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Mall先生
撰文/骆峰
当我们逛某个商场时,对其档次其实都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首先体验到的是其建筑与空间环境的营造,从视觉观察商场的外立面、内部装修装饰风格;由身体亲历动线及空间的变化;还可以由嗅觉、听觉感触香氛与音乐,进一步体认环境的舒适度。
但这种由硬件所体现的场所营造,只是决定商场档次的充分条件。
消费者还需要从消费内容与服务的品牌质量,以及对该品牌在业态体系中所处地位(如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等)的感知,即对品牌级次的认识,来完成对商场档次的综合评价。
来源:上海港汇恒隆广场
在此,我们拟以零售业态为核心,探讨品牌级次的分类方式,并结合消费演进趋势,建立一套与当下契合的分类标准。
接着,我们将使用这套标准,对目前已发行的购物中心消费REITs的底层资产进行分析,以对项目建立一个直观的认识。
传统的品牌级次分类
一座商场,不可能所有商户都是首店,我们现在也会听到很多消费者吐槽,现在的商场越来越“同质化”,特别在一二线城市,感觉逛来逛去还是那些牌子。
但这种“同质感”的出现,并不代表所有商场真的没有差别。
事实上,即便在相同的城市、面对相似的客群,商场之间因其商圈、客群、招商能力、硬件标准的不同,在品牌组合的选择和层级搭配上,依然存在明确分野。
也就是说,哪怕主力品牌有一定重叠,不同商场仍会通过其引入独有性品牌的“级次感”来体现自身定位。
在百货为主的商业发展初期,这种级次感的划分以占据主导地位的零售女装业态为基准。其中较为经典的一套分类,来自服装业资深人士阿福先生,至今仍有一定参考意义:
A奢侈品牌(CHANEL、DIOR、PRADA等)
B国际轻奢(PINKO、Sandro、MK等)
C国际大众(ZARA、UNIQLO、NIKE等)
D国内高级(ICICLE、EP、VGRASS等)
E国内中少(MOCo、哥弟、伊芙丽等)
F国内大众(热风、李宁、UR等)
可以看到,除了C类国际大众、F类国内大众中的快时尚和运动品牌外,其他的分类,大多以女装为主,按照重奢品牌、轻奢、国内高级(大淑女装)、中少(淑女装)进行排序。
根据以上体系,以上海南京西路商圈为例:
集齐六大重奢品牌的恒隆广场品牌级次为(A+B)类;兴业太古汇在落位LV“路易号”及巴黎世家后,也开始向(A+B)类靠拢。
而以LOEWE、Michael Kors、ICICLE、地素为代表的静安嘉里中心则定位为(B+D)类。
因此通过这种分类,能比较直观快速的区分项目的品牌级次,但随着消费趋势的演进,品牌级次的分类及内容,也需要相应进行更新。
消费演进带来的
品牌级次标准变迁
随着购物中心的普及,以及网上购物、消费降级的冲击,零售业态的占比从原来的绝对主力,逐渐缩减为半壁江山,餐饮、休闲娱乐、儿童亲子业态的比重显著提升。
同时, 零售业态也从原先淑女装、商务装占主导地位,向户外、街头、国潮等不同风格,以及潮玩、数码等更多元细分品类演化。
因此我们也明显的观察到,原来百货、购物中心的一楼的常见品牌,由大牌、快时尚、高级美妆等,逐渐转变为精品户外与专业运动、潮流礼品配饰、品质餐酒茶咖等。
新一代的奢侈品:精品户外与专业运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运动消费体现了某种阶级属性,彰显了一个人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健康与活力,或者是去追求这种目标的能力,正在成为新一代的“奢侈品”。
在大众熟悉的NIKE,adidas之外,更高品质的运动服饰融入日常,从头牌始祖鸟、Patagonia到lululemon,从滑雪、登山到瑜伽,各种专业装备不一而足。
因此,近年来品质运动品牌突如万花齐放,如HOKA、凯乐石;安踏旗下的萨拉蒙、可隆、迪桑特;到雅戈尔投资的Helly Hansen等,每一个品牌都有其忠实拥趸。
静安嘉里中心运动品牌矩阵 | 来源:嘉里官网
美妆的冰火两重天:K型分化与下沉
美妆品牌一直是高级百货与购物中心必争之地,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受微整医美、电商以及国产平替的冲击,美妆行业市场自2022年开始收缩,特别以日韩系为代表的中端美妆大量撤店撤柜。
