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关税落地,时尚行业正式进入高压周期

服装经理人

2天前

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承压下,中国大陆市场已被视为增长“放缓带”,而如今,美方高压政策可能促使品牌重新评估“区域均衡战略”的必要性。...Hermès在5月已对美国市场调价,以缓冲10%的关税影响。

8月1日,美国政府终于确认了所谓 “最终版本” 的全球关税税率,自8月7日起正式执行(中国相关关税则定于8月12日)。对于包括时尚产业在内的全球供应链来说,这场拖延了数月的 “靴子” 终于落地。

原定于7月9日生效的关税表,曾在7月6日被特朗普政府延后至8月1日,尽管官员称延期不是为了谈判,但之后已有多个国家重新谈妥税率。那些尚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则将适用于美方设定的 “互惠基准税率”。

特朗普在7月初公开表示,该基准税率将设在 15%-20% 之间,高于此前 “解放日” 关税中提出的 10%。但在最终截止前四小时(8月1日晚上 8 点),白宫宣布保留 10% 的原基准税率。

图片

图片来源:Louis Vuitton

图片

图片来源:Cartier

然而,最终版本中,部分国家税率之高仍然超出行业预期。叙利亚高达 41%,老挝、缅甸分别为 40%,瑞士也达到了 39%。加拿大方面,则因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外交立场,关税被上调至 35%。特朗普当天在 Truth Social 上明确表态:“加拿大的地缘政治立场将直接影响其贸易待遇。”

高端制造也不可 “豁免”:

瑞士钟表业正面迎击 39% 高关税

在此次关税清单中,瑞士以 39% 的最终税率位列全球第四高,仅次于叙利亚、老挝与缅甸,成为唯一一个被大幅加税的高端制造出口国。这一举措不仅在瑞士国内引发强烈关注,也让全球奢侈品行业重新审视 “中立国” 的贸易敏感性。

瑞士钟表联合会(FH)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这一关税 “极具破坏性”,将直接影响对美出口。据其数据,美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瑞表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出口额接近 39 亿瑞士法郎,占总出口额的 16%。其中,劳力士、欧米茄、百达翡丽、豪雅等主力品牌在美市场的零售渠道深度铺设,预计将面临成本压力与价格调整的双重挑战。

图片

图片来源:Vacheron Constantin

尽管多数瑞表品牌具备较强定价权,但 39% 的加税幅度远超一般涨价所能覆盖的范围,或将促使品牌重新审视美国市场策略:

图片

图片制作:Vogue Business

同时,这也可能成为瑞表行业重新加快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回流消费布局的契机。过去两年,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承压下,中国大陆市场已被视为增长 “放缓带”,而如今,美方高压政策可能促使品牌重新评估 “区域均衡战略” 的必要性。

从中国到东南亚

没有避风港的时尚供应链

多个重要生产国——中国、孟加拉、印度、越南——关税均在 20% 或以上。对于那些近年试图将供应链 “去中国化” 的品牌而言,这轮调整几乎意味着 “白忙一场”。虽然孟加拉、柬埔寨等少数国家的税率略有下调,为部分品牌带来短暂喘息。

更具系统性冲击的是 “de minimis 免税门槛” 的终止。7 月 30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取消了所有来源国家中低价(800 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待遇。这项豁免早先已不适用于来自中国和香港的商品,如今则扩展至全球。

图片

图片来源:Nicolas Herrbach

换句话说,美国消费者在超市、加油站或服装店所面对的终端价格,即将全面走高。无论是原材料、辅料还是成品服饰的跨境运输成本,都将显著上升,品牌将面临毛利被压缩的现实。

实际上,部分奢侈品牌已开始调价。据 Competitoor 数据,截至 7 月 18 日,奢侈品牌在美市场的手袋平均涨幅已达 4%;Vogue Business 的监测数据显示,个别款式甚至上涨了 12%。而更高的售价,未必能换来更好的营收。消费者信心本就脆弱,如今加税影响进一步叠加,使得整个市场的 “不确定感” 开始渗透至终端。

