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街道,这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9岁的年轻街道,正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为墨,以青春力量为笔,绘就一幅“大美金海,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的美丽画卷。7月31日下午,“民生与民声”基层一把手“贤城贤治”融媒访谈系列节目第十二场来到金海街道。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朱崇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高嵩、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汪斌锋,以及金海街道的社区治理先锋、青年创客等人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基层治理、创新创业、营商环境等展开对话。
PART 1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同频共振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2021年我第一次来奉贤新城的时候,去过上海之鱼,最直观的印象是,金海街道作为奉贤新城的核心区域,有很多天然的生态禀赋,拥有奉贤博物馆、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等丰富的文旅资源,近期还新开了在水一方科幻馆,这一点,与别的街镇不同,请朱书记简单介绍一下。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金海街道挂牌成立于2020年1月,占地面积19.15平方公里,可以用3个1/3来概括。1/3的生产板块,1/3的生态板块和1/3的生活板块,可以说金海街道是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最佳实践地。对于产业来说,有美丽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对于生态来说,有美丽的金海湖,有7000亩的森林,还有城市公园群;对于生活来说,有博物馆、规划馆、在水一方、言子书院,还有著名的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在三生融合的基础上,打造“大美金海,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是我们每一个金海人的梦想。最近,博物馆有大唐生活美学展,还有最新开放的在水一方科幻馆,打造的是世界级的科幻IP三体,吸引了一大批科技爱好者和文物爱好者,也欢迎主持人和嘉宾前去打卡。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现在金海街道已经算是奉贤的C位了,有了虹梅高架和隧道之后,交通非常方便,这是金海的一个新优势,但是有时候大的人流量也可能会带来问题。比如到了节假日的时候,上海之鱼的客流量会很大,市民买东西方不方便,停车方不方便,享受公共资源方不方便,当人多的时候,公共配套能不能补得上呢?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服务好百姓,解决好需求,这是我们的主责主业。这几年,上海之鱼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里面有青年艺术公园、泡泡公园这样的城市公园群。同时,全国首座在森林里的剧院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毗邻上海之鱼,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体验打卡,客流量屡刷新高。2024年,上海之鱼区域在节假日最高车流达3000辆/日,人流达30000人/日,一些管理短板也逐渐显现,其中停车难、通行乱问题尤为突出。
为维护好上海之鱼景区的游园秩序,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金海街道作为属地政府,多次牵头相关区级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经过深入研讨与方案汇总,制定了上海之鱼停车的智慧方案。今年4月17号,智慧停车方案正式启用。通过增设18套“电子警察”设备、增设停车诱导牌、接入智慧停车平台、投入自动驾驶短驳车等方式,上海之鱼周边的停车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了,核心区域里车辆交通秩序井然,拥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老百姓的感受度、满意度和安全感得到了很大提升。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做好配套服务是我们做好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上海之鱼吸引了这么多市民群众,肯定也存在不少管理难题,面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毁绿占绿等问题,街道有没有解决方法?在规范化管理和品质提升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2024年下半年,我们推出了上海之鱼百姓集市1.0版本,划分一定的区域,设置了80个摊位供摊主摆摊。摊主可以通过“跃动金海”微信公众号线上申请,提交个人信息和经营范围,线上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在规定时间自主摆摊设摊。
