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泉州首家永辉“胖改”店,烟火气里的新生

联商网

1周前

这种“以香引流”的设计,本质是用烟火气激活冲动消费——数据显示,改造后烘焙熟食的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20%,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开业当日,泉州这条商业街的人流密度,足以让不明就里的人误以为是一场大型公众活动。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上上千

编辑/娜娜

上个月,永辉超市泉州百捷中央公园店完成改造后重新营业。开业当日,泉州这条商业街的人流密度,足以让不明就里的人误以为是一场大型公众活动。半小时的排队时长,成为这家“胖改”超市留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与常见的开业盛况不同,涌入其中的多为年轻群体,购物车在通道间的碰撞声,暗示着一种新消费逻辑正在形成。

时隔数日,小编再访永辉,拥挤感稍缓,改造后的业态轮廓渐显:300元即可填满购物车的消费体验,与仓储式会员店形成了鲜明的市场区隔。这种差异背后,是永辉对“胖东来模式”的本土化诠释。

一、从货架集合到社区客厅 商品服务全升级

7月11日的开业现场,熟食区的烤猪脆皮在灯光下泛着油光,表皮的焦脆纹路与小龙虾堆成的“麻辣火山”,构成了最直接的消费诱因。这种视觉与嗅觉的双重刺激,迅速转化为购买力——不到半小时,陈列柜便几近清空。

热度的根源,藏在两组数据里:55%的老旧商品被淘汰,20%的进口商品与大量“胖东来同款”填补了空位,烘焙与熟食占比提升至20%。海鲜区的陈列堪称典型:进口帝王蟹与波龙的“冷链阵容”旁,本港赤棕鱼、海捕小红斑等闽南水产与之呼应,紫甘蓝、紫薯组成的“花青素矩阵”穿插其间,恰似一场微型的“海丝物产博览会”。

服务细节的迭代更值得关注。肉类区师傅的切丝切片服务,刀工精度堪比专业后厨;海鲜区“只卖海鲜不卖水”的承诺,通过预先戳孔的塑料袋落地;卷袋区的智能湿手器,终结了小编用下巴辅助扯袋的尴尬。而生鲜区执行的“468鲜度原则”——果切超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下架,则构建了一套比家庭储存更严苛的品控标准。

烘焙区的现制香气,成为改造后最显著的流量入口。明厨亮灶间,提拉米苏与“核桃满满”面包的制作过程全程可见,19.9元的售价较同类仓储店低约30%。这种“以香引流”的设计,本质是用烟火气激活冲动消费——数据显示,改造后烘焙熟食的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20%,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更显著的一个改变,在于对“适老化”与“年轻化”需求的双重满足。货架高度从1.8米降至1.6米,消解了购物时的压迫感;生鲜加工服务的细化——鱼可去鳞、肉可切片、鸡爪可对半切开、牛排可代煎,则精准击中了烹饪能力“退化”的年轻群体痛点。

这些调整的成本不高,却切中了社区生活的核心需求。在新增的血压测量仪前,测完血压的阿婆顺手购入降压食材;母婴室使用后的母亲,转身带走了两盒燕麦片。正如永辉闽南大区负责人所言:“目标是成为更懂泉州的社区生活中心。”

员工状态的变化同样令人刮目相看,与传统超市的“标准化微笑”不同,这里的服务带着一种松弛感:结账时员工主动提供纸箱打包,海鲜区师傅边处理帝王蟹边讲解烹饪技巧。这种状态的背后,是20%的薪资涨幅、8小时工作制与10天带薪年假的制度支撑。门店员工从62人增至135人,既缓解了劳动强度,也创造了更多本地就业岗位——这正是胖东来“员工幸福优先”理念的实践,毕竟,发自内心的服务热情,无法通过话术培训复制。

二、胖东来模式能复制吗?永辉给出了新答案

改造后的永辉,破解了零售业的一个矛盾命题:消费者并非只有“高端会员店”与“廉价大卖场”两种选择。其解法颇具闽南特色——以“三分模仿七分创新”的思路,将胖东来的服务理念与本土需求融合。比如在“极致商品力”的基础上,加入闽南人偏爱的本港海鲜与煲汤食材。

这种在地化改造带来了可持续的消费迁移。周边居民散步时可购入“胖东来同款”精酿啤酒与定制鲜奶;白领将熟食区作为食堂,现烤披萨与姜母鸭成为午餐新选;老人则把设有血压仪与休息区的角落,变成了社交据点。数据显示,改造后日均客流稳定在之前的3倍,证明热度并非昙花一现。

