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诊工作中,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拿着体检报告忧心忡忡的患者:“贾医生,我平时不喝酒,吃得也不油腻,怎么会有脂肪肝?”、“脂肪肝是不是离肝癌不远了?”、“听说脂肪肝能逆转,是真的吗?我该怎么做?”……面对这些高频疑问,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关键信息:脂肪肝(尤其是早期阶段)是一种可以预防和逆转的疾病!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重视,并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临床实践和国内外权威指南,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脂肪肝及其逆转之道。
贾佩副主任医师
蒲城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科主任
毕业于湖北省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保健学会感染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西安市研究型医学会艾滋病性别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渭南市感染学术委员会委员
渭南市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
2020年曾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进修学习
先后发表国家级、省级专业论文3篇:1、“奥曲肽+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发表于《健康必读》;2、“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发表于《当代医药论丛》;3、“两性霉素B脂质体成功治疗1例以肾损害为突出表现的黑热病”发表于《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多次获得市级、县级“先进个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从事传染病专业诊治15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待查、肝病(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病心理治疗)、布鲁菌病、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各种出疹性疾病的研究、诊断、治疗
脂肪肝:
肝脏里的“隐形负担”
简单来说,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是指肝脏内堆积了过多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超过了肝脏重量的5%。它主要分为两大类:
●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这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低HDL) 等代谢问题。它常常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
● 酒精性脂肪肝(AFLD):顾名思义,由长期过量饮酒直接导致。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明确的毒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脂肪肝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让人掉以轻心。但如果不加干预,脂肪在肝脏持续堆积和氧化应激,就可能引发肝脏炎症(脂肪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风险。因此,早期干预是阻断疾病进展的重中之重。
脂肪肝能否逆转?
关键在于“时机”和“行动”!
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早期脂肪肝(单纯性脂肪肝阶段)是完全有机会逆转的!
通过下文将详细介绍的、基于科学证据的生活方式管理,肝脏内沉积的脂肪是能够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退的。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都证实了这一点。
但必须强调一个严峻事实:一旦脂肪肝进展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阶段,肝脏结构发生了实质性改变,逆转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甚至变得不可逆。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是逆转脂肪肝的黄金法则。当您的体检报告提示脂肪肝时,请务必重视,立即开始行动。
科学逆转脂肪肝:
生活管理是核心武器
战胜脂肪肝没有捷径,持之以恒地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 以下是结合权威指南(如《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给出的核心建议:
1. 饮食调整:低糖、低脂、高纤维
● 减少精制糖和果糖:避免含糖饮料、甜点、果汁,果糖在肝脏代谢易转化为脂肪。
● 控制碳水化合物:减少精制米面,选择全谷物(燕麦、糙米、藜麦)。
●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鱼类、鸡胸肉、豆类、低脂乳制品,促进肝细胞修复。
● 多吃膳食纤维:蔬菜(菠菜、西兰花)、水果(苹果、蓝莓)、坚果(核桃、杏仁)帮助代谢脂肪。
● 选择健康脂肪:用橄榄油、亚麻籽油替代动物油,减少反式脂肪(油炸食品、加工零食)。
2. 规律运动:有氧+抗阻结合
● 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150分钟,帮助燃烧内脏脂肪。
● 抗阻训练:每周2-3次力量训练(深蹲、俯卧撑),增加肌肉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3. 控制体重,减少内脏脂肪
● 目标减重5%-10%:研究显示,减重5%可显著减少肝脏脂肪,10%可能逆转脂肪肝。
● 避免快速减肥:极端节食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建议每周减0.5-1公斤。
4. 戒酒或严格限酒
酒精直接损害肝细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戒酒。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应限制饮酒(男性≤2杯/天,女性≤1杯/天)。
5. 改善代谢指标
● 控制血糖: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患者需监测血糖,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如二甲双胍)。
● 调节血脂:高甘油三酯患者可补充Omega-3(鱼油),或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
6. 避免伤肝药物和毒素
● 慎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某些抗生素)。
● 减少接触环境毒素(农药、化学添加剂)。
7. 补充护肝营养素
● 维生素E:抗氧化,适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患者(需医生指导)。
● 奶蓟草(水飞蓟素):可能保护肝细胞,但证据有限,不建议盲目服用。
● 咖啡:研究表明,适量咖啡(每天1-2杯)可能降低肝纤维化风险。
需要就医的情况
脂肪肝早期通常“静悄悄”,但出现以下症状时,往往提示肝脏损害可能加重或存在其他问题,务必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 持续、无法缓解的疲劳乏力感。
● 右上腹部(肝区)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胀痛、闷痛或不适。
● 皮肤或眼白(巩膜)发黄(黄疸)。
● 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体重却不明原因地明显下降。
● 体检复查显示肝功能指标(如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异常升高。
总结
脂肪肝的逆转,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健康持久战”。抓住单纯性脂肪肝的早期阶段,通过科学、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完全可以实现逆转的目标!