今年,上海之鱼百姓集市升级到2.0版本,依托金海街道商会,把奉贤本地企业的优秀品牌、商品进行集中展示和营销,提升品牌度和吸引力。同时,街道营商办、城管、绿容等部门加强对于集市的管理和对摊位的服务,让流动摊贩从无序到有序,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感受度。
@瞿丽娜
金海街道南部街区党支部书记
南部街区党支部是2024年新成立的,平常会走访商户和居民,聚焦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特别是营商环境这一块,也做了一定的努力。一方面,推出了“星耀商盟”美丽约定积分制,以柔性的方式引导商户们主动做好门前三包、诚信经营;另一方面,我们倡议骑手们认领应急救援员、爱心排查员等“四大员”岗位,让骑手们在送餐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能及时联系并协调解决。同时,打造“行走的睦邻墟市”,通过主题集市的方式,为周边商户引流,也让居民得实惠。
@郑瑜
金海街道拾光志愿服务队创始人
“拾光”团队成立于2013年9月,至今已有12年。近些年,我们把志愿服务的人群从老人向新兴领域、户外职工慢慢拓展。2022年,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上海之鱼开创了“我陪父母拍张照”项目,为来到上海之鱼游玩的60岁以上市民免费拍摄家庭照片。今年上半年,“拾光”小屋在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正式启用,开展“今日店主”活动,号召青年们和家里的父母一起,为一线职工、快递外卖员等送去盐汽水、冰棍等清凉物资,为需要被关爱的群体奉献一份爱心,让更多人能感受到金海的城市温度和青春力量。
@汪斌锋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一座城市之美不仅在于外在的风景,更在于内在的温情。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政府、志愿者、社会力量等多方资源的共同投入,只有大家共治,最终才能共享,把金海变成真正具有高度,又有温度,让人赏心悦目,想来愿来的新兴城市,这正是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的高质量的新型的城市化。
PART 2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上海今年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在金海我看到一个做法,叫作“三级常驻联诊工作法”,不一样在哪里?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是今年市委区委重点部署的一项工作,在网格架构方面,金海街道形成“2+29+X”网格治理架构,把街道划分为2个综合网格,29个单元网格和X个微网格。在力量配备方面,街道建立“1+2+10+N”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力量配置体系,将行政力量下沉,把社会力量集中。在工作机制上,今年创新建立了“三级常驻联诊工作法”。
一是微网格一般问题“快速诊”。借助“微网格管理・组团联动”模式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提升问题解决率,做到即知即改。例如少湖社区党支部“吹哨”后,多部门联合解决了地块围挡、垃圾、停车位及草坪补种等问题。二是“三跨”等综合性问题“联诊”。由网格长牵头街区、居村、驻区单位代表等党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整合区级、街道、社会力量,对“三跨”“高频”等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研讨。三是疑难重症问题“会诊”。复杂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由综合网格长通过城运中心上报街道直接研处,多部门资源精准处置,最后把问题解决掉。通过该工作法,今年的12345热线工作基本实现“一降三升”目标。
@周莉
金水苑社区党支部书记
金水苑属于街道第二综合网格,建成于2004年,是金海街道的第一个小区,近年来,通过“美丽家园”项目和河道改造,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现有的网格工作制度采取“村居吹哨,部门报道”的模式,问题一经发现能更快地联络到有关部门,在解决老百姓一些急难愁盼的时候,能够更精准地帮助、服务到居民群众,变层层流转为高效统筹,这是“网格”给我们最大的实惠。
@汪斌锋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想要服务好百姓多元化的需求,想方设法汇聚起多方资源是关键。通过党建引领“多格合一”,让更多力量参与进来,及时甚至是即时,响应并解决问题,构建起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PART 3
年轻的街道
照亮年轻人的发展舞台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社会治理中,如何调动青年的参与是各个地区一个普遍的难题,金海街道在这方面有进行过什么探索吗?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金海街道正在筹划打造街道级社创中心,围绕“赋能”“共生”“生态”三个阶段性关键字,探索打造一个“推动社会创新产品研发与展销、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社会创新学习与体验、社会工作人才实践与成长”的枢纽性平台。年轻人可以在社创中心里面,找到他的兴趣点,或者是发挥他的兴趣点,这个兴趣点又可以给他带来创业,社创中心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翁锶颢
金海街道社创中心主理人
