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2日,首届“联合国SDGs气候行动与保险产品创新论坛”在甘肃红柳泉治沙基地成功举办。论坛汇聚20余位行业领袖,包括联合国专家、荒漠化防治基地负责人及保险和再保险业代表,共同探讨气候行动策略与保险产品创新。
2015年9月,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共同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近年来,围绕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险行业在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健康险、绿色保险、养老护理险、环境保护险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今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1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借此良机,我们召开了中国首届联合国SDGs气候行动与保险产品创新论坛。
联合国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45(±0.13)°C,首次突破巴黎协定所划定的1.5℃温控目标,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发,导致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据瑞再测算,即使在成熟市场,仅40-60%的巨灾能获得保险保障,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0%。因此,本场论坛的主要议题就是保险业如何用创新工具对抗气候风险。
2023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约2500亿美元,保险赔付约950亿美元。
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337.15亿元,保险赔付约为116.9亿元,仅占9.7%。2022年河南开展政府巨灾保险试点工作。
在本次行业论坛上,来自全球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专家分享了多项创新保险解决方案,包括巨灾指数产品与再保解决方案、都市农险产品创新概念分享、非洲指数产品经验,以及无人机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创新应用。这些前沿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的再保险风险管控方案,推动保险科技与实务的深度融合。
首先,来自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国家顾问发来祝贺视频,赞扬了中国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得的巨大成就,称赞了中国保险行业多年来为SDGs相关目标提供的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服务,并祝贺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五洲经纪副总经理做论坛开幕致辞,介绍本次论坛背景。
来自联合国的专家介绍联合国SDGs的开展情况和目前面临的挑战。中国践行SDGs已经成为全球的引领者,但中国的保险行业在这方面并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联合国专家做主题“联合国共益未来-全球愿景者种子计划案例分享”,介绍了联合国在中国的公益项目进展情况,并表示联合国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践行者。
来自红柳泉治沙基地的负责人介绍了几十年来在红柳泉基地的治沙经验,并且以切身体验分享了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的影响。
五洲经纪合约部总监分享城市巨灾指数产品与再保解决方案。过去几年,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使用年度政府预算为当地民居和居民购买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涵盖自然灾害造成的居民住宅受损及人身伤亡。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6月披露的信息,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的74个地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工作。运行效果证明,巨灾保险可以大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实现风险减量管理。
目前中国运行中的巨灾项目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实赔型、指数型、混合型。五洲经纪目前已经为全国30余个地方政府巨灾项目提供再保险安排服务,五洲的专业数据模型分析能力得到了全球指数再保市场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
来自太平洋安信农险的专家分享了都市农险的产品设计经验。都市农险是指针对都市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风险保障。包含六大特色险种:城市保供农险、精细高质农险、绿色生态农险、休闲观光农险、智慧科技农险、“接二连三”农险。都市农险指数类产品解决了特定保险场景下查勘难度大、道德风险高等痛点,利用特定灾因的历史气象数据和历史损失数据的关联性,建立保险定价。
作为联合国在非洲的保险合作伙伴,来自Klapton的专家分享了非洲指数产品设计经验。在非洲之角地区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频繁的旱灾严重威胁当地畜牧业发展。为此,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创新性地采用保费补贴机制,将援助资金转化为指数保险保费。该产品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植被覆盖指数,当监测区域的绿植衰减程度跌破预设阈值时即自动触发赔付。这种基于客观环境指标的理赔方式,突破了传统畜牧保险需要实地核损的局限,确保受灾牧民能够快速获得补偿,有效提升了保险救助的及时性和可及性。
来自AOPA协会的专家分享了无人机数据平台和风控措施。无人机云平台以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规章为依据,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服务无人机领域个人与企业用户,满足政府监管需求,促进低空经济领域安全高效发展。在保险行业中,投保前利用云平台积累数据精准构建风险模型与推动保险产品的差异化、精细化开发;投保中提供增值服务,提供风险预警、合规管理及安全运行保障服务,嵌入保险服务全流程。出险后无人机可高效完成保险定损与责任判定,广泛应用于灾害损失评估(如洪涝、地震后的房屋和农田)及工程巡检(如光伏电站、桥梁检测)。其数据溯源功能确保取证真实可靠,大幅提升理赔效率。
在本次论坛闭幕后,与会代表赴治沙基地开展公益植树活动。在治沙专家的指导下,联合国专家、保险业代表共同栽种耐旱红柳树苗。每位参与者不仅亲手为荒漠添绿,更深入了解了草方格固沙、滴灌节水等创新治沙技术,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治理。这场特殊的植树行动既是对论坛气候议题的生动实践,也展现了金融行业参与生态治理的社会担当,为遏制沙漠化扩张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我们在植树时巧遇了5年前来义务植树的志愿者们,他们当年种下的一颗颗树苗现在已经成长为一片绿洲。
联合国前任副秘书长Erik Solhiem也在红柳泉基地种下了一抹绿色。
戈壁滩风沙极大,而治沙英雄们常年坚守在沙坑里搭出来的简陋木屋里。
