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需要找回失去的时间。
在李宁品牌刚刚发布的2025中期业绩报告,李宁上半年营收148.17亿元,同比增长3.3%,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经营利润率减少0.2%。收入微增,但利润开始下滑。
财报表现亮点难寻,尤其和晋江系运动品牌依然「高歌猛进」的对比之下。
李宁上半年的营收,已经远落后于曾经的对手安踏集团的337.35亿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也低于18.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2.63亿元人民币)的阿迪达斯中国。李宁的品牌认知度自然不输安踏,但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运动品牌,早已大举通过国际品牌的收购或代理来维持高的财报增长。
图源:李宁财报
李宁公司似乎也没有在单品牌上一条路走到黑,李宁本人正通过家族投资,向户外市场要增长。近期李宁家族旗下的瑞典户外品牌「Hagl?fs火柴棍」在上海、北京等地出现围挡,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
李宁坚持的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但不妨碍李宁通过非凡领越等多家公司向户外等新品类进军。
户外毫无疑问在中国市场持续坚挺。就在李宁发布财报的前两天,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集团也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大中华区超越北美,领跑亚玛芬各大市场。今年上半年,安踏旗下的包括迪桑特、可隆在内的所有其他品牌零售额同比激增60%-65%,成为集团核心增长动力。
安踏系几乎主导了中国户外品牌市场的话语权,而已经在户外市场迟到的李宁,不能再等了。
李宁不想缺席户外
李宁家族需要打造自己的「始祖鸟」。
李宁的核心品类跑步和篮球增长面临挑战。2024年业绩会上钱炜提到,看到跑步品类的发展空间,做了很多资源投入,但国内跑步市场已经进入竞争红海,李宁想在此获得高增长并不容易。李宁篮球2024年流水下降了21%,进入产品调整期。
户外方面,李宁最新财报称,上半年户外品类全渠道流水增速显著,其中鞋类产品表现更为亮眼。中国市场跑步运动热度持续攀升,带动户外领域鞋类品牌普遍迎来增长,户外鞋履品类已经有昂跑、萨洛蒙、HOKA等品牌布局。
图源:萨洛蒙
考虑到李宁去年才重新搭建户外品类,目前尚未成为李宁独立的、能够成为生意推手的品类,不想缺席户外的李宁寻找外援。
2023年,私募基金莱恩资本全资收购火柴棍。2024年6月,港股上市公司非凡领越宣布与莱恩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获得Hagl?fs品牌在大中华区的经营授权,用于品牌的销售与市场拓展。
非凡领越是由李宁及其兄长李进控股,李宁本人兼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同时李宁也是非凡领域的最终受益人。非凡领越、莱恩资本也与李宁关联紧密,李宁本人是莱恩资本旗下基金的有限合伙人。
非凡领越股权结构图(截至2023年6月)
图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层层资本结构背后,可以理解为李宁系在户外赛道上的一次战略布局。安踏此前通过收购亚玛芬体育,并运营迪桑特、可隆,成功打开了高端市场和户外运动赛道,不仅获得了强大增长引擎,还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李宁逐渐拉开距离。今年,安踏又全资收购德国户外服饰、鞋履及装备专业品牌狼爪(Jack Wolfskin),瓜分户外市场份额。
近些年的户外热叠加始祖鸟破圈的意义,让国内公司、资本把手伸向了拥有一定品牌资产的海外户外品牌,希望在上升的户外市场分得一杯羹。
运动零售运营商滔搏先后拿下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挪威国宝级户外品牌Norrøna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权;男装品牌报喜鸟在代理法国户外休闲品牌Lafuma(乐飞叶)后,今年又宣布完成对美国高端户外品牌Woolrich全球市场(欧洲除外)知识产权的收购。除此之外,还有雅戈尔把挪威品牌Helly Hansen引入中国、波司登带来了欧洲高端户外品牌Bogner。