高端品牌则表现出分化的业绩发展趋势:赫莲娜HR、海蓝之谜La Mer等超高端品牌仍然在增长;高端品牌中娇韵诗、修丽可发展良好,而雅诗兰黛、兰蔻则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另外一个趋势是,国际品牌将目标投向“小镇贵妇”,高盛的研报显示,近40%的新增高端美妆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因此相比于服饰箱包等国际重奢品类的高冷背影,高级美妆品牌也开始逐渐向低线城市渗透。
三线城市新开国际美妆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年轻人的精神茅台:国潮品牌的兴起
国潮品牌泡泡玛特、名创优品以及旗下TOP TOY旗下的各色玩偶,如Labubu、Molly等,迅速填补年轻人的情绪空白,而且这一趋势也感染并蔓延至新中产群体,潮玩天然的强社交属性使其通过各种媒介广泛传播。
这些品牌在上海南京东路纷纷开设了全球旗舰店、概念店;而核心城市、核心商场的首层优质铺位,也成为其入驻的首选。
来源:POPMART官网
国产新势力零售的异军突起,还包括女装女包等线上头部品牌向线下的转化。
例如零售业的风向标之一,南京德基广场近期开出了一系列国潮品牌的线下门店,例如女装CHIC JOC、UNICA的首秀,以及新锐女包山下有松SONGMONT等。
在这种演变之下,传统的品牌级次分类就显示出了局限性。
以华安百联消费REIT的底层资产:上海百联又一城,以及其贴身竞品合生汇为例。
百联又一城零售代表品牌有轻奢COACH、万宝龙、Theory、国内大中淑女装PORTS宝姿、ICICLE之禾、EP雅莹、VGRASS等,还有LANCOME兰蔻、CLARINS娇韵诗等高化。
从传统的品牌级次来看,百联又一城属于(B国际轻奢+D/E国内高级/中少)类。
上海百联又一城
而合生汇以年轻力为核心,代表性品牌有Apple store;运动品牌lululemon、AIGLE、HOKA、Saucony;快时尚Massimo Dutti、SPAO、少女潮牌Chuu、A Blueberry;以及POP MART、生活品集合店KKV、开心麻花剧场等。
因此,比较现代的合生汇,属于(C国际大众 + F国内大众)类。
上海合生汇
也就是说,按传统分类,百联又一城的品牌级次要高于合生汇。
但从实际业绩表现和经营活力来看,年营业额超过60亿元的合生汇,显然都要大幅领先于年均销售12-15亿元的百联又一城。实际在消费者心中,也往往认为合生汇要更受欢迎。
鉴于这种差别,我们尝试将原有的品牌级次分类稍作修正:
一是将高化从奢侈品类分离,以匹配其下沉趋势;
二是将原来的国内大淑女装合并至轻奢名品;
三是增加了品质户外运动分类;
最后是将不断收缩的快时尚与大众流行合并:
A奢侈品牌(CHANEL、DIOR、PRADA等)
B高级美妆(LANCOME、Estée Lauder、CPB等)
C轻奢名品(Coach、MK等,以及国内大淑女装品牌)
D品质户外运动(始祖鸟、lululemon、HOKA等)
E时尚服饰(MOCO、哥弟、伊芙丽等中少淑女等)
F大众流行(UR、AIRIQI、chuu等快时尚潮牌)
消费REITs各购物中心
品牌级次比较
根据以上修正后体系,我们搜集了已发行消费REITs的九座购物中心(含扩募项目)的商业品牌,在此基础上对其品牌级次进行整理,并尝试比较,以判断各自所属的类型与档次。
由于消费REITs服务民生消费基础设施的特性,不包括传统重奢项目,因此这九个项目品牌级次的分布,主要覆盖B-F类;另外,为节省篇幅,每个品牌级次类型,我们仅列举最多三个代表性的品牌。
来源:各品牌公开信息,笔者整理
根据以上整理,我们挑选了各自品牌充分覆盖的前三类组合,作为这九座购物中心代表性的品牌级次代表,汇总如下:
来源:笔者整理
进一步,我们在每一个分类上,以品牌的多寡相互之间进行打分,品牌丰富度最高打5分,最低为0分,采用雷达图的形式,展现各购物中心的品牌级次布局。
消费REITs各购物中心品牌级次比较
B高级美妆,C轻奢名品,D品质运动,E时尚服饰,F大众流行
来源:笔者整理
