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底捞之后,杨国福也杀入“自助小火锅”赛道

联商网

2周前

杨国福自助小火锅按人头计费,定价为59.9元/位,与海底捞的举高标准价位相同。...像是龍歌自助小火锅以“59.9元吃到爽”为口号,9年间门店扩张至200多家,成为华东地区的区域龙头;。

出品/职业餐饮网

作者/旖旎

继海底捞之后,“自助小火锅”赛道,又添一位“猛将”!

近日,麻辣烫巨头“杨国福”,在青岛开首家自助小火锅门店,产品中包含海鲜,59.9元/位!

刚开业即大排场龙,需要等位2小时以上才能就餐。

究竟这家门店有何独特之处?

随着海底捞、杨国福等纷纷入场,自助小火锅又将谱写怎样的“新格局”?

01

杨国福开首家自助小火锅店,59.9元/位!

近期,职业餐饮网记者了解到,杨国福开出首家自助旋转小火锅门店,位于青岛市北区台东街。

因为开业的前三天有29.9元的优惠活动,引来一批顾客大排长队,等位要2小时以上。

那么,杨国福的这家小火锅店与其他品牌相比,有何相似,又有何不同?

1、一人一锅,采用“回转小火锅”自助模式

与海底捞推出的“举高高”回转小火锅模式类似,杨国福采用的也是一人一锅的回转自助点餐模式。

工作人员会将菜品放置在传送带上,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直接拿取菜品涮入面前的小火锅中。

值得一提的是,杨国福将“锅底”盛放在高铁小车造型的容器中,由传送带运输到顾客面前,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用餐需求,又增加了用餐过程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推出7种口味锅底,产品还涵盖“海鲜”菜品

在锅底口味方面,相比举高高,杨国福多了一种口味锅底。

一共有7款供顾客选择,包括招牌麻辣锅、奶香麻辣锅、酸果番茄锅、开胃金汤锅、养生菌汤锅、浓香番茄锅以及经典骨汤锅底。

而在产品方面,SKU极为丰富,涵盖了荤菜、素菜、海鲜、炸物、水果、小吃、甜品、饮料等多种品类。

比较特别有差异化的地方是,一共有两个创新点:

一方面是门店推出了海鲜菜品,涵盖蛏子、海螺、鱿鱼、蛤蜊、扇贝等。

以往,大多数自助小火锅店很少提供海鲜,主要原因在于海鲜的批量采购和长时间存放难度较大,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难以保证海鲜的最佳口感。

此次杨国福自助小火锅首店在青岛,充分利用当地盛产海鲜、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推出海鲜菜品,从顾客评价来看,海鲜点击率颇高。

另一方面,门店还会依据季节上线时令水果和蔬菜,像蟠桃、葡萄、香蕉等。

门店还有瓶装饮料和水,可以无限畅饮。

3、价格和“举高高”相同都是59.9元/位

价格方面,杨国福自助小火锅按人头计费,定价为59.9元/位,与海底捞的举高标准价位相同。

因为是新开业,开业前三天有大幅度优惠,价格为29.9元,抖音用券后是49.9元。

4、首店需等位两小时,顾客评价“褒贬不一”

“排队时间过长,十一点就要等位两小时了”;

“现场混乱、发号忘记发到多少号”;

“环境一般,桌子没擦干净“;

“肉卷是合成产品、店内太热,环境和服务跟不上” ;

可能是开业初期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在点评平台上杨国福首店遭到很多差评。

很多顾客表示,29.9元的价格觉得还不错,但是如果恢复59.9元,希望菜品质量上一层。

02

巨头纷纷涌入,

自助小火锅成香饽饽

随着近两年消费观念的转变,“自助”模式再次翻红。

而小火锅借着“自助”的东风,再次席卷全国。

凭借着菜品丰富、性价比,跑出一批百店、千店品牌。

如今,这块“肥肉”惹得海底捞、杨国福这样的巨头都纷纷“入局”抢食。

1、先是黑马频出,后是巨头们盯上,自助“小火锅”成香饽饽

适应当下 “性价比优先” 的市场需求,自助模式凭借 “一人食自由”“品类随心选” 的优势,潜力指数不断升高。

而截至2024年7月,全国小火锅门店数超5万家,比2023年增长8.5%。

这两年,赛道内不仅黑马品牌快速崛起,头部巨头也接连下场,热闹非凡。

像是龍歌自助小火锅以 “59.9元吃到爽” 为口号,9年间门店扩张至200多家,成为华东地区的区域龙头;