图片

路易威登店铺

图片来源:Louis Vuitton / Grégoire Vieille

图片

Loewe 店铺

图片来源:Loewe

贝恩公司已经在其最新的 2025 奢侈品展望中修订预期,并罕见地引入多个情境模型,用以评估不同税收压力下的行业表现。这是自疫情以来,贝恩首次对奢侈品行业的外部变量进行系统建模。

面对这场潜在的 “关税周期”,主流品牌普遍采取谨慎观望策略。Hermès 在 5 月已对美国市场调价,以缓冲 10% 的关税影响。对于即将生效的 15% 税率,其执行董事 Axel Dumas 表示:“我们仍在等待更多细节,目前没有额外计划。”

Burberry CFO Kate Ferry 则透露,品牌去年已完成对供应链与价格弹性的评估,现阶段在美国采取 “外科手术式” 微调策略,避免一刀切。“局势仍在动态变化中,我们持续监测与灵活应对。”

Adidas 则是目前明确指出 “关税已造成数千万欧元损失” 的公司之一。CEO Bjørn Gulden 在财报电话会上坦言:“我们更担心的是美国消费者如何反应——不仅是对我们品牌,而是整个市场的情绪波动。”

图片

图片来源:Sotheby’s

图片

图片来源:GettyImage/Jason Alden

图片

图片来源:GettyImage/Angel Garcia

7 月 31 日,Ferragamo 执行董事 Ernesto Greco 表示关税对品牌虽有冲击,但仍可通过提价 “消化”:“15% 的税率中其实已有约 9.5% 是原有税负,实质性上调是可以应对的。”但他也留有余地:“前提是欧盟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保持当前理解框架不变。”

时尚产业的不确定性情绪正在积累。根据美国时尚行业协会发布的《2025 年时尚行业基准研究》,所有受访企业都将 “美国贸易政策” 列为年度首要商业风险。超七成企业已感受到采购成本上涨、利润压缩、终端售价上升的连锁反应;近一半受访企业称销量下降,22% 甚至已裁员。

即便如此,近三分之二的供应链高管对未来五年仍持 “有条件的乐观” 态度。虽然这一比例较去年下滑,但仍表明,行业对于 “穿越政策高压周期” 的基本信心尚在。

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承压下,中国大陆市场已被视为增长“放缓带”,而如今,美方高压政策可能促使品牌重新评估“区域均衡战略”的必要性。...Hermès在5月已对美国市场调价,以缓冲10%的关税影响。

8月1日,美国政府终于确认了所谓 “最终版本” 的全球关税税率,自8月7日起正式执行(中国相关关税则定于8月12日)。对于包括时尚产业在内的全球供应链来说,这场拖延了数月的 “靴子” 终于落地。

原定于7月9日生效的关税表,曾在7月6日被特朗普政府延后至8月1日,尽管官员称延期不是为了谈判,但之后已有多个国家重新谈妥税率。那些尚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则将适用于美方设定的 “互惠基准税率”。

特朗普在7月初公开表示,该基准税率将设在 15%-20% 之间,高于此前 “解放日” 关税中提出的 10%。但在最终截止前四小时(8月1日晚上 8 点),白宫宣布保留 10% 的原基准税率。

图片

图片来源:Louis Vuitton

图片

图片来源:Cartier

然而,最终版本中,部分国家税率之高仍然超出行业预期。叙利亚高达 41%,老挝、缅甸分别为 40%,瑞士也达到了 39%。加拿大方面,则因其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外交立场,关税被上调至 35%。特朗普当天在 Truth Social 上明确表态:“加拿大的地缘政治立场将直接影响其贸易待遇。”

高端制造也不可 “豁免”:

瑞士钟表业正面迎击 39% 高关税

在此次关税清单中,瑞士以 39% 的最终税率位列全球第四高,仅次于叙利亚、老挝与缅甸,成为唯一一个被大幅加税的高端制造出口国。这一举措不仅在瑞士国内引发强烈关注,也让全球奢侈品行业重新审视 “中立国” 的贸易敏感性。

瑞士钟表联合会(FH)在第一时间发表声明,称这一关税 “极具破坏性”,将直接影响对美出口。据其数据,美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瑞表第一大出口市场,2024年出口额接近 39 亿瑞士法郎,占总出口额的 16%。其中,劳力士、欧米茄、百达翡丽、豪雅等主力品牌在美市场的零售渠道深度铺设,预计将面临成本压力与价格调整的双重挑战。