基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几个有趣的观察结论:
(一)青岛万象城
青岛万象城整体档次和丰富度都领先于其他项目,甚至出现了HUGO BOSS、BALLY为代表的国际二线奢侈品牌,但由于受到青岛乃至山东商业头牌海信广场的贴身竞争,头部品牌级次还是高化+轻奢名品(B+C)的组合。毕竟通常在一定区域内,奢饰品牌只会集聚在同一家商场。
另外,消费REITs的政策导向也决定了重奢资产不能作为入池资产,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岛万象城是在规定的级次天花板里,做到了顶格。
(二)接下来是四座万象汇
首先可以看到万象汇与万象城的差距,主要在高级美妆和轻奢名品(B+C)上。
另外,万象汇在运动和服饰品牌上,重复度较高,这也显示了集团商管品牌资源联动的实力。
还有一个相同的点,是这几家万象汇,都将POPMART放置在首层大店的位置,反映了对潮玩品牌及其市场需求崛起的重视。
具体来看,昆山万象汇重点布局在品质运动,除一系列服饰品牌外,还引入了英国Brompton折叠骑行车,另外时尚服饰与大众流行品类也较为丰富。
高街潮牌中有Blackhead、NERDY,还引入了GuGuGuGu等二次元谷子店,在一众消费REITs资产中显得年轻力十足。
萧山万象汇的高化品牌比昆山万象汇要强,但在轻奢品牌和大女装上逊色。品质运动品牌由lululemon坐镇,但整体运动品牌数量少于昆山。加上以时尚服饰和大众流行的稳定基本盘,在2024年突破了30亿元营业额。
沈阳长白和淄博万象汇,均在传统服饰品牌上占据了当地的中高端市场,国内大淑女装品牌DAZZLE、EP雅莹、VGRASS都有布局。
两者的区别在于,二线城市沈阳长白的品质运动品牌数量略多于淄博,也可以看出户外品牌目前尚未大规模进入三线城市。
来源:消费REITs研究
(三)杭州西溪印象城
除了没有高化,其他与萧山万象汇品牌级次接近,有着山姆这样的核心主力店,项目当下的经营思路不在于级次向上突破,而是结合杭派女装市场基础,集中在品质运动、时尚服饰与大众流行(D+E+F)上发力,核心盘较为扎实。
(四)成都大悦城
这是除了青岛万象城之外,另外一个品牌级次比较均衡的代表项目了。除了轻奢和大女装品牌还有所欠缺之外,项目21-22年把握了美妆的扩张窗口期,引入DIOR、CHANEL、LANCÔME、GIVENCHY、POLA、CLARINS等高化品牌和lululemon,近年来又先后开出迪桑特、SALOMON、HOKA等品质运动(B+D),实现了多元化及年轻力的全面兼顾。
(五)上海百联又一城
可以看出百联又一城的定位预期是不低的,集中了一批高化和轻奢名品(B+C),希望将其打造商圈内品牌级次的标杆。但是在近年来火热的运动品牌商发力不足,潮流年轻的趋势略显不足。
(六)长沙金茂览秀城
长沙览秀城相对而言,品牌级次不高,即使在品质服饰与大众流行(E+F)门类,代表性的品牌也不是很丰富。更多是通过餐饮品牌(数量占比超过40%)和主力店来带动整体项目的吸引力。
还有一点想说的
从简便出发,我们依然主要以服装零售来代表品牌级次,进而来评价商业档次,但服装零售的档次并不代表一切。
回到百联又一城(B+C+E)与合生汇的案例,由于缺乏高级美妆和轻奢名品,即使按照修订后的品牌级次,合生汇以商业从业者的眼光,其品牌级次(D+E+F)还是要比百联低一些。
但合生汇其整体彰显出的年轻力,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最终反馈到经营业绩上,其实是更有说服力的竞争力表现。
尤其在这个消费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购物中心的经营重心,除了服饰品牌之外,也必然需要更多关注热门的潮玩零售以及特色体验业态。
既包括POP MART等爆火的潮玩IP,也包括随着松弛感Chill风的兴起,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美食,更追求用餐过程的整体体验,享受朋友间带点愉悦的小放纵。
因此,以精致西式、早咖晚酒、混搭Bistro为代表的“漂亮饭”,如COMMUNE幻师、gaga、Need等,如今也成为了许多商场首层的昭示性品牌与风向标之一。
Gate M西岸梦中心chili's