行业内外玩家的频频动作下,李宁如何弥补在户外市场错失的机会,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火柴棍可以成为
李宁的「始祖鸟」吗
被李宁本人收购的Hagl?fs定位硬核户外,像极了被安踏收购前的始祖鸟。
Hagl?fs创立于1914年,最初为瑞典伐木工人制作背包,后来逐步发展为瑞典最大的户外品牌之一,产品涵盖服饰、鞋履、背包及配件等全系列装备。因风格简约、功能性强,品牌成为了典型的北欧实用主义代表。
李宁似乎也借鉴安踏对始祖鸟的打法,有意把Hagl?fs包装成「运奢」品牌,利用潮流化破圈。
早在李宁收购前,Hagl?fs就开启了潮流化之路。2010年,日本运动品牌巨头亚瑟士以约1.29亿美元收购Hagl?fs,并推动其与北欧潮牌Très Bien、英国军工复古品牌Nigel Cabourn等展开联名合作,使其在户外硬核基因的基础上加入街头与生活方式的设计元素,走向城市化和年轻化。
李宁集团接手后,Hagl?fs门店选址多在上海淮海路、北京国贸商城等高线城市的顶流商圈,直面高端客群;门店设计上,Hagl?fs也有意展示品牌文化、丰富消费者体验。
Hagl?fs上海淮海路旗舰店
当下Hagl?fs的竞争机会点在于,运动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后,高端运动品牌遂成为新社交符号;中产精英从奢侈品转向高端运动品牌消费,高端运动品牌满足了他们追求社交、精致生活且具备性价比的消费需求。
另外,始祖鸟为亚玛芬提供的增长动能放缓。今年第二季度,始祖鸟所在部门销售收入增速、同店销售额增速却均出现下滑。户外市场规模扩大、高端客群规模有限等因素影响了始祖鸟增速;价格低于始祖鸟的Hagl?fs,或许能承接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新中产。
亚玛芬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但是,中国市场并不缺承接始祖鸟受众的户外品牌,Hagl?fs所在的价格区间竞争重重——VF威富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28日)业绩报告显示,旗下品牌The North Face北面亚太区业务同比增长16%;Columbia哥伦比亚中国市场2024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成为品牌全球增长最快的单一市场。国产户外品牌这边,主打大众市场的伯希和今年也向港交所递表。
Hagl?fs能有多少胜算真不好说。有意思的是,Hagl?fs即将亮相的淮海中路似乎已成为中国户外市场的竞争缩影——Helly Hansen、Columbia、迪桑特等品牌都在此插旗,Hagl?fs却姗姗来迟。
李宁不需要做安踏
Hagl?fs背后虽然有李宁集团身影,李宁方面却表示不直接参与Hagl?fs的管理和运营,Hagl?fs无法共享李宁的资源。
这也是李宁看似进行多品牌战略却和安踏不同之处。安踏收购回来的不同品牌之间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这种互通性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增强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李宁也无需做安踏。早在安踏之前,李宁就先后下场运营了法国户外美学品牌艾高(Aigle)、美国女子运动品牌Danskin等多个品牌,但都没有达到预期,倒不如把精力放在主品牌李宁身上。
图源:艾高
近两年,李宁一直在提高运营效率。2024年以来,品牌砍掉低效直营门店,同时借助批发业务加大对低线城市和空白市场的渗透,以提升盈利能力;健康的库存水平也利于生意高效且持续发展,多家券商研报显示,李宁今年第二季度末库销比恢复到了4个月的水平,处于相对健康的水平。
李宁现在的机会点还在于,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将覆盖2026年冬奥会、2026年亚运会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等顶级国际赛事。安踏在上一轮的奥运赛事中合作周期中,品牌曝光、产品技术迭代均大幅提升。不出意外,李宁也可以借此展示品牌形象与产品力,强化专业运动品牌的基因。
目前李宁已在线下门店增加奥运主题元素,并推出以冠军荣耀为灵感的「荣耀系列」产品线。有券商研报指出,李宁与奥运合作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还可能为自身的国际化布局提供背书,在出海过程中获得更多势能。
新奥运周期叠加户外红利,李宁能趁势缩小差距吗?
