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懒人运动”效果胜过快走,8周显著降压!

医学论坛网

3周前

在仰卧位舒张压上,伸展运动组从85[7]mmHg降至78[8]mmHg,快走运动组从81[7]mmHg升至82[7]mmHg(P0.05),说明伸展运动在降低仰卧位舒张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快走运动对该指标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研究背景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风险因素之一,它像一个潜伏的“健康杀手”,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肾脏等重要器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控制血压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降压方法主要依赖药物治疗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然而,药物治疗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而部分人群可能因身体状况或个人偏好难以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的非药物降压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前,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发表了一篇题为“Stretching is Superior to Brisk Walking for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in People With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or Stage I Hypertension”的研究文章,该研究聚焦于伸展运动这一相对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探讨其在降低血压方面是否优于传统的快走运动,为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证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比较伸展运动与快走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效果差异。研究共纳入了40名年龄为61.6岁的男性和女性,他们均患有高正常血压(130/85–139/89 mm Hg)或1期高血压(140/90–159/99 mm Hg)。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伸展运动组或快走运动组,每组各20人。伸展运动组的参与者进行了为期8周、每天30分钟、每周5天的伸展运动训练,训练内容包括21种针对不同肌肉群的伸展动作,每个动作重复两次,每次持续30秒,中间休息15秒。快走运动组的参与者则进行相同时间安排的快走训练,运动强度控制在预测最大心率的50%到65%之间,即心率维持在220−年龄的50%到65%的水平。在训练前后,研究人员分别在坐位、仰卧位以及通过24小时便携式血压监测仪测量参与者的血压,包括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情况,同时还记录了参与者的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并让参与者填写了食物频率问卷和老年人身体活动量表(PASE)问卷,以评估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日常身体活动水平。

研究结果

▌血压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快走

研究结果显示,伸展运动组在多个血压测量指标上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快走运动组。具体讲,在坐位收缩压方面,伸展运动组从146 [9] mm Hg降至140 [12] mm Hg,而快走运动组从139 [9] mm Hg升至142 [12] mm Hg(P<0.05),表明伸展运动能够有效降低坐位收缩压,而快走运动反而出现了轻微的上升趋势。在仰卧位舒张压上,伸展运动组从85 [7] mm Hg降至78 [8] mm Hg,快走运动组从81 [7] mm Hg升至82 [7] mm Hg(P<0.05),说明伸展运动在降低仰卧位舒张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快走运动对该指标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此外,在夜间舒张压的测量中,伸展运动组从67 [8] mm Hg降至65 [10] mm Hg,快走运动组从68 [8] mm Hg升至73 [12] mm Hg(P<0.05),见表1。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伸展运动在夜间血压控制方面的有效性,而快走运动可能导致夜间血压的升高,结果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夜间血压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伸展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表1 8周步行或拉伸运动后的血压变化

▌平均动脉压的显著改善

在平均动脉压方面,伸展运动组同样表现出显著的降低效果。坐位平均动脉压从108 [7] mm Hg降至103 [6] mm Hg,而快走运动组从105 [6] mm Hg降至105 [8] mm Hg(P<0.05)。这表明伸展运动能够显著降低坐位平均动脉压,而快走运动对该指标的改善效果有限。在仰卧位平均动脉压上,伸展运动组从102 [9] mm Hg降至96 [9] mm Hg,快走运动组从99 [6] mm Hg降至99 [7] mm Hg(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伸展运动在降低仰卧位平均动脉压方面的优势。此外,在夜间平均动脉压的测量中,伸展运动组从86 [9] mm Hg降至83 [10] mm Hg,快走运动组从88 [9] mm Hg升至93 [12] mm Hg(P<0.05),见图1。这些结果表明,伸展运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白天的平均动脉压,还能显著改善夜间的血压水平。这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整体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因为降低平均动脉压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伸展运动对其他健康指标的影响