从购物中心的品牌级次来看,重奢、高化以及轻奢名品,是品牌档次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项目综合地段+硬件+定位的硬实力。
但新兴的品质运动服装、潮玩生活及特色体验业态,则是商业团队顺应市场变化与消费需求演进趋势,保持动态调整所收获的结果,也是资管平台整体资源协同以及项目持续经营能力的体现。
因此,通过对各家的品牌级次的比较,以及对新兴业态品牌的招调观察,也能解读出各自商管的运营力的差距。
特别是随着市场的起伏,新的品牌类别和消费业态不断涌现,爆发和消逝,如何及时抓住潮流,甚至引领潮流的变化,是未来运营力提升的关键。
结语
对于一座商业综合体而言,品牌级次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的商业档次以及其差异化特色。
但本文的目的,并非是要做价值判断,例如商业档次高、品牌级次高的商业体,也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作为消费基础设施,其功能是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居民不同需求。换句话说,对于消费者而言,商业的品牌级次没有最优,只有最适合的。
另外,对于投资者而言,研究消费REITs,除了关注硬件和商业内容及品牌级次外,还要结合其资产的运营表现、周边大宗资产市场情况、当前的股价以及未来增值潜力来综合评判。
最后,我们认为,不同档次商业项目、阶梯互补型的消费REITs构成了完整的消费基础设施体系,各行其职,各自在自己所处的舞台发光发热,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美好生活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
登录 | 注册
映月湖环宇城独立上市,中海也入局REITs
无锡梁溪爱琴海购物中心将于10月1日启幕
如何让你的商场“更值钱”?
2024中国购物中心企业TOP100发布
吉宝城市发展部中国EVP张逸:都市人需要什么样的商业?
超400家购物中心2024年租金收入曝光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近1亿元,冲泡奶茶失势
回到顶部
出品/Mall先生
撰文/骆峰
当我们逛某个商场时,对其档次其实都会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首先体验到的是其建筑与空间环境的营造,从视觉观察商场的外立面、内部装修装饰风格;由身体亲历动线及空间的变化;还可以由嗅觉、听觉感触香氛与音乐,进一步体认环境的舒适度。
但这种由硬件所体现的场所营造,只是决定商场档次的充分条件。
消费者还需要从消费内容与服务的品牌质量,以及对该品牌在业态体系中所处地位(如品牌影响力、市场份额等)的感知,即对品牌级次的认识,来完成对商场档次的综合评价。
来源:上海港汇恒隆广场
在此,我们拟以零售业态为核心,探讨品牌级次的分类方式,并结合消费演进趋势,建立一套与当下契合的分类标准。
接着,我们将使用这套标准,对目前已发行的购物中心消费REITs的底层资产进行分析,以对项目建立一个直观的认识。
传统的品牌级次分类
一座商场,不可能所有商户都是首店,我们现在也会听到很多消费者吐槽,现在的商场越来越“同质化”,特别在一二线城市,感觉逛来逛去还是那些牌子。
但这种“同质感”的出现,并不代表所有商场真的没有差别。
事实上,即便在相同的城市、面对相似的客群,商场之间因其商圈、客群、招商能力、硬件标准的不同,在品牌组合的选择和层级搭配上,依然存在明确分野。
也就是说,哪怕主力品牌有一定重叠,不同商场仍会通过其引入独有性品牌的“级次感”来体现自身定位。
在百货为主的商业发展初期,这种级次感的划分以占据主导地位的零售女装业态为基准。其中较为经典的一套分类,来自服装业资深人士阿福先生,至今仍有一定参考意义:
A奢侈品牌(CHANEL、DIOR、PRADA等)
B国际轻奢(PINKO、Sandro、MK等)
C国际大众(ZARA、UNIQLO、NIKE等)
D国内高级(ICICLE、EP、VGRASS等)
E国内中少(MOCo、哥弟、伊芙丽等)
F国内大众(热风、李宁、UR等)