社创中心是在街道支持下开展工作,致力于挖掘社区内有潜力的人群,助力他们在社区内实现创业梦想的组织。重点关注社区里的年轻人,也涵盖社区内的待业青年以及有一技之长的达人。未来,社创中心将结合社区及街区资源,策划如带着宠物骑行、宠物市集等吸引年轻人的活动,让他们运用自身技能共创完成活动,使他们既能展现专业所长,又能获得收入。同时,通过开展社创大赛等活动挖掘“社创种子选手”,给参赛者提供一个从0到1社创产品打造和展示的平台。
@汪斌锋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家门口的创业首先得“走出家门”。年轻人需要和有共同爱好的人相聚,在这样的过程中才更容易碰撞出机会。背后的原因在于,年轻人往往需要群体性的社交和群体性的认同。在群体中,年轻人之间相互交流想法、碰撞兴趣,进而容易产生创业的火花和就业的机会。年轻人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逐渐融入社会治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渐产生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获得幸福感。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年轻人多有时候是挺难的事情,但他有时候又变成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年轻人他有创意,他有活力,但是关键是你怎么给他平台。让年轻人能够来到金海,扎根在金海,在这片沃土上创新创业,金海街道还有什么做法吗?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金海创新创业,2023年10月“星海创立方”应运而生。1600平方米的空间里,创新、创业、创意“三创”深度融合,为青年创客提供办公空间、导师资源、政策咨询等服务,让他们的想法从种子到小苗,越长越大,助力他们能够成为参天大树。目前,已有48个项目入驻了“星海创立方”,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一个“孵化器”成功创建成了市级的科创载体。
@林亚庆
“星海创立方”主理人
“星海创立方”锚定美丽大健康产业和数字新经济赛道,为青年创客们提供空间和平台,助力年轻人交流碰撞思想,鼓励他们敢于创业、勇于创业,并为其提供配套服务,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已与6所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吸引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以及荷兰海归等人士在此创业。当前,金海街道还即将推出星海创立方2.0,采取“科创孵化器+品牌加工厂”双轮驱动的模式,在物理空间升级的基础上,为创业者提供“从0到1再到10”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郭思嘉
“星海硕博俱乐部”成员、创业代表
我是从事媒体相关工作的,但我觉得当下AI会重塑所有产业。机缘巧合下,我了解到了星海创立方,我觉得金海街道区位优势显著,氛围轻松包容,配套也很齐全,而且年轻人特别多,能在轻松氛围中迸发创意,在娱乐中找到创业点,这样的创新活力是非常吸引我的。于是我就从市区搬到奉贤来了。
PART 4
“民生与民声”开放麦
@柳先生
汇丰名都小区居民
汇丰名都小区附近,广丰路和汇丰西路的交叉口,道路两侧积水尤为严重,这给骑电动车的居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同时,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也存在已久,影响正常交通出行和市容市貌。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中,第二综合网格针对汇丰名都周边存在的问题,通过多方协同联动,积极推进解决,具体情况如下:该区域属于东方美谷公司的管辖范围,第二综合网格的网格长会同东方美谷公司、区城管、城建中心、城运中心等多方进行会商,着力解决。首先是绿地及机动车停放问题。通过对原先的绿地进行美化绿化改造,将其打造成微公园。这一举措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休憩的场所,还有效解决了机动车在绿化带上停放的问题,既改善了环境,又规范了停车秩序。其次是共享单车停放问题。一方面,约谈共享单车管理公司,要求其提高对共享单车停放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专门规划出特定空间,引导共享单车使用者将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以此保证共享单车停放和使用的有序性。最后是道路相关问题。网格长与东方美谷公司进行前期会谈后,初步制定了工程改造计划。通过对道路进行整体改造,将解决道路积水问题,同时还会一并处理照明等其他小问题,以提升道路的通畅性。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能不能透露下对未来的设想,也让我们来到金海、住在金海、工作在金海或者只是单纯听说过金海的人,可以有所期待的?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星‘城’大海,未来正来”,这是我们将重点打造的城市IP。我们希望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像星海创立方、星海硕博俱乐部、星海社创空间等舞台平台,用优质的人才服务解决好大家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每一个舞台上都能成长、都能出彩。金海街道有前沿的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是一个造梦、逐梦、圆梦的地方。希望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够跨越山海、拥抱金海,我们一起以双向奔赴的最大合力,努力将金海街道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在星“城”大海迎接美好未来!
