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Mall先生
撰文/Darii
去年,我们在实地考察代官山Forestgate后,对项目进行了一轮完整介绍在东京,看见城市未来商业的新可能。
同样在2024年,与该项目共属东急集团「Greater SHIBUYA」计划的Shibuya Sakura Stage(下称:涩谷樱花舞台)正式亮相,并形成了以涩谷车站为中心的2.5公里半径范围内,由Shibuya Sakura Stage、代官山Forestgate、东急Plaza 原宿HARAKADO、代代木公园Park-PFI这四大项目组成的现代化城市空间组合。
作为东急集团对涩谷项目改造的收官之作,涩谷樱花舞台的出现让这个现代商业网络在商业、文化与生活上有了更多融合。也让我们不禁好奇,在从不缺少新项目的东京,这个被赋予颇多关注的改造项目究竟有何独到创新?
以商业空间
打通城市循环
涩谷樱花舞台所处的樱丘町位于涩谷站南侧,这片种植着大片樱花树的街道,过去是一片传统的住宅区。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写字楼和高级公寓在此的崛起,正式拉开了樱丘町的商业化之路——曾作为东京急行电铁总部所在地的Cerulean Tower等商务大楼,如今就坐落于此。
尽管地区发展未曾止步,但与相邻的代官山町、惠比寿町等热门区块不同,樱丘町的对外知名度仍略逊一筹。其原因之一便是板块在日常出行上的“先天”隔断弊端。
正如其名,涩谷是一个“山谷”,有许多垂直交通线,而樱丘町因长期以来受限于国道与JR铁路交会,以及地形的高低落差影响,导致大众前往樱丘区域需绕道或爬楼梯,往返十分不便。
曲折的通路不仅阻断了自然人群对板块的来访,也消耗了一部分消费者在购物后重访这里的欲望。但随着去年7月涩谷樱花舞台的亮相,这个存在颇久的地区出行痛点得到了缓解。
项目亮相后所改善的通行问题|来源:网络
作为一个同时连接地下和地上区域的“城市核心”,项目打造开始后,直通樱丘地区的JR涩谷站南检票口就被正式启用,为地铁站与商场间的连接打开了新的通路。为了进一步让东西南北的动线更加顺畅并提升便利性,一条可连接项目与周边商场“涩谷Stream”的天桥步道也开始着手打造,让这两个相隔不远的项目能实现客流的互通。
当前往樱丘区域不用苦于爬楼梯,而是有四通八达的扶梯;二楼步行天桥还能与各个商场的出入口相连......伴随着这一便利性,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涩谷樱花舞台,也因此成为了樱丘町的一个重要商业标识。再加上涩谷樱花舞台粉白相间的独特外立面,不仅成为整个街道中色彩最为亮眼的一栋楼宇,也在大众心中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项目特色的外立面
当动线难题得到了解决后,重新打开的流量窗口也如预期般地吸引来了大量的当地顾客和外来游客。
在到访项目时,涩谷樱花舞台正以“涩谷纳凉大感谢祭”为主题,通过灯笼、海报等形式在项目内外部装点上了可互动的夏日祭元素。
“涩谷纳凉大感谢祭”主题装饰及活动
除了这类涵盖音乐、美食等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外,为给不同消费者提供更多样性的购物与体验内容,这个占地25.5万平米、由两座街区和四栋建筑组成的项目还以品牌与业态的分类,将空间划分为了涩谷区和樱花区两个板块——
项目的两大板块分布|来源:网络
与马路相连的樱花区主打自然户外主题,目前已亮相音乐咖啡馆“YAMAHA咖啡店”和小型酒馆“CATARATAS”,旨在“为在涩谷工作、娱乐和生活的人们提供便利”;而与交通枢纽站相连的涩谷区,则是一个以室内商业为主的多样空间。
