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跟趋势较劲了!做真正的顺势交易者

大宗传媒

20小时前

但很多人把回调当成"趋势结束"的信号,急着逆势开仓,结果被趋势的惯性打脸。...趋势中的回调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正常离席"当成"宴席散场",提前离场又忍不住返场,最后被行情反复收割。

交易中80% 的亏损,都来自于 "跟趋势较劲"—— 要么逆势抄底,要么涨势中猜顶,非要和市场对着干。而那些能持续盈利的交易者,从不是预测趋势的 "神算子",而是懂得 "顺着市场脾气来" 的顺势者。

一、顺势交易的第一层认知:趋势不是画出来的,是走出来的

1. 别把 "趋势" 当成 K 线形态

很多人觉得 "趋势就是价格沿着均线走",于是画根线就喊 "这是上升趋势"。但 K 线形态只是趋势的影子,不是趋势本身。真正的趋势,是资金、供需、情绪形成的合力—— 就像河水流动,表面的波纹是 K 线,水下的暗流才是趋势。

判断趋势是否成立,得看三个 "硬核指标":现货价格是否跟涨(跌),库存是否持续降(增),持仓量是否随价格同步增加。这三个指标就像趋势的 "三驾马车",缺一个都可能是假趋势。比如价格涨但现货跌,那是资金在炒作,不是真趋势;价格跌但库存降,那是短期波动,趋势还没形成。

2. 别用 "高低" 判断趋势是否该结束

"都涨了 30%,肯定要跌了"—— 这是逆势者最常说的话。但趋势的长短,从来不是由涨幅决定的,而是由供需矛盾的持续时间决定的。只要供需矛盾没解决,趋势就不会停,就像火势没灭,再大的火苗也会继续燃烧。

判断趋势是否结束,要看 "矛盾是否缓解":比如上涨趋势中,现货从紧缺变成过剩(基差从正转负),库存从降转升,这时候不管涨了多少,趋势都可能结束;反之,只要现货还紧、库存还降,哪怕涨了 50%,也可能继续涨。用价格高低判断趋势,就像用身高判断年龄,毫无逻辑。

3. 别把 "回调" 当成趋势反转

趋势中的回调,就像人跑步时的喘气,是正常现象。但很多人把回调当成 "趋势结束" 的信号,急着逆势开仓,结果被趋势的惯性打脸。区分回调和反转的关键,是看资金是否离场—— 回调时资金没跑(持仓量没降),是休息;资金跑了(持仓量骤降),才是反转。

就像宴席上的暂停,有人去洗手间(回调),宴席还在继续;有人结完账走人(资金离场),宴席才真的结束。趋势中的回调不可怕,可怕的是把 "正常离席" 当成 "宴席散场",提前离场又忍不住返场,最后被行情反复收割。

二、顺势交易的三个核心动作:会 "等"、能 "忍"、敢 "放"

1. 等:等信号确认,别抢跑

顺势的第一要义是 "等"—— 等趋势信号明确,等供需、资金、价格形成合力。很多人败在 "怕错过",趋势刚露苗头就冲进去,结果被假信号坑。真正的顺势者,像猎豹捕猎,等猎物进入攻击范围才出手,宁可错过开头,也不踩进陷阱。

等待的关键是 "多信号共振":比如要做多,得等价格站稳 20 日均线,同时现货涨价、库存下降、持仓量增加,四个条件全满足才开仓。少一个条件就继续等,哪怕价格已经涨了一段。趋势就像公交车,错过这班还有下一班,抢上错车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2. 忍:忍中途波动,别乱动

趋势不会一帆风顺,中途总会有回调、震荡,甚至短暂的反向波动。这时候最考验 "忍功"—— 忍住 "先平仓避避风头" 的冲动,忍住 "加个逆势单赚差价" 的贪婪。顺势的核心不是预测波动,是承受波动,就像坐船过海,忍受海浪颠簸才能到达彼岸。

忍耐的底气来自 "止损设置":开仓时就设好止损(比如跌破 20 日均线),只要没触发止损,就默认趋势还在,不管中间怎么波动都不动。就像系安全带开车,只要没撞车,再颠簸也不用跳车。那些忍不住乱动的人,就像没系安全带还频繁换车道,迟早出事故。

3. 放:放利润奔跑,别缩水

很多人顺势做对了方向,却赚点小钱就跑,看着后面的大行情拍大腿。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心态问题 —— 怕利润回吐,怕行情反转,结果把 "大鱼" 做成了 "小鱼干"。顺势交易的利润,80% 来自于 20% 的主升浪,过早止盈就像庄稼还没熟就收割,白瞎了前面的等待。

放利润的技巧是 "移动止盈":比如做多时,价格每涨 10%,就把止损位上移 5%,让利润自己 "保护" 自己。这样既能锁定部分利润,又能给趋势留出波动空间。就像放风筝,线松一点才能飞得高,攥太紧反而会断线。

三、顺势交易的最大敌人:不是市场,是自己

1. 别让 "聪明" 毁了顺势

总有人觉得 "我比市场聪明",看到趋势就想 "抄底逃顶"—— 涨势中猜顶做空,跌势中猜底做多。这种 "小聪明",本质是对抗趋势的傲慢。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会是你的判断,就像潮水来了,游泳健将也不能逆流而上,顺势漂才能保命。

真正的顺势者,懂得 "装傻"—— 承认自己无法预测顶底,只做中间最确定的一段。就像吃西瓜,不追求啃到瓜皮,只吃最甜的瓜瓤,反而吃得最满足。那些总想 "从头吃到尾" 的聪明人,最后往往连瓜瓤都吃不上。

