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全固态电池生产基地签约落地

智车科技

20小时前

太蓝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是潜江响应湖北支点建设,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

8月18日,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潜江市举行。

image.png

图/太蓝新能源

据介绍,太蓝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是潜江响应湖北支点建设,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湖北联投将对接产业需求、护航项目发展,为项目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而本次项目落地湖北,也是继太蓝在北京、重庆、安徽等地的研发生产基地之外的关键布局,标志着太蓝固态电池覆盖全国新能源核心区域的多点制造网络已显雏形。其中,重庆基地0.2GWh的产线几乎满产,在建产能12GWh,预计年内将初步投产,年产值将超100亿元。

资料显示,太蓝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科创企业。该公司核心研发团队从2011年开始便专注于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开发,已经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先进电芯、核心工艺及热管理等领域累计专利达500余项。

产品方面,2024年4月,太蓝新能源宣布开发出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据悉,太蓝新能源采用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包括超薄致密复合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高容量先进正负极材料等,解决了固态电池界面阻抗问题。

同年11月,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半固态锂电池技术。据悉,太蓝新能源通过颠覆性创新技术,首次取消隔膜,在业内率先实现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无隔膜半固态电池,2026年实现小量生产并持续验证,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

至于全固态电池,太蓝新能源称,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固态电池中试、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正在加速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已解决行业普遍面临的界面阻抗高、离子电导率低的共性难题。公司目前已完成多款数十Ah级别全固态电池的原型试制、定点量产,已与多家无人机和具身智能领域企业深化合作,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image.png

图/太蓝新能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中,太蓝新能源作为核心参与单位之一,与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团队及中国民航大学、小鹏汇天联合申报相关项目成功入选。

太蓝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是潜江响应湖北支点建设,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

8月18日,太蓝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潜江市举行。

image.png

图/太蓝新能源

据介绍,太蓝全固态电池湖北生产基地项目是潜江响应湖北支点建设,构建“51020”现代产业集群的重要举措。湖北联投将对接产业需求、护航项目发展,为项目有序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而本次项目落地湖北,也是继太蓝在北京、重庆、安徽等地的研发生产基地之外的关键布局,标志着太蓝固态电池覆盖全国新能源核心区域的多点制造网络已显雏形。其中,重庆基地0.2GWh的产线几乎满产,在建产能12GWh,预计年内将初步投产,年产值将超100亿元。

资料显示,太蓝新能源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科创企业。该公司核心研发团队从2011年开始便专注于固态电池关键技术开发,已经在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先进电芯、核心工艺及热管理等领域累计专利达500余项。

产品方面,2024年4月,太蓝新能源宣布开发出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据悉,太蓝新能源采用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包括超薄致密复合氧化物固态电解质、高容量先进正负极材料等,解决了固态电池界面阻抗问题。

同年11月,太蓝新能源与长安汽车联合发布无隔膜半固态锂电池技术。据悉,太蓝新能源通过颠覆性创新技术,首次取消隔膜,在业内率先实现无隔膜固态电池技术的突破,并计划于2026年实现装车验证无隔膜半固态电池,2026年实现小量生产并持续验证,2027年实现批量生产。

至于全固态电池,太蓝新能源称,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固态电池中试、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正在加速全固态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已解决行业普遍面临的界面阻抗高、离子电导率低的共性难题。公司目前已完成多款数十Ah级别全固态电池的原型试制、定点量产,已与多家无人机和具身智能领域企业深化合作,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进程。

image.png

图/太蓝新能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5年度项目中,太蓝新能源作为核心参与单位之一,与南开大学陈军院士团队及中国民航大学、小鹏汇天联合申报相关项目成功入选。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