YAMAHA咖啡店
CATARATAS
大众可通过项目在涩谷区B2层与3层设置的通道前往涩谷站,相应的,从车站出来的游客大多也会被通行必搭的项目内扶梯,引导至购物场景中,狭长型的单一动线设置也为一些赶时间的消费者提供了在短时间内完成购物的机会。
精准触达的业态组合
从如今涩谷樱花广场的客群结构来看,除了流动性顾客外,作为一个包含办公和商业属性的多功能建筑,已入驻涩谷樱花舞台的日本经济大学和商务办公区,也为项目带来了更为年轻和稳定的优质客群。
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在这里找到购物的“意外惊喜”,那对于后者而言,这个项目更像是生活半径中存在的一部分——随时能拥有生活所需,成为了这部分人群对项目所抱的更大期待。
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最终汇聚成了涩谷区中B1-5层商业,品类多样、在地与国际结合的店铺类型——以业态分类角度,如今项目中的餐饮品牌数量占比最多,餐饮业态、零售业态和体验业态品牌的比例为5:3:2。
有趣的是,B2层、3层与地铁站的相连,也让项目形成了独特的三首层特点。
项目中的交通导览图
如何利用这一特色来将顾客导流至不同楼层中?围绕品牌落位,团队进行了针对化的考量。
首先,为了抓住从交通枢纽流向项目的这批注重短时体验且目的性不强的顾客,B1-2层所搭建出的品牌矩阵偏向了快节奏消费,每一层的店铺数量也大多控制在3-5分钟就能游逛完一圈的水平。
项目内部场景
在B1层,消费者不仅可以在韩国酒场、Bar Perch享受聚会型餐饮和啤酒吧的体验,一旁的理发店HAIR DRESSER by atelier haruka,以及东急不动产BRANZ艺术馆还能带来更多生活及精神需求的满足。
HAIR DRESSER by atelier haruka
韩国酒场
1层则以“早C晚A”的日常高频需求为主,引入了JI咖啡屋、大众酒场等可提供聊天小坐的空间。转角处品类丰富的Cocokara fine药妆店,则以替代传统便利店的形式来满足更多人群“即买即走”的需求。
涩谷区1层品牌导览
Cocokara fine药妆店
为了将从B1-1层进入项目的消费者购物兴趣延伸至2层,在这一楼层中,休闲类的餐饮选择变得更为丰富。不仅能看到Camel Coffee所开设的新店“KALDI COFFEE FARM”,也能品尝到人气甜点品牌“HARBS”的精美下午茶。
涩谷区2层品牌导览
KALDI COFFEE FARM
与此同时,这一楼层中的品牌也在内容层面结合了更多本地与国际化的元素。例如在隶属于日本东急集团的日本超市“Tokyu Store”中,就能看到日本本土美食,也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成为不少初次到访此处的游客群体最爱逛的一个区域。
Tokyu Store
其次,3-4层的品牌选择重点则选定在了对师生、办公人群等,来项目频率更高且停留时间较长、拥有复合性需求的消费者的狙击,因此这两个楼层在品牌数量和业态丰富度上也更为突出。
涩谷区3层品牌导览
例如在与地铁站相连的3层,品牌重点就聚焦在了与全球顾客分享日本流行文化上。团队将美妆热门“KATE TOKYO”首家全球旗舰店、人气IP三丽鸥专卖店、专营潮流卡通人物周边“CharaColle”等主打年轻时尚客群的品牌门店,设置在了该楼层的两大出入口,除了以招牌和陈列来吸引路过此处的人们的视线外,还能通过有代表性的日本年轻文化来为空间打下令人深刻的第一印象。
“KATE TOKYO”首家全球旗舰店
三丽鸥专卖店
