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审核和汇总冶金大中型企业2024年度财务决算年报,更全面地掌握会员企业2024年度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促进行业财务信息交流和对标挖潜增效,7月10日-1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浙江杭州召开了2024年度冶金大中型企业财务年报汇审会议。
图为会议现场
钢协党委常委、副会长唐祖君出席会议并讲话。钢协副秘书长兼产业运行部主任陈玉千主持会议并作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产业运行部副主任兼效益监测处处长董志强总结了财务快报和财务年报工作情况。来自宝武、鞍钢、沙钢、首钢、河钢、太钢等60多家企业1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
图为唐祖君
唐祖君在会上谈了四点看法。一是充分认识财务年报工作的重要性。财务年报是行业运行和企业经营分析的基础;是国家宏观调控、行业产业治理和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依据;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根据。钢铁企业财务人员应增强做好财务年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尽善尽美。
二是强化财务工作的战略支撑。财务工作不仅是“记账”和“管钱”,更要创造价值。要支持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支持资源优化配置,促进钢铁行业有退有进;要加强碳资产、碳交易、碳成本的研究,助力行业进入碳市场。
三是聚焦关键问题,持续精准发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要稳价格,不能低于成本销售钢材,破除“内卷式”竞争;要降成本,一方面应加强集中采购,减少跑冒滴漏,另一方面应大力降低物流成本;要增效益,高质量发展不仅是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率,同时也要高效益;要防风险,对于钢铁企业,要提高风险意识,尤其是财务风险,要关注经营性现金流和资产负债率,守住安全经营的底线。
四是对财务年报工作的建议。第一是要真实,“不做假账”是这项工作的底线;第二是要全面,财务年报不仅只有三张主表,还有多张单项报表,希望各企业尽量填全,为行业运行分析提供支撑;第三是要及时,要按时报送有关数据,提高时效性,为后续工作开展打好基础。
图为陈玉千
会上,陈玉千从生产、消费、进出口、库存、价格、成本、效益等方面分析了今年以来钢铁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钢铁行业形势依旧严峻,虽然粗钢产量同比小幅下降,但表观消费量降幅更大,供给强于需求的态势仍然显著,钢材市场价格总体呈下行态势,但降幅小于原燃料成本降幅。受“降价小于降本”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行业效益大幅回升,创近三年来新高,但盈利水平依然较低,企业不能盲目乐观。
对于后期钢铁行业面临的形势,陈玉千分析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已进入减量发展新阶段,国内需求连续下降不可忽视。上半年,下游用钢行业的运行数据显示,国内市场钢铁需求仍处于下降通道中。房地产行业仍处于深度探底中,对用钢需求的兜底作用将持续减弱。制造业用钢需求也有一些不利因素,中国制造业PMI已连续2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一些行业产量下降或增幅放缓。下半年国内钢铁需求仍将呈下降走势。二是出口隐患需高度警惕。上半年钢材出口极大缓解了国内钢铁供需矛盾,但下半年能否持续,需重点关注。另外,我国钢材间接出口多年增长的态势今年可能发生变化,导致今年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面临双重压力。
面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首次出现的国内需求、钢材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等需求端三重压力,只有依靠供给端的举措来解决。“自律控产稳价格”仍然是目前钢铁行业最优解。钢铁企业仍需坚持“三定三不要”的经营原则,加强行业自律。当供给端相对保持自律克制,即便在整体需求承压的情况下,钢铁行业效益仍能实现改善。度过困难时期,靠“自律控产稳价格”,靠严格执行“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
董志强对财务快报、财务年报等工作进行了总结。在会员企业的大力支持下,行业财务快报、财务年报等工作顺利开展,为国家部委、行业协会了解行业运行情况和经营成果,为会员企业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结合快报和年报数据,在行业经营情况分析、中外钢铁企业对比研究、财税金融政策研究、落实“两个转化”反映行业诉求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下一步,将继续完善财务快报和财务年报报送体系,加强多维度行业运行情况分析和财税金融政策研究,推动解决行业痛点问题。希望会员企业同协会一起努力,在数据“快、准、全”上持续改进,为行业、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财务信息服务。
会议还邀请专家作经验交流和成果分享。阿里资产央部及央企合作部总经理皮君、百望股份华东大区咨询方案负责人王斌、冶金经研中心《冶金财会》杂志主编李凌先后作了主题发言,分别介绍了钢铁企业资产处置、财税数字化升级,以及研发管控标准等方面的经验和方案。会议还邀请专家对各企业报送的2024年度财务年报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保证财务年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