可以看到,除了C类国际大众、F类国内大众中的快时尚和运动品牌外,其他的分类,大多以女装为主,按照重奢品牌、轻奢、国内高级(大淑女装)、中少(淑女装)进行排序。
根据以上体系,以上海南京西路商圈为例:
集齐六大重奢品牌的恒隆广场品牌级次为(A+B)类;兴业太古汇在落位LV“路易号”及巴黎世家后,也开始向(A+B)类靠拢。
而以LOEWE、Michael Kors、ICICLE、地素为代表的静安嘉里中心则定位为(B+D)类。
因此通过这种分类,能比较直观快速的区分项目的品牌级次,但随着消费趋势的演进,品牌级次的分类及内容,也需要相应进行更新。
消费演进带来的
品牌级次标准变迁
随着购物中心的普及,以及网上购物、消费降级的冲击,零售业态的占比从原来的绝对主力,逐渐缩减为半壁江山,餐饮、休闲娱乐、儿童亲子业态的比重显著提升。
同时, 零售业态也从原先淑女装、商务装占主导地位,向户外、街头、国潮等不同风格,以及潮玩、数码等更多元细分品类演化。
因此我们也明显的观察到,原来百货、购物中心的一楼的常见品牌,由大牌、快时尚、高级美妆等,逐渐转变为精品户外与专业运动、潮流礼品配饰、品质餐酒茶咖等。
新一代的奢侈品:精品户外与专业运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运动消费体现了某种阶级属性,彰显了一个人的经济实力与社会地位。健康与活力,或者是去追求这种目标的能力,正在成为新一代的“奢侈品”。
在大众熟悉的NIKE,adidas之外,更高品质的运动服饰融入日常,从头牌始祖鸟、Patagonia到lululemon,从滑雪、登山到瑜伽,各种专业装备不一而足。
因此,近年来品质运动品牌突如万花齐放,如HOKA、凯乐石;安踏旗下的萨拉蒙、可隆、迪桑特;到雅戈尔投资的Helly Hansen等,每一个品牌都有其忠实拥趸。
静安嘉里中心运动品牌矩阵 | 来源:嘉里官网
美妆的冰火两重天:K型分化与下沉
美妆品牌一直是高级百货与购物中心必争之地,在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受微整医美、电商以及国产平替的冲击,美妆行业市场自2022年开始收缩,特别以日韩系为代表的中端美妆大量撤店撤柜。
高端品牌则表现出分化的业绩发展趋势:赫莲娜HR、海蓝之谜La Mer等超高端品牌仍然在增长;高端品牌中娇韵诗、修丽可发展良好,而雅诗兰黛、兰蔻则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另外一个趋势是,国际品牌将目标投向“小镇贵妇”,高盛的研报显示,近40%的新增高端美妆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因此相比于服饰箱包等国际重奢品类的高冷背影,高级美妆品牌也开始逐渐向低线城市渗透。
三线城市新开国际美妆 | 来源:化妆品财经在线
年轻人的精神茅台:国潮品牌的兴起
国潮品牌泡泡玛特、名创优品以及旗下TOP TOY旗下的各色玩偶,如Labubu、Molly等,迅速填补年轻人的情绪空白,而且这一趋势也感染并蔓延至新中产群体,潮玩天然的强社交属性使其通过各种媒介广泛传播。
这些品牌在上海南京东路纷纷开设了全球旗舰店、概念店;而核心城市、核心商场的首层优质铺位,也成为其入驻的首选。
来源:POPMART官网
国产新势力零售的异军突起,还包括女装女包等线上头部品牌向线下的转化。
例如零售业的风向标之一,南京德基广场近期开出了一系列国潮品牌的线下门店,例如女装CHIC JOC、UNICA的首秀,以及新锐女包山下有松SONGMONT等。
在这种演变之下,传统的品牌级次分类就显示出了局限性。
以华安百联消费REIT的底层资产:上海百联又一城,以及其贴身竞品合生汇为例。
百联又一城零售代表品牌有轻奢COACH、万宝龙、Theory、国内大中淑女装PORTS宝姿、ICICLE之禾、EP雅莹、VGRASS等,还有LANCOME兰蔻、CLARINS娇韵诗等高化。
从传统的品牌级次来看,百联又一城属于(B国际轻奢+D/E国内高级/中少)类。
上海百联又一城
而合生汇以年轻力为核心,代表性品牌有Apple store;运动品牌lululemon、AIGLE、HOKA、Saucony;快时尚Massimo Dutti、SPAO、少女潮牌Chuu、A Blueberry;以及POP MART、生活品集合店KKV、开心麻花剧场等。
