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言
近日,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引发业内关注,发布了售价高达30000元的“远征A2 VR遥操作套装”,专用于操控机器人。于此同时,XR研究院专家指出,XR/AI眼镜实际上是操控和训练机器人不可或缺的工具。特斯拉早已在使用XR眼镜操作并训练机器,并有望推出特斯拉智能眼镜。XR研究院专家进一步强调:“没有XR/AI眼镜提供的海量第一人称视角数据,机器人的智能无从谈起。”
02 智元机器人及其“VR遥控套装”
智元机器人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TOP玩家,其智元远征A2是一款旨在提升用户和机器人互动的交互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169厘米,重69公斤,外观设计仿人,适用于营销客服、展厅讲解、前台接待等多种场合。智元A2具备全双工对话能力,能实时响应语音指令,并支持企业定制的知识库,提供精准的营销与咨询服务。此外,A2采用高性能的3D-SLAM算法,实现L4级别的自主导航,灵活应对复杂环境。同时,配备360度激光雷达和六个高清摄像头,使其在实时感知周围环境时具备有效的避障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安全性。
智元人形机器人的,图源:智元
智元公司率先推出了一款基于Pico 4 Ultra企业版硬件平台的VR操控套装,该套装采用专为机器人定制的软件系统,具备真实动作映射、多手势快速切换和灵巧手精准操控等功能,同时支持低延迟交互和安全保护机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机器人的发展。
智元机器人的VR套装,图源:智元机器人
实际上,在AI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XR/AI眼镜技术领域,中美两国正在处于并驾齐驱的竞争格局。例如,中国公司歌尔股份不仅是全球最大出货量Meta VR眼镜的独家供应商,还成功获得了Meta的AI和AR眼镜的订单。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PICO公司就曾是歌尔股份的子公司,在被字节跳动收购后,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国内第一的XR眼镜公司。
事实上,仅歌尔一家公司就承担着超过全球90%XR眼镜出货量。此外,华为、小米、三星等知名企业在XR和AI眼镜领域的供应商,均为中国企业歌尔。
PICO4 Ultra 企业版,图源:PICO
03 特斯拉招聘“VR玩家”,月薪5万
智元的机器人VR套装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操作,而特斯拉则拥有一套专用的VR系统,既支持机器人的操作,也能够收集数据,以助力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训练。特斯拉正在长期招聘“机器人数据采集员”,招聘公告指明:“有VR设备使用经验者优先。”该岗位的薪酬为“每小时25至48美元,外加现金和股票奖励以及福利”。如果按小时48美元、每天7小时计算,不考虑其他福利,每月薪酬可达到5万元人民币。
特斯拉招聘公告,图源:veteran-hiring
在特斯拉官方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该公司如何利用VR眼镜“培训”机器人。视频中,特斯拉机器人正在执行复杂的操作任务,可能涉及零件组装或进行精确动作。一个镜头从机器人的视角展示了其作业环境,强调了“精确运动是必需的”,这突显了在插入零件时对准确度的高要求,对于成功完成任务至关重要。
尽管该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深刻反映了机器人的触控和力传感器能力。机器人似乎仅依靠2D摄像头和触觉传感器进行操作,表明其在VR训练过程中通过实时收集环境信息来学习如何执行复杂任务。
此外,视频还展示了训练数据的收集过程,机器人学习是通过人类的遥操作进行指导的,所用的“遥控”工具包括VR眼镜及其他人体数据采集设备。在这一过程中,真实操作的数据成为机器人训练的基础。
现场训练的机器人数量似乎超过10个,每个机器人都有一名操作者通过VR进行“遥控”,同时配备了一名安全员和一名电脑操作员进行协助管理。整个过程展示了特斯拉如何通过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的机器人培训。由此可见,使用这种方式“培养机器人”的成本并不低。
04 马斯克将发布智能眼镜?