图片

图片来源:Vacheron Constantin

尽管多数瑞表品牌具备较强定价权,但 39% 的加税幅度远超一般涨价所能覆盖的范围,或将促使品牌重新审视美国市场策略:

图片

图片制作:Vogue Business

同时,这也可能成为瑞表行业重新加快亚太市场、特别是中国回流消费布局的契机。过去两年,在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经济承压下,中国大陆市场已被视为增长 “放缓带”,而如今,美方高压政策可能促使品牌重新评估 “区域均衡战略” 的必要性。

从中国到东南亚

没有避风港的时尚供应链

多个重要生产国——中国、孟加拉、印度、越南——关税均在 20% 或以上。对于那些近年试图将供应链 “去中国化” 的品牌而言,这轮调整几乎意味着 “白忙一场”。虽然孟加拉、柬埔寨等少数国家的税率略有下调,为部分品牌带来短暂喘息。

更具系统性冲击的是 “de minimis 免税门槛” 的终止。7 月 30 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正式取消了所有来源国家中低价(800 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待遇。这项豁免早先已不适用于来自中国和香港的商品,如今则扩展至全球。

图片

图片来源:Nicolas Herrbach

换句话说,美国消费者在超市、加油站或服装店所面对的终端价格,即将全面走高。无论是原材料、辅料还是成品服饰的跨境运输成本,都将显著上升,品牌将面临毛利被压缩的现实。

实际上,部分奢侈品牌已开始调价。据 Competitoor 数据,截至 7 月 18 日,奢侈品牌在美市场的手袋平均涨幅已达 4%;Vogue Business 的监测数据显示,个别款式甚至上涨了 12%。而更高的售价,未必能换来更好的营收。消费者信心本就脆弱,如今加税影响进一步叠加,使得整个市场的 “不确定感” 开始渗透至终端。

图片

路易威登店铺

图片来源:Louis Vuitton / Grégoire Vieille

图片

Loewe 店铺

图片来源:Loewe

贝恩公司已经在其最新的 2025 奢侈品展望中修订预期,并罕见地引入多个情境模型,用以评估不同税收压力下的行业表现。这是自疫情以来,贝恩首次对奢侈品行业的外部变量进行系统建模。

面对这场潜在的 “关税周期”,主流品牌普遍采取谨慎观望策略。Hermès 在 5 月已对美国市场调价,以缓冲 10% 的关税影响。对于即将生效的 15% 税率,其执行董事 Axel Dumas 表示:“我们仍在等待更多细节,目前没有额外计划。”

Burberry CFO Kate Ferry 则透露,品牌去年已完成对供应链与价格弹性的评估,现阶段在美国采取 “外科手术式” 微调策略,避免一刀切。“局势仍在动态变化中,我们持续监测与灵活应对。”

Adidas 则是目前明确指出 “关税已造成数千万欧元损失” 的公司之一。CEO Bjørn Gulden 在财报电话会上坦言:“我们更担心的是美国消费者如何反应——不仅是对我们品牌,而是整个市场的情绪波动。”

图片

图片来源:Sotheby’s

图片

图片来源:GettyImage/Jason Alden

图片

图片来源:GettyImage/Angel Garcia

7 月 31 日,Ferragamo 执行董事 Ernesto Greco 表示关税对品牌虽有冲击,但仍可通过提价 “消化”:“15% 的税率中其实已有约 9.5% 是原有税负,实质性上调是可以应对的。”但他也留有余地:“前提是欧盟与美国的贸易协议保持当前理解框架不变。”

时尚产业的不确定性情绪正在积累。根据美国时尚行业协会发布的《2025 年时尚行业基准研究》,所有受访企业都将 “美国贸易政策” 列为年度首要商业风险。超七成企业已感受到采购成本上涨、利润压缩、终端售价上升的连锁反应;近一半受访企业称销量下降,22% 甚至已裁员。

即便如此,近三分之二的供应链高管对未来五年仍持 “有条件的乐观” 态度。虽然这一比例较去年下滑,但仍表明,行业对于 “穿越政策高压周期” 的基本信心尚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