沈阳喜家自助小火锅聚焦下沉市场,以39.9元的低价策略覆盖三四线城市;

郑州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锅,在河南市场开出150余家门店;

北京农小锅自助小火锅,在王府井、亚运村等商圈积极布局,门店数量超110家;

如今,巨头们也纷纷入局,像是海底捞推出 “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其他连锁品牌也在加速布局。

这些品牌的快速成长,印证了自助小火锅赛道的旺盛需求;而巨头的入局,更让这个品类从 “区域混战” 升级为 “全国性竞争”。

2、麻辣烫和小火锅业态最像,且供应链互通

对于杨国福而言,从麻辣烫“跨界”自助小火锅,并非 “从零开始”。

两者在业态本质上高度相似——均以 “一锅一煮” 为核心,依赖标准化食材供应,且客群重合度高(年轻白领、学生、单身群体为主)。

这种 “近亲关系”,让杨国福具备天然的跨界优势。

首先是供应链复用。

杨国福在麻辣烫领域深耕多年,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食材采购、仓储、物流体系。其核心的丸子、豆制品、蔬菜等食材,可直接复用至自助小火锅门店,大幅降低初期供应链搭建成本。

其次是门店运营经验迁移。

麻辣烫与自助小火锅均属于 “快节奏、轻服务” 的餐饮形态,对翻台率、食材周转效率要求较高。

杨国福在全国超6000家麻辣烫门店中积累的动线设计、员工培训、库存管理经验,可直接应用于小火锅门店,降低试错成本。

更重要的是品牌认知赋能。

杨国福作为麻辣烫头部品牌,在下沉市场拥有广泛的顾客基础。

许多顾客对其品牌印象,会自然延伸至自助小火锅产品,减少市场教育周期。

这也是为什么青岛首店开业能如此火爆,有赖于当地顾客对杨国福品牌的信任感。

3、低质、食安问题频出,低毛利的“自助模式”不好做

尽管自助小火锅赛道火热,但 “低价自助” 模式背后,暗藏着诸多难以破解的难题。

首当其冲的是成本控制与品质平衡的矛盾。

59.9 元的客单价看似亲民,但需覆盖食材、房租、人工、水电等成本,价格高了顾客不买单,价格低了门店不赚钱。

而且从去年开始,自助小火锅模式的发展,就夹杂着“差评”的声音。

很多门店因没有平衡好价格和品质,为了低价而放弃品质和服务,反倒无法走得长远。

其次是食材浪费与损耗问题。

自助模式下,消费者 “多拿少取” 的现象普遍,尤其在海鲜、肉类等高价食材上,浪费率往往超过10%。

而海鲜等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更高,杨国福以海鲜特色产品凸显价值感。

虽依托青岛的地理优势降低海鲜采购成本,但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仍是长期挑战。

再者是品控、服务等细节。

自助小火锅门店的食材SKU通常超过百种,涵盖热食、冷鲜、水果、饮品等多个品类,品控难度远高于传统火锅。

例如,旋转传送带上的食材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受污染或变质,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

低价自助看似门槛低,实则对供应链效率、运营精细化程度要求极高,做起来并不容易。

对于杨国福而言,若想在赛道中站稳脚跟,不仅需要发挥供应链和品牌优势,更需在品质把控、成本管理、服务优化上持续发力 —— 毕竟,消费者为 “低价” 买单的前提,是 “性价比” 而非 “低质低价”。

职业餐饮网总结:

自助小火锅赛道因契合性价比需求而火热,全国门店超5万家。

既有区域品牌崛起,如今又吸引海底捞、杨国福等巨头入局。

而随着巨头们入场,自助小火锅赛道的竞争也慢慢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

这意味着,品牌仅靠低价吸引消费者已难以为继。

核心竞争力将转向 “低价与品质的平衡” 及 “规模与效率的兼顾”。

这是一道难解的题,也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跑出“前三甲”的原因。

究竟自助小火锅能否突破区域限制、成长为全国性大品类,仍需时间检验。

登录 | 注册

杨国福、塔斯汀们的食品安全,新茶饮乱象难忽视

别打价格战了!一批餐企举起“反低价内卷”大旗!

杨国福海外首家联营店登陆新加坡

甘肃麻辣烫迎来“倒闭潮”,谁在赚钱,谁在裸泳?

进击的中式餐饮,如何征服全球味蕾?

