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求质 金融业持续优化市场竞争秩序

东方财富网

10小时前

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服务同质化严重、行业整体利润薄,难以投入资源提升专业能力,‘反内卷’将遏制单纯依赖价格竞争的模式,倒逼金融机构转向‘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

证券时报记者沈宁许盈张艳芬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等多项要求。金融业快速响应,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金融机构多方联动,积极落实。

8月1日,中期协就《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被视为正式打响金融业“反内卷”第一枪。而在此前,多地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协会已就“反内卷”组织会议,多家银行相继发声。在保险证券等行业,相关工作同样在稳步推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专家认为,伴随“反内卷”的深化,金融业竞争格局有望重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而各家机构也应转变思维,主动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以高质量服务换效益。

顶层设计不断加强

在本轮金融业“反内卷”浪潮中,防范恶性价格战和不正当竞争是核心要点。

银行保险行业,地方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针对“反内卷”展开行动。广东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在有关会议上称,今年以来,该局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还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等。7月17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反“内卷式”竞争专题工作会议,明确拟按照“1+3+N”的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7月18日,宁夏银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内卷式”竞争情况座谈会。

由中期协发布的《规则》,是有关金融“反内卷”的首个行业规范。《规则》直指期货行业手续费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明确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禁止性行为。同时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明确期货公司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类型实施差异化手续费定价机制。

证券领域,券商经纪业务及投行债券承销业务是业内最为关注的“反内卷”领域。以投行债券承销领域为例,过去,投行之间债券承销价格竞争较为激烈,部分地方券商债券承销费率较低。8月7日,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报价自律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表示,要加大违规行为举报处理力度。对于主承销商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发行人干扰主承销商承销费报价等行为,市场成员可向交易商协会投诉举报。

金融机构快速响应

随着金融“反内卷”思路的逐步明晰,各家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响应,其中银行的动作最为迅速。

7月22日,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推进落实反“内卷式”竞争工作。7月23日,广发银行在年中工作会议中强调,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要求,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守牢风险底线,以自身实力提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7月30日,工商银行召开年中会议,对下半年经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要求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认为,面对低息差环境长期化趋势,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改变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从传统银行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银行唯有将创新、生态、风控和组织能力进行有机整合,重塑核心竞争力,才能破局立新。

在证券期货领域,机构也在探索各自“反内卷”措施。国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舒思勤建议,就债券承销“反内卷”,券商可以推进激励机制改革,引导评价机制从规模排名转向质量评价,降低规模权重,引入质量指标。同时推广“综合服务费”模式,将承销费与后续督导、风险管理绑定,避免一次性价格战。

“反内卷”重构竞争逻辑

在业内专家看来,本轮“反内卷”有望重构竞争逻辑,带动国内金融业提质增效,对行业发展形成中长期利好。

“金融业‘反内卷’,主要针对行业恶性价格战和不正当竞争,长远看能够促进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重构竞争逻辑。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服务同质化严重、行业整体利润薄,难以投入资源提升专业能力,‘反内卷’将遏制单纯依赖价格竞争的模式,倒逼金融机构转向‘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有机构人士称。

以期货业为例,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则》本质是通过规范竞争倒逼期货行业提质增效,长期将推动行业从通道内卷转向服务创新,但短期需平衡规范与活力、统一与差异。通过细化标准、支持转型、引导认知、协同监管,可最大限度降低实施阻力,实现“行业健康发展、投资者权益保护、服务实体经济”的多重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服务同质化严重、行业整体利润薄,难以投入资源提升专业能力,‘反内卷’将遏制单纯依赖价格竞争的模式,倒逼金融机构转向‘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

证券时报记者沈宁许盈张艳芬

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明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等多项要求。金融业快速响应,监管部门、行业组织和金融机构多方联动,积极落实。

8月1日,中期协就《期货公司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则》)公开征求意见,被视为正式打响金融业“反内卷”第一枪。而在此前,多地金融监管部门、银行业协会已就“反内卷”组织会议,多家银行相继发声。在保险证券等行业,相关工作同样在稳步推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专家认为,伴随“反内卷”的深化,金融业竞争格局有望重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将进一步增强。而各家机构也应转变思维,主动加大产品和业务创新,以高质量服务换效益。

顶层设计不断加强

在本轮金融业“反内卷”浪潮中,防范恶性价格战和不正当竞争是核心要点。

银行保险行业,地方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针对“反内卷”展开行动。广东金融监管局相关人士在有关会议上称,今年以来,该局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印发银行业保险业“内卷式”竞争负面清单,还指导行业协会研究制定反不正当竞争自律公约等。7月17日,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召开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反“内卷式”竞争专题工作会议,明确拟按照“1+3+N”的制度体系推进“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整治。7月18日,宁夏银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了“内卷式”竞争情况座谈会。

由中期协发布的《规则》,是有关金融“反内卷”的首个行业规范。《规则》直指期货行业手续费低价恶性竞争现象,明确经纪业务不正当竞争禁止性行为。同时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原则,明确期货公司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类型实施差异化手续费定价机制。

证券领域,券商经纪业务及投行债券承销业务是业内最为关注的“反内卷”领域。以投行债券承销领域为例,过去,投行之间债券承销价格竞争较为激烈,部分地方券商债券承销费率较低。8月7日,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间债券市场承销报价自律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表示,要加大违规行为举报处理力度。对于主承销商以低于成本的承销费报价、发行人干扰主承销商承销费报价等行为,市场成员可向交易商协会投诉举报。

金融机构快速响应

随着金融“反内卷”思路的逐步明晰,各家金融机构开始积极响应,其中银行的动作最为迅速。

7月22日,平安银行广州分行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暨反“内卷式”竞争宣导会议,推进落实反“内卷式”竞争工作。7月23日,广发银行在年中工作会议中强调,按照金融监管部门要求,抵制“内卷式”竞争,坚持长期主义经营理念,守牢风险底线,以自身实力提升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7月30日,工商银行召开年中会议,对下半年经营重点工作进行安排,要求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存量和增量政策,带头整治“内卷式”竞争。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认为,面对低息差环境长期化趋势,中国商业银行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根本上改变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从传统银行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变、从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转变。银行唯有将创新、生态、风控和组织能力进行有机整合,重塑核心竞争力,才能破局立新。

在证券期货领域,机构也在探索各自“反内卷”措施。国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舒思勤建议,就债券承销“反内卷”,券商可以推进激励机制改革,引导评价机制从规模排名转向质量评价,降低规模权重,引入质量指标。同时推广“综合服务费”模式,将承销费与后续督导、风险管理绑定,避免一次性价格战。

“反内卷”重构竞争逻辑

在业内专家看来,本轮“反内卷”有望重构竞争逻辑,带动国内金融业提质增效,对行业发展形成中长期利好。

“金融业‘反内卷’,主要针对行业恶性价格战和不正当竞争,长远看能够促进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重构竞争逻辑。金融机构的部分业务服务同质化严重、行业整体利润薄,难以投入资源提升专业能力,‘反内卷’将遏制单纯依赖价格竞争的模式,倒逼金融机构转向‘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差异化竞争。”有机构人士称。

以期货业为例,新湖期货相关负责人表示,《规则》本质是通过规范竞争倒逼期货行业提质增效,长期将推动行业从通道内卷转向服务创新,但短期需平衡规范与活力、统一与差异。通过细化标准、支持转型、引导认知、协同监管,可最大限度降低实施阻力,实现“行业健康发展、投资者权益保护、服务实体经济”的多重目标。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