品牌数量最为密集的4层,则被打造为了一个文化与美食交融的场域。不仅拥有涩谷最大,且提供消费后可使用的共享休息室的“茑屋书店”,还拥有涩谷第四家兼具共享办公室功能与舒适休闲区的“SHARE LOUNGE”,以及以游戏为中心,拥有展览、工作坊、音乐表演和快闪餐厅等多主题空间的创意中心“404 NOT FOUND”。
茑屋书店
SHARE LOUNGE
404 NOT FOUND
品牌内容的丰富程度,也让这个本会人气稍弱的高层区域,成为了项目中最能吸引顾客在此聊天放松的空间——无论是坐在茑屋书店门口的公共长椅上聊天,还是席地在“404 NOT FOUND”中与朋友玩一场手游,都是消费者心中逛商场之余“消磨时间”的不错选择。
除此之外,作为项目中最为特色化的场景之一,4层的另一半空间呈现的则是融合了樱丘商店街独特风格的美食广场“FOOD MET”。以日本传统商店街为灵感,这里共聚集了7家美食店铺,包含了日式烤肉YAKINIKU78、寿司餐厅Sushi Soul、推广千叶本地食材的JUICCCY等特色品牌。
FOOD MET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店内的座位区外,“FOOD MET”还设置了几个供消费者饮酒谈话的吧台区域,以及外食就餐的座位区域。无论是下班后前来小酌的时尚白领,还是想多品尝几种美食风格的休闲游客,都可以在此自由选择就餐环境来满足当天的需求。
可满足多种需求的餐食区
尽管在这一层同时布局主打安静阅读的茑屋书店,和自带烟火气的FOOD MET美食广场这两个主力品牌,看似有些矛盾,但背后实则有着项目希望利用茑屋书店及404 NOT FOUND等娱乐品牌在场景消费时间上的优势,通过年轻化的餐饮承接住阅读或休闲后的就餐需求,从而实现流量变现的考量。
最后,作为如今日本新商业中的必备板块,医疗部分也在这个铺位本就不多的项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项目的5层被打造成了齿科类的强矩阵,包括SHIBUYA SAKURA STAGE齿科、SHERIE CLINIC涩谷院、涩谷SHIRAYURI齿科、YUMINO CLINIC SHIBUYA SAKURAGAOKA。
涩谷SHIRAYURI齿科
这一业态设计也与B1层的艺术馆相呼应,在去化面积的同时,提升了项目在日常消费组合以外的辐射力。
用空间重新定义的社交价值
如果说项目中的涩谷区是一个以品牌聚拢力来吸引消费者的空间,那么与之通过天桥相连的樱花区,则利用舒适的室外空间,打造出了主题各异的舞台,来让这里成为能承接各类互动活动、季节性庆典和企业公关活动的特色发声空间。
从涩谷区望出去的樱花区
位于樱丘中心地带的にぎわいSTAGE(热闹舞台),将约1,200盏的小灯以三维立体的方式排列成如同大树一般的造型,并通过在设计中提前导入客流和气象数据,来打造不同的灯光组合,呈现出365天各异的视觉体验。
にぎわいSTAGE(热闹舞台)
这里除了是白天亲子家庭客遛娃野餐的热门地之外,音响和灯光的联动,也让にぎわいSTAGE一到晚上就成为市中心一处室外夜生活场景。
周中在にぎわいSTAGE(热闹舞台)放松的人们
靠近商业楼宇的はぐくみSTAGE(培育舞台),则是一个绿意盎然的户外空间,日常作为周边居民出行主要通道的同时,这里也是一个拥有果树和菜园的自然系空间。这片位于市中心的绿地土壤,未来还将举办一系列主打都市健康的活动,来为都市人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两个舞台的设计,恰好呼应了樱花区所希望能打造出的自然氛围。一方面让渴望体验导向的生活方式类探索者能在这里找到优质的内容空间;另一方面,场地同样也能为新兴企业和创意人士提供一个产出平台,从而为樱花区的内容输入创造新的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涩谷樱花舞台还拥有另外三个尺度更小,但各具特色的空间。
