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K制造工艺系列:新能源PACK防水透气防爆阀的工作原理、分类和选型

智车科技

1天前

特点:泄压速度极快(<1秒),一次性使用;透气量大(>5L/s),但需更换e-PTFE透气膜。...原文标题:PACK制造工艺系列:新能源PACK防水透气防爆阀的工作原理、分类和选型。

防水透气阀(又称防爆阀)作为电池包的关键组件,既要抵御外界水汽侵入,又要平衡内外气压,更需在极端工况下快速泄压防爆。本文从作用、原理、材料、分类及选型5各方面简单介绍这项技术。电芯热失控起火1.gif

电芯热失控中喷发高温可燃烧烟气

01 防水透气阀的作用

(1)气压平衡的必要性

IP67防护等级的动力电池系统在长期使用中,因温度、海拔变化可能导致内外压差过大,超过密封界面承受能力,进而导致密封失效和IP67防护失效。

导致气压不平衡的典型工况:

(2)防爆功能的必要性

极端工况:电池系统在起火、爆炸等极端情况下会产生大量气体,若无法及时泄压,可能加剧爆炸程度。

防水透气阀同时需具备防爆功能,在正常工况下调节压差,在极端情况下快速泄压,防止爆炸加剧。

(3)防冷凝和腐蚀但空气湿度

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如果电池包内温度发生骤降,则内部很可能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可能导致高压电气回路短路,加速内部金属零件的腐蚀。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相对湿度可表示为:

式中,e为实际水汽压强,E为当前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强。当≥100%时,多余水汽即凝结为液态水。

02 核心材料与工作原理

(1)核心材料

防水透气阀的核心材料是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e-PTFE),具有致密的微孔结构(孔径仅0.1~10μm)。一般空气分子的平均直径仅为0.0004μm,而水滴直径通常在400μm左右,远大于微孔直径。

另外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具备良好的疏水性,水滴在其表面不会被润湿和摊开,而是聚集成水滴滑落。

不仅如此,薄膜还具有耐化学性、结构稳定性、疏油性,还可以有效阻止灰尘、油污等进入电池包内部。

(2)工作原理

在正常工况下,内置的e-PTFE防水透气膜允许气体双向流通,维持箱内外气压平衡;

当内部压力因热失控(如电芯短路引发气体急速膨胀)超过设定阈值(通常为20-40kPa)时,机械触发装置立即响应:

活塞式防爆阀通过弹簧被压缩释放泄压通道

顶针式防爆阀则利用高压气体顶破透气膜实现瞬间泄压。

气压平衡防爆阀通常由以下部件组成:

主体:支撑整体结构,提供安装接口。

透气膜:允许气体通过,同时防止液体和固体颗粒进入。

密封圈:确保防爆阀与电池系统外壳之间的密封性。

外部防护罩:保护透气膜免受机械损伤。

过滤网:过滤大颗粒污染物,延长透气膜寿命。

内部防护网:防止电池系统内部异物进入防爆阀。

防爆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02 分类与设计选型

(1)分类

a)活塞杆式防爆阀

结构:由弹簧、活塞杆及e-PTFE透气膜组成,内部设弹簧腔体。

特点可反复使用,爆破后活塞自动复位;但泄压速度较慢(约5-10秒),易受灰尘堵塞影响性能。

b)顶针式防爆阀

结构:内置顶针与透气膜,无弹簧组件,依赖高压气体顶破膜片。

特点:泄压速度极快(<1秒),一次性使用;透气量大(>5L/s),但需更换e-PTFE透气膜。

根据电芯种类的不同,防爆阀选型一般也有所不同。如果是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则一般选择具有定向快速泄压功能的防爆阀;而如果是热稳定较高的磷酸铁锂电池,一般选用成本较低的普通防水透气阀。

(2)设计选型原则

在选择电池防爆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开启压力阈值的设定

基于电池体系特性(如电芯化学体系、壳体结构强度)及应用环境(如海拔、温变范围)综合确定压力阈值。

决定因素:

壳体耐压极限:通常取壳体最大耐压失效值的60%-80%

热失控产气特性:需匹配电芯热失控初期气体生成速率(如三元锂电池初始产气速率可达5-10L/s)

安全冗余设计:建议叠加1.2-1.5倍安全系数,防止误触发或失效风险

例如,如果电池箱体的最大耐压失效压力为20kPa,防爆阀的开启压力通常会在这个最大压力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安全系数,比如80%,从而确定开启压力为16kPa。

