出到2027年率先实现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的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到2030年普及率超过90%、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到2035年全面步入智能经济与智能社会新阶段。我们认为,《意见》通过设定可量化目标和阶段性时间线,有望强化政策执行的确定性与产业落地的可预期性。当下AI整体普及率与渗透率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产业空间依然广阔。我们认为,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叠加模型能力持续迭代、AI成本进一步下降,中国AI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
《意见》提出八大方面的强化基础支撑能力,包括支持人工智能芯片攻坚创新与使能软件生态培育、加快超大规模智算集群技术突破与工程落地、推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完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等,基本覆盖了数据、算力、算法三大AI核心要素。我们认为,《意见》在基础层面的部署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长期制度性保障,有助于缓解当前AI发展中算力不足、数据供给部分质量不高等瓶颈。未来随着基础能力的持续完善,国内AI产业链有望实现规模化扩张与良性循环。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进度或不及预期;AI技术迭代存在不确定性;AI商业化不及预期。
参考来源:
天风证券-人工智能行业动态研究:“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政策驱动AI产业进入加速周期-20250828
投顾支持: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据此操作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