特斯拉极其重视数据采集,这一战略贯穿其发展始终。如果仅将其视为一家自动驾驶公司或机器人公司,或许更准确地称之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公司”。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通过广泛的数据收集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迭代背后,是其在车辆运营中进行的大规模数据采集。每辆车上安装多个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记录驾驶环境、交通模式和道路状况等数据。这些传感器捕捉的数据不仅包括行驶速度、加速度、刹车行为等基本信息,还涵盖路面状况、行人活动和其他车辆的动态等复杂变量。根据特斯拉的统计,每辆车每行驶一英里便可收集约300MB的数据。如此庞大的数据量让特斯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丰富的驾驶场景,从而为自主驾驶算法提供支持。
这些数据不仅用于优化现有的自动驾驶算法,也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奠定了基础。特斯拉的工程师利用这些数据不断校正和提升算法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确保自动驾驶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环境。通过分析数据,特斯拉能够发现特定情境下系统的弱点,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从而强化系统的智能水平和响应速度,确保用户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
特斯拉Robotaxi,图源:特斯拉
然而,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却面临不同挑战。人形机器人同样需要大量第一人称视角的数据集,以提供更直观的环境理解和操作信息。然而,相较于汽车在自动驾驶前可以利用无偿司机不断采集行驶过程数据,早期的人形机器人却缺乏这样的数据来源,因此需要大量招募真人来利用VR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在机器人训练阶段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更复杂的数据收集过程。
想象中特斯拉AI眼镜,图源:Elon Musk Fan Zone
不难想象,为了降低成本,特斯拉大概率会采用“众筹”模式,通过智能眼镜实现大规模的机器人训练数据采集。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数据采集效率,还能减少人力成本,使数据采集过程更为高效和灵活。
因此,如果马斯克某天突然宣布推出一款轻便的智能眼镜,价格还很亲民,不必惊讶。
关于人形机器人和智能眼镜,你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原文标题 : 离谱!玩VR眼镜月薪5万!马斯克将发布智能眼镜?
01 前言
近日,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智元机器人”引发业内关注,发布了售价高达30000元的“远征A2 VR遥操作套装”,专用于操控机器人。于此同时,XR研究院专家指出,XR/AI眼镜实际上是操控和训练机器人不可或缺的工具。特斯拉早已在使用XR眼镜操作并训练机器,并有望推出特斯拉智能眼镜。XR研究院专家进一步强调:“没有XR/AI眼镜提供的海量第一人称视角数据,机器人的智能无从谈起。”
02 智元机器人及其“VR遥控套装”
智元机器人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TOP玩家,其智元远征A2是一款旨在提升用户和机器人互动的交互服务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169厘米,重69公斤,外观设计仿人,适用于营销客服、展厅讲解、前台接待等多种场合。智元A2具备全双工对话能力,能实时响应语音指令,并支持企业定制的知识库,提供精准的营销与咨询服务。此外,A2采用高性能的3D-SLAM算法,实现L4级别的自主导航,灵活应对复杂环境。同时,配备360度激光雷达和六个高清摄像头,使其在实时感知周围环境时具备有效的避障能力,从而提高整体安全性。
智元人形机器人的,图源:智元
智元公司率先推出了一款基于Pico 4 Ultra企业版硬件平台的VR操控套装,该套装采用专为机器人定制的软件系统,具备真实动作映射、多手势快速切换和灵巧手精准操控等功能,同时支持低延迟交互和安全保护机制,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机器人的发展。
智元机器人的VR套装,图源:智元机器人
