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跑华为!阿里本周发布AI/AR眼镜?

智车科技

1周前

BES2800还对音频性能、心率/血氧检测等可穿戴设备核心功能进行了专门优化,并创新性地支持蓝牙音频和低功耗Wi-Fi音频双模连接,能够实现无损音频传输和更低延时,这对于智能眼镜的音频交互体验至关重要。

01阿里即将在本周发布AI/AR眼镜

据智能涌现消息,阿里巴巴即将在本周发布其首款AI/AR眼镜。此前业内专家预测阿里和华为在今年Q3到明年Q1推出相关新品,若智能涌现消息属实,则意味着阿里将成功"抢跑"华为。

华为 VS 阿里,图源:AR圈

事实上,关于阿里智能眼镜项目的传闻由来已久。早在去年,AR圈就已透露阿里将在今年发布智能眼镜的消息(详见:大模型厂商“铸剑”AI眼镜,终端AI大战一触即发 | 字节 VS 阿里 VS 百度),上周更是进一步爆料了更多细节(详见:破局?!互联网巨头杀入光波导AR眼镜赛道!)。而此次智能涌现的报道则补充了更多信息,让这款神秘产品的全貌逐渐清晰。

光波导AR眼镜爆炸图(本图为结构分析,并不代表实际产品,如摄像头布局存在多种方案,可为居中搭载,亦可搭载于镜腿侧),图源:AR圈

02阿里AI/AR眼镜配置

相比其他厂商,阿里的最大优势在于深厚的生态整合能力。据智能涌现透露,这款产品不仅具备实时翻译、语音助手、音乐播放等智能眼镜的标配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与阿里生态的深度整合。高德地图、支付宝、淘宝等核心应用团队全程参与了产品开发,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眼镜直接完成导航、支付、购物等日常操作。想象一下,当你在商场看到心仪商品时,只需通过眼镜就能完成比价、下单、支付的全流程,或者在陌生城市旅行时,眼镜能够提供实时导航并推荐周边美食——这种无缝闭环体验是其他厂商难以复制的核心壁垒。

在AI能力方面,阿里采用了"通用+垂直"的差异化策略。基础交互由通义千问大模型提供支撑,确保日常对话的自然流畅;而在学习、健康等专业场景下,则调用夸克团队专门训练的垂直化模型,实现更精准的专业服务。这种双重AI架构,既保证了通用性,又在特定场景下提供了专业级的深度体验。

在硬件配置上,阿里同样展现出了不俗的野心。据智能涌现透露,该产品搭载高通骁龙AR1+恒玄BES2800双芯片架构。产品线规划包含两个版本:不带显示的AI眼镜和具备光波导显示功能的AR眼镜,其中后者将作为优先发布版本。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恒玄BES2800芯片的选择。根据XR研究院专家透露,小米AI眼镜采用的是高通AR1+恒玄BES2700方案,而阿里选择的BES2800相比BES2700有着显著的代际优势。

首先是制程工艺的跨越式升级。BES2700采用12nm FinFET工艺,而BES2800则升级到更先进的6nm FinFET工艺制程,这不仅带来了更出色的功耗控制,也为更强的性能表现奠定了基础。

在性能方面,BES2800相较BES2700实现了大幅跃升:CPU算力提升了一倍,NPU算力更是提升了四倍以上。这种算力的大幅提升,为AI眼镜的本地AI计算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意味着更多的AI功能可以在本地完成,减少对云端的依赖,提升响应速度和隐私保护水平。

恒玄BES2800芯片架构,图源:恒玄

此外,BES2800还对音频性能、心率/血氧检测等可穿戴设备核心功能进行了专门优化,并创新性地支持蓝牙音频和低功耗Wi-Fi音频双模连接,能够实现无损音频传输和更低延时,这对于智能眼镜的音频交互体验至关重要。

03华为智能眼镜

华为方面的情况则截然不同。据XR研究院专家透露,受美国制裁影响,华为无法使用高通AR1芯片,只能依赖海思的自研芯片方案。

从华为目前的芯片技术储备来看,其智能眼镜可能会采用海思自研的多模连接芯片与可穿戴处理器组合方案。华为在可穿戴芯片领域有麒麟A1、麒麟W系列等产品布局,在连接芯片方面也有Hi系列等多款方案。这些芯片支持Wi-Fi、蓝牙等多模连接功能,具备一定的可穿戴设备适配基础。

HISILICON(华为海思)芯片,图源:华为海思

然而,受美国制裁影响,海思在先进制程工艺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无论华为采用哪种芯片方案,在制程工艺、AI算力和整体功耗控制方面都与高通AR1的4nm工艺存在明显代差。对于需要长时间佩戴的眼镜设备来说,功耗控制是一个关键指标,制程代差在这里显得尤为致命。

这种芯片层面的技术差距,加上功耗控制的挑战,为阿里“抢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阿里抢跑智能眼镜市场并非偶然之举,放眼全球市场,科技巨头们都在密集布局。Meta的首款AR眼镜Meta Celeste预计在9月发布,苹果的光波导AR眼镜项目则瞄准2027年上市,届时将与Vision Pro 3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

从整个行业的时间线来看,2025-2027年将成为光波导AR眼镜的关键爆发期。除了已经推出产品的Rokid、雷鸟(TCL旗下)、影目和魅族等品牌外,Meta、阿里、小米、亚马逊、苹果、三星和华为等科技巨头都将在此期间陆续推出同类产品。

关于阿里与华为智能眼镜,你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原文标题 : 抢跑华为!阿里本周发布AI/AR眼镜?

