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这4个部位出汗多,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财经早餐

老年日报

1周前

夏天温度高,人体更易出汗

为什么夏季不建议你“大汗淋漓”

这4个部位出汗多

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头汗、手足汗、劳心汗、鼻汗

适量排汗有利于健康

在我们的身体中,会有一些身体代谢产物,如果这部分代谢产物没有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形成“垃圾”。此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出汗,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夏天通过运动排汗,是比较好的“祛寒除湿”方式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温,身体累积了寒气、湿气。此时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活跃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使湿邪随着汗水排出体外。

所以夏天通过运动,适量排汗对于排毒、祛湿有一定帮助,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排汗则不利于健康

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阴生津作用的药材,有助于补充人体津液的亏耗,如生地、麦冬、沙参、玉竹、百合等。

出汗多是身体虚弱的表现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有一部分身体虚弱的人确实比较容易出汗,并且出完汗后会感觉疲乏、怕冷、怕风,这说明出的汗可能是“虚汗”

如果出完汗后,身体没有感到任何不适,那么这种出汗则跟身体虚弱没关系。

这4个部位出汗多

可能暗示身体出现了问题

1.头汗:

位置:

头汗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主要以头部、头颈部、前额部出汗为主。

原因:

这类人群可能是湿热体质,平时喜食肥甘厚味,还有的人是火爆脾气。导致头汗的原因有很多,最多见的就是湿热上蒸、火热上炎。头汗涉及的脏器可以是心,可以是肝胆,也可以是脾胃。

2.手足汗:

位置:

主要出现于双手、双脚,临床上比较常见,严重者伸出手时,汗水甚至会像水滴一样往下滴。

原因:

脾主四肢,手足汗的出现和脾胃的相关性更大一些。脾胃虚弱、脾胃湿热都可能会导致手足出汗。

3.劳心汗:

位置:

主要出现在心窝,还有两乳房之间。

原因:

平常比较劳累,操心比较多,导致心气相对不足。

改善方法:

平时可以用党参泡水喝。

4.鼻汗:

位置:

一般出现在鼻梁、鼻翼两侧。

原因:

肺开窍于鼻,所以鼻汗多和肺脏有一定相关性,肺气不足,肺气失于宣降,都可能导致汗液异常。

改善方法:

肺气不足的人,平时可以多做做深呼吸,还可以用黄芪泡水喝

清汗、黏汗有何区别?

清汗:

如果汗水偏清,接近水的感觉,同时伴有乏力、气短,可能提示气虚。

黏汗:

如果汗水偏黏腻,甚至弄脏枕巾,可能提示体内有湿浊、湿热的情况。

夏季出汗,牢记4个要点

及时补充水分

出汗后要及时补充身体的水分,尤其是老年人更加需要注意。夏季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补水,口渴时说明身体已经非常缺水了,老年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因血液粘稠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湿衣服更换

大量出汗导致衣服湿透后要及时进行更换,以免让寒邪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体内,导致风寒感冒。

别立刻冲凉

出汗时身体上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下,这个时候马上冲凉的话很容易让毛孔闭合,且体表的毛细血管收缩会影响排汗。一些本身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马上冲凉还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吃点含钾食物

一些日常出汗较多的人群,在日常可适当多吃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土豆以及蘑菇等,对健康有很大好处。

出汗是身体调节体温的主要措施,但不能通过这出汗量的多少来判断健康与否,对此一定要持有正确心态,不要因此而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来源:老年日报


夏天温度高,人体更易出汗

为什么夏季不建议你“大汗淋漓”

这4个部位出汗多

可能暗藏健康隐患!

头汗、手足汗、劳心汗、鼻汗

适量排汗有利于健康

在我们的身体中,会有一些身体代谢产物,如果这部分代谢产物没有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排出体外,就会在体内形成“垃圾”。此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出汗,促进人体新陈代谢

夏天通过运动排汗,是比较好的“祛寒除湿”方式经过了秋天的凉、冬天的寒、春天的温,身体累积了寒气、湿气。此时适量运动,可以帮助活跃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使湿邪随着汗水排出体外。

所以夏天通过运动,适量排汗对于排毒、祛湿有一定帮助,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排汗则不利于健康

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水分、电解质,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养阴生津作用的药材,有助于补充人体津液的亏耗,如生地、麦冬、沙参、玉竹、百合等。

出汗多是身体虚弱的表现吗?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有一部分身体虚弱的人确实比较容易出汗,并且出完汗后会感觉疲乏、怕冷、怕风,这说明出的汗可能是“虚汗”

如果出完汗后,身体没有感到任何不适,那么这种出汗则跟身体虚弱没关系。

这4个部位出汗多

可能暗示身体出现了问题

1.头汗:

位置:

头汗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主要以头部、头颈部、前额部出汗为主。

原因:

这类人群可能是湿热体质,平时喜食肥甘厚味,还有的人是火爆脾气。导致头汗的原因有很多,最多见的就是湿热上蒸、火热上炎。头汗涉及的脏器可以是心,可以是肝胆,也可以是脾胃。

2.手足汗:

位置:

主要出现于双手、双脚,临床上比较常见,严重者伸出手时,汗水甚至会像水滴一样往下滴。

原因:

脾主四肢,手足汗的出现和脾胃的相关性更大一些。脾胃虚弱、脾胃湿热都可能会导致手足出汗。

3.劳心汗:

位置:

主要出现在心窝,还有两乳房之间。

原因:

平常比较劳累,操心比较多,导致心气相对不足。

改善方法:

平时可以用党参泡水喝。

4.鼻汗:

位置:

一般出现在鼻梁、鼻翼两侧。

原因:

肺开窍于鼻,所以鼻汗多和肺脏有一定相关性,肺气不足,肺气失于宣降,都可能导致汗液异常。

改善方法:

肺气不足的人,平时可以多做做深呼吸,还可以用黄芪泡水喝

清汗、黏汗有何区别?

清汗:

如果汗水偏清,接近水的感觉,同时伴有乏力、气短,可能提示气虚。

黏汗:

如果汗水偏黏腻,甚至弄脏枕巾,可能提示体内有湿浊、湿热的情况。

夏季出汗,牢记4个要点

及时补充水分

出汗后要及时补充身体的水分,尤其是老年人更加需要注意。夏季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补水,口渴时说明身体已经非常缺水了,老年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因血液粘稠而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湿衣服更换

大量出汗导致衣服湿透后要及时进行更换,以免让寒邪顺着张开的毛孔进入体内,导致风寒感冒。

别立刻冲凉

出汗时身体上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下,这个时候马上冲凉的话很容易让毛孔闭合,且体表的毛细血管收缩会影响排汗。一些本身罹患慢性病的老年人,马上冲凉还可能导致意外发生。

吃点含钾食物

一些日常出汗较多的人群,在日常可适当多吃钾含量丰富的食物,如豆制品、奶制品、土豆以及蘑菇等,对健康有很大好处。

出汗是身体调节体温的主要措施,但不能通过这出汗量的多少来判断健康与否,对此一定要持有正确心态,不要因此而给自己带来一些不必要的烦恼。

来源:老年日报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