2、正常工作时的透气量选择

根据国标GB38031-2025中“8.2.8温度冲击”的规定,电池包需要在-40-60℃的交替温度环境中进行测试,且两种极端温度间的转换时间需在30分钟以内。

假设电池包内部的空气净容积为50升。依据该标准,电池包从-40℃升温至60℃时,在30分钟内气体体积的膨胀量就是防爆阀所需的透气量。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的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保持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与其热力学温度成正比(V1/T1 = V2/T2 = C,其中C是常数)。因此,可以通过此公式计算出所需的透气量V3=V2-V1。

防爆阀的透气量需满足:

Q——防爆开启压力下的防爆阀透气量,L/min

Qc——电芯产气速率

n——防爆阀数量

m——热失控电芯数量

1.5为安全系数,需结合电芯热失控排气量和防爆阀理论排气量曲线对比进行选择

3、热失控泄压能力设计

锂电池热失控与热扩散是一个多重因素导致的复杂失效现象,深入研究这一过程及其引发电芯爆炸的机理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分析工作。

下面基于以下几个假设,进行简化计算:

假设电芯为圆柱形18650型号,其体积约为0.0165升;

当单个电芯发生爆炸时,其产生的热量足以使周围六个相邻电芯失效;

假设7个这样的圆柱形电芯同时失效,则产生气体的速度将达到25升/s。

直径为10mm、面积达到78.5mm2的直通孔,其排气速率可达到6L/s。

当电芯因热失控爆炸时,会产生高达其体积10倍的空气膨胀。

泄压面积需求计算:

25L/s(电芯分解) + 1.2L/s(包内空气膨胀) = 26.2L/s(总气体排放体积速率)

A=26.2÷6×78.5=342.8 mm2,对应直径约为防爆阀有效泄压直径约为20.9mm

总结:

防爆阀的选型注意事项

锂电池的热失控现象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在选择防爆阀时还需考虑电池包的箱体材质、工况等因素,并结合仿真分析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原文标题 : PACK制造工艺系列:新能源PACK防水透气防爆阀的工作原理、分类和选型

特点:泄压速度极快(<1秒),一次性使用;透气量大(>5L/s),但需更换e-PTFE透气膜。...原文标题:PACK制造工艺系列:新能源PACK防水透气防爆阀的工作原理、分类和选型。

防水透气阀(又称防爆阀)作为电池包的关键组件,既要抵御外界水汽侵入,又要平衡内外气压,更需在极端工况下快速泄压防爆。本文从作用、原理、材料、分类及选型5各方面简单介绍这项技术。电芯热失控起火1.gif

电芯热失控中喷发高温可燃烧烟气

01 防水透气阀的作用

(1)气压平衡的必要性

IP67防护等级的动力电池系统在长期使用中,因温度、海拔变化可能导致内外压差过大,超过密封界面承受能力,进而导致密封失效和IP67防护失效。

导致气压不平衡的典型工况:

(2)防爆功能的必要性

极端工况:电池系统在起火、爆炸等极端情况下会产生大量气体,若无法及时泄压,可能加剧爆炸程度。

防水透气阀同时需具备防爆功能,在正常工况下调节压差,在极端情况下快速泄压,防止爆炸加剧。

(3)防冷凝和腐蚀但空气湿度

当空气湿度较大时,如果电池包内温度发生骤降,则内部很可能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可能导致高压电气回路短路,加速内部金属零件的腐蚀。

根据理想气体定律,相对湿度可表示为:

式中,e为实际水汽压强,E为当前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强。当≥100%时,多余水汽即凝结为液态水。

02 核心材料与工作原理

(1)核心材料

防水透气阀的核心材料是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e-PTFE),具有致密的微孔结构(孔径仅0.1~10μm)。一般空气分子的平均直径仅为0.0004μm,而水滴直径通常在400μm左右,远大于微孔直径。

另外膨体聚四氟乙烯薄膜具备良好的疏水性,水滴在其表面不会被润湿和摊开,而是聚集成水滴滑落。

不仅如此,薄膜还具有耐化学性、结构稳定性、疏油性,还可以有效阻止灰尘、油污等进入电池包内部。

(2)工作原理

在正常工况下,内置的e-PTFE防水透气膜允许气体双向流通,维持箱内外气压平衡;