杨国福计划2024年在德国新开20家店

锅圈上半年营收超32亿,同比增长21.6%

回到顶部

杨国福自助小火锅按人头计费,定价为59.9元/位,与海底捞的举高标准价位相同。...像是龍歌自助小火锅以“59.9元吃到爽”为口号,9年间门店扩张至200多家,成为华东地区的区域龙头;。

出品/职业餐饮网

作者/旖旎

继海底捞之后,“自助小火锅”赛道,又添一位“猛将”!

近日,麻辣烫巨头“杨国福”,在青岛开首家自助小火锅门店,产品中包含海鲜,59.9元/位!

刚开业即大排场龙,需要等位2小时以上才能就餐。

究竟这家门店有何独特之处?

随着海底捞、杨国福等纷纷入场,自助小火锅又将谱写怎样的“新格局”?

01

杨国福开首家自助小火锅店,59.9元/位!

近期,职业餐饮网记者了解到,杨国福开出首家自助旋转小火锅门店,位于青岛市北区台东街。

因为开业的前三天有29.9元的优惠活动,引来一批顾客大排长队,等位要2小时以上。

那么,杨国福的这家小火锅店与其他品牌相比,有何相似,又有何不同?

1、一人一锅,采用“回转小火锅”自助模式

与海底捞推出的“举高高”回转小火锅模式类似,杨国福采用的也是一人一锅的回转自助点餐模式。

工作人员会将菜品放置在传送带上,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口味,直接拿取菜品涮入面前的小火锅中。

值得一提的是,杨国福将“锅底”盛放在高铁小车造型的容器中,由传送带运输到顾客面前,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用餐需求,又增加了用餐过程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推出7种口味锅底,产品还涵盖“海鲜”菜品

在锅底口味方面,相比举高高,杨国福多了一种口味锅底。

一共有7款供顾客选择,包括招牌麻辣锅、奶香麻辣锅、酸果番茄锅、开胃金汤锅、养生菌汤锅、浓香番茄锅以及经典骨汤锅底。

而在产品方面,SKU极为丰富,涵盖了荤菜、素菜、海鲜、炸物、水果、小吃、甜品、饮料等多种品类。

比较特别有差异化的地方是,一共有两个创新点:

一方面是门店推出了海鲜菜品,涵盖蛏子、海螺、鱿鱼、蛤蜊、扇贝等。

以往,大多数自助小火锅店很少提供海鲜,主要原因在于海鲜的批量采购和长时间存放难度较大,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难以保证海鲜的最佳口感。

此次杨国福自助小火锅首店在青岛,充分利用当地盛产海鲜、交通运输便利的优势,推出海鲜菜品,从顾客评价来看,海鲜点击率颇高。

另一方面,门店还会依据季节上线时令水果和蔬菜,像蟠桃、葡萄、香蕉等。

门店还有瓶装饮料和水,可以无限畅饮。

3、价格和“举高高”相同都是59.9元/位

价格方面,杨国福自助小火锅按人头计费,定价为59.9元/位,与海底捞的举高标准价位相同。

因为是新开业,开业前三天有大幅度优惠,价格为29.9元,抖音用券后是49.9元。

4、首店需等位两小时,顾客评价“褒贬不一”

“排队时间过长,十一点就要等位两小时了”;

“现场混乱、发号忘记发到多少号”;

“环境一般,桌子没擦干净“;

“肉卷是合成产品、店内太热,环境和服务跟不上” ;

可能是开业初期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在点评平台上杨国福首店遭到很多差评。

很多顾客表示,29.9元的价格觉得还不错,但是如果恢复59.9元,希望菜品质量上一层。

02

巨头纷纷涌入,

自助小火锅成香饽饽

随着近两年消费观念的转变,“自助”模式再次翻红。

而小火锅借着“自助”的东风,再次席卷全国。

凭借着菜品丰富、性价比,跑出一批百店、千店品牌。

如今,这块“肥肉”惹得海底捞、杨国福这样的巨头都纷纷“入局”抢食。

1、先是黑马频出,后是巨头们盯上,自助“小火锅”成香饽饽

适应当下 “性价比优先” 的市场需求,自助模式凭借 “一人食自由”“品类随心选” 的优势,潜力指数不断升高。

而截至2024年7月,全国小火锅门店数超5万家,比2023年增长8.5%。

这两年,赛道内不仅黑马品牌快速崛起,头部巨头也接连下场,热闹非凡。

像是龍歌自助小火锅以 “59.9元吃到爽” 为口号,9年间门店扩张至200多家,成为华东地区的区域龙头;

沈阳喜家自助小火锅聚焦下沉市场,以39.9元的低价策略覆盖三四线城市;

