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李唐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第二期三年行动”)有关情况。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任占斌在回应新华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第二期三年行动的核心是把“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既要解决“有没有岗位”的问题,更要解决“适不适合”“稳不稳定”的问题。此外,政府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残疾人创业者“开绿灯”,减免加盟费、提供流量扶持,甚至放宽审核条件,帮助他们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他介绍,第二期三年行动在优化提升就业服务方面可以概括为“三个一”:对有就业服务需求的残疾人至少提供一次就业服务,对连续三年不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的用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雇主培训,对有安排残疾人就业潜力的用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拓岗。
任占斌表示,作为第二期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的核心目标之一,“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提出了不少接地气的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就业服务更精准、渠道更畅通、保障更有力。”
首先,在服务内容上更加突出个性化。方案要求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至少提供一次针对性服务,比如残疾人大学生能享受“一人一策”的就业台账和“一对一”指导,从职业评估到岗位推荐全程跟踪。对于农村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基层还会定期走访、结对帮扶,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推荐电商、手工艺或土地流转等灵活增收项目。
其次,在服务方式上更加突出多元化。线上线下融合是一大特色,比如每年组织残疾人招聘会,不仅有线下面试,还通过直播带岗、云招聘扩大机会。同时政府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残疾人创业者“开绿灯”,减免加盟费、提供流量扶持,甚至放宽审核条件,帮助他们搭上数字经济快车。另外,像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区域还会定期举办跨地区就业交流活动,让残疾人能跨省匹配更多岗位。
最后,在服务效能上更加突出兜底功能。一方面要求市辖区和残疾人较多的县至少设置一个辅助性机构,为智力、精神障碍等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庇护性岗位,甚至配备就业辅导员手把手指导。另一方面,就业权益保障也得到加强,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严查招聘中的歧视行为,残联也定期抽查企业用工情况等,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方案还特别关注了残疾人群体中的就业特别困难群体。比如针对孤独症患者,就提出了“支持有关地方为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开展全链式融合就业服务”。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北京7月16日电(记者 李唐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16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第二期三年行动”)有关情况。中国残联教育就业部主任任占斌在回应新华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第二期三年行动的核心是把“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既要解决“有没有岗位”的问题,更要解决“适不适合”“稳不稳定”的问题。此外,政府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残疾人创业者“开绿灯”,减免加盟费、提供流量扶持,甚至放宽审核条件,帮助他们搭上数字经济快车。
他介绍,第二期三年行动在优化提升就业服务方面可以概括为“三个一”:对有就业服务需求的残疾人至少提供一次就业服务,对连续三年不履行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义务的用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雇主培训,对有安排残疾人就业潜力的用人单位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拓岗。
任占斌表示,作为第二期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的核心目标之一,“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提质增效”提出了不少接地气的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就业服务更精准、渠道更畅通、保障更有力。”
首先,在服务内容上更加突出个性化。方案要求为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至少提供一次针对性服务,比如残疾人大学生能享受“一人一策”的就业台账和“一对一”指导,从职业评估到岗位推荐全程跟踪。对于农村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家庭,基层还会定期走访、结对帮扶,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推荐电商、手工艺或土地流转等灵活增收项目。
其次,在服务方式上更加突出多元化。线上线下融合是一大特色,比如每年组织残疾人招聘会,不仅有线下面试,还通过直播带岗、云招聘扩大机会。同时政府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对残疾人创业者“开绿灯”,减免加盟费、提供流量扶持,甚至放宽审核条件,帮助他们搭上数字经济快车。另外,像京津冀、长三角这些区域还会定期举办跨地区就业交流活动,让残疾人能跨省匹配更多岗位。
最后,在服务效能上更加突出兜底功能。一方面要求市辖区和残疾人较多的县至少设置一个辅助性机构,为智力、精神障碍等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庇护性岗位,甚至配备就业辅导员手把手指导。另一方面,就业权益保障也得到加强,比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严查招聘中的歧视行为,残联也定期抽查企业用工情况等,保障残疾人的就业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方案还特别关注了残疾人群体中的就业特别困难群体。比如针对孤独症患者,就提出了“支持有关地方为孤独症等心智障碍群体开展全链式融合就业服务”。
编辑:王春霞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