李宁需要找回失去的时间。
在李宁品牌刚刚发布的2025中期业绩报告,李宁上半年营收148.17亿元,同比增长3.3%,毛利率下降0.4个百分点至50%,经营利润率减少0.2%。收入微增,但利润开始下滑。
财报表现亮点难寻,尤其和晋江系运动品牌依然「高歌猛进」的对比之下。
李宁上半年的营收,已经远落后于曾经的对手安踏集团的337.35亿元(截至2024年上半年),也低于18.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2.63亿元人民币)的阿迪达斯中国。李宁的品牌认知度自然不输安踏,但以安踏为代表的晋江系运动品牌,早已大举通过国际品牌的收购或代理来维持高的财报增长。
图源:李宁财报
李宁公司似乎也没有在单品牌上一条路走到黑,李宁本人正通过家族投资,向户外市场要增长。近期李宁家族旗下的瑞典户外品牌「Hagl?fs火柴棍」在上海、北京等地出现围挡,加速在中国市场布局。
李宁坚持的单品牌、多品类、多渠道,但不妨碍李宁通过非凡领越等多家公司向户外等新品类进军。
户外毫无疑问在中国市场持续坚挺。就在李宁发布财报的前两天,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集团也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大中华区超越北美,领跑亚玛芬各大市场。今年上半年,安踏旗下的包括迪桑特、可隆在内的所有其他品牌零售额同比激增60%-65%,成为集团核心增长动力。
安踏系几乎主导了中国户外品牌市场的话语权,而已经在户外市场迟到的李宁,不能再等了。
李宁不想缺席户外
李宁家族需要打造自己的「始祖鸟」。
李宁的核心品类跑步和篮球增长面临挑战。2024年业绩会上钱炜提到,看到跑步品类的发展空间,做了很多资源投入,但国内跑步市场已经进入竞争红海,李宁想在此获得高增长并不容易。李宁篮球2024年流水下降了21%,进入产品调整期。
户外方面,李宁最新财报称,上半年户外品类全渠道流水增速显著,其中鞋类产品表现更为亮眼。中国市场跑步运动热度持续攀升,带动户外领域鞋类品牌普遍迎来增长,户外鞋履品类已经有昂跑、萨洛蒙、HOKA等品牌布局。
图源:萨洛蒙
考虑到李宁去年才重新搭建户外品类,目前尚未成为李宁独立的、能够成为生意推手的品类,不想缺席户外的李宁寻找外援。
2023年,私募基金莱恩资本全资收购火柴棍。2024年6月,港股上市公司非凡领越宣布与莱恩资本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获得Hagl?fs品牌在大中华区的经营授权,用于品牌的销售与市场拓展。
非凡领越是由李宁及其兄长李进控股,李宁本人兼任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同时李宁也是非凡领域的最终受益人。非凡领越、莱恩资本也与李宁关联紧密,李宁本人是莱恩资本旗下基金的有限合伙人。
非凡领越股权结构图(截至2023年6月)
图源:浙商证券研究所
层层资本结构背后,可以理解为李宁系在户外赛道上的一次战略布局。安踏此前通过收购亚玛芬体育,并运营迪桑特、可隆,成功打开了高端市场和户外运动赛道,不仅获得了强大增长引擎,还一直以来的竞争对手李宁逐渐拉开距离。今年,安踏又全资收购德国户外服饰、鞋履及装备专业品牌狼爪(Jack Wolfskin),瓜分户外市场份额。
近些年的户外热叠加始祖鸟破圈的意义,让国内公司、资本把手伸向了拥有一定品牌资产的海外户外品牌,希望在上升的户外市场分得一杯羹。
运动零售运营商滔搏先后拿下加拿大高端越野跑品牌norda™、挪威国宝级户外品牌Norrøna在中国市场的独家运营权;男装品牌报喜鸟在代理法国户外休闲品牌Lafuma(乐飞叶)后,今年又宣布完成对美国高端户外品牌Woolrich全球市场(欧洲除外)知识产权的收购。除此之外,还有雅戈尔把挪威品牌Helly Hansen引入中国、波司登带来了欧洲高端户外品牌Bogner。
行业内外玩家的频频动作下,李宁如何弥补在户外市场错失的机会,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火柴棍可以成为
李宁的「始祖鸟」吗
被李宁本人收购的Hagl?fs定位硬核户外,像极了被安踏收购前的始祖鸟。