郑州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锅,在河南市场开出150余家门店;

北京农小锅自助小火锅,在王府井、亚运村等商圈积极布局,门店数量超110家;

如今,巨头们也纷纷入局,像是海底捞推出 “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其他连锁品牌也在加速布局。

这些品牌的快速成长,印证了自助小火锅赛道的旺盛需求;而巨头的入局,更让这个品类从 “区域混战” 升级为 “全国性竞争”。

2、麻辣烫和小火锅业态最像,且供应链互通

对于杨国福而言,从麻辣烫“跨界”自助小火锅,并非 “从零开始”。

两者在业态本质上高度相似——均以 “一锅一煮” 为核心,依赖标准化食材供应,且客群重合度高(年轻白领、学生、单身群体为主)。

这种 “近亲关系”,让杨国福具备天然的跨界优势。

首先是供应链复用。

杨国福在麻辣烫领域深耕多年,已构建起覆盖全国的食材采购、仓储、物流体系。其核心的丸子、豆制品、蔬菜等食材,可直接复用至自助小火锅门店,大幅降低初期供应链搭建成本。

其次是门店运营经验迁移。

麻辣烫与自助小火锅均属于 “快节奏、轻服务” 的餐饮形态,对翻台率、食材周转效率要求较高。

杨国福在全国超6000家麻辣烫门店中积累的动线设计、员工培训、库存管理经验,可直接应用于小火锅门店,降低试错成本。

更重要的是品牌认知赋能。

杨国福作为麻辣烫头部品牌,在下沉市场拥有广泛的顾客基础。

许多顾客对其品牌印象,会自然延伸至自助小火锅产品,减少市场教育周期。

这也是为什么青岛首店开业能如此火爆,有赖于当地顾客对杨国福品牌的信任感。

3、低质、食安问题频出,低毛利的“自助模式”不好做

尽管自助小火锅赛道火热,但 “低价自助” 模式背后,暗藏着诸多难以破解的难题。

首当其冲的是成本控制与品质平衡的矛盾。

59.9 元的客单价看似亲民,但需覆盖食材、房租、人工、水电等成本,价格高了顾客不买单,价格低了门店不赚钱。

而且从去年开始,自助小火锅模式的发展,就夹杂着“差评”的声音。

很多门店因没有平衡好价格和品质,为了低价而放弃品质和服务,反倒无法走得长远。

其次是食材浪费与损耗问题。

自助模式下,消费者 “多拿少取” 的现象普遍,尤其在海鲜、肉类等高价食材上,浪费率往往超过10%。

而海鲜等生鲜产品的损耗率更高,杨国福以海鲜特色产品凸显价值感。

虽依托青岛的地理优势降低海鲜采购成本,但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浪费,仍是长期挑战。

再者是品控、服务等细节。

自助小火锅门店的食材SKU通常超过百种,涵盖热食、冷鲜、水果、饮品等多个品类,品控难度远高于传统火锅。

例如,旋转传送带上的食材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易受污染或变质,也会直接影响消费者体验。

低价自助看似门槛低,实则对供应链效率、运营精细化程度要求极高,做起来并不容易。

对于杨国福而言,若想在赛道中站稳脚跟,不仅需要发挥供应链和品牌优势,更需在品质把控、成本管理、服务优化上持续发力 —— 毕竟,消费者为 “低价” 买单的前提,是 “性价比” 而非 “低质低价”。

职业餐饮网总结:

自助小火锅赛道因契合性价比需求而火热,全国门店超5万家。

既有区域品牌崛起,如今又吸引海底捞、杨国福等巨头入局。

而随着巨头们入场,自助小火锅赛道的竞争也慢慢从 “价格战” 转向 “价值战”。

这意味着,品牌仅靠低价吸引消费者已难以为继。

核心竞争力将转向 “低价与品质的平衡” 及 “规模与效率的兼顾”。

这是一道难解的题,也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跑出“前三甲”的原因。

究竟自助小火锅能否突破区域限制、成长为全国性大品类,仍需时间检验。

登录 | 注册

杨国福、塔斯汀们的食品安全,新茶饮乱象难忽视

别打价格战了!一批餐企举起“反低价内卷”大旗!

杨国福海外首家联营店登陆新加坡

甘肃麻辣烫迎来“倒闭潮”,谁在赚钱,谁在裸泳?

进击的中式餐饮,如何征服全球味蕾?

杨国福计划2024年在德国新开20家店

锅圈上半年营收超32亿,同比增长21.6%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