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8月3日电(成玲丽 可达 叶海成)工行河北省分行持续深化数字金融创新,不断探索更多数字化服务模式和产品,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据工行河北省分行金融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行河北省分行的数字金融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一是对外服务客户,二是对内服务管理,通过数字化战略、数字化驱动、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赋能、数字化培育等五个数字化核心举措实现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新突破。
数字工行持续发力 提升金融服务客户体验
据悉,截至2025年6月底,工行河北省分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总量达2899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总量116万户。
“没想到工行远程在线服务办理业务竟然这么方便!”石家庄的刘女士感慨道。
据了解,远程在线服务模式是工商银行秉持“金融为民”理念,依托企业级即时通讯、数字媒体服务能力,深度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打造的网点全新对客服务模式。
在远程在线模式下,专业团队通过实时音视频,“屏对屏”为网点到店客户提供业务处理服务,复杂业务、专业性强的业务“远程办专家办”,对公账户开户笔均用时减少30%,单位客户信息变更、个人账户解锁、财富继承等复杂业务笔均用时减少近70%。据悉,目前工行河北省分行全辖网点均已投产远程在线服务模式。
事实上,上述案例只是数字工行河北实践的一个缩影。
据悉,工行河北省分行依托企业微信打造“一对一”数字化服务场景,提供在线咨询、业务指引及专属客户经理对接服务,累计服务客户271万人,上半年发送服务消息1447万条,实现金融服务“随时触达”。
工行河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化服务方面,河北省分行上线2199智慧信贷系统,搭建“空天地”架构,上线空天地信息管理、客户画像等50余项功能,打造“大数据+多模型”底座,接入各项数据3600多项,研发模型200余个,显著提升客户信贷服务的数字化、立体化、智慧化水平。
打造高科技生态支行 “数字化”照进现实
踏入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便好像来到了“数字化”的世界,虚拟和现实在此刻被连接。据悉,该行是河北省金融系统第一家高科技生态支行。
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大厅(可达摄)
据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客户在该行配备的智能柜员机上可以自助完成业务办理,包括业务查询、账户开立、电子银行服务、理财业务以及缴费业务等几大类,共计涵盖百余项子业务。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的自助设备是雄安新区目前仅有的两个可以领取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网点之一。
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智能柜员机(可达摄)
支行内“数字化”亮点多多。比如,在数字大屏上雄安新区的科创大数据一览无遗,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注册数、高新技术企业注册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科技型企业合计数等,均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呈现在大屏上。不仅形式上美观吸睛,而且也能通过数据赋能支行的科技金融业务。
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数字屏(可达摄)
走进客户等待区,咖啡机器人“大白”和数字同事“宫妙言”让人眼前一亮。“大白”娴熟的现磨咖啡技艺让人称奇,而这并非一种“噱头”,带给用户的数字感体验代表了工行与时俱进的追求。而旁边的“宫妙言”则可提供产品介绍、网点导览图等“数字化”服务。
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客户等待区(可达摄)
充分运用“数字化”赋能金融业务,让工行服务拥有智能之美,正是工行河北省分行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的举措。
布局数字人民币“雄安实践” 助力打造智能之城
今年5月,工行总行数字货币办公室联合工行河北省分行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推出全国首个城市主题数字人民币超级SIM卡硬钱包--“雄安新区数字金融通”,并同步建成全国首批108家SIM卡硬钱包应用商户示范点,覆盖政务服务、民生消费、交通出行等高频场景,助力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据工行河北雄安分行工作人员介绍,数字人民币超级SIM卡硬钱包是与中国移动旗下芯昇科技合作开发。超级SIM卡是在传统SIM卡基础上,通过扩展存储空间、新增安全算法、支持应用动态加载、NFC刷卡等能力,演进而成的一种承载各类敏感数字资产的高安全载体。
芯昇科技相关负责人透露,超级SIM卡使用了芯昇科技国内首创应用于SIM芯片的高性能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安全内核,该芯片产品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安全性,相关产品已获得国内RISC-V内核芯片首个最高级别的EAL5+信息技术安全评估证书,以及中国银联颁发的银联卡芯片安全认证证书。
据悉,“雄安新区数字金融通”是国内首个将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碰一碰”近场支付与线下传统二维码支付深度融合的试点项目,用户可通过手机NFC功能或扫码完成交易,实现“无网无电”支付与常规场景无缝衔接。
据悉,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推出以来广受好评。今年5月至6月超级SIM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促消费活动期间,共计完成超级SIM发卡3200余张,消费券核销逾11万元。
从工行河北省分行获悉,目前该行正在全省试点推广数字人民币,已累计建成应用场景超4200个,涵盖数字政务、智慧民生、公司金融、同业合作、跨境支付等多个领域,数字人民币钱包签约数量市场领先。
事实上,工行河北省分行的“黑科技”不止于此。