当大众要从涩谷站穿梭至户外,首先经过的便是ときめきSTAGE(心跳舞台)的扶梯。这个大型中庭的特色之一便是由墙面上马赛克般网格元素组成的图案,在LED灯光和影像的营造下不断变化着视觉氛围。
ときめきSTAGE(心跳舞台)
围绕着项目涩谷区的SAKURAテラス(樱花露台),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外部露台,不仅提供消费者在盒子商业逛街之余呼吸户外空气的场景,也为人们带来了观赏项目全貌和樱丘町景致的机会。
位于外侧的SAKURAテラス(樱花露台)
而位于涩谷区2层的樱丘广场,还会通过不定时举办音乐、艺术活动,来持续制造社交粘性。从本月开始,这里每周都会邀请音乐人举办OPEN LIVE活动,观众中除了年轻人外,也吸引到不少年纪稍长的顾客及散步的家庭客群前来,在音乐声中形成一种独属樱丘町以及涩谷地区的社群文化。
近期樱丘广场举办的演出活动
结语
以商业的形式打通地理与空间的隔阂,将空间内容化、内容场景化和场景社群化写进运营逻辑,涩谷樱花舞台的这一套打法为东京这座人口、商业高密度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样本范式。
与住宅林立、氛围小资的代官山相比,多车道、快节奏的涩谷,注定让生长于此的商业多了一份潮流基因与夜经济活力。
而从主打优质生活方式的代官山Forestgate,到巧用空间升级来改变当地人生活模式的涩谷樱花舞台,东急集团「Greater SHIBUYA」计划所带来的远不止商业焕新这么简单,而是借商业之力,创造一种更贴合地区属性和大众需求、也更有可持续性的未来生活方式。
如此看来,汇聚了一批优质新商业的涩谷,也就不难在这场东京商业之战中抢先拿下头筹了。
登录 | 注册
当我们学习日本商业时,我们能学些什么
2024年日本商业5大业态全面增长的重要启示
日本第一的适老商业,永旺葛西G.G Mall是如何打造的?
探寻日本超市经济低迷期的增长之路
2023年日本零售行业总体情况如何?
日本有哪些最值得考察的标杆零售企业
毛戈平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6.65亿元至6.75亿元
回到顶部
出品/Mall先生
撰文/Darii
去年,我们在实地考察代官山Forestgate后,对项目进行了一轮完整介绍在东京,看见城市未来商业的新可能。
同样在2024年,与该项目共属东急集团「Greater SHIBUYA」计划的Shibuya Sakura Stage(下称:涩谷樱花舞台)正式亮相,并形成了以涩谷车站为中心的2.5公里半径范围内,由Shibuya Sakura Stage、代官山Forestgate、东急Plaza 原宿HARAKADO、代代木公园Park-PFI这四大项目组成的现代化城市空间组合。
作为东急集团对涩谷项目改造的收官之作,涩谷樱花舞台的出现让这个现代商业网络在商业、文化与生活上有了更多融合。也让我们不禁好奇,在从不缺少新项目的东京,这个被赋予颇多关注的改造项目究竟有何独到创新?
以商业空间
打通城市循环
涩谷樱花舞台所处的樱丘町位于涩谷站南侧,这片种植着大片樱花树的街道,过去是一片传统的住宅区。随着上世纪80年代写字楼和高级公寓在此的崛起,正式拉开了樱丘町的商业化之路——曾作为东京急行电铁总部所在地的Cerulean Tower等商务大楼,如今就坐落于此。
尽管地区发展未曾止步,但与相邻的代官山町、惠比寿町等热门区块不同,樱丘町的对外知名度仍略逊一筹。其原因之一便是板块在日常出行上的“先天”隔断弊端。
正如其名,涩谷是一个“山谷”,有许多垂直交通线,而樱丘町因长期以来受限于国道与JR铁路交会,以及地形的高低落差影响,导致大众前往樱丘区域需绕道或爬楼梯,往返十分不便。
