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收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60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377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37%,深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24%。今天带来一只创新药行业细分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该公司5个月上涨99%。
2、此前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至2.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740.98万元增长94.49%至140.25%。
3、公司致力于创新药研发,推出了全球首个拟肽类3CL单药抗新冠病毒一类创新药来瑞特韦片,以及用于成人单纯性甲型流感治疗的PB2靶点RNA聚合酶抑制剂昂拉地韦片等。还有用于降糖和减肥的长效GLP-1类药物RAY1225注射液等多个创新药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4、公司积极推进创新药的商业化,随着昂拉地韦片等创新药的获批上市,以及后续更多创新药项目的落地,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进一步强化其在创新药领域的地位。
市场的情绪整体有望迎来新的提振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今日大盘下降,截止收盘,上证指数跌0.37%,深证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24%。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60万亿元,较昨日减少3376.85亿。其中沪市成交6846.45亿元,深市成交9137.05亿元。本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7.71亿,连续6日净流出。
巨丰投顾认为,市场的调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恐慌性杀跌。虽指数下行空间受限,但个股风险不容忽视。策略上应聚焦红利与绩优板块,积极关注8月季节性占优的红利资产,结合中报预期精选基本面扎实、估值合理标的。同时需规避前期涨幅过大但业绩存疑或有明显利空预期的个股,利用调整优化持仓结构,向景气行业优质龙头和稳健红利资产倾斜;整体保持谨慎乐观,激进型投资者控仓关注回调到位的半导体、新能源等成长股,稳健型投资者等待指数可能的回补前期缺口后再做新的定夺。
巴菲特如何发现好股票?
巴菲特发现好股票的核心逻辑是价值投资,聚焦企业内在价值与持久竞争力。他首先筛选具有“护城河”的公司,即那些拥有品牌壁垒、技术专利、规模优势或网络效应的企业,比如可口可乐的品牌影响力、苹果的生态系统,这类企业能在长期竞争中抵御对手、保持盈利稳定性。其次,他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尤其关注ROE(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等指标,偏好那些长期保持高ROE且盈利稳定的公司,避免依赖非经常性损益的企业。同时,他强调投资“看得懂”的行业,远离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或技术迭代过快的领域,确保自己能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逻辑。最后,他会等待合适的买入时机,即当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出手,强调“安全边际”,以此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长期复利增长。
创新药行业未来存在的利好刺激有哪些?
政策层面,国家战略支持创新药发展,医保丙类目录聚焦高值创新药,“医保+商保”分层支付模式将缩短药企研发成本回收周期,审评审批加速等政策也有助于创新药更快上市。技术层面,AI与医药融合加速,能提升研发效率,且中国在ADC、双抗等新技术领域已具备竞争优势,有望推动行业发展。市场层面,人口老龄化加剧,肿瘤、慢性病等治疗需求持续增长,为创新药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国际化方面,中国创新药企业License-out交易火热,在全球医药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海外市场拓展空间巨大。资金层面,北向资金与机构资金加大对创新药企业的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回溯近一年市场表现,该股连涨连跌概率如上。连涨5天后上涨概率100%,连跌4天后上涨概率55.6%。
公司财务透视:业绩增长与估值
此前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至2.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740.98万元增长94.49%至140.25%。
公司投资逻辑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创新药研发体系,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提升至营收的12%以上。其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涵盖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拥有差异化技术优势,如GLP-1/GIP双靶点药物RAY1225项目,临床数据表现优异,用药周期上可两周一次给药,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公司产品管线覆盖眼科、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等核心疾病领域,中成药和化学药协同发展。在代谢性疾病领域,ZSP1601片是国内首个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治疗的小分子创新药,已进入IIb期临床;呼吸系统领域,昂拉地韦片作为国内首款流感RNA聚合酶抑制剂已获批上市,未来销售前景广阔。
核心产品复方血栓通系列制剂虽受集采降价影响,但公司作为该产品原创者和市场主导者,有望通过“以价换量”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公司通过适应症拓展与终端覆盖深化,2025年一季度仍保持稳定市场份额。此外,呼吸系统药物羧甲司坦口服溶液通过无糖剂型升级,在慢病管理市场实现15%销量增长,海外市场也取得突破,获得抗流感药物授权生产协议,未来收入有望增加。
股价爆发动因
公司RAY1225注射液治疗肥胖/超重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积极推进,且已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开展超重或肥胖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其II期数据显示治疗24周后体重降幅达15.05%,优于替尔泊肽,若III期成功,有望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双靶点GLP-1药物,市场空间巨大。此外,昂拉地韦片已获批上市,是国内唯一与奥司他韦头对头III期临床试验的抗流感药物,对耐药病毒株仍有效,商业化前景良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创新药目录制定,叠加商保支付扩容,创新药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国家药监局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数量同比大幅增长,为公司的创新药后续上市提供了政策窗口。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药研发和上市,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同时简化审批流程。这有利于公司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加速创新药商业化进程,为公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公司创新药研发成果不断落地,其在市场上的关注度持续提高。例如昂拉地韦片获批上市后,公司积极关注医保目录动态调整,若能纳入医保,将提高药品可及性,市场对其未来业绩增长预期增强,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交易,推动股价上升。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周五,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收跌。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60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3377亿。截至收盘,沪指跌0.37%,深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24%。今天带来一只创新药行业细分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该公司5个月上涨99%。
2、此前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至2.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740.98万元增长94.49%至140.25%。
3、公司致力于创新药研发,推出了全球首个拟肽类3CL单药抗新冠病毒一类创新药来瑞特韦片,以及用于成人单纯性甲型流感治疗的PB2靶点RNA聚合酶抑制剂昂拉地韦片等。还有用于降糖和减肥的长效GLP-1类药物RAY1225注射液等多个创新药项目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4、公司积极推进创新药的商业化,随着昂拉地韦片等创新药的获批上市,以及后续更多创新药项目的落地,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进一步强化其在创新药领域的地位。
市场的情绪整体有望迎来新的提振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今日大盘下降,截止收盘,上证指数跌0.37%,深证成指跌0.17%,创业板指跌0.24%。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60万亿元,较昨日减少3376.85亿。其中沪市成交6846.45亿元,深市成交9137.05亿元。本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97.71亿,连续6日净流出。
巨丰投顾认为,市场的调整需要保持战略定力,避免恐慌性杀跌。虽指数下行空间受限,但个股风险不容忽视。策略上应聚焦红利与绩优板块,积极关注8月季节性占优的红利资产,结合中报预期精选基本面扎实、估值合理标的。同时需规避前期涨幅过大但业绩存疑或有明显利空预期的个股,利用调整优化持仓结构,向景气行业优质龙头和稳健红利资产倾斜;整体保持谨慎乐观,激进型投资者控仓关注回调到位的半导体、新能源等成长股,稳健型投资者等待指数可能的回补前期缺口后再做新的定夺。
巴菲特如何发现好股票?