除了血压的显著降低外,伸展运动还对其他健康指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腰围方面,快走运动组的腰围从108 [13] cm降至103 [10] cm,而伸展运动组的腰围从100 [15] cm降至100 [16] cm(P=0.029)。这表明快走运动在减少腰围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伸展运动对腰围的影响不明显。然而,腰围的减少与快走运动的热量消耗有关,而伸展运动主要通过改善血管功能来降低血压。在身体活动水平方面,根据PASE评分,两组在干预前后的身体活动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16)。这说明参与者在干预期间没有因为运动训练而减少其他日常身体活动,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饮食摄入方面,两组在干预期间的饮食摄入没有显著差异,且钠摄入量的变化也不显著(P= 0.59和P= 0.74)。这表明饮食因素对血压的变化影响较小,进一步证实了伸展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的独立作用。

总结

本研究通过科学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证实了伸展运动相较于快走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显著优势,为高血压非药物干预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研究结果显示,伸展运动在降低坐位收缩压、仰卧位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以及各体位平均动脉压等关键血压指标上均展现出更优效果,这不仅丰富了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治疗选择,也为运动干预高血压的机制研究开辟了新方向。伸展运动的便捷性与易行性使其更易于被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人群所接受,有望成为高血压日常管理中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尽管样本量相对较小,本研究在方法学上的严谨性,如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多种血压测量方式的综合运用等,为领域内的研究树立了典范,其独特价值在于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非药物干预选择,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包括在更大规模人群中验证伸展运动的降压效果、深入探究其生理机制以及评估其长期效果等。

参考文献

KO J, DEPREZ D, SHAW K,et al. Stretching is Superior to Brisk Walking for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in People With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or Stage I Hypertension[J]. J Phys Act Health, 2021;18(1):21-28. DOI: 10.1123/jpah.2020-0365

ldquo;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在仰卧位舒张压上,伸展运动组从85[7]mmHg降至78[8]mmHg,快走运动组从81[7]mmHg升至82[7]mmHg(P0.05),说明伸展运动在降低仰卧位舒张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快走运动对该指标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研究背景

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残疾的首要风险因素之一,它像一个潜伏的“健康杀手”,在不知不觉中损害着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肾脏等重要器官。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控制血压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降压方法主要依赖药物治疗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然而,药物治疗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而部分人群可能因身体状况或个人偏好难以长期坚持有氧运动。因此,探索新的、有效的非药物降压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前,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发表了一篇题为“Stretching is Superior to Brisk Walking for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in People With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or Stage I Hypertension”的研究文章,该研究聚焦于伸展运动这一相对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探讨其在降低血压方面是否优于传统的快走运动,为高血压的非药物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力证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旨在比较伸展运动与快走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效果差异。研究共纳入了40名年龄为61.6岁的男性和女性,他们均患有高正常血压(130/85–139/89 mm Hg)或1期高血压(140/90–159/99 mm Hg)。参与者被随机分配到伸展运动组或快走运动组,每组各20人。伸展运动组的参与者进行了为期8周、每天30分钟、每周5天的伸展运动训练,训练内容包括21种针对不同肌肉群的伸展动作,每个动作重复两次,每次持续30秒,中间休息15秒。快走运动组的参与者则进行相同时间安排的快走训练,运动强度控制在预测最大心率的50%到65%之间,即心率维持在220−年龄的50%到65%的水平。在训练前后,研究人员分别在坐位、仰卧位以及通过24小时便携式血压监测仪测量参与者的血压,包括白天和夜间的血压情况,同时还记录了参与者的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并让参与者填写了食物频率问卷和老年人身体活动量表(PASE)问卷,以评估他们的饮食习惯和日常身体活动水平。

