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减持明细,彭超才计划减持2.75万股,预计套现约208.4万元,此前他已累计减持2.62万股,套现265.88万元。副总裁兼董秘陆阳则首次减持1.05万股,预计套现79.57万元。所有高管的减持股份均源自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的持股及股权激励计划。公司公告明确指出,此次减持不会影响公司的控制权与经营稳定性。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减持是阳光电源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多名高管同步行动,但整体减持规模有限,占个人持股比例较低。例如,赵为持股比例为0.48%,此次仅减持0.01%。
全球光储龙头,实控人持股31.5%
资料显示,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公司专注于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风电变流器等新能源设备的研发与制造,是国内少数掌握可再生能源电源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于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及智慧能源运维服务,产品广泛应用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自2021年起稳居全球第一。
股权方面,公司创始人曹仁贤为董事长兼实控人,直接及间接持股31.5%,技术出身并深耕行业超过20年。
光伏业务稳健,储能跃升至第二增长极
作为全球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2024年光伏逆变器全球出货量达到147GW,同比增长13.08%,实现营收291.27亿元,占总营收的37.41%,毛利率为30.90%;并且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储能系统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2024年全球发货量28GWh,同比激增167%,营收规模达249.59亿元,同比增长40.21%,毛利率提升至36.69%,成为公司利润的核心支柱。
此外,其市场布局从中美澳三国扩展至欧洲、中东、亚太等全球多个地区,呈现“全面开花”的格局。
在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公司的海外营收占比高达46.62%,毛利率高达40.29%,远超国内的20.91%,为公司贡献了63%的毛利,行业优势显著。
在产能与员工规模方面, 为支撑其全球化战略,阳光电源自2018年至2024年员工数量增长了550%,超过17000人,成为逆变器行业中唯一的“万人级”企业。此外,海外员工数量增至1,774人,同比增长16.86%。公司通过本地化生产策略有效规避贸易风险。
2024年盈利破百亿,2025Q1增速再提速
业绩方面,2024年全年,阳光电源营业总收入达到778.5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7.76%;归母净利润实现110.36亿元,同比增长16.92%。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到120.6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72.85%。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36亿元,同比增长50.92%;归母净利润为38.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2.52%;扣非净利润为36.76亿元,同比增长76.46%。
关于增长的主要原因,2024年公司储能业务毛利大幅增长,达到25亿元,弥补了光伏逆变器毛利减少的15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受国内光伏抢装潮、海外库存补充及美国关税政策窗口期“抢发货”等多重因素影响,储能业务增速超出预期。
在风险方面,一是公司应收账款高企,2024年末应收款达到27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99%,主要因储能及电站项目回款周期长;二是美国关税政策的变动也带来了不确定性,若关税上调,短期内可能会对公司的出货造成影响。但公司已在海外(如泰国、印度)建厂,并采购本地电芯,预计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打通供应链,以降低关税政策变动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