巴菲特发现好股票的核心逻辑是价值投资,聚焦企业内在价值与持久竞争力。他首先筛选具有“护城河”的公司,即那些拥有品牌壁垒、技术专利、规模优势或网络效应的企业,比如可口可乐的品牌影响力、苹果的生态系统,这类企业能在长期竞争中抵御对手、保持盈利稳定性。其次,他注重企业的盈利能力,尤其关注ROE(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等指标,偏好那些长期保持高ROE且盈利稳定的公司,避免依赖非经常性损益的企业。同时,他强调投资“看得懂”的行业,远离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或技术迭代过快的领域,确保自己能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盈利逻辑。最后,他会等待合适的买入时机,即当股票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出手,强调“安全边际”,以此降低投资风险,实现长期复利增长。
创新药行业未来存在的利好刺激有哪些?
政策层面,国家战略支持创新药发展,医保丙类目录聚焦高值创新药,“医保+商保”分层支付模式将缩短药企研发成本回收周期,审评审批加速等政策也有助于创新药更快上市。技术层面,AI与医药融合加速,能提升研发效率,且中国在ADC、双抗等新技术领域已具备竞争优势,有望推动行业发展。市场层面,人口老龄化加剧,肿瘤、慢性病等治疗需求持续增长,为创新药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国际化方面,中国创新药企业License-out交易火热,在全球医药产业中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持续增强,海外市场拓展空间巨大。资金层面,北向资金与机构资金加大对创新药企业的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数据来源:巨丰投研数据平台
回溯近一年市场表现,该股连涨连跌概率如上。连涨5天后上涨概率100%,连跌4天后上涨概率55.6%。
公司财务透视:业绩增长与估值
此前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亿元至2.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8740.98万元增长94.49%至140.25%。
公司投资逻辑
公司构建了完整的创新药研发体系,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提升至营收的12%以上。其在创新药研发领域涵盖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拥有差异化技术优势,如GLP-1/GIP双靶点药物RAY1225项目,临床数据表现优异,用药周期上可两周一次给药,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公司产品管线覆盖眼科、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等核心疾病领域,中成药和化学药协同发展。在代谢性疾病领域,ZSP1601片是国内首个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治疗的小分子创新药,已进入IIb期临床;呼吸系统领域,昂拉地韦片作为国内首款流感RNA聚合酶抑制剂已获批上市,未来销售前景广阔。
核心产品复方血栓通系列制剂虽受集采降价影响,但公司作为该产品原创者和市场主导者,有望通过“以价换量”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公司通过适应症拓展与终端覆盖深化,2025年一季度仍保持稳定市场份额。此外,呼吸系统药物羧甲司坦口服溶液通过无糖剂型升级,在慢病管理市场实现15%销量增长,海外市场也取得突破,获得抗流感药物授权生产协议,未来收入有望增加。
股价爆发动因
公司RAY1225注射液治疗肥胖/超重患者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积极推进,且已获美国FDA批准在美国开展超重或肥胖适应症的II期临床试验。其II期数据显示治疗24周后体重降幅达15.05%,优于替尔泊肽,若III期成功,有望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双靶点GLP-1药物,市场空间巨大。此外,昂拉地韦片已获批上市,是国内唯一与奥司他韦头对头III期临床试验的抗流感药物,对耐药病毒株仍有效,商业化前景良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支持创新药目录制定,叠加商保支付扩容,创新药企业盈利预期改善。国家药监局2025年上半年批准创新药数量同比大幅增长,为公司的创新药后续上市提供了政策窗口。
国家出台政策鼓励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药研发和上市,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支持,同时简化审批流程。这有利于公司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加速创新药商业化进程,为公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随着公司创新药研发成果不断落地,其在市场上的关注度持续提高。例如昂拉地韦片获批上市后,公司积极关注医保目录动态调整,若能纳入医保,将提高药品可及性,市场对其未来业绩增长预期增强,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交易,推动股价上升。
作者: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