金海街道,这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39岁的年轻街道,正以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为墨,以青春力量为笔,绘就一幅“大美金海,世界级城市会客厅”的美丽画卷。7月31日下午,“民生与民声”基层一把手“贤城贤治”融媒访谈系列节目第十二场来到金海街道。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朱崇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高嵩、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汪斌锋,以及金海街道的社区治理先锋、青年创客等人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基层治理、创新创业、营商环境等展开对话。
PART 1
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同频共振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2021年我第一次来奉贤新城的时候,去过上海之鱼,最直观的印象是,金海街道作为奉贤新城的核心区域,有很多天然的生态禀赋,拥有奉贤博物馆、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等丰富的文旅资源,近期还新开了在水一方科幻馆,这一点,与别的街镇不同,请朱书记简单介绍一下。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金海街道挂牌成立于2020年1月,占地面积19.15平方公里,可以用3个1/3来概括。1/3的生产板块,1/3的生态板块和1/3的生活板块,可以说金海街道是生产、生态、生活“三生”融合的最佳实践地。对于产业来说,有美丽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对于生态来说,有美丽的金海湖,有7000亩的森林,还有城市公园群;对于生活来说,有博物馆、规划馆、在水一方、言子书院,还有著名的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在三生融合的基础上,打造“大美金海,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是我们每一个金海人的梦想。最近,博物馆有大唐生活美学展,还有最新开放的在水一方科幻馆,打造的是世界级的科幻IP三体,吸引了一大批科技爱好者和文物爱好者,也欢迎主持人和嘉宾前去打卡。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现在金海街道已经算是奉贤的C位了,有了虹梅高架和隧道之后,交通非常方便,这是金海的一个新优势,但是有时候大的人流量也可能会带来问题。比如到了节假日的时候,上海之鱼的客流量会很大,市民买东西方不方便,停车方不方便,享受公共资源方不方便,当人多的时候,公共配套能不能补得上呢?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服务好百姓,解决好需求,这是我们的主责主业。这几年,上海之鱼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网红打卡地,里面有青年艺术公园、泡泡公园这样的城市公园群。同时,全国首座在森林里的剧院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毗邻上海之鱼,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体验打卡,客流量屡刷新高。2024年,上海之鱼区域在节假日最高车流达3000辆/日,人流达30000人/日,一些管理短板也逐渐显现,其中停车难、通行乱问题尤为突出。
为维护好上海之鱼景区的游园秩序,营造安全有序的交通环境,金海街道作为属地政府,多次牵头相关区级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经过深入研讨与方案汇总,制定了上海之鱼停车的智慧方案。今年4月17号,智慧停车方案正式启用。通过增设18套“电子警察”设备、增设停车诱导牌、接入智慧停车平台、投入自动驾驶短驳车等方式,上海之鱼周边的停车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了,核心区域里车辆交通秩序井然,拥堵问题得到极大缓解,老百姓的感受度、满意度和安全感得到了很大提升。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做好配套服务是我们做好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关键。上海之鱼吸引了这么多市民群众,肯定也存在不少管理难题,面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毁绿占绿等问题,街道有没有解决方法?在规范化管理和品质提升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2024年下半年,我们推出了上海之鱼百姓集市1.0版本,划分一定的区域,设置了80个摊位供摊主摆摊。摊主可以通过“跃动金海”微信公众号线上申请,提交个人信息和经营范围,线上审核通过后就可以在规定时间自主摆摊设摊。
今年,上海之鱼百姓集市升级到2.0版本,依托金海街道商会,把奉贤本地企业的优秀品牌、商品进行集中展示和营销,提升品牌度和吸引力。同时,街道营商办、城管、绿容等部门加强对于集市的管理和对摊位的服务,让流动摊贩从无序到有序,提升老百姓的满意度和感受度。
@瞿丽娜
金海街道南部街区党支部书记