因此,比较现代的合生汇,属于(C国际大众 + F国内大众)类。
上海合生汇
也就是说,按传统分类,百联又一城的品牌级次要高于合生汇。
但从实际业绩表现和经营活力来看,年营业额超过60亿元的合生汇,显然都要大幅领先于年均销售12-15亿元的百联又一城。实际在消费者心中,也往往认为合生汇要更受欢迎。
鉴于这种差别,我们尝试将原有的品牌级次分类稍作修正:
一是将高化从奢侈品类分离,以匹配其下沉趋势;
二是将原来的国内大淑女装合并至轻奢名品;
三是增加了品质户外运动分类;
最后是将不断收缩的快时尚与大众流行合并:
A奢侈品牌(CHANEL、DIOR、PRADA等)
B高级美妆(LANCOME、Estée Lauder、CPB等)
C轻奢名品(Coach、MK等,以及国内大淑女装品牌)
D品质户外运动(始祖鸟、lululemon、HOKA等)
E时尚服饰(MOCO、哥弟、伊芙丽等中少淑女等)
F大众流行(UR、AIRIQI、chuu等快时尚潮牌)
消费REITs各购物中心
品牌级次比较
根据以上修正后体系,我们搜集了已发行消费REITs的九座购物中心(含扩募项目)的商业品牌,在此基础上对其品牌级次进行整理,并尝试比较,以判断各自所属的类型与档次。
由于消费REITs服务民生消费基础设施的特性,不包括传统重奢项目,因此这九个项目品牌级次的分布,主要覆盖B-F类;另外,为节省篇幅,每个品牌级次类型,我们仅列举最多三个代表性的品牌。
来源:各品牌公开信息,笔者整理
根据以上整理,我们挑选了各自品牌充分覆盖的前三类组合,作为这九座购物中心代表性的品牌级次代表,汇总如下:
来源:笔者整理
进一步,我们在每一个分类上,以品牌的多寡相互之间进行打分,品牌丰富度最高打5分,最低为0分,采用雷达图的形式,展现各购物中心的品牌级次布局。
消费REITs各购物中心品牌级次比较
B高级美妆,C轻奢名品,D品质运动,E时尚服饰,F大众流行
来源:笔者整理
基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几个有趣的观察结论:
(一)青岛万象城
青岛万象城整体档次和丰富度都领先于其他项目,甚至出现了HUGO BOSS、BALLY为代表的国际二线奢侈品牌,但由于受到青岛乃至山东商业头牌海信广场的贴身竞争,头部品牌级次还是高化+轻奢名品(B+C)的组合。毕竟通常在一定区域内,奢饰品牌只会集聚在同一家商场。
另外,消费REITs的政策导向也决定了重奢资产不能作为入池资产,从这个角度来看,青岛万象城是在规定的级次天花板里,做到了顶格。
(二)接下来是四座万象汇
首先可以看到万象汇与万象城的差距,主要在高级美妆和轻奢名品(B+C)上。
另外,万象汇在运动和服饰品牌上,重复度较高,这也显示了集团商管品牌资源联动的实力。
还有一个相同的点,是这几家万象汇,都将POPMART放置在首层大店的位置,反映了对潮玩品牌及其市场需求崛起的重视。
具体来看,昆山万象汇重点布局在品质运动,除一系列服饰品牌外,还引入了英国Brompton折叠骑行车,另外时尚服饰与大众流行品类也较为丰富。
高街潮牌中有Blackhead、NERDY,还引入了GuGuGuGu等二次元谷子店,在一众消费REITs资产中显得年轻力十足。
萧山万象汇的高化品牌比昆山万象汇要强,但在轻奢品牌和大女装上逊色。品质运动品牌由lululemon坐镇,但整体运动品牌数量少于昆山。加上以时尚服饰和大众流行的稳定基本盘,在2024年突破了30亿元营业额。
沈阳长白和淄博万象汇,均在传统服饰品牌上占据了当地的中高端市场,国内大淑女装品牌DAZZLE、EP雅莹、VGRASS都有布局。
两者的区别在于,二线城市沈阳长白的品质运动品牌数量略多于淄博,也可以看出户外品牌目前尚未大规模进入三线城市。
来源:消费REITs研究
(三)杭州西溪印象城
除了没有高化,其他与萧山万象汇品牌级次接近,有着山姆这样的核心主力店,项目当下的经营思路不在于级次向上突破,而是结合杭派女装市场基础,集中在品质运动、时尚服饰与大众流行(D+E+F)上发力,核心盘较为扎实。
(四)成都大悦城
这是除了青岛万象城之外,另外一个品牌级次比较均衡的代表项目了。除了轻奢和大女装品牌还有所欠缺之外,项目21-22年把握了美妆的扩张窗口期,引入DIOR、CHANEL、LANCÔME、GIVENCHY、POLA、CLARINS等高化品牌和lululemon,近年来又先后开出迪桑特、SALOMON、HOKA等品质运动(B+D),实现了多元化及年轻力的全面兼顾。
