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增8成!国产磁传感器龙头2025上半年营收突破15亿

智车科技

1天前

在磁传感器赛道,公司凭借霍尔、AMR、TMR等多元技术构建产品矩阵:首代基于垂直霍尔技术(VHS)的3D线性霍尔芯片完成流片,第三代微功耗霍尔开关实现全国产供应链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首颗支持PSI5接口、达到ASIL-C功能安全等级的差分霍尔汽车级角度传感器已正式推出,“双码道+可离轴设计”的磁性角度编码器芯片研发顺利,未来可服务于机械臂、人形机器人关节等精密场景。

8月18日,国内磁传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纳芯微(股票代码:688052)正式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凭借在汽车电子与泛能源领域的深度布局,纳芯微实现了营收的高速增长,同时亏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24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8.49 亿元大幅增长 79.49%,同期净利润为 - 7801 万元,虽仍未实现盈利,但较去年同期的 - 2.65 亿元亏损额收窄 70.59%,盈利改善趋势明显。

分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07 亿元,同比增长 65.83%,环比第一季度的 7.17 亿元增长 12.49%;归母净利润亏损 2667.17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 1.15 亿元亏损减少 76.85%,季度业绩呈现加速向好态势。

传感器业务爆发

在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线中,传感器业务表现最为抢眼,成为驱动整体营收增长的核心力量。上半年,传感器产品线营收达4.13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 27.13%,展现出强大的增长动能。

目前,纳芯微已经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三大方向展开了广泛布局。

在磁传感器赛道,公司凭借霍尔、AMR、TMR 等多元技术构建产品矩阵:首代基于垂直霍尔技术(VHS)的 3D 线性霍尔芯片完成流片,第三代微功耗霍尔开关实现全国产供应链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首颗支持 PSI5 接口、达到 ASIL-C 功能安全等级的差分霍尔汽车级角度传感器已正式推出,“双码道 + 可离轴设计” 的磁性角度编码器芯片研发顺利,未来可服务于机械臂、人形机器人关节等精密场景。

压力传感器方面,小尺寸 NSPAD1N 绝压系列已量产,为汽车座舱舒适性提供高性价比方案。温湿度传感器同样表现亮眼,车载与工业领域批量出货态势稳定,带防尘防水膜的产品已规模交付客户,下一代超小尺寸、高精度系列也在稳步推进中,持续拓宽应用边界。

汽车电子成增长引擎

信号链板块同样表现突出,以隔离类新品为例,其新一代数字隔离器以低成本实现汽车级最高 EMC 等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通道数字隔离器、隔离 CAN 芯片等覆盖多场景需求。接口方向,首款 Mini SBC、新一代 LIN 芯片及高速车载视频 SerDes 接口芯片接连发布,其中 SerDes 芯片凭借 6.4 Gbps 传输速率及全国产化优势,已切入车载 ADAS 与智能座舱领域。汽车电子执行器用 MCU + 累计出货超 400 万颗,通用信号链产品也获百家客户订单,成长动能显现。

电源管理产品方面:汽车主驱功能安全栅极驱动批量装车,激光雷达与 AI 服务器 GaN 驱动量产;电机驱动新品送样推进,音频功放实现突破,4 通道 75W ClassD 产品完成车厂验证,150W ClassD音频放大器启动送样,持续完善车规级产品矩阵。

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在营收增长的同时,纳芯微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33.90% 提升至 35.21%;净利率从 - 31.25% 提升至 - 5.12%,盈利能力稳步增强。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收购麦歌恩带来的业务协同与并表效应,以及高毛利汽车电子产品出货量的大幅增加。

随着国内模拟芯片、传感器国产替代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汽车电子、新能源、AI 等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纳芯微有望凭借其技术积累与产品布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磁传感器赛道,公司凭借霍尔、AMR、TMR等多元技术构建产品矩阵:首代基于垂直霍尔技术(VHS)的3D线性霍尔芯片完成流片,第三代微功耗霍尔开关实现全国产供应链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首颗支持PSI5接口、达到ASIL-C功能安全等级的差分霍尔汽车级角度传感器已正式推出,“双码道+可离轴设计”的磁性角度编码器芯片研发顺利,未来可服务于机械臂、人形机器人关节等精密场景。

8月18日,国内磁传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纳芯微(股票代码:688052)正式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凭借在汽车电子与泛能源领域的深度布局,纳芯微实现了营收的高速增长,同时亏损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24 亿元,较去年同期的 8.49 亿元大幅增长 79.49%,同期净利润为 - 7801 万元,虽仍未实现盈利,但较去年同期的 - 2.65 亿元亏损额收窄 70.59%,盈利改善趋势明显。

分季度来看,第二季度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推手。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8.07 亿元,同比增长 65.83%,环比第一季度的 7.17 亿元增长 12.49%;归母净利润亏损 2667.17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 - 1.15 亿元亏损减少 76.85%,季度业绩呈现加速向好态势。

传感器业务爆发

在公司三大核心产品线中,传感器业务表现最为抢眼,成为驱动整体营收增长的核心力量。上半年,传感器产品线营收达4.13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提升至 27.13%,展现出强大的增长动能。

目前,纳芯微已经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三大方向展开了广泛布局。

在磁传感器赛道,公司凭借霍尔、AMR、TMR 等多元技术构建产品矩阵:首代基于垂直霍尔技术(VHS)的 3D 线性霍尔芯片完成流片,第三代微功耗霍尔开关实现全国产供应链落地;更值得关注的是,首颗支持 PSI5 接口、达到 ASIL-C 功能安全等级的差分霍尔汽车级角度传感器已正式推出,“双码道 + 可离轴设计” 的磁性角度编码器芯片研发顺利,未来可服务于机械臂、人形机器人关节等精密场景。

压力传感器方面,小尺寸 NSPAD1N 绝压系列已量产,为汽车座舱舒适性提供高性价比方案。温湿度传感器同样表现亮眼,车载与工业领域批量出货态势稳定,带防尘防水膜的产品已规模交付客户,下一代超小尺寸、高精度系列也在稳步推进中,持续拓宽应用边界。

汽车电子成增长引擎

信号链板块同样表现突出,以隔离类新品为例,其新一代数字隔离器以低成本实现汽车级最高 EMC 等级,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三通道数字隔离器、隔离 CAN 芯片等覆盖多场景需求。接口方向,首款 Mini SBC、新一代 LIN 芯片及高速车载视频 SerDes 接口芯片接连发布,其中 SerDes 芯片凭借 6.4 Gbps 传输速率及全国产化优势,已切入车载 ADAS 与智能座舱领域。汽车电子执行器用 MCU + 累计出货超 400 万颗,通用信号链产品也获百家客户订单,成长动能显现。

电源管理产品方面:汽车主驱功能安全栅极驱动批量装车,激光雷达与 AI 服务器 GaN 驱动量产;电机驱动新品送样推进,音频功放实现突破,4 通道 75W ClassD 产品完成车厂验证,150W ClassD音频放大器启动送样,持续完善车规级产品矩阵。

盈利能力稳步增强

在营收增长的同时,纳芯微的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推动毛利率从 2024 年上半年的 33.90% 提升至 35.21%;净利率从 - 31.25% 提升至 - 5.12%,盈利能力稳步增强。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收购麦歌恩带来的业务协同与并表效应,以及高毛利汽车电子产品出货量的大幅增加。

随着国内模拟芯片、传感器国产替代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汽车电子、新能源、AI 等下游市场的蓬勃发展,纳芯微有望凭借其技术积累与产品布局,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