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18日电(刘润榕)人民银行18日开展266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11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545亿元。
上周(8月11日-15日)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4149亿元,此外周五开展5000亿元6M买断式回购操作,全月买断式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上半周央行逆回购持续净回笼,资金维持宽松,但15日隔夜价格下破1.3%的情况并未重现。周五受税期与政府债缴款影响,资金边际收敛,但央行逆回购转为净投放,资金收敛幅度有限。
资金利率整体宽松,临近税期出现小幅收敛,平均资金利率小幅抬升。税期前夕(11-14日)尽管央行逆回购连续净回笼,资金利率依旧维持低位运行。R001连续10个交易日持稳于1.35%水平,单日波动不足1BP;R007缓步升至1.47%,不过绝对价格仍处于相对低位。随着税期渐进,资金情绪出现边际收敛迹象。纳税申报截止当日(15日),央行逆回购转为净投放1160亿元,并且等额续做了5000亿元6M买断式逆回购,资金面有所收敛。R001单日上行8.7BP至1.44%;R007单日上行1.3BP至1.49%。
本周(8月18日-22日)逆回购到期规模将下降至7118亿元,主要是周五到期规模较大;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降至2941亿元,主要集中在下半周;此外,周初税期走款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扰动。尽管央行并未打开隔夜利率的下限,但相应的也会控制资金价格的波动,重提“防空转”可能也不会改变资金在现有框架内相对宽松的状态,因此本周资金大幅调整的概率可能也相对有限。
在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看来,8月18-19日税期走款,资金面可能继续小幅波动。税期过后,跨月未至,且前一周影响流动性的两大因素(大额政府债缴款和万亿公开市场到期)均同步缓释,资金面或迎宽松窗口,流动性大概率自发转松,隔夜利率或将回归OMO-5BP附近,7天利率或也随之修复至1.45%-1.47%范围内。
消息面上,人民银行15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信达证券指出,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整体贯彻了7月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对经济信心更足,特别提到“反内卷”对于物价的积极影响,货币政策推升通胀的压力似乎有所减弱。虽然央行删除了将“灵活把握”政策力度与节奏调整为“把握好”,同时重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展现了对进一步宽松的谨慎态度,但这也延续了7月金融数据发布会的表述,并非新增信息,可能已经反映在了第三季度以来资金面并未进一步转松上。
华西证券认为,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传递的信号,货币政策重在落实落细,维持此前力度,信贷总量求稳,同时更注重结构,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是结构性工具的主要发力点。报告重提防空转,但在贸易壁垒增多、外需收缩的背景下,需要降成本促内需,资金面转向收紧的概率不高。
华泰证券分析称,货币政策总基调依然是“适度宽松”,但相比之前的“落实好”,本次货币政策报告表述依据政治局会议精神变为“落实落细”,同时强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预见性”。更具体看,“根据国内外形势把握力度节奏”“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等提法继续出现,并在流动性部分增加了“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的提法。总体上,货币政策仍保留充分的灵活性,为下半年经济保驾护航。短期总量数据虽不弱但地产和消费等结构性挑战正在出现,货币政策需要维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融资条件。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8月18日电(刘润榕)人民银行18日开展2665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为1.40%,与此前持平;鉴于当日有1120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545亿元。
上周(8月11日-15日)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4149亿元,此外周五开展5000亿元6M买断式回购操作,全月买断式回购净投放3000亿元。上半周央行逆回购持续净回笼,资金维持宽松,但15日隔夜价格下破1.3%的情况并未重现。周五受税期与政府债缴款影响,资金边际收敛,但央行逆回购转为净投放,资金收敛幅度有限。
资金利率整体宽松,临近税期出现小幅收敛,平均资金利率小幅抬升。税期前夕(11-14日)尽管央行逆回购连续净回笼,资金利率依旧维持低位运行。R001连续10个交易日持稳于1.35%水平,单日波动不足1BP;R007缓步升至1.47%,不过绝对价格仍处于相对低位。随着税期渐进,资金情绪出现边际收敛迹象。纳税申报截止当日(15日),央行逆回购转为净投放1160亿元,并且等额续做了5000亿元6M买断式逆回购,资金面有所收敛。R001单日上行8.7BP至1.44%;R007单日上行1.3BP至1.49%。
本周(8月18日-22日)逆回购到期规模将下降至7118亿元,主要是周五到期规模较大;政府债净缴款规模将降至2941亿元,主要集中在下半周;此外,周初税期走款可能也会带来一定的扰动。尽管央行并未打开隔夜利率的下限,但相应的也会控制资金价格的波动,重提“防空转”可能也不会改变资金在现有框架内相对宽松的状态,因此本周资金大幅调整的概率可能也相对有限。
在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看来,8月18-19日税期走款,资金面可能继续小幅波动。税期过后,跨月未至,且前一周影响流动性的两大因素(大额政府债缴款和万亿公开市场到期)均同步缓释,资金面或迎宽松窗口,流动性大概率自发转松,隔夜利率或将回归OMO-5BP附近,7天利率或也随之修复至1.45%-1.47%范围内。
消息面上,人民银行15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信达证券指出,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整体贯彻了7月政治局会议的精神,对经济信心更足,特别提到“反内卷”对于物价的积极影响,货币政策推升通胀的压力似乎有所减弱。虽然央行删除了将“灵活把握”政策力度与节奏调整为“把握好”,同时重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展现了对进一步宽松的谨慎态度,但这也延续了7月金融数据发布会的表述,并非新增信息,可能已经反映在了第三季度以来资金面并未进一步转松上。
华西证券认为,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传递的信号,货币政策重在落实落细,维持此前力度,信贷总量求稳,同时更注重结构,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是结构性工具的主要发力点。报告重提防空转,但在贸易壁垒增多、外需收缩的背景下,需要降成本促内需,资金面转向收紧的概率不高。
华泰证券分析称,货币政策总基调依然是“适度宽松”,但相比之前的“落实好”,本次货币政策报告表述依据政治局会议精神变为“落实落细”,同时强化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预见性”。更具体看,“根据国内外形势把握力度节奏”“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等提法继续出现,并在流动性部分增加了“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环境”的提法。总体上,货币政策仍保留充分的灵活性,为下半年经济保驾护航。短期总量数据虽不弱但地产和消费等结构性挑战正在出现,货币政策需要维持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融资条件。
编辑:尹杨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