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院成功中标“青海亿储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青海众控德令哈350MW光热发电示范项目”2项全国首批350MW级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关键系统设计(均为勘察设计标段一)。该项目不仅是当前全国最大规模光热发电项目,更标志着我国在大容量、高参数、智能化光热发电技术应用上迈出坚实一步。两项目镜场面积均超过300万平方米,储热时长均达14小时,建成后年均可提供清洁电力约10亿度。
无独有偶,7月16日,在新疆哈密戈壁深处,全球单期最大的1500兆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汽轮机基础刚刚完成浇筑,核心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9%以上,单机容量实现从50兆瓦到150兆瓦的跃升。
而在海拔4650米的西藏开投安多县,约1.6万面定日镜组成的“金色矩阵”正在唐古拉山南侧铺开。这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塔式光热电站,建成后将使藏北电网供电能力提升约20万千瓦。
超越光伏的储热革命
光热发电(CSP)与人们熟知的光伏发电有着本质区别。
这项技术不是直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而是利用太阳的热能驱动发电系统。其核心过程是:通过大规模定日镜阵列将阳光反射并聚焦到吸热塔顶端,加热塔内流动的熔盐介质。这些被加热至560℃以上(可融化钢铁)的熔盐随后被储存于特制储罐中,形成巨大的热能“电池”。当电网需要电力时,高温熔盐通过换热系统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传统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套技术路径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即使太阳落山,储存的热能仍可持续发电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
储热能力使光热发电成为可再生能源中少见的稳定可控电源。青海德令哈350MW光热项目配备14小时熔盐储能系统,能有效解决光伏发电“看天吃饭”的波动性问题。
与电池储电相比,熔盐储热具有成本低、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势。一套完整的储热系统可以让光热电站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发电,成为电网中可靠的基荷电源。
光热装机潮涌正当时
回溯十年,中国光热发电产业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据CSPPLAZA统计,全球光热项目总装机容量十年间增长1.7倍,从2014年的4.5GW增至2024年的7.8GW。中国贡献了其中重要增量。从各国装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我国已建成光热发电项目总装机约856MW,仅次于老牌光热大国西班牙和美国,已投运的商业化光热电站有12个,总装机800MW。
表:截至2024年,中国已投运的商业化光热电站
2025年,中国光热版图持续扩张。东起戈壁,西至高原,多个项目同步推进:
4月29日,青海首个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完成汽轮机一次冲转成功,并于同日完成全系统投运发电;
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项目10万千瓦光热工程目前已进入建设冲刺阶段,项目整体计划10月底施工完成;
6月10日,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万千瓦光热电站作为西藏首个塔式光热项目开工,将示范“光热+风电+光伏”一体化电源平台。
项目进程虽各不相同,但可以预见的是,今年中国还将迎来新一轮光热电站投运并网潮,新增并网装机量将成倍增长,中国市场将再度为全球光热新增装机作出重要贡献。
未来已至,光热正燃。随着镜场面积不断延展、熔盐温度持续攀升,这场始于西部荒漠的储热革命,终将照亮零碳中国的可持续未来。
原文标题 : 万镜追日,熔盐蓄能,中国光热发电点亮可持续未来
近日,西北院成功中标“青海亿储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青海众控德令哈350MW光热发电示范项目”2项全国首批350MW级光热发电示范(试点)项目关键系统设计(均为勘察设计标段一)。该项目不仅是当前全国最大规模光热发电项目,更标志着我国在大容量、高参数、智能化光热发电技术应用上迈出坚实一步。两项目镜场面积均超过300万平方米,储热时长均达14小时,建成后年均可提供清洁电力约10亿度。
无独有偶,7月16日,在新疆哈密戈壁深处,全球单期最大的1500兆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汽轮机基础刚刚完成浇筑,核心设备国产化率高达99%以上,单机容量实现从50兆瓦到150兆瓦的跃升。
而在海拔4650米的西藏开投安多县,约1.6万面定日镜组成的“金色矩阵”正在唐古拉山南侧铺开。这是全球海拔最高的塔式光热电站,建成后将使藏北电网供电能力提升约20万千瓦。
超越光伏的储热革命
光热发电(CSP)与人们熟知的光伏发电有着本质区别。
这项技术不是直接将阳光转化为电能,而是利用太阳的热能驱动发电系统。其核心过程是:通过大规模定日镜阵列将阳光反射并聚焦到吸热塔顶端,加热塔内流动的熔盐介质。这些被加热至560℃以上(可融化钢铁)的熔盐随后被储存于特制储罐中,形成巨大的热能“电池”。当电网需要电力时,高温熔盐通过换热系统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传统汽轮发电机发电。这套技术路径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即使太阳落山,储存的热能仍可持续发电数小时甚至十余小时。
储热能力使光热发电成为可再生能源中少见的稳定可控电源。青海德令哈350MW光热项目配备14小时熔盐储能系统,能有效解决光伏发电“看天吃饭”的波动性问题。
与电池储电相比,熔盐储热具有成本低、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势。一套完整的储热系统可以让光热电站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发电,成为电网中可靠的基荷电源。
光热装机潮涌正当时
回溯十年,中国光热发电产业经历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据CSPPLAZA统计,全球光热项目总装机容量十年间增长1.7倍,从2014年的4.5GW增至2024年的7.8GW。中国贡献了其中重要增量。从各国装机规模来看,截至2024年,我国已建成光热发电项目总装机约856MW,仅次于老牌光热大国西班牙和美国,已投运的商业化光热电站有12个,总装机800MW。
表:截至2024年,中国已投运的商业化光热电站
2025年,中国光热版图持续扩张。东起戈壁,西至高原,多个项目同步推进:
4月29日,青海首个100兆瓦光热发电项目——三峡能源青豫直流二期100兆瓦光热工程完成汽轮机一次冲转成功,并于同日完成全系统投运发电;
鲁能阜康市多能互补项目10万千瓦光热工程目前已进入建设冲刺阶段,项目整体计划10月底施工完成;
6月10日,西藏开投安多土硕10万千瓦光热电站作为西藏首个塔式光热项目开工,将示范“光热+风电+光伏”一体化电源平台。
项目进程虽各不相同,但可以预见的是,今年中国还将迎来新一轮光热电站投运并网潮,新增并网装机量将成倍增长,中国市场将再度为全球光热新增装机作出重要贡献。
未来已至,光热正燃。随着镜场面积不断延展、熔盐温度持续攀升,这场始于西部荒漠的储热革命,终将照亮零碳中国的可持续未来。
原文标题 : 万镜追日,熔盐蓄能,中国光热发电点亮可持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