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仪股份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32.81亿元,净利润3.25亿元

全球阀门网

4天前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2.81亿元,同比下降12.37%;归母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下降10.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下降14.66%;基本每股收益0.63元。

8月21日,川仪股份(603100.SH)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2.81亿元,同比下降12.37%;归母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下降10.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下降14.66%;基本每股收益0.63元。

川仪股份主营业务是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包括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温度仪表、物位仪表、控制设备及装置、分析仪器等各大类单项产品以及系统集成及总包服务。除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外,公司还开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业务营业收入占比 86.82%,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业务营业收入占比12.43%。

2025年上半年,宏观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面临阶段性挑战,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28,112.75万元,同比下降1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55.78万元,同比下降10.46%;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26.20万元,同比下降14.66%。

面对新变化新挑战,公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承压奋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管理增效等重点工作,持续锻造核心优势,增强核心功能,全力以赴应对行业周期性考验。

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公司积极优化营销策略,一方面内部提质,加强专业化营销、服务团队建设,强化市场项目信息收集到合同落地全流程管理,不断提高订单获取能力;一方面外向突围,深耕大客户大项目,拓展新市场新领域,并借力央企“总对总”优势,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同比下降9%,但在核电、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水利水务、火电等细分市场新签订单增幅 38%—64%,海外市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报告期公司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在多个领域打破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H400程控阀在抚顺新钢铁成功应用,填补国内冶金行业技术空白;与中广核联合研发的首台国产化“华龙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顺利交付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公司“华龙一号” 和“国和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均已在核电项目实现国产替代;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供货三大核电公司旁路调节阀的供应商。

针对中高端应用市场及新应用领域实施精准开发,多回转直流电动执行机构突破1.5kW直流电机控制难题,首次应用在水利水务行业;熔盐耐高温超声波流量计攻克关键技术,为推动特殊介质流量计在电力行业运用奠定良好基础。新一代高压加氢多点热电偶从安全性、稳定性、精准性三大维度进行技术升级,获得客户认可。

此外,借助央企“总对总”合作优势,公司持续扩大“朋友圈”,与北方华锦、大唐郓城煤电等大型央国企深化合作,夯实业绩基本盘。同时,积极布局新行业新领域,智能执行机构产品进入四川、云南水利项目,核电市场订单稳定增长,造纸行业智能流量仪表国产化取得突破,中铝集团智能工厂项目斩获首个千万级订单。通过精准的专项营销策略,公司挖掘客户潜力,推动业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高达2.3亿元,占营业收入超7%,持续加码技术创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达20项,新获授权专利74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累计有效专利1158件,其中发明专利384件;软件著作权397件,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11项。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2.81亿元,同比下降12.37%;归母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下降10.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下降14.66%;基本每股收益0.63元。

8月21日,川仪股份(603100.SH)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2.81亿元,同比下降12.37%;归母净利润为3.25亿元,同比下降10.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8亿元,同比下降14.66%;基本每股收益0.63元。

川仪股份主营业务是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包括智能执行机构、智能变送器、智能调节阀、智能流量仪表、温度仪表、物位仪表、控制设备及装置、分析仪器等各大类单项产品以及系统集成及总包服务。除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外,公司还开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等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及工程成套业务营业收入占比 86.82%,电子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业务营业收入占比12.43%。

2025年上半年,宏观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公司经营面临阶段性挑战,本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328,112.75万元,同比下降1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55.78万元,同比下降10.46%;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826.20万元,同比下降14.66%。

面对新变化新挑战,公司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承压奋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管理增效等重点工作,持续锻造核心优势,增强核心功能,全力以赴应对行业周期性考验。

在严峻的外部环境下,公司积极优化营销策略,一方面内部提质,加强专业化营销、服务团队建设,强化市场项目信息收集到合同落地全流程管理,不断提高订单获取能力;一方面外向突围,深耕大客户大项目,拓展新市场新领域,并借力央企“总对总”优势,不断扩大合作“朋友圈”。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同比下降9%,但在核电、精细化工、有色金属、水利水务、火电等细分市场新签订单增幅 38%—64%,海外市场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报告期公司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在多个领域打破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H400程控阀在抚顺新钢铁成功应用,填补国内冶金行业技术空白;与中广核联合研发的首台国产化“华龙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顺利交付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公司“华龙一号” 和“国和一号”汽轮机旁路调节阀均已在核电项目实现国产替代;公司成为国内唯一供货三大核电公司旁路调节阀的供应商。

针对中高端应用市场及新应用领域实施精准开发,多回转直流电动执行机构突破1.5kW直流电机控制难题,首次应用在水利水务行业;熔盐耐高温超声波流量计攻克关键技术,为推动特殊介质流量计在电力行业运用奠定良好基础。新一代高压加氢多点热电偶从安全性、稳定性、精准性三大维度进行技术升级,获得客户认可。

此外,借助央企“总对总”合作优势,公司持续扩大“朋友圈”,与北方华锦、大唐郓城煤电等大型央国企深化合作,夯实业绩基本盘。同时,积极布局新行业新领域,智能执行机构产品进入四川、云南水利项目,核电市场订单稳定增长,造纸行业智能流量仪表国产化取得突破,中铝集团智能工厂项目斩获首个千万级订单。通过精准的专项营销策略,公司挖掘客户潜力,推动业务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高达2.3亿元,占营业收入超7%,持续加码技术创新。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国家及省部级项目达20项,新获授权专利74件,其中发明专利16件;累计有效专利1158件,其中发明专利384件;软件著作权397件,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定11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