实际上,在AI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XR/AI眼镜技术领域,中美两国正在处于并驾齐驱的竞争格局。例如,中国公司歌尔股份不仅是全球最大出货量Meta VR眼镜的独家供应商,还成功获得了Meta的AI和AR眼镜的订单。鲜为人知的是,实际上PICO公司就曾是歌尔股份的子公司,在被字节跳动收购后,如今已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国内第一的XR眼镜公司。
事实上,仅歌尔一家公司就承担着超过全球90%XR眼镜出货量。此外,华为、小米、三星等知名企业在XR和AI眼镜领域的供应商,均为中国企业歌尔。
PICO4 Ultra 企业版,图源:PICO
03 特斯拉招聘“VR玩家”,月薪5万
智元的机器人VR套装主要用于人形机器人的操作,而特斯拉则拥有一套专用的VR系统,既支持机器人的操作,也能够收集数据,以助力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的训练。特斯拉正在长期招聘“机器人数据采集员”,招聘公告指明:“有VR设备使用经验者优先。”该岗位的薪酬为“每小时25至48美元,外加现金和股票奖励以及福利”。如果按小时48美元、每天7小时计算,不考虑其他福利,每月薪酬可达到5万元人民币。
特斯拉招聘公告,图源:veteran-hiring
在特斯拉官方发布的一段视频中,我们清晰地看到该公司如何利用VR眼镜“培训”机器人。视频中,特斯拉机器人正在执行复杂的操作任务,可能涉及零件组装或进行精确动作。一个镜头从机器人的视角展示了其作业环境,强调了“精确运动是必需的”,这突显了在插入零件时对准确度的高要求,对于成功完成任务至关重要。
尽管该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深刻反映了机器人的触控和力传感器能力。机器人似乎仅依靠2D摄像头和触觉传感器进行操作,表明其在VR训练过程中通过实时收集环境信息来学习如何执行复杂任务。
此外,视频还展示了训练数据的收集过程,机器人学习是通过人类的遥操作进行指导的,所用的“遥控”工具包括VR眼镜及其他人体数据采集设备。在这一过程中,真实操作的数据成为机器人训练的基础。
现场训练的机器人数量似乎超过10个,每个机器人都有一名操作者通过VR进行“遥控”,同时配备了一名安全员和一名电脑操作员进行协助管理。整个过程展示了特斯拉如何通过先进技术实现高效的机器人培训。由此可见,使用这种方式“培养机器人”的成本并不低。
04 马斯克将发布智能眼镜?
特斯拉极其重视数据采集,这一战略贯穿其发展始终。如果仅将其视为一家自动驾驶公司或机器人公司,或许更准确地称之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公司”。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通过广泛的数据收集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
在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快速迭代背后,是其在车辆运营中进行的大规模数据采集。每辆车上安装多个传感器和摄像头,实时记录驾驶环境、交通模式和道路状况等数据。这些传感器捕捉的数据不仅包括行驶速度、加速度、刹车行为等基本信息,还涵盖路面状况、行人活动和其他车辆的动态等复杂变量。根据特斯拉的统计,每辆车每行驶一英里便可收集约300MB的数据。如此庞大的数据量让特斯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丰富的驾驶场景,从而为自主驾驶算法提供支持。
这些数据不仅用于优化现有的自动驾驶算法,也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奠定了基础。特斯拉的工程师利用这些数据不断校正和提升算法的准确性与安全性,确保自动驾驶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环境。通过分析数据,特斯拉能够发现特定情境下系统的弱点,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从而强化系统的智能水平和响应速度,确保用户在各种情况下的安全。
特斯拉Robotaxi,图源:特斯拉
然而,机器人技术的研发却面临不同挑战。人形机器人同样需要大量第一人称视角的数据集,以提供更直观的环境理解和操作信息。然而,相较于汽车在自动驾驶前可以利用无偿司机不断采集行驶过程数据,早期的人形机器人却缺乏这样的数据来源,因此需要大量招募真人来利用VR技术进行数据采集。这也意味着,特斯拉在机器人训练阶段面临更高的成本和更复杂的数据收集过程。
想象中特斯拉AI眼镜,图源:Elon Musk Fan Zone
不难想象,为了降低成本,特斯拉大概率会采用“众筹”模式,通过智能眼镜实现大规模的机器人训练数据采集。这种转变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数据采集效率,还能减少人力成本,使数据采集过程更为高效和灵活。
因此,如果马斯克某天突然宣布推出一款轻便的智能眼镜,价格还很亲民,不必惊讶。
关于人形机器人和智能眼镜,你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原文标题 : 离谱!玩VR眼镜月薪5万!马斯克将发布智能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