请牢记这五大核心行动纲领:
● 调整饮食结构:低糖(尤其果糖添加糖)、低劣质脂肪、高纤维、足量优质蛋白。
● 坚持规律运动:有氧结合力量,找到乐趣,持之以恒。
● 实现并维持健康体重:设定5%-10%的减重目标,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 严格限制或戒除酒精:酒精是肝脏健康的明确威胁。
● 积极管理相关代谢疾病:协同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通常,坚持严格执行上述方案3-6个月后复查(如肝脏超声、FibroScan肝纤维化扫描等),大多数患者都能看到肝脏脂肪含量的显著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请务必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让医生评估效果,及时调整方案。医患同心,科学管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守护好您的“小心肝”!
参考资料
1、罗雨欣,尹凤荣,张晓岚.2017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J].临床荟萃,2017,32(11):946-948.
2、《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J].中国出版,2015,(06):73.
作者:贾佩蒲城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科主任
在门诊工作中,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拿着体检报告忧心忡忡的患者:“贾医生,我平时不喝酒,吃得也不油腻,怎么会有脂肪肝?”、“脂肪肝是不是离肝癌不远了?”、“听说脂肪肝能逆转,是真的吗?我该怎么做?”……面对这些高频疑问,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关键信息:脂肪肝(尤其是早期阶段)是一种可以预防和逆转的疾病! 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重视,并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临床实践和国内外权威指南,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脂肪肝及其逆转之道。
贾佩副主任医师
蒲城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科主任
毕业于湖北省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陕西省保健学会感染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西安市研究型医学会艾滋病性别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渭南市感染学术委员会委员
渭南市应急管理专家组成员
2020年曾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进修学习
先后发表国家级、省级专业论文3篇:1、“奥曲肽+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发表于《健康必读》;2、“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急性肾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评价”发表于《当代医药论丛》;3、“两性霉素B脂质体成功治疗1例以肾损害为突出表现的黑热病”发表于《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多次获得市级、县级“先进个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从事传染病专业诊治15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待查、肝病(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病心理治疗)、布鲁菌病、肾综合征出血热、艾滋病、各种出疹性疾病的研究、诊断、治疗
脂肪肝:
肝脏里的“隐形负担”
简单来说,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是指肝脏内堆积了过多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超过了肝脏重量的5%。它主要分为两大类:
●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这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与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超重/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低HDL) 等代谢问题。它常常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
● 酒精性脂肪肝(AFLD):顾名思义,由长期过量饮酒直接导致。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明确的毒性作用。
需要警惕的是:脂肪肝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容易让人掉以轻心。但如果不加干预,脂肪在肝脏持续堆积和氧化应激,就可能引发肝脏炎症(脂肪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增加肝癌风险。因此,早期干预是阻断疾病进展的重中之重。
脂肪肝能否逆转?
关键在于“时机”和“行动”!
这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早期脂肪肝(单纯性脂肪肝阶段)是完全有机会逆转的!