南部街区党支部是2024年新成立的,平常会走访商户和居民,聚焦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特别是营商环境这一块,也做了一定的努力。一方面,推出了“星耀商盟”美丽约定积分制,以柔性的方式引导商户们主动做好门前三包、诚信经营;另一方面,我们倡议骑手们认领应急救援员、爱心排查员等“四大员”岗位,让骑手们在送餐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能及时联系并协调解决。同时,打造“行走的睦邻墟市”,通过主题集市的方式,为周边商户引流,也让居民得实惠。
@郑瑜
金海街道拾光志愿服务队创始人
“拾光”团队成立于2013年9月,至今已有12年。近些年,我们把志愿服务的人群从老人向新兴领域、户外职工慢慢拓展。2022年,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上海之鱼开创了“我陪父母拍张照”项目,为来到上海之鱼游玩的60岁以上市民免费拍摄家庭照片。今年上半年,“拾光”小屋在上海之鱼青年艺术公园正式启用,开展“今日店主”活动,号召青年们和家里的父母一起,为一线职工、快递外卖员等送去盐汽水、冰棍等清凉物资,为需要被关爱的群体奉献一份爱心,让更多人能感受到金海的城市温度和青春力量。
@汪斌锋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一座城市之美不仅在于外在的风景,更在于内在的温情。解决民生问题需要政府、志愿者、社会力量等多方资源的共同投入,只有大家共治,最终才能共享,把金海变成真正具有高度,又有温度,让人赏心悦目,想来愿来的新兴城市,这正是近期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的高质量的新型的城市化。
PART 2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上海今年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在金海我看到一个做法,叫作“三级常驻联诊工作法”,不一样在哪里?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党建引领网格治理是今年市委区委重点部署的一项工作,在网格架构方面,金海街道形成“2+29+X”网格治理架构,把街道划分为2个综合网格,29个单元网格和X个微网格。在力量配备方面,街道建立“1+2+10+N”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力量配置体系,将行政力量下沉,把社会力量集中。在工作机制上,今年创新建立了“三级常驻联诊工作法”。
一是微网格一般问题“快速诊”。借助“微网格管理・组团联动”模式和“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提升问题解决率,做到即知即改。例如少湖社区党支部“吹哨”后,多部门联合解决了地块围挡、垃圾、停车位及草坪补种等问题。二是“三跨”等综合性问题“联诊”。由网格长牵头街区、居村、驻区单位代表等党组织召开党建联席会议,整合区级、街道、社会力量,对“三跨”“高频”等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研讨。三是疑难重症问题“会诊”。复杂或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由综合网格长通过城运中心上报街道直接研处,多部门资源精准处置,最后把问题解决掉。通过该工作法,今年的12345热线工作基本实现“一降三升”目标。
@周莉
金水苑社区党支部书记
金水苑属于街道第二综合网格,建成于2004年,是金海街道的第一个小区,近年来,通过“美丽家园”项目和河道改造,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现有的网格工作制度采取“村居吹哨,部门报道”的模式,问题一经发现能更快地联络到有关部门,在解决老百姓一些急难愁盼的时候,能够更精准地帮助、服务到居民群众,变层层流转为高效统筹,这是“网格”给我们最大的实惠。
@汪斌锋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想要服务好百姓多元化的需求,想方设法汇聚起多方资源是关键。通过党建引领“多格合一”,让更多力量参与进来,及时甚至是即时,响应并解决问题,构建起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
PART 3
年轻的街道
照亮年轻人的发展舞台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社会治理中,如何调动青年的参与是各个地区一个普遍的难题,金海街道在这方面有进行过什么探索吗?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金海街道正在筹划打造街道级社创中心,围绕“赋能”“共生”“生态”三个阶段性关键字,探索打造一个“推动社会创新产品研发与展销、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社会创新学习与体验、社会工作人才实践与成长”的枢纽性平台。年轻人可以在社创中心里面,找到他的兴趣点,或者是发挥他的兴趣点,这个兴趣点又可以给他带来创业,社创中心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
@翁锶颢
金海街道社创中心主理人
社创中心是在街道支持下开展工作,致力于挖掘社区内有潜力的人群,助力他们在社区内实现创业梦想的组织。重点关注社区里的年轻人,也涵盖社区内的待业青年以及有一技之长的达人。未来,社创中心将结合社区及街区资源,策划如带着宠物骑行、宠物市集等吸引年轻人的活动,让他们运用自身技能共创完成活动,使他们既能展现专业所长,又能获得收入。同时,通过开展社创大赛等活动挖掘“社创种子选手”,给参赛者提供一个从0到1社创产品打造和展示的平台。
