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间,国内胶粘剂行业龙头回天新材(300041.SZ)发布一则震撼公告:公司创始人、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章锋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亿元。
据了解,68岁的章锋曾担任回天新材董事长长达二十余年,带领公司从无名小厂发展为国内工程胶粘剂行业龙头,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而这份来自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为这位曾长期掌舵回天新材的企业家人生画上灰色句号。
创始人落幕,公司紧急划清界限
根据判决书,章锋操纵证券市场案经历了一审和二审程序。2024年11月,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其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1.5亿元,没收违法所得。章锋不服判决提起上诉。此次安徽省高院作出改判,刑期减少三个月,但维持了1.5亿元的巨额罚金。
回天新材在公告中迅速与这位创始人划清界限:“章锋自2022年1月起未在公司担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未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上述判决为股东个人行为,不影响公司业务运作。”
事实上,章锋的“退位”早有安排。2021年12月,回天新材实际控制人已由章锋变更为其子章力,完成代际交接。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章锋曾公开忠告企业家:“老老实实做人,不要投机、不要作假,这些都没有好结果。”
光伏胶龙头产能大扩张
抛开创始人法律风波,回天新材本身作为国内工程胶粘剂领域规模最大、品类最多的企业,近年业务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
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公司持续加码投资布局。2024年11月底,公司投资3600万元新建的全自动光伏有机硅密封胶生产线正式投产,新增年产能约4万吨。此次扩产后,回天新材光伏单组分有机硅密封胶总产能达到约18万吨/年,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龙头地位。
目前,回天新材在光伏硅胶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5%以上,稳居行业首位。公司采用“硅胶+背板”组合策略,紧跟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
然而光伏业务却成为公司2024年业绩的最大拖累。一方面,光伏背板市场需求出现“断崖式下降”,相关业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4000万元;另一方面,光伏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7.82个百分点,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
多面突围下的盈利瓶颈
回天新材2024年年报揭示了一个艰难转型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9亿元,同比增长2.23%;但归属净利润仅1.02亿元,同比暴跌65.91%。公司决定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净利润比例高达82.4%。
在整体业绩下滑中,三大业务板块呈现结构性亮点:
(1)新能源汽车用胶:全年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36.73%,销量增长超50%。锂电池用胶销售规模呈倍数级增长,自主研发的负极粘结剂(PAA/SBR)打破国外垄断,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商供应链。
(2)电子胶粘剂:全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9.54%。汽车电子用胶销量同比增长约70%,半导体封装业务初见成果,2025年一季度销量增长超50%,成为公司业绩复苏的核心引擎。
(3)包装用胶:全年收入约3.88亿元,同比增长21.87%,毛利率提升3.8个百分点,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结构升级实现了质量与效益双提升。
产能全球布局,押注技术突围
面对业绩压力,回天新材选择继续加大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达1.96亿元,同比增长9.30%,占营收4.93%。公司启动49项重点研发项目,在固态电池、芯片封装、5G通信等领域实现多项国产替代。
在产能布局上,公司双管齐下。国内方面,湖北的4.4万吨有机硅密封胶项目已于2024年11月顺利投产,同时1万吨锂电聚氨酯胶生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10月投产。海外方面,越南基地已正式投产,年产2600万平米光伏封装材料;此外泰国生产基地启动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球化产能网络。
2025年一季度,回天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10.49%;归母净利润8153.56万元,同比增长2.73%。本期电子胶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带动营收与效益显著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复苏的核心引擎。
站在2025年年中,回天新材面临双重局面:
法律层面上,创始人案件尘埃落定,但1.5亿罚金执行及可能引发的股东变动仍存不确定性。经营层面上,光伏业务承压与新兴业务崛起并存,公司正处于转型关键期。
因此,这家胶粘剂龙头企业能否凭借其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和电子领域的布局重获资本市场信任,仍需时间检验。
8月15日晚间,国内胶粘剂行业龙头回天新材(300041.SZ)发布一则震撼公告:公司创始人、控股股东一致行动人章锋因操纵证券市场罪被终审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九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亿元。
据了解,68岁的章锋曾担任回天新材董事长长达二十余年,带领公司从无名小厂发展为国内工程胶粘剂行业龙头,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而这份来自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判决,为这位曾长期掌舵回天新材的企业家人生画上灰色句号。
创始人落幕,公司紧急划清界限
根据判决书,章锋操纵证券市场案经历了一审和二审程序。2024年11月,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其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1.5亿元,没收违法所得。章锋不服判决提起上诉。此次安徽省高院作出改判,刑期减少三个月,但维持了1.5亿元的巨额罚金。
回天新材在公告中迅速与这位创始人划清界限:“章锋自2022年1月起未在公司担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未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上述判决为股东个人行为,不影响公司业务运作。”
事实上,章锋的“退位”早有安排。2021年12月,回天新材实际控制人已由章锋变更为其子章力,完成代际交接。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章锋曾公开忠告企业家:“老老实实做人,不要投机、不要作假,这些都没有好结果。”
光伏胶龙头产能大扩张
抛开创始人法律风波,回天新材本身作为国内工程胶粘剂领域规模最大、品类最多的企业,近年业务发展呈现冰火两重天。
在光伏新能源领域,公司持续加码投资布局。2024年11月底,公司投资3600万元新建的全自动光伏有机硅密封胶生产线正式投产,新增年产能约4万吨。此次扩产后,回天新材光伏单组分有机硅密封胶总产能达到约18万吨/年,进一步巩固了其市场龙头地位。
目前,回天新材在光伏硅胶市场的占有率高达45%以上,稳居行业首位。公司采用“硅胶+背板”组合策略,紧跟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长。
然而光伏业务却成为公司2024年业绩的最大拖累。一方面,光伏背板市场需求出现“断崖式下降”,相关业务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约4000万元;另一方面,光伏板块毛利率同比下降7.82个百分点,严重压缩了利润空间。
多面突围下的盈利瓶颈
回天新材2024年年报揭示了一个艰难转型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89亿元,同比增长2.23%;但归属净利润仅1.02亿元,同比暴跌65.91%。公司决定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占净利润比例高达82.4%。
在整体业绩下滑中,三大业务板块呈现结构性亮点:
(1)新能源汽车用胶:全年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36.73%,销量增长超50%。锂电池用胶销售规模呈倍数级增长,自主研发的负极粘结剂(PAA/SBR)打破国外垄断,进入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电池厂商供应链。
(2)电子胶粘剂:全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同比增长9.54%。汽车电子用胶销量同比增长约70%,半导体封装业务初见成果,2025年一季度销量增长超50%,成为公司业绩复苏的核心引擎。
(3)包装用胶:全年收入约3.88亿元,同比增长21.87%,毛利率提升3.8个百分点,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和产品结构升级实现了质量与效益双提升。
产能全球布局,押注技术突围
面对业绩压力,回天新材选择继续加大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达1.96亿元,同比增长9.30%,占营收4.93%。公司启动49项重点研发项目,在固态电池、芯片封装、5G通信等领域实现多项国产替代。
在产能布局上,公司双管齐下。国内方面,湖北的4.4万吨有机硅密封胶项目已于2024年11月顺利投产,同时1万吨锂电聚氨酯胶生产线预计将于2025年10月投产。海外方面,越南基地已正式投产,年产2600万平米光伏封装材料;此外泰国生产基地启动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球化产能网络。
2025年一季度,回天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10.49%;归母净利润8153.56万元,同比增长2.73%。本期电子胶销量同比增长超过50%,带动营收与效益显著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复苏的核心引擎。
站在2025年年中,回天新材面临双重局面:
法律层面上,创始人案件尘埃落定,但1.5亿罚金执行及可能引发的股东变动仍存不确定性。经营层面上,光伏业务承压与新兴业务崛起并存,公司正处于转型关键期。
因此,这家胶粘剂龙头企业能否凭借其在光伏、新能源汽车和电子领域的布局重获资本市场信任,仍需时间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