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涛先生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委员职务,但仍保留其他职务;郝显荣女士则彻底退出董事会,其审计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将由新任独立董事涂玉菊女士接任。
涂玉菊的提名尤为引人关注,这位拥有注册会计师、高级审计师资质的候选人,曾任山东省枣庄市审计局要职,现任山东枣庄安信会计师事务所副主任。公告强调其与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关联关系,符合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钣金龙头杀入光伏赛道
宝馨科技成立于2001年,最初以精密数控钣金业务起家,服务施耐德、NCR等国际企业,2010年登陆深交所上市。
2014年,公司通过引进德国光伏技术切入新能源领域,成为国内首批光伏湿制程设备供应商,客户涵盖协鑫、通威等龙头企业。2021年,公司明确“智能制造+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重点布局光伏异质结(HJT)电池、钙钛矿技术及充换电基础设施。
2022年,公司与安徽怀远县合作投建2GW HJT电池+组件生产基地,总投资16.8亿元,预计满产后年收入达40亿元。
2024年,光伏产业链价格下行导致营收承压,公司仍坚守其技术发展战略。其核心聚焦于HJT与钙钛矿叠层技术的研发,并与中电科旗下红太阳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设备与技术的资源共享。同时,为优化资产结构,当年还出售连云港宝馨光电等非核心资产,进一步聚焦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核心板块。
光伏豪赌,技术突围遇行业寒冬
在光伏产能方面,作为从钣金制造跨界光伏的“转型样本”,宝馨科技近年来在光伏电池技术上投入巨资。
其怀远基地一期异质结(HJT)电池与组件设备2024年进场调试,并宣称具备异质结、TOPCON、PERC全技术供货能力。同时,公司与张春福教授团队合作的钙钛矿/异质结叠层电池实验室效率已突破32%,且该技术已获得北德认证。此外,公司还推出了户用品牌“馨屋顶”,并在蚌埠怀远县实施了示范项目。
然而,光伏行业的寒冬打乱了其扩张的节奏。2024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全线崩塌,硅料、硅片价格甚至跌破了一线企业的现金成本。尽管公司强调将聚焦资产质量并清理应收账款,但原计划募资30亿元的怀远2GW异质结项目及鄂托克旗项目,仍因资金缺口而面临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三年内净亏损已达9.84亿
在业绩方面,宝馨科技近年来的跨界尝试并未取得预期成效,其业绩反而持续下滑并陷入大幅亏损。
2023年,公司营收降至5.81亿元,净利润则由盈转亏,亏损额达到1.93亿元。
2024年,公司业绩进一步恶化,营收降至3.36亿元,同比降幅达42.16%;归母净利润-7.67亿元,同比暴跌297.90%;同时,公司毛利率转为负值,跌至-4.26%;净资产收益率更是低至-136.26%。
在研发投入方面,公司的研发投入仅为1851.9万元,同比减少55.98%。在海外布局上,公司全年海外营收为1.41亿元,同比增长23%,占营收比重提升至41.84%,主要受益于欧美超充设备及东南亚适应性产品需求。
进入2025年,颓势未止。一季度营收仅4044.14万元,同比下降66.73%;净利润亏损2371.62万元,同比收窄了38.21%;期末货币资金仅剩3562.24万元,同比缩水63.37%,而有息负债高达10.42亿元。
据统计显示,从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宝馨科技累计净亏损已达9.84亿元。
多元化布局能否破局?
为穿越周期,宝馨科技近年来正加速多元化能源场景布局。公司联手央企推进1.5GW光伏风电及120MW渔光互补项目;同时,在上海、合肥等城市投建全液冷超充站,探索“光储充换一体化”模式;新能源业务占比逐步提升。
但转型的代价极其沉重。2024年公司以890万元转让宝馨智慧能源100%股权,以此剥离低效资产。在此期间,其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39.17%飙升至90.53%,净资产缩水至1.78亿元,总债务与净资产的比值高达274.21%。
当前,光伏行业正处于周期低谷。宝馨科技拟通过人事调整、技术储备与资产优化,试图在寒冬中积蓄力量。尽管短期内面临业绩压力,其HJT与钙钛矿技术布局以及海外市场的逆势增长,仍为长期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未来,这家老牌制造企业能否在新能源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市场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