供应链的升级更具突破性。永辉将胖东来的“裸价直采”模式升级为“海陆双轨体系”:保留中原农产品直供的同时,新增厦门、泉州等港口的跨境生鲜快线,确保帝王蟹与河南面点同样新鲜平价。管理上,“468鲜度原则”与闽南“日清文化”结合,部分水产实行“潮汐定价”,随新鲜度实时调整价格。这种灵活创新,使其在绍兴、莆田的调改店同样成功,验证了模式的跨区域复制潜力。

当同行还在争论“该学胖东来什么”时,永辉的实践已给出答案:最好的学习是消化。如同闽南人炖汤,既保留食材本味,又加入当归等本地佐料,最终熬出独特滋味。从商品结构的精准匹配,到服务细节的文化适配,再到供应链的在地化改造,永辉正在构建一种新的零售哲学——在标准化与本土化间找到平衡,让品质服务既能对标国际标准,又能扎根市井烟火。这或许正是中国零售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写在最后

离开前,在顾客休息区接一杯免费直饮水时,恰逢一位阿婆用微波炉加热刚买的八宝饭。这一刻清晰可见:这场“胖改”的成功,不在于引进多少进口商品,而在于重新赋予超市“市井气”——它不再是冰冷的货架集合,而成了能尝到刚出炉面包、能请店员切肉绞馅、能歇脚喝水的“社区第三空间”。

山姆与Costco教会市场“批量采购的快乐”,而永辉的改造证明:中国家庭更需要“有温度的便利”。当零售业追逐“新奇特”时,最大的创新或许是回归本质——把最新鲜的食材、最人性化的服务,以最朴实的价格送到消费者手中。毕竟,能让晋江阿姨告别菜市场、让年轻人放下外卖APP的,从来不是概念包装,而是咬下烤猪脆皮时那声真实的“咔嚓”脆响。

登录 | 注册

永辉泉州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开业 品质服务双升级

朴朴泉州二店开业首日再破记录,订单或远超1.7万单?

朴朴超市将在泉州开城,朴朴为何如此谨慎?

朴朴超市将在泉州开出首店,版图扩向第9城

泉州复悦·尚柏奥莱焕新升级,计划今年四季度全新亮相

万达商管转让旗下泉州丰泽公司,复星集团接盘

毛戈平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6.65亿元至6.75亿元

回到顶部

这种“以香引流”的设计,本质是用烟火气激活冲动消费——数据显示,改造后烘焙熟食的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20%,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开业当日,泉州这条商业街的人流密度,足以让不明就里的人误以为是一场大型公众活动。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上上千

编辑/娜娜

上个月,永辉超市泉州百捷中央公园店完成改造后重新营业。开业当日,泉州这条商业街的人流密度,足以让不明就里的人误以为是一场大型公众活动。半小时的排队时长,成为这家“胖改”超市留给消费者的第一印象。与常见的开业盛况不同,涌入其中的多为年轻群体,购物车在通道间的碰撞声,暗示着一种新消费逻辑正在形成。

时隔数日,小编再访永辉,拥挤感稍缓,改造后的业态轮廓渐显:300元即可填满购物车的消费体验,与仓储式会员店形成了鲜明的市场区隔。这种差异背后,是永辉对“胖东来模式”的本土化诠释。

一、从货架集合到社区客厅 商品服务全升级

7月11日的开业现场,熟食区的烤猪脆皮在灯光下泛着油光,表皮的焦脆纹路与小龙虾堆成的“麻辣火山”,构成了最直接的消费诱因。这种视觉与嗅觉的双重刺激,迅速转化为购买力——不到半小时,陈列柜便几近清空。

热度的根源,藏在两组数据里:55%的老旧商品被淘汰,20%的进口商品与大量“胖东来同款”填补了空位,烘焙与熟食占比提升至20%。海鲜区的陈列堪称典型:进口帝王蟹与波龙的“冷链阵容”旁,本港赤棕鱼、海捕小红斑等闽南水产与之呼应,紫甘蓝、紫薯组成的“花青素矩阵”穿插其间,恰似一场微型的“海丝物产博览会”。

服务细节的迭代更值得关注。肉类区师傅的切丝切片服务,刀工精度堪比专业后厨;海鲜区“只卖海鲜不卖水”的承诺,通过预先戳孔的塑料袋落地;卷袋区的智能湿手器,终结了小编用下巴辅助扯袋的尴尬。而生鲜区执行的“468鲜度原则”——果切超4小时八折、6小时六折、8小时下架,则构建了一套比家庭储存更严苛的品控标准。

