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毛艺融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日前在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表示,香港证监会一直与内地监管机构积极合作,持续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目前,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力争近期向市场公布实施细则。”梁凤仪表示,希望当市场了解到清晰的时间表后,更多的企业会考虑发行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在南向资金带动下,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交易规模有望一路向上。
港交所在2023年6月19日正式启动“港元—人民币双柜台”模式,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首批24家蓝筹股增设了人民币柜台,投资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购买港股。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23年6月19日至2025年7月10日,首批24只双柜台证券的人民币柜台累计成交额约501.16亿元。
降低跨境投资门槛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后,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港股交易,无需通过港币进行中间兑换。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收盘,港股通标的有550只,累计总市值达66.36万亿港元。其中,今年在港上市的宁德时代、赤峰黄金、蜜雪集团等8只股票已被纳入港股通。这意味着,投资者届时可通过人民币柜台买卖这些港股通标的。
在实践中,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股票时,报价与成交以港币计价,实际支付为人民币。根据中国结算发布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港股通的股份交收费、证券组合费等收费项目以港币计算,按适用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收取。
“由于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存在,以往港股通投资者可能因汇率波动而面临收益波动。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后,投资者可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港股交易,避免了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换汇损失,有望提高投资的实际收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港股通作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重要渠道,为港股市场带来大量增量资金。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收盘,南向资金自开通后累计净流入额已达4.46万亿港元。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已达7644.77亿港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九成。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将为参与港股的投资者带来显著便利。一是汇率成本归零,内地投资者可直接用人民币交易,规避0.2%至0.3%的换汇损耗;二是操作无缝衔接,港股通人民币柜台报价直接显示人民币金额,消除跨境操作障碍;三是风险对冲简化,未来配套推出的人民币国债期货等工具,可帮助投资者管理利率波动风险。
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今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稳步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今年6月份,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港交所在推进互联互通机制,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
“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加速效应。”田利辉认为,预计将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作用,实现人民币计价场景扩容。此外,AH股的价差有望收窄,提升人民币资产全球定价一致性。
在相关配套规则方面,刘英提到,港交所与券商需完成系统对接,以适应单股多柜台的安排。同时,还需推进印花税制度改革,提升汇率透明度;进一步优化流动性与市场机制,如引入双柜台的做市商机制等。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不仅丰富了互联互通产品,也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事实上,香港一直扮演着先行者和试验场的角色,得以测试并优化各类互联互通制度,已发展为国际资金对接中国市场的中介枢纽。梁凤仪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高水平金融开放的长期战略,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强大支柱。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
本报记者 毛艺融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日前在出席“债券通周年论坛2025”表示,香港证监会一直与内地监管机构积极合作,持续推动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
“目前,相关的技术准备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力争近期向市场公布实施细则。”梁凤仪表示,希望当市场了解到清晰的时间表后,更多的企业会考虑发行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在南向资金带动下,以人民币计价的港股交易规模有望一路向上。
港交所在2023年6月19日正式启动“港元—人民币双柜台”模式,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等首批24家蓝筹股增设了人民币柜台,投资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购买港股。Wind资讯数据显示,自2023年6月19日至2025年7月10日,首批24只双柜台证券的人民币柜台累计成交额约501.16亿元。
降低跨境投资门槛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后,内地投资者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港股交易,无需通过港币进行中间兑换。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收盘,港股通标的有550只,累计总市值达66.36万亿港元。其中,今年在港上市的宁德时代、赤峰黄金、蜜雪集团等8只股票已被纳入港股通。这意味着,投资者届时可通过人民币柜台买卖这些港股通标的。
在实践中,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买卖股票时,报价与成交以港币计价,实际支付为人民币。根据中国结算发布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港股通的股份交收费、证券组合费等收费项目以港币计算,按适用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收取。
“由于港元联系汇率制度的存在,以往港股通投资者可能因汇率波动而面临收益波动。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后,投资者可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港股交易,避免了因汇率波动带来的换汇损失,有望提高投资的实际收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港股通作为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重要渠道,为港股市场带来大量增量资金。数据显示,截至7月10日收盘,南向资金自开通后累计净流入额已达4.46万亿港元。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已达7644.77亿港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九成。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将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将为参与港股的投资者带来显著便利。一是汇率成本归零,内地投资者可直接用人民币交易,规避0.2%至0.3%的换汇损耗;二是操作无缝衔接,港股通人民币柜台报价直接显示人民币金额,消除跨境操作障碍;三是风险对冲简化,未来配套推出的人民币国债期货等工具,可帮助投资者管理利率波动风险。
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今年5月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稳步推进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今年6月份,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港交所在推进互联互通机制,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交易。
“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加速效应。”田利辉认为,预计将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资中的作用,实现人民币计价场景扩容。此外,AH股的价差有望收窄,提升人民币资产全球定价一致性。
在相关配套规则方面,刘英提到,港交所与券商需完成系统对接,以适应单股多柜台的安排。同时,还需推进印花税制度改革,提升汇率透明度;进一步优化流动性与市场机制,如引入双柜台的做市商机制等。
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不仅丰富了互联互通产品,也将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事实上,香港一直扮演着先行者和试验场的角色,得以测试并优化各类互联互通制度,已发展为国际资金对接中国市场的中介枢纽。梁凤仪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国家高水平金融开放的长期战略,也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强大支柱。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