(五)上海百联又一城
可以看出百联又一城的定位预期是不低的,集中了一批高化和轻奢名品(B+C),希望将其打造商圈内品牌级次的标杆。但是在近年来火热的运动品牌商发力不足,潮流年轻的趋势略显不足。
(六)长沙金茂览秀城
长沙览秀城相对而言,品牌级次不高,即使在品质服饰与大众流行(E+F)门类,代表性的品牌也不是很丰富。更多是通过餐饮品牌(数量占比超过40%)和主力店来带动整体项目的吸引力。
还有一点想说的
从简便出发,我们依然主要以服装零售来代表品牌级次,进而来评价商业档次,但服装零售的档次并不代表一切。
回到百联又一城(B+C+E)与合生汇的案例,由于缺乏高级美妆和轻奢名品,即使按照修订后的品牌级次,合生汇以商业从业者的眼光,其品牌级次(D+E+F)还是要比百联低一些。
但合生汇其整体彰显出的年轻力,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最终反馈到经营业绩上,其实是更有说服力的竞争力表现。
尤其在这个消费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购物中心的经营重心,除了服饰品牌之外,也必然需要更多关注热门的潮玩零售以及特色体验业态。
既包括POP MART等爆火的潮玩IP,也包括随着松弛感Chill风的兴起,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美食,更追求用餐过程的整体体验,享受朋友间带点愉悦的小放纵。
因此,以精致西式、早咖晚酒、混搭Bistro为代表的“漂亮饭”,如COMMUNE幻师、gaga、Need等,如今也成为了许多商场首层的昭示性品牌与风向标之一。
Gate M西岸梦中心chili's
从购物中心的品牌级次来看,重奢、高化以及轻奢名品,是品牌档次的重要标志,也反映了项目综合地段+硬件+定位的硬实力。
但新兴的品质运动服装、潮玩生活及特色体验业态,则是商业团队顺应市场变化与消费需求演进趋势,保持动态调整所收获的结果,也是资管平台整体资源协同以及项目持续经营能力的体现。
因此,通过对各家的品牌级次的比较,以及对新兴业态品牌的招调观察,也能解读出各自商管的运营力的差距。
特别是随着市场的起伏,新的品牌类别和消费业态不断涌现,爆发和消逝,如何及时抓住潮流,甚至引领潮流的变化,是未来运营力提升的关键。
结语
对于一座商业综合体而言,品牌级次是客观存在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的商业档次以及其差异化特色。
但本文的目的,并非是要做价值判断,例如商业档次高、品牌级次高的商业体,也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
作为消费基础设施,其功能是满足各个层次消费者居民不同需求。换句话说,对于消费者而言,商业的品牌级次没有最优,只有最适合的。
另外,对于投资者而言,研究消费REITs,除了关注硬件和商业内容及品牌级次外,还要结合其资产的运营表现、周边大宗资产市场情况、当前的股价以及未来增值潜力来综合评判。
最后,我们认为,不同档次商业项目、阶梯互补型的消费REITs构成了完整的消费基础设施体系,各行其职,各自在自己所处的舞台发光发热,为广大消费者带来美好生活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特别提示
本公众号所载信息、意见不构成所述证券或金融工具买卖的出价或征价,评级、目标价、估值、盈利预测等分析判断亦不构成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投资建议。
登录 | 注册
映月湖环宇城独立上市,中海也入局REITs
无锡梁溪爱琴海购物中心将于10月1日启幕
如何让你的商场“更值钱”?
2024中国购物中心企业TOP100发布
吉宝城市发展部中国EVP张逸:都市人需要什么样的商业?
超400家购物中心2024年租金收入曝光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近1亿元,冲泡奶茶失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