曲折的通路不仅阻断了自然人群对板块的来访,也消耗了一部分消费者在购物后重访这里的欲望。但随着去年7月涩谷樱花舞台的亮相,这个存在颇久的地区出行痛点得到了缓解。
项目亮相后所改善的通行问题|来源:网络
作为一个同时连接地下和地上区域的“城市核心”,项目打造开始后,直通樱丘地区的JR涩谷站南检票口就被正式启用,为地铁站与商场间的连接打开了新的通路。为了进一步让东西南北的动线更加顺畅并提升便利性,一条可连接项目与周边商场“涩谷Stream”的天桥步道也开始着手打造,让这两个相隔不远的项目能实现客流的互通。
当前往樱丘区域不用苦于爬楼梯,而是有四通八达的扶梯;二楼步行天桥还能与各个商场的出入口相连......伴随着这一便利性,出现在大众视线中的涩谷樱花舞台,也因此成为了樱丘町的一个重要商业标识。再加上涩谷樱花舞台粉白相间的独特外立面,不仅成为整个街道中色彩最为亮眼的一栋楼宇,也在大众心中留下了不错的第一印象。
项目特色的外立面
当动线难题得到了解决后,重新打开的流量窗口也如预期般地吸引来了大量的当地顾客和外来游客。
在到访项目时,涩谷樱花舞台正以“涩谷纳凉大感谢祭”为主题,通过灯笼、海报等形式在项目内外部装点上了可互动的夏日祭元素。
“涩谷纳凉大感谢祭”主题装饰及活动
除了这类涵盖音乐、美食等多种形式的营销活动外,为给不同消费者提供更多样性的购物与体验内容,这个占地25.5万平米、由两座街区和四栋建筑组成的项目还以品牌与业态的分类,将空间划分为了涩谷区和樱花区两个板块——
项目的两大板块分布|来源:网络
与马路相连的樱花区主打自然户外主题,目前已亮相音乐咖啡馆“YAMAHA咖啡店”和小型酒馆“CATARATAS”,旨在“为在涩谷工作、娱乐和生活的人们提供便利”;而与交通枢纽站相连的涩谷区,则是一个以室内商业为主的多样空间。
YAMAHA咖啡店
CATARATAS
大众可通过项目在涩谷区B2层与3层设置的通道前往涩谷站,相应的,从车站出来的游客大多也会被通行必搭的项目内扶梯,引导至购物场景中,狭长型的单一动线设置也为一些赶时间的消费者提供了在短时间内完成购物的机会。
精准触达的业态组合
从如今涩谷樱花广场的客群结构来看,除了流动性顾客外,作为一个包含办公和商业属性的多功能建筑,已入驻涩谷樱花舞台的日本经济大学和商务办公区,也为项目带来了更为年轻和稳定的优质客群。
如果说前者追求的是在这里找到购物的“意外惊喜”,那对于后者而言,这个项目更像是生活半径中存在的一部分——随时能拥有生活所需,成为了这部分人群对项目所抱的更大期待。
两种截然不同的需求,最终汇聚成了涩谷区中B1-5层商业,品类多样、在地与国际结合的店铺类型——以业态分类角度,如今项目中的餐饮品牌数量占比最多,餐饮业态、零售业态和体验业态品牌的比例为5:3:2。
有趣的是,B2层、3层与地铁站的相连,也让项目形成了独特的三首层特点。
项目中的交通导览图
如何利用这一特色来将顾客导流至不同楼层中?围绕品牌落位,团队进行了针对化的考量。
首先,为了抓住从交通枢纽流向项目的这批注重短时体验且目的性不强的顾客,B1-2层所搭建出的品牌矩阵偏向了快节奏消费,每一层的店铺数量也大多控制在3-5分钟就能游逛完一圈的水平。
项目内部场景
在B1层,消费者不仅可以在韩国酒场、Bar Perch享受聚会型餐饮和啤酒吧的体验,一旁的理发店HAIR DRESSER by atelier haruka,以及东急不动产BRANZ艺术馆还能带来更多生活及精神需求的满足。
HAIR DRESSER by atelier haruka
韩国酒场
1层则以“早C晚A”的日常高频需求为主,引入了JI咖啡屋、大众酒场等可提供聊天小坐的空间。转角处品类丰富的Cocokara fine药妆店,则以替代传统便利店的形式来满足更多人群“即买即走”的需求。
涩谷区1层品牌导览
Cocokara fine药妆店
