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关税壁垒高高筑起,对美国光伏行业而言,到底是利好,还是经济自杀?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具体税率如下:
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25%。
南非、波黑:30%。
印度尼西亚:32%。
孟加拉国、塞尔维亚:35%。
柬埔寨、泰国:36%。
老挝、缅甸:40%。
事实上,这场关税风暴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早有预谋,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就曾扬言对这些国家加征25%的所谓“对等关税”,但彼时市场动荡,他选择退了一步,设置了90天“过渡期”,税率暂缓至10%。
而今,90天期至,谈判未果,“过渡期”延至8月1日,但税率毫不含糊地定在了25%~40%区间。
这场以“消除贸易逆差,维护国家安全”为名的关税战,无疑给光伏行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因为被纳入高关税名单中的一些国家,如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正是近年来国内光伏公司转移制造业的热土。
十年迂回,东南亚通道终究彻底关闭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说,这场关税壁垒的筑起似乎是早晚的事,因为美国对中国光伏早已进行了无数次围栏堵截。
早在2012年,美国就首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征收高额关税。
几年间,中国电池、组件被全方位封锁,随后,我国光伏企业便开始向未受关税影响的东南亚转移产能,于贸易围堵中寻得一线生机。
此后十年间,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等巨头在东南亚建立起“硅片+电池+组件”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东南亚四国占美国光伏进口总量的77%,价值高达129亿美元。
而美国对此早心知肚明。2024年5月,商务部针对东南亚四国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初步判定倾销幅度高达81%至271%。这场蓄谋已久的围猎在今年4月达到高潮:
裁决结果提出,对泰国、越南拟加征接近400%关税,对柬埔寨拟加征651.85%,对马来西亚则拟加征34.41%。
对柬埔寨部分“不配合调查”企业惩罚性加征3521%惩罚性关税,创全球贸易史纪录。
美国商务部在报告中直言不讳:中国通过技术转移和补贴将东南亚变为“光伏殖民地”。但其实,真正让美国焦虑的是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的绝对优势——掌控80%的晶硅产能和75%的核心专利。
而此次关税大棒的落下,也意味着东南亚数国输美光伏产品的总关税再度提升,其总关税将囊括双反税(反倾销 + 反补贴)、此次对等关税、201 保障措施关税的层层叠加。
一系列叠加下来,关税额度将达到一个天文数字,这也意味着美国此次对东南亚四国以及印尼、老挝等再次加收关税,基本上杜绝了从东南亚进口光伏产品的可能,中国借道东南亚的最后缝隙被彻底焊死。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中特朗普表示,如果相关国家的企业在美国境内建厂或生产,将免征关税。
其目的无非是在保护美国本土制造,吸引更多企业赴美设厂。
但这样的举措无疑会拖慢美国清洁能源进程,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多次指出,关税措施实际上会提高太阳能产品价格,抑制需求增长,最终导致更多就业岗位流失而非创造。进口组件成本的上升可能导致美国光伏项目的建设进度放缓,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可能影响美国光伏产品的出口。
当关税壁垒高高筑起,对美国光伏行业而言,到底是利好,还是经济自杀?来源:NE-SALON新能荟LY
原文标题 : 特朗普宣布征收高额关税,对东南亚光伏影响几何?
当关税壁垒高高筑起,对美国光伏行业而言,到底是利好,还是经济自杀?
文 / NE-SALON新能荟小编团
当地时间7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从8月1日起对来自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关税。具体税率如下:
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突尼斯、哈萨克斯坦:25%。
南非、波黑:30%。
印度尼西亚:32%。
孟加拉国、塞尔维亚:35%。
柬埔寨、泰国:36%。
老挝、缅甸:40%。
事实上,这场关税风暴不是从天而降,而是早有预谋,早在今年4月,特朗普就曾扬言对这些国家加征25%的所谓“对等关税”,但彼时市场动荡,他选择退了一步,设置了90天“过渡期”,税率暂缓至10%。
而今,90天期至,谈判未果,“过渡期”延至8月1日,但税率毫不含糊地定在了25%~40%区间。
这场以“消除贸易逆差,维护国家安全”为名的关税战,无疑给光伏行业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因为被纳入高关税名单中的一些国家,如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正是近年来国内光伏公司转移制造业的热土。
十年迂回,东南亚通道终究彻底关闭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来说,这场关税壁垒的筑起似乎是早晚的事,因为美国对中国光伏早已进行了无数次围栏堵截。
早在2012年,美国就首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征收高额关税。
几年间,中国电池、组件被全方位封锁,随后,我国光伏企业便开始向未受关税影响的东南亚转移产能,于贸易围堵中寻得一线生机。
此后十年间,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隆基绿能等巨头在东南亚建立起“硅片+电池+组件”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东南亚四国占美国光伏进口总量的77%,价值高达129亿美元。
而美国对此早心知肚明。2024年5月,商务部针对东南亚四国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初步判定倾销幅度高达81%至271%。这场蓄谋已久的围猎在今年4月达到高潮:
裁决结果提出,对泰国、越南拟加征接近400%关税,对柬埔寨拟加征651.85%,对马来西亚则拟加征34.41%。
对柬埔寨部分“不配合调查”企业惩罚性加征3521%惩罚性关税,创全球贸易史纪录。
美国商务部在报告中直言不讳:中国通过技术转移和补贴将东南亚变为“光伏殖民地”。但其实,真正让美国焦虑的是中国在全球光伏产业链中的绝对优势——掌控80%的晶硅产能和75%的核心专利。
而此次关税大棒的落下,也意味着东南亚数国输美光伏产品的总关税再度提升,其总关税将囊括双反税(反倾销 + 反补贴)、此次对等关税、201 保障措施关税的层层叠加。
一系列叠加下来,关税额度将达到一个天文数字,这也意味着美国此次对东南亚四国以及印尼、老挝等再次加收关税,基本上杜绝了从东南亚进口光伏产品的可能,中国借道东南亚的最后缝隙被彻底焊死。
值得注意的是,在信中特朗普表示,如果相关国家的企业在美国境内建厂或生产,将免征关税。
其目的无非是在保护美国本土制造,吸引更多企业赴美设厂。
但这样的举措无疑会拖慢美国清洁能源进程,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多次指出,关税措施实际上会提高太阳能产品价格,抑制需求增长,最终导致更多就业岗位流失而非创造。进口组件成本的上升可能导致美国光伏项目的建设进度放缓,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可能影响美国光伏产品的出口。
当关税壁垒高高筑起,对美国光伏行业而言,到底是利好,还是经济自杀?来源:NE-SALON新能荟LY
原文标题 : 特朗普宣布征收高额关税,对东南亚光伏影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