据悉,该行在推动本行业务模式、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变革中,已累计引入大模型、大数据、卫星遥感等17项新技术,启动“1260”新技术推广专项行动,共投产70余个创新研发项目、900余项大数据服务需求;建设的T-MAP高质量考核平台,将15个专业、2900多项产品指标纳入平台管理,实现了1.7万人注册上线,1.1万人参与考核分配。
工行河北省分行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为河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8月3日电(成玲丽 可达 叶海成)工行河北省分行持续深化数字金融创新,不断探索更多数字化服务模式和产品,推动金融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据工行河北省分行金融科技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工行河北省分行的数字金融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一是对外服务客户,二是对内服务管理,通过数字化战略、数字化驱动、数字化服务、数字化赋能、数字化培育等五个数字化核心举措实现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新突破。
数字工行持续发力 提升金融服务客户体验
据悉,截至2025年6月底,工行河北省分行个人手机银行客户总量达2899万户,企业网上银行客户总量116万户。
“没想到工行远程在线服务办理业务竟然这么方便!”石家庄的刘女士感慨道。
据了解,远程在线服务模式是工商银行秉持“金融为民”理念,依托企业级即时通讯、数字媒体服务能力,深度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打造的网点全新对客服务模式。
在远程在线模式下,专业团队通过实时音视频,“屏对屏”为网点到店客户提供业务处理服务,复杂业务、专业性强的业务“远程办专家办”,对公账户开户笔均用时减少30%,单位客户信息变更、个人账户解锁、财富继承等复杂业务笔均用时减少近70%。据悉,目前工行河北省分行全辖网点均已投产远程在线服务模式。
事实上,上述案例只是数字工行河北实践的一个缩影。
据悉,工行河北省分行依托企业微信打造“一对一”数字化服务场景,提供在线咨询、业务指引及专属客户经理对接服务,累计服务客户271万人,上半年发送服务消息1447万条,实现金融服务“随时触达”。
工行河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数字化服务方面,河北省分行上线2199智慧信贷系统,搭建“空天地”架构,上线空天地信息管理、客户画像等50余项功能,打造“大数据+多模型”底座,接入各项数据3600多项,研发模型200余个,显著提升客户信贷服务的数字化、立体化、智慧化水平。
打造高科技生态支行 “数字化”照进现实
踏入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便好像来到了“数字化”的世界,虚拟和现实在此刻被连接。据悉,该行是河北省金融系统第一家高科技生态支行。
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大厅(可达摄)
据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客户在该行配备的智能柜员机上可以自助完成业务办理,包括业务查询、账户开立、电子银行服务、理财业务以及缴费业务等几大类,共计涵盖百余项子业务。值得一提的是,该行的自助设备是雄安新区目前仅有的两个可以领取数字人民币“硬钱包”的网点之一。
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智能柜员机(可达摄)
支行内“数字化”亮点多多。比如,在数字大屏上雄安新区的科创大数据一览无遗,包括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注册数、高新技术企业注册数、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数、科技型企业合计数等,均以可视化图表的形式呈现在大屏上。不仅形式上美观吸睛,而且也能通过数据赋能支行的科技金融业务。
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数字屏(可达摄)
走进客户等待区,咖啡机器人“大白”和数字同事“宫妙言”让人眼前一亮。“大白”娴熟的现磨咖啡技艺让人称奇,而这并非一种“噱头”,带给用户的数字感体验代表了工行与时俱进的追求。而旁边的“宫妙言”则可提供产品介绍、网点导览图等“数字化”服务。
工行河北雄安科创支行客户等待区(可达摄)
充分运用“数字化”赋能金融业务,让工行服务拥有智能之美,正是工行河北省分行不断深化数字化转型的举措。
布局数字人民币“雄安实践” 助力打造智能之城
今年5月,工行总行数字货币办公室联合工行河北省分行积极开展创新实践,推出全国首个城市主题数字人民币超级SIM卡硬钱包--“雄安新区数字金融通”,并同步建成全国首批108家SIM卡硬钱包应用商户示范点,覆盖政务服务、民生消费、交通出行等高频场景,助力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建设稳步推进。
据工行河北雄安分行工作人员介绍,数字人民币超级SIM卡硬钱包是与中国移动旗下芯昇科技合作开发。超级SIM卡是在传统SIM卡基础上,通过扩展存储空间、新增安全算法、支持应用动态加载、NFC刷卡等能力,演进而成的一种承载各类敏感数字资产的高安全载体。
芯昇科技相关负责人透露,超级SIM卡使用了芯昇科技国内首创应用于SIM芯片的高性能RISC-V(第五代精简指令集架构)安全内核,该芯片产品最大的特色之一是安全性,相关产品已获得国内RISC-V内核芯片首个最高级别的EAL5+信息技术安全评估证书,以及中国银联颁发的银联卡芯片安全认证证书。
据悉,“雄安新区数字金融通”是国内首个将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碰一碰”近场支付与线下传统二维码支付深度融合的试点项目,用户可通过手机NFC功能或扫码完成交易,实现“无网无电”支付与常规场景无缝衔接。
据悉,数字人民币SIM卡硬钱包推出以来广受好评。今年5月至6月超级SIM数字人民币硬钱包促消费活动期间,共计完成超级SIM发卡3200余张,消费券核销逾11万元。
从工行河北省分行获悉,目前该行正在全省试点推广数字人民币,已累计建成应用场景超4200个,涵盖数字政务、智慧民生、公司金融、同业合作、跨境支付等多个领域,数字人民币钱包签约数量市场领先。
事实上,工行河北省分行的“黑科技”不止于此。
据悉,该行在推动本行业务模式、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变革中,已累计引入大模型、大数据、卫星遥感等17项新技术,启动“1260”新技术推广专项行动,共投产70余个创新研发项目、900余项大数据服务需求;建设的T-MAP高质量考核平台,将15个专业、2900多项产品指标纳入平台管理,实现了1.7万人注册上线,1.1万人参与考核分配。
工行河北省分行表示,未来将持续推动数字技术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服务领域的应用,提升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为河北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服务。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