为了将从B1-1层进入项目的消费者购物兴趣延伸至2层,在这一楼层中,休闲类的餐饮选择变得更为丰富。不仅能看到Camel Coffee所开设的新店“KALDI COFFEE FARM”,也能品尝到人气甜点品牌“HARBS”的精美下午茶。
涩谷区2层品牌导览
KALDI COFFEE FARM
与此同时,这一楼层中的品牌也在内容层面结合了更多本地与国际化的元素。例如在隶属于日本东急集团的日本超市“Tokyu Store”中,就能看到日本本土美食,也能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产品,成为不少初次到访此处的游客群体最爱逛的一个区域。
Tokyu Store
其次,3-4层的品牌选择重点则选定在了对师生、办公人群等,来项目频率更高且停留时间较长、拥有复合性需求的消费者的狙击,因此这两个楼层在品牌数量和业态丰富度上也更为突出。
涩谷区3层品牌导览
例如在与地铁站相连的3层,品牌重点就聚焦在了与全球顾客分享日本流行文化上。团队将美妆热门“KATE TOKYO”首家全球旗舰店、人气IP三丽鸥专卖店、专营潮流卡通人物周边“CharaColle”等主打年轻时尚客群的品牌门店,设置在了该楼层的两大出入口,除了以招牌和陈列来吸引路过此处的人们的视线外,还能通过有代表性的日本年轻文化来为空间打下令人深刻的第一印象。
“KATE TOKYO”首家全球旗舰店
三丽鸥专卖店
品牌数量最为密集的4层,则被打造为了一个文化与美食交融的场域。不仅拥有涩谷最大,且提供消费后可使用的共享休息室的“茑屋书店”,还拥有涩谷第四家兼具共享办公室功能与舒适休闲区的“SHARE LOUNGE”,以及以游戏为中心,拥有展览、工作坊、音乐表演和快闪餐厅等多主题空间的创意中心“404 NOT FOUND”。
茑屋书店
SHARE LOUNGE
404 NOT FOUND
品牌内容的丰富程度,也让这个本会人气稍弱的高层区域,成为了项目中最能吸引顾客在此聊天放松的空间——无论是坐在茑屋书店门口的公共长椅上聊天,还是席地在“404 NOT FOUND”中与朋友玩一场手游,都是消费者心中逛商场之余“消磨时间”的不错选择。
除此之外,作为项目中最为特色化的场景之一,4层的另一半空间呈现的则是融合了樱丘商店街独特风格的美食广场“FOOD MET”。以日本传统商店街为灵感,这里共聚集了7家美食店铺,包含了日式烤肉YAKINIKU78、寿司餐厅Sushi Soul、推广千叶本地食材的JUICCCY等特色品牌。
FOOD MET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店内的座位区外,“FOOD MET”还设置了几个供消费者饮酒谈话的吧台区域,以及外食就餐的座位区域。无论是下班后前来小酌的时尚白领,还是想多品尝几种美食风格的休闲游客,都可以在此自由选择就餐环境来满足当天的需求。
可满足多种需求的餐食区
尽管在这一层同时布局主打安静阅读的茑屋书店,和自带烟火气的FOOD MET美食广场这两个主力品牌,看似有些矛盾,但背后实则有着项目希望利用茑屋书店及404 NOT FOUND等娱乐品牌在场景消费时间上的优势,通过年轻化的餐饮承接住阅读或休闲后的就餐需求,从而实现流量变现的考量。
最后,作为如今日本新商业中的必备板块,医疗部分也在这个铺位本就不多的项目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项目的5层被打造成了齿科类的强矩阵,包括SHIBUYA SAKURA STAGE齿科、SHERIE CLINIC涩谷院、涩谷SHIRAYURI齿科、YUMINO CLINIC SHIBUYA SAKURAGAOKA。
涩谷SHIRAYURI齿科
这一业态设计也与B1层的艺术馆相呼应,在去化面积的同时,提升了项目在日常消费组合以外的辐射力。