BES2800还对音频性能、心率/血氧检测等可穿戴设备核心功能进行了专门优化,并创新性地支持蓝牙音频和低功耗Wi-Fi音频双模连接,能够实现无损音频传输和更低延时,这对于智能眼镜的音频交互体验至关重要。

01阿里即将在本周发布AI/AR眼镜

据智能涌现消息,阿里巴巴即将在本周发布其首款AI/AR眼镜。此前业内专家预测阿里和华为在今年Q3到明年Q1推出相关新品,若智能涌现消息属实,则意味着阿里将成功"抢跑"华为。

华为 VS 阿里,图源:AR圈

事实上,关于阿里智能眼镜项目的传闻由来已久。早在去年,AR圈就已透露阿里将在今年发布智能眼镜的消息(详见:大模型厂商“铸剑”AI眼镜,终端AI大战一触即发 | 字节 VS 阿里 VS 百度),上周更是进一步爆料了更多细节(详见:破局?!互联网巨头杀入光波导AR眼镜赛道!)。而此次智能涌现的报道则补充了更多信息,让这款神秘产品的全貌逐渐清晰。

光波导AR眼镜爆炸图(本图为结构分析,并不代表实际产品,如摄像头布局存在多种方案,可为居中搭载,亦可搭载于镜腿侧),图源:AR圈

02阿里AI/AR眼镜配置

相比其他厂商,阿里的最大优势在于深厚的生态整合能力。据智能涌现透露,这款产品不仅具备实时翻译、语音助手、音乐播放等智能眼镜的标配功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与阿里生态的深度整合。高德地图、支付宝、淘宝等核心应用团队全程参与了产品开发,这意味着用户可以通过眼镜直接完成导航、支付、购物等日常操作。想象一下,当你在商场看到心仪商品时,只需通过眼镜就能完成比价、下单、支付的全流程,或者在陌生城市旅行时,眼镜能够提供实时导航并推荐周边美食——这种无缝闭环体验是其他厂商难以复制的核心壁垒。

在AI能力方面,阿里采用了"通用+垂直"的差异化策略。基础交互由通义千问大模型提供支撑,确保日常对话的自然流畅;而在学习、健康等专业场景下,则调用夸克团队专门训练的垂直化模型,实现更精准的专业服务。这种双重AI架构,既保证了通用性,又在特定场景下提供了专业级的深度体验。

在硬件配置上,阿里同样展现出了不俗的野心。据智能涌现透露,该产品搭载高通骁龙AR1+恒玄BES2800双芯片架构。产品线规划包含两个版本:不带显示的AI眼镜和具备光波导显示功能的AR眼镜,其中后者将作为优先发布版本。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恒玄BES2800芯片的选择。根据XR研究院专家透露,小米AI眼镜采用的是高通AR1+恒玄BES2700方案,而阿里选择的BES2800相比BES2700有着显著的代际优势。

首先是制程工艺的跨越式升级。BES2700采用12nm FinFET工艺,而BES2800则升级到更先进的6nm FinFET工艺制程,这不仅带来了更出色的功耗控制,也为更强的性能表现奠定了基础。

在性能方面,BES2800相较BES2700实现了大幅跃升:CPU算力提升了一倍,NPU算力更是提升了四倍以上。这种算力的大幅提升,为AI眼镜的本地AI计算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撑,意味着更多的AI功能可以在本地完成,减少对云端的依赖,提升响应速度和隐私保护水平。

恒玄BES2800芯片架构,图源:恒玄

此外,BES2800还对音频性能、心率/血氧检测等可穿戴设备核心功能进行了专门优化,并创新性地支持蓝牙音频和低功耗Wi-Fi音频双模连接,能够实现无损音频传输和更低延时,这对于智能眼镜的音频交互体验至关重要。

03华为智能眼镜

华为方面的情况则截然不同。据XR研究院专家透露,受美国制裁影响,华为无法使用高通AR1芯片,只能依赖海思的自研芯片方案。

从华为目前的芯片技术储备来看,其智能眼镜可能会采用海思自研的多模连接芯片与可穿戴处理器组合方案。华为在可穿戴芯片领域有麒麟A1、麒麟W系列等产品布局,在连接芯片方面也有Hi系列等多款方案。这些芯片支持Wi-Fi、蓝牙等多模连接功能,具备一定的可穿戴设备适配基础。

HISILICON(华为海思)芯片,图源:华为海思

然而,受美国制裁影响,海思在先进制程工艺方面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无论华为采用哪种芯片方案,在制程工艺、AI算力和整体功耗控制方面都与高通AR1的4nm工艺存在明显代差。对于需要长时间佩戴的眼镜设备来说,功耗控制是一个关键指标,制程代差在这里显得尤为致命。

这种芯片层面的技术差距,加上功耗控制的挑战,为阿里“抢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

阿里抢跑智能眼镜市场并非偶然之举,放眼全球市场,科技巨头们都在密集布局。Meta的首款AR眼镜Meta Celeste预计在9月发布,苹果的光波导AR眼镜项目则瞄准2027年上市,届时将与Vision Pro 3形成完整的产品矩阵。

从整个行业的时间线来看,2025-2027年将成为光波导AR眼镜的关键爆发期。除了已经推出产品的Rokid、雷鸟(TCL旗下)、影目和魅族等品牌外,Meta、阿里、小米、亚马逊、苹果、三星和华为等科技巨头都将在此期间陆续推出同类产品。

关于阿里与华为智能眼镜,你如何看待?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

原文标题 : 抢跑华为!阿里本周发布AI/AR眼镜?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