Hagl?fs创立于1914年,最初为瑞典伐木工人制作背包,后来逐步发展为瑞典最大的户外品牌之一,产品涵盖服饰、鞋履、背包及配件等全系列装备。因风格简约、功能性强,品牌成为了典型的北欧实用主义代表。
李宁似乎也借鉴安踏对始祖鸟的打法,有意把Hagl?fs包装成「运奢」品牌,利用潮流化破圈。
早在李宁收购前,Hagl?fs就开启了潮流化之路。2010年,日本运动品牌巨头亚瑟士以约1.29亿美元收购Hagl?fs,并推动其与北欧潮牌Très Bien、英国军工复古品牌Nigel Cabourn等展开联名合作,使其在户外硬核基因的基础上加入街头与生活方式的设计元素,走向城市化和年轻化。
李宁集团接手后,Hagl?fs门店选址多在上海淮海路、北京国贸商城等高线城市的顶流商圈,直面高端客群;门店设计上,Hagl?fs也有意展示品牌文化、丰富消费者体验。
Hagl?fs上海淮海路旗舰店
当下Hagl?fs的竞争机会点在于,运动成为流行生活方式后,高端运动品牌遂成为新社交符号;中产精英从奢侈品转向高端运动品牌消费,高端运动品牌满足了他们追求社交、精致生活且具备性价比的消费需求。
另外,始祖鸟为亚玛芬提供的增长动能放缓。今年第二季度,始祖鸟所在部门销售收入增速、同店销售额增速却均出现下滑。户外市场规模扩大、高端客群规模有限等因素影响了始祖鸟增速;价格低于始祖鸟的Hagl?fs,或许能承接一部分追求性价比的新中产。
亚玛芬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
但是,中国市场并不缺承接始祖鸟受众的户外品牌,Hagl?fs所在的价格区间竞争重重——VF威富集团发布2026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28日)业绩报告显示,旗下品牌The North Face北面亚太区业务同比增长16%;Columbia哥伦比亚中国市场2024年净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成为品牌全球增长最快的单一市场。国产户外品牌这边,主打大众市场的伯希和今年也向港交所递表。
Hagl?fs能有多少胜算真不好说。有意思的是,Hagl?fs即将亮相的淮海中路似乎已成为中国户外市场的竞争缩影——Helly Hansen、Columbia、迪桑特等品牌都在此插旗,Hagl?fs却姗姗来迟。
李宁不需要做安踏
Hagl?fs背后虽然有李宁集团身影,李宁方面却表示不直接参与Hagl?fs的管理和运营,Hagl?fs无法共享李宁的资源。
这也是李宁看似进行多品牌战略却和安踏不同之处。安踏收购回来的不同品牌之间可以共享资源、技术和市场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协同效应。这种互通性不仅提高了运营效率,还增强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李宁也无需做安踏。早在安踏之前,李宁就先后下场运营了法国户外美学品牌艾高(Aigle)、美国女子运动品牌Danskin等多个品牌,但都没有达到预期,倒不如把精力放在主品牌李宁身上。
图源:艾高
近两年,李宁一直在提高运营效率。2024年以来,品牌砍掉低效直营门店,同时借助批发业务加大对低线城市和空白市场的渗透,以提升盈利能力;健康的库存水平也利于生意高效且持续发展,多家券商研报显示,李宁今年第二季度末库销比恢复到了4个月的水平,处于相对健康的水平。
李宁现在的机会点还在于,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将覆盖2026年冬奥会、2026年亚运会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等顶级国际赛事。安踏在上一轮的奥运赛事中合作周期中,品牌曝光、产品技术迭代均大幅提升。不出意外,李宁也可以借此展示品牌形象与产品力,强化专业运动品牌的基因。
目前李宁已在线下门店增加奥运主题元素,并推出以冠军荣耀为灵感的「荣耀系列」产品线。有券商研报指出,李宁与奥运合作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还可能为自身的国际化布局提供背书,在出海过程中获得更多势能。
新奥运周期叠加户外红利,李宁能趁势缩小差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