用空间重新定义的社交价值
如果说项目中的涩谷区是一个以品牌聚拢力来吸引消费者的空间,那么与之通过天桥相连的樱花区,则利用舒适的室外空间,打造出了主题各异的舞台,来让这里成为能承接各类互动活动、季节性庆典和企业公关活动的特色发声空间。
从涩谷区望出去的樱花区
位于樱丘中心地带的にぎわいSTAGE(热闹舞台),将约1,200盏的小灯以三维立体的方式排列成如同大树一般的造型,并通过在设计中提前导入客流和气象数据,来打造不同的灯光组合,呈现出365天各异的视觉体验。
にぎわいSTAGE(热闹舞台)
这里除了是白天亲子家庭客遛娃野餐的热门地之外,音响和灯光的联动,也让にぎわいSTAGE一到晚上就成为市中心一处室外夜生活场景。
周中在にぎわいSTAGE(热闹舞台)放松的人们
靠近商业楼宇的はぐくみSTAGE(培育舞台),则是一个绿意盎然的户外空间,日常作为周边居民出行主要通道的同时,这里也是一个拥有果树和菜园的自然系空间。这片位于市中心的绿地土壤,未来还将举办一系列主打都市健康的活动,来为都市人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两个舞台的设计,恰好呼应了樱花区所希望能打造出的自然氛围。一方面让渴望体验导向的生活方式类探索者能在这里找到优质的内容空间;另一方面,场地同样也能为新兴企业和创意人士提供一个产出平台,从而为樱花区的内容输入创造新的良性循环。
除此之外,涩谷樱花舞台还拥有另外三个尺度更小,但各具特色的空间。
当大众要从涩谷站穿梭至户外,首先经过的便是ときめきSTAGE(心跳舞台)的扶梯。这个大型中庭的特色之一便是由墙面上马赛克般网格元素组成的图案,在LED灯光和影像的营造下不断变化着视觉氛围。
ときめきSTAGE(心跳舞台)
围绕着项目涩谷区的SAKURAテラス(樱花露台),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外部露台,不仅提供消费者在盒子商业逛街之余呼吸户外空气的场景,也为人们带来了观赏项目全貌和樱丘町景致的机会。
位于外侧的SAKURAテラス(樱花露台)
而位于涩谷区2层的樱丘广场,还会通过不定时举办音乐、艺术活动,来持续制造社交粘性。从本月开始,这里每周都会邀请音乐人举办OPEN LIVE活动,观众中除了年轻人外,也吸引到不少年纪稍长的顾客及散步的家庭客群前来,在音乐声中形成一种独属樱丘町以及涩谷地区的社群文化。
近期樱丘广场举办的演出活动
结语
以商业的形式打通地理与空间的隔阂,将空间内容化、内容场景化和场景社群化写进运营逻辑,涩谷樱花舞台的这一套打法为东京这座人口、商业高密度的城市更新,提供了样本范式。
与住宅林立、氛围小资的代官山相比,多车道、快节奏的涩谷,注定让生长于此的商业多了一份潮流基因与夜经济活力。
而从主打优质生活方式的代官山Forestgate,到巧用空间升级来改变当地人生活模式的涩谷樱花舞台,东急集团「Greater SHIBUYA」计划所带来的远不止商业焕新这么简单,而是借商业之力,创造一种更贴合地区属性和大众需求、也更有可持续性的未来生活方式。
如此看来,汇聚了一批优质新商业的涩谷,也就不难在这场东京商业之战中抢先拿下头筹了。
登录 | 注册
当我们学习日本商业时,我们能学些什么
2024年日本商业5大业态全面增长的重要启示
日本第一的适老商业,永旺葛西G.G Mall是如何打造的?
探寻日本超市经济低迷期的增长之路
2023年日本零售行业总体情况如何?
日本有哪些最值得考察的标杆零售企业
毛戈平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6.65亿元至6.75亿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