烘焙区的现制香气,成为改造后最显著的流量入口。明厨亮灶间,提拉米苏与“核桃满满”面包的制作过程全程可见,19.9元的售价较同类仓储店低约30%。这种“以香引流”的设计,本质是用烟火气激活冲动消费——数据显示,改造后烘焙熟食的销售占比从5%跃升至20%,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有效性。

更显著的一个改变,在于对“适老化”与“年轻化”需求的双重满足。货架高度从1.8米降至1.6米,消解了购物时的压迫感;生鲜加工服务的细化——鱼可去鳞、肉可切片、鸡爪可对半切开、牛排可代煎,则精准击中了烹饪能力“退化”的年轻群体痛点。

这些调整的成本不高,却切中了社区生活的核心需求。在新增的血压测量仪前,测完血压的阿婆顺手购入降压食材;母婴室使用后的母亲,转身带走了两盒燕麦片。正如永辉闽南大区负责人所言:“目标是成为更懂泉州的社区生活中心。”

员工状态的变化同样令人刮目相看,与传统超市的“标准化微笑”不同,这里的服务带着一种松弛感:结账时员工主动提供纸箱打包,海鲜区师傅边处理帝王蟹边讲解烹饪技巧。这种状态的背后,是20%的薪资涨幅、8小时工作制与10天带薪年假的制度支撑。门店员工从62人增至135人,既缓解了劳动强度,也创造了更多本地就业岗位——这正是胖东来“员工幸福优先”理念的实践,毕竟,发自内心的服务热情,无法通过话术培训复制。

二、胖东来模式能复制吗?永辉给出了新答案

改造后的永辉,破解了零售业的一个矛盾命题:消费者并非只有“高端会员店”与“廉价大卖场”两种选择。其解法颇具闽南特色——以“三分模仿七分创新”的思路,将胖东来的服务理念与本土需求融合。比如在“极致商品力”的基础上,加入闽南人偏爱的本港海鲜与煲汤食材。

这种在地化改造带来了可持续的消费迁移。周边居民散步时可购入“胖东来同款”精酿啤酒与定制鲜奶;白领将熟食区作为食堂,现烤披萨与姜母鸭成为午餐新选;老人则把设有血压仪与休息区的角落,变成了社交据点。数据显示,改造后日均客流稳定在之前的3倍,证明热度并非昙花一现。

供应链的升级更具突破性。永辉将胖东来的“裸价直采”模式升级为“海陆双轨体系”:保留中原农产品直供的同时,新增厦门、泉州等港口的跨境生鲜快线,确保帝王蟹与河南面点同样新鲜平价。管理上,“468鲜度原则”与闽南“日清文化”结合,部分水产实行“潮汐定价”,随新鲜度实时调整价格。这种灵活创新,使其在绍兴、莆田的调改店同样成功,验证了模式的跨区域复制潜力。

当同行还在争论“该学胖东来什么”时,永辉的实践已给出答案:最好的学习是消化。如同闽南人炖汤,既保留食材本味,又加入当归等本地佐料,最终熬出独特滋味。从商品结构的精准匹配,到服务细节的文化适配,再到供应链的在地化改造,永辉正在构建一种新的零售哲学——在标准化与本土化间找到平衡,让品质服务既能对标国际标准,又能扎根市井烟火。这或许正是中国零售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写在最后

离开前,在顾客休息区接一杯免费直饮水时,恰逢一位阿婆用微波炉加热刚买的八宝饭。这一刻清晰可见:这场“胖改”的成功,不在于引进多少进口商品,而在于重新赋予超市“市井气”——它不再是冰冷的货架集合,而成了能尝到刚出炉面包、能请店员切肉绞馅、能歇脚喝水的“社区第三空间”。

山姆与Costco教会市场“批量采购的快乐”,而永辉的改造证明:中国家庭更需要“有温度的便利”。当零售业追逐“新奇特”时,最大的创新或许是回归本质——把最新鲜的食材、最人性化的服务,以最朴实的价格送到消费者手中。毕竟,能让晋江阿姨告别菜市场、让年轻人放下外卖APP的,从来不是概念包装,而是咬下烤猪脆皮时那声真实的“咔嚓”脆响。

登录 | 注册

永辉泉州首家“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开业 品质服务双升级

朴朴泉州二店开业首日再破记录,订单或远超1.7万单?

朴朴超市将在泉州开城,朴朴为何如此谨慎?

朴朴超市将在泉州开出首店,版图扩向第9城

泉州复悦·尚柏奥莱焕新升级,计划今年四季度全新亮相

万达商管转让旗下泉州丰泽公司,复星集团接盘

毛戈平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6.65亿元至6.75亿元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