研究结果

▌血压降低效果显著优于快走

研究结果显示,伸展运动组在多个血压测量指标上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快走运动组。具体讲,在坐位收缩压方面,伸展运动组从146 [9] mm Hg降至140 [12] mm Hg,而快走运动组从139 [9] mm Hg升至142 [12] mm Hg(P<0.05),表明伸展运动能够有效降低坐位收缩压,而快走运动反而出现了轻微的上升趋势。在仰卧位舒张压上,伸展运动组从85 [7] mm Hg降至78 [8] mm Hg,快走运动组从81 [7] mm Hg升至82 [7] mm Hg(P<0.05),说明伸展运动在降低仰卧位舒张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而快走运动对该指标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此外,在夜间舒张压的测量中,伸展运动组从67 [8] mm Hg降至65 [10] mm Hg,快走运动组从68 [8] mm Hg升至73 [12] mm Hg(P<0.05),见表1。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伸展运动在夜间血压控制方面的有效性,而快走运动可能导致夜间血压的升高,结果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夜间血压的升高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伸展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手段,能够有效降低血压,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选择。

表1 8周步行或拉伸运动后的血压变化

▌平均动脉压的显著改善

在平均动脉压方面,伸展运动组同样表现出显著的降低效果。坐位平均动脉压从108 [7] mm Hg降至103 [6] mm Hg,而快走运动组从105 [6] mm Hg降至105 [8] mm Hg(P<0.05)。这表明伸展运动能够显著降低坐位平均动脉压,而快走运动对该指标的改善效果有限。在仰卧位平均动脉压上,伸展运动组从102 [9] mm Hg降至96 [9] mm Hg,快走运动组从99 [6] mm Hg降至99 [7] mm Hg(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伸展运动在降低仰卧位平均动脉压方面的优势。此外,在夜间平均动脉压的测量中,伸展运动组从86 [9] mm Hg降至83 [10] mm Hg,快走运动组从88 [9] mm Hg升至93 [12] mm Hg(P<0.05),见图1。这些结果表明,伸展运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白天的平均动脉压,还能显著改善夜间的血压水平。这对于高血压患者的整体心血管健康具有积极影响,因为降低平均动脉压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伸展运动对其他健康指标的影响

除了血压的显著降低外,伸展运动还对其他健康指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腰围方面,快走运动组的腰围从108 [13] cm降至103 [10] cm,而伸展运动组的腰围从100 [15] cm降至100 [16] cm(P=0.029)。这表明快走运动在减少腰围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而伸展运动对腰围的影响不明显。然而,腰围的减少与快走运动的热量消耗有关,而伸展运动主要通过改善血管功能来降低血压。在身体活动水平方面,根据PASE评分,两组在干预前后的身体活动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16)。这说明参与者在干预期间没有因为运动训练而减少其他日常身体活动,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饮食摄入方面,两组在干预期间的饮食摄入没有显著差异,且钠摄入量的变化也不显著(P= 0.59和P= 0.74)。这表明饮食因素对血压的变化影响较小,进一步证实了伸展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的独立作用。

总结

本研究通过科学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证实了伸展运动相较于快走运动在降低血压方面的显著优势,为高血压非药物干预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研究结果显示,伸展运动在降低坐位收缩压、仰卧位舒张压、夜间舒张压以及各体位平均动脉压等关键血压指标上均展现出更优效果,这不仅丰富了高血压患者的运动治疗选择,也为运动干预高血压的机制研究开辟了新方向。伸展运动的便捷性与易行性使其更易于被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人群所接受,有望成为高血压日常管理中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尽管样本量相对较小,本研究在方法学上的严谨性,如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多种血压测量方式的综合运用等,为领域内的研究树立了典范,其独特价值在于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非药物干预选择,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包括在更大规模人群中验证伸展运动的降压效果、深入探究其生理机制以及评估其长期效果等。

参考文献

KO J, DEPREZ D, SHAW K,et al. Stretching is Superior to Brisk Walking for Reducing Blood Pressure in People With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or Stage I Hypertension[J]. J Phys Act Health, 2021;18(1):21-28. DOI: 10.1123/jpah.2020-0365

ldquo;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