当内部压力因热失控(如电芯短路引发气体急速膨胀)超过设定阈值(通常为20-40kPa)时,机械触发装置立即响应:

活塞式防爆阀通过弹簧被压缩释放泄压通道

顶针式防爆阀则利用高压气体顶破透气膜实现瞬间泄压。

气压平衡防爆阀通常由以下部件组成:

主体:支撑整体结构,提供安装接口。

透气膜:允许气体通过,同时防止液体和固体颗粒进入。

密封圈:确保防爆阀与电池系统外壳之间的密封性。

外部防护罩:保护透气膜免受机械损伤。

过滤网:过滤大颗粒污染物,延长透气膜寿命。

内部防护网:防止电池系统内部异物进入防爆阀。

防爆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02 分类与设计选型

(1)分类

a)活塞杆式防爆阀

结构:由弹簧、活塞杆及e-PTFE透气膜组成,内部设弹簧腔体。

特点可反复使用,爆破后活塞自动复位;但泄压速度较慢(约5-10秒),易受灰尘堵塞影响性能。

b)顶针式防爆阀

结构:内置顶针与透气膜,无弹簧组件,依赖高压气体顶破膜片。

特点:泄压速度极快(<1秒),一次性使用;透气量大(>5L/s),但需更换e-PTFE透气膜。

根据电芯种类的不同,防爆阀选型一般也有所不同。如果是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则一般选择具有定向快速泄压功能的防爆阀;而如果是热稳定较高的磷酸铁锂电池,一般选用成本较低的普通防水透气阀。

(2)设计选型原则

在选择电池防爆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开启压力阈值的设定

基于电池体系特性(如电芯化学体系、壳体结构强度)及应用环境(如海拔、温变范围)综合确定压力阈值。

决定因素:

壳体耐压极限:通常取壳体最大耐压失效值的60%-80%

热失控产气特性:需匹配电芯热失控初期气体生成速率(如三元锂电池初始产气速率可达5-10L/s)

安全冗余设计:建议叠加1.2-1.5倍安全系数,防止误触发或失效风险

例如,如果电池箱体的最大耐压失效压力为20kPa,防爆阀的开启压力通常会在这个最大压力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安全系数,比如80%,从而确定开启压力为16kPa。

2、正常工作时的透气量选择

根据国标GB38031-2025中“8.2.8温度冲击”的规定,电池包需要在-40-60℃的交替温度环境中进行测试,且两种极端温度间的转换时间需在30分钟以内。

假设电池包内部的空气净容积为50升。依据该标准,电池包从-40℃升温至60℃时,在30分钟内气体体积的膨胀量就是防爆阀所需的透气量。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的盖·吕萨克定律,当压强保持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与其热力学温度成正比(V1/T1 = V2/T2 = C,其中C是常数)。因此,可以通过此公式计算出所需的透气量V3=V2-V1。

防爆阀的透气量需满足:

Q——防爆开启压力下的防爆阀透气量,L/min

Qc——电芯产气速率

n——防爆阀数量

m——热失控电芯数量

1.5为安全系数,需结合电芯热失控排气量和防爆阀理论排气量曲线对比进行选择

3、热失控泄压能力设计

锂电池热失控与热扩散是一个多重因素导致的复杂失效现象,深入研究这一过程及其引发电芯爆炸的机理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和分析工作。

下面基于以下几个假设,进行简化计算:

假设电芯为圆柱形18650型号,其体积约为0.0165升;

当单个电芯发生爆炸时,其产生的热量足以使周围六个相邻电芯失效;

假设7个这样的圆柱形电芯同时失效,则产生气体的速度将达到25升/s。

直径为10mm、面积达到78.5mm2的直通孔,其排气速率可达到6L/s。

当电芯因热失控爆炸时,会产生高达其体积10倍的空气膨胀。

泄压面积需求计算:

25L/s(电芯分解) + 1.2L/s(包内空气膨胀) = 26.2L/s(总气体排放体积速率)

A=26.2÷6×78.5=342.8 mm2,对应直径约为防爆阀有效泄压直径约为20.9mm

总结:

防爆阀的选型注意事项

锂电池的热失控现象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在选择防爆阀时还需考虑电池包的箱体材质、工况等因素,并结合仿真分析和实验数据进行综合评估。

原文标题 : PACK制造工艺系列:新能源PACK防水透气防爆阀的工作原理、分类和选型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