通过下文将详细介绍的、基于科学证据的生活方式管理,肝脏内沉积的脂肪是能够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退的。大量临床研究和实践都证实了这一点。
但必须强调一个严峻事实:一旦脂肪肝进展到肝纤维化或肝硬化阶段,肝脏结构发生了实质性改变,逆转的难度就会大大增加,甚至变得不可逆。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是逆转脂肪肝的黄金法则。当您的体检报告提示脂肪肝时,请务必重视,立即开始行动。
科学逆转脂肪肝:
生活管理是核心武器
战胜脂肪肝没有捷径,持之以恒地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根本、最有效的策略。 以下是结合权威指南(如《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指南)给出的核心建议:
1. 饮食调整:低糖、低脂、高纤维
● 减少精制糖和果糖:避免含糖饮料、甜点、果汁,果糖在肝脏代谢易转化为脂肪。
● 控制碳水化合物:减少精制米面,选择全谷物(燕麦、糙米、藜麦)。
●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鱼类、鸡胸肉、豆类、低脂乳制品,促进肝细胞修复。
● 多吃膳食纤维:蔬菜(菠菜、西兰花)、水果(苹果、蓝莓)、坚果(核桃、杏仁)帮助代谢脂肪。
● 选择健康脂肪:用橄榄油、亚麻籽油替代动物油,减少反式脂肪(油炸食品、加工零食)。
2. 规律运动:有氧+抗阻结合
● 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每周≥150分钟,帮助燃烧内脏脂肪。
● 抗阻训练:每周2-3次力量训练(深蹲、俯卧撑),增加肌肉量,改善胰岛素抵抗。
3. 控制体重,减少内脏脂肪
● 目标减重5%-10%:研究显示,减重5%可显著减少肝脏脂肪,10%可能逆转脂肪肝。
● 避免快速减肥:极端节食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建议每周减0.5-1公斤。
4. 戒酒或严格限酒
酒精直接损害肝细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戒酒。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也应限制饮酒(男性≤2杯/天,女性≤1杯/天)。
5. 改善代谢指标
● 控制血糖: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患者需监测血糖,必要时遵医嘱用药(如二甲双胍)。
● 调节血脂:高甘油三酯患者可补充Omega-3(鱼油),或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
6. 避免伤肝药物和毒素
● 慎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某些抗生素)。
● 减少接触环境毒素(农药、化学添加剂)。
7. 补充护肝营养素
● 维生素E:抗氧化,适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患者(需医生指导)。
● 奶蓟草(水飞蓟素):可能保护肝细胞,但证据有限,不建议盲目服用。
● 咖啡:研究表明,适量咖啡(每天1-2杯)可能降低肝纤维化风险。
需要就医的情况
脂肪肝早期通常“静悄悄”,但出现以下症状时,往往提示肝脏损害可能加重或存在其他问题,务必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 持续、无法缓解的疲劳乏力感。
● 右上腹部(肝区)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胀痛、闷痛或不适。
● 皮肤或眼白(巩膜)发黄(黄疸)。
● 没有刻意节食或增加运动,体重却不明原因地明显下降。
● 体检复查显示肝功能指标(如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谷氨酰转肽酶)持续异常升高。
总结
脂肪肝的逆转,是一场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健康持久战”。抓住单纯性脂肪肝的早期阶段,通过科学、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完全可以实现逆转的目标!
请牢记这五大核心行动纲领:
● 调整饮食结构:低糖(尤其果糖添加糖)、低劣质脂肪、高纤维、足量优质蛋白。
● 坚持规律运动:有氧结合力量,找到乐趣,持之以恒。
● 实现并维持健康体重:设定5%-10%的减重目标,循序渐进,安全第一。
● 严格限制或戒除酒精:酒精是肝脏健康的明确威胁。
● 积极管理相关代谢疾病:协同控制血糖、血脂、血压。
通常,坚持严格执行上述方案3-6个月后复查(如肝脏超声、FibroScan肝纤维化扫描等),大多数患者都能看到肝脏脂肪含量的显著改善甚至恢复正常。请务必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让医生评估效果,及时调整方案。医患同心,科学管理,我们完全有能力守护好您的“小心肝”!
参考资料
1、罗雨欣,尹凤荣,张晓岚.2017年美国肝病研究学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和管理指南解读[J].临床荟萃,2017,32(11):946-948.
2、《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J].中国出版,2015,(06):73.
作者:贾佩蒲城县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