本次论坛搭建了跨领域对话平台。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与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实践路径,更展现了保险业在气候治理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洲将持续推动各项创新方案的落地实施,共同构建气候韧性未来。
2025年8月1日-2日,首届“联合国SDGs气候行动与保险产品创新论坛”在甘肃红柳泉治沙基地成功举办。论坛汇聚20余位行业领袖,包括联合国专家、荒漠化防治基地负责人及保险和再保险业代表,共同探讨气候行动策略与保险产品创新。
2015年9月,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上,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共同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近年来,围绕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险行业在巨灾保险、农业保险、健康险、绿色保险、养老护理险、环境保护险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今年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1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借此良机,我们召开了中国首届联合国SDGs气候行动与保险产品创新论坛。
联合国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1.45(±0.13)°C,首次突破巴黎协定所划定的1.5℃温控目标,极端天气越来越频发,导致巨大的经济和人员损失。据瑞再测算,即使在成熟市场,仅40-60%的巨灾能获得保险保障,在中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0%。因此,本场论坛的主要议题就是保险业如何用创新工具对抗气候风险。
2023年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总损失约2500亿美元,保险赔付约950亿美元。
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约为1337.15亿元,保险赔付约为116.9亿元,仅占9.7%。2022年河南开展政府巨灾保险试点工作。
在本次行业论坛上,来自全球保险和再保险公司的专家分享了多项创新保险解决方案,包括巨灾指数产品与再保解决方案、都市农险产品创新概念分享、非洲指数产品经验,以及无人机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创新应用。这些前沿技术和管理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可落地的再保险风险管控方案,推动保险科技与实务的深度融合。
首先,来自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国家顾问发来祝贺视频,赞扬了中国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得的巨大成就,称赞了中国保险行业多年来为SDGs相关目标提供的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服务,并祝贺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五洲经纪副总经理做论坛开幕致辞,介绍本次论坛背景。
来自联合国的专家介绍联合国SDGs的开展情况和目前面临的挑战。中国践行SDGs已经成为全球的引领者,但中国的保险行业在这方面并没有发出自己的声音。
联合国专家做主题“联合国共益未来-全球愿景者种子计划案例分享”,介绍了联合国在中国的公益项目进展情况,并表示联合国其实离每个人都很近,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践行者。
来自红柳泉治沙基地的负责人介绍了几十年来在红柳泉基地的治沙经验,并且以切身体验分享了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的影响。
五洲经纪合约部总监分享城市巨灾指数产品与再保解决方案。过去几年,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使用年度政府预算为当地民居和居民购买巨灾保险,保障范围涵盖自然灾害造成的居民住宅受损及人身伤亡。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6月披露的信息,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份的74个地市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综合性巨灾保险试点工作。运行效果证明,巨灾保险可以大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效实现风险减量管理。
目前中国运行中的巨灾项目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实赔型、指数型、混合型。五洲经纪目前已经为全国30余个地方政府巨灾项目提供再保险安排服务,五洲的专业数据模型分析能力得到了全球指数再保市场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
来自太平洋安信农险的专家分享了都市农险的产品设计经验。都市农险是指针对都市农业生产、生活、生态提供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综合风险保障。包含六大特色险种:城市保供农险、精细高质农险、绿色生态农险、休闲观光农险、智慧科技农险、“接二连三”农险。都市农险指数类产品解决了特定保险场景下查勘难度大、道德风险高等痛点,利用特定灾因的历史气象数据和历史损失数据的关联性,建立保险定价。
作为联合国在非洲的保险合作伙伴,来自Klapton的专家分享了非洲指数产品设计经验。在非洲之角地区的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频繁的旱灾严重威胁当地畜牧业发展。为此,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创新性地采用保费补贴机制,将援助资金转化为指数保险保费。该产品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植被覆盖指数,当监测区域的绿植衰减程度跌破预设阈值时即自动触发赔付。这种基于客观环境指标的理赔方式,突破了传统畜牧保险需要实地核损的局限,确保受灾牧民能够快速获得补偿,有效提升了保险救助的及时性和可及性。
来自AOPA协会的专家分享了无人机数据平台和风控措施。无人机云平台以国家相关法规和行业规章为依据,以数据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服务无人机领域个人与企业用户,满足政府监管需求,促进低空经济领域安全高效发展。在保险行业中,投保前利用云平台积累数据精准构建风险模型与推动保险产品的差异化、精细化开发;投保中提供增值服务,提供风险预警、合规管理及安全运行保障服务,嵌入保险服务全流程。出险后无人机可高效完成保险定损与责任判定,广泛应用于灾害损失评估(如洪涝、地震后的房屋和农田)及工程巡检(如光伏电站、桥梁检测)。其数据溯源功能确保取证真实可靠,大幅提升理赔效率。
在本次论坛闭幕后,与会代表赴治沙基地开展公益植树活动。在治沙专家的指导下,联合国专家、保险业代表共同栽种耐旱红柳树苗。每位参与者不仅亲手为荒漠添绿,更深入了解了草方格固沙、滴灌节水等创新治沙技术,以实际行动参与生态治理。这场特殊的植树行动既是对论坛气候议题的生动实践,也展现了金融行业参与生态治理的社会担当,为遏制沙漠化扩张贡献了实实在在的力量。
我们在植树时巧遇了5年前来义务植树的志愿者们,他们当年种下的一颗颗树苗现在已经成长为一片绿洲。
联合国前任副秘书长Erik Solhiem也在红柳泉基地种下了一抹绿色。
戈壁滩风沙极大,而治沙英雄们常年坚守在沙坑里搭出来的简陋木屋里。
本次论坛搭建了跨领域对话平台。与会专家达成的共识与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为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实践路径,更展现了保险业在气候治理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五洲将持续推动各项创新方案的落地实施,共同构建气候韧性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