@汪斌锋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家门口的创业首先得“走出家门”。年轻人需要和有共同爱好的人相聚,在这样的过程中才更容易碰撞出机会。背后的原因在于,年轻人往往需要群体性的社交和群体性的认同。在群体中,年轻人之间相互交流想法、碰撞兴趣,进而容易产生创业的火花和就业的机会。年轻人在此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逐渐融入社会治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逐渐产生对社区的参与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最终获得幸福感。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年轻人多有时候是挺难的事情,但他有时候又变成一个很好的事情,因为年轻人他有创意,他有活力,但是关键是你怎么给他平台。让年轻人能够来到金海,扎根在金海,在这片沃土上创新创业,金海街道还有什么做法吗?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来金海创新创业,2023年10月“星海创立方”应运而生。1600平方米的空间里,创新、创业、创意“三创”深度融合,为青年创客提供办公空间、导师资源、政策咨询等服务,让他们的想法从种子到小苗,越长越大,助力他们能够成为参天大树。目前,已有48个项目入驻了“星海创立方”,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就把一个“孵化器”成功创建成了市级的科创载体。
@林亚庆
“星海创立方”主理人
“星海创立方”锚定美丽大健康产业和数字新经济赛道,为青年创客们提供空间和平台,助力年轻人交流碰撞思想,鼓励他们敢于创业、勇于创业,并为其提供配套服务,解决后顾之忧。目前已与6所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吸引了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以及荷兰海归等人士在此创业。当前,金海街道还即将推出星海创立方2.0,采取“科创孵化器+品牌加工厂”双轮驱动的模式,在物理空间升级的基础上,为创业者提供“从0到1再到10”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郭思嘉
“星海硕博俱乐部”成员、创业代表
我是从事媒体相关工作的,但我觉得当下AI会重塑所有产业。机缘巧合下,我了解到了星海创立方,我觉得金海街道区位优势显著,氛围轻松包容,配套也很齐全,而且年轻人特别多,能在轻松氛围中迸发创意,在娱乐中找到创业点,这样的创新活力是非常吸引我的。于是我就从市区搬到奉贤来了。
PART 4
“民生与民声”开放麦
@柳先生
汇丰名都小区居民
汇丰名都小区附近,广丰路和汇丰西路的交叉口,道路两侧积水尤为严重,这给骑电动车的居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同时,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也存在已久,影响正常交通出行和市容市貌。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在党建引领网格治理工作中,第二综合网格针对汇丰名都周边存在的问题,通过多方协同联动,积极推进解决,具体情况如下:该区域属于东方美谷公司的管辖范围,第二综合网格的网格长会同东方美谷公司、区城管、城建中心、城运中心等多方进行会商,着力解决。首先是绿地及机动车停放问题。通过对原先的绿地进行美化绿化改造,将其打造成微公园。这一举措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休憩的场所,还有效解决了机动车在绿化带上停放的问题,既改善了环境,又规范了停车秩序。其次是共享单车停放问题。一方面,约谈共享单车管理公司,要求其提高对共享单车停放的规范管理;另一方面,专门规划出特定空间,引导共享单车使用者将车辆停放到指定区域,以此保证共享单车停放和使用的有序性。最后是道路相关问题。网格长与东方美谷公司进行前期会谈后,初步制定了工程改造计划。通过对道路进行整体改造,将解决道路积水问题,同时还会一并处理照明等其他小问题,以提升道路的通畅性。
@高嵩
上海电台主持人
能不能透露下对未来的设想,也让我们来到金海、住在金海、工作在金海或者只是单纯听说过金海的人,可以有所期待的?
@朱崇江
金海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
“星‘城’大海,未来正来”,这是我们将重点打造的城市IP。我们希望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像星海创立方、星海硕博俱乐部、星海社创空间等舞台平台,用优质的人才服务解决好大家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每一个舞台上都能成长、都能出彩。金海街道有前沿的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是一个造梦、逐梦、圆梦的地方。希望有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够跨越山海、拥抱金海,我们一起以双向奔赴的最大合力,努力将金海街道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在星“城”大海迎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