2. 别让 "焦虑" 打乱节奏

看到别人的品种涨得快,自己的品种慢悠悠,就忍不住换仓;持仓三天没动静,就怀疑趋势变了 —— 这种焦虑,会让你从顺势变成 "顺情绪"。趋势有自己的节奏,每个品种的性格不同,涨速自然不同,就像兔子跑得快,乌龟跑得慢,但都能到达终点。

解决焦虑的办法是 "聚焦自己的信号":只要自己的品种还符合顺势条件(现货好、库存降、持仓增),就耐心持有;不符合了就换,别和别人的品种比。交易是和自己较劲,不是和别人赛跑,节奏乱了,再好的趋势也抓不住。

3. 别让 "完美主义" 逼死自己

总有人追求 "买在最低、卖在最高",差一点就不进场,结果错过整个趋势。但顺势交易的本质是 "模糊的正确",不是 "精确的错误"。能抓住趋势的 60%,就比追求 100% 却抓不住的人赚得多,就像打靶,打中 8 环的稳定发挥,比偶尔打中 10 环但经常脱靶的人得分高。

接受 "不完美",才能真正顺势:允许自己错过开头的 10%,允许中间有 20% 的回调,允许提前 10% 止盈。这些 "不完美" 加起来,反而能让你抓住最确定的中间段,长期下来盈利更稳定。

但很多人把回调当成"趋势结束"的信号,急着逆势开仓,结果被趋势的惯性打脸。...趋势中的回调不可怕,可怕的是把"正常离席"当成"宴席散场",提前离场又忍不住返场,最后被行情反复收割。

交易中80% 的亏损,都来自于 "跟趋势较劲"—— 要么逆势抄底,要么涨势中猜顶,非要和市场对着干。而那些能持续盈利的交易者,从不是预测趋势的 "神算子",而是懂得 "顺着市场脾气来" 的顺势者。

一、顺势交易的第一层认知:趋势不是画出来的,是走出来的

1. 别把 "趋势" 当成 K 线形态

很多人觉得 "趋势就是价格沿着均线走",于是画根线就喊 "这是上升趋势"。但 K 线形态只是趋势的影子,不是趋势本身。真正的趋势,是资金、供需、情绪形成的合力—— 就像河水流动,表面的波纹是 K 线,水下的暗流才是趋势。

判断趋势是否成立,得看三个 "硬核指标":现货价格是否跟涨(跌),库存是否持续降(增),持仓量是否随价格同步增加。这三个指标就像趋势的 "三驾马车",缺一个都可能是假趋势。比如价格涨但现货跌,那是资金在炒作,不是真趋势;价格跌但库存降,那是短期波动,趋势还没形成。

2. 别用 "高低" 判断趋势是否该结束

"都涨了 30%,肯定要跌了"—— 这是逆势者最常说的话。但趋势的长短,从来不是由涨幅决定的,而是由供需矛盾的持续时间决定的。只要供需矛盾没解决,趋势就不会停,就像火势没灭,再大的火苗也会继续燃烧。

判断趋势是否结束,要看 "矛盾是否缓解":比如上涨趋势中,现货从紧缺变成过剩(基差从正转负),库存从降转升,这时候不管涨了多少,趋势都可能结束;反之,只要现货还紧、库存还降,哪怕涨了 50%,也可能继续涨。用价格高低判断趋势,就像用身高判断年龄,毫无逻辑。

3. 别把 "回调" 当成趋势反转

趋势中的回调,就像人跑步时的喘气,是正常现象。但很多人把回调当成 "趋势结束" 的信号,急着逆势开仓,结果被趋势的惯性打脸。区分回调和反转的关键,是看资金是否离场—— 回调时资金没跑(持仓量没降),是休息;资金跑了(持仓量骤降),才是反转。

就像宴席上的暂停,有人去洗手间(回调),宴席还在继续;有人结完账走人(资金离场),宴席才真的结束。趋势中的回调不可怕,可怕的是把 "正常离席" 当成 "宴席散场",提前离场又忍不住返场,最后被行情反复收割。

二、顺势交易的三个核心动作:会 "等"、能 "忍"、敢 "放"

1. 等:等信号确认,别抢跑

顺势的第一要义是 "等"—— 等趋势信号明确,等供需、资金、价格形成合力。很多人败在 "怕错过",趋势刚露苗头就冲进去,结果被假信号坑。真正的顺势者,像猎豹捕猎,等猎物进入攻击范围才出手,宁可错过开头,也不踩进陷阱。

等待的关键是 "多信号共振":比如要做多,得等价格站稳 20 日均线,同时现货涨价、库存下降、持仓量增加,四个条件全满足才开仓。少一个条件就继续等,哪怕价格已经涨了一段。趋势就像公交车,错过这班还有下一班,抢上错车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

2. 忍:忍中途波动,别乱动

趋势不会一帆风顺,中途总会有回调、震荡,甚至短暂的反向波动。这时候最考验 "忍功"—— 忍住 "先平仓避避风头" 的冲动,忍住 "加个逆势单赚差价" 的贪婪。顺势的核心不是预测波动,是承受波动,就像坐船过海,忍受海浪颠簸才能到达彼岸。

忍耐的底气来自 "止损设置":开仓时就设好止损(比如跌破 20 日均线),只要没触发止损,就默认趋势还在,不管中间怎么波动都不动。就像系安全带开车,只要没撞车,再颠簸也不用跳车。那些忍不住乱动的人,就像没系安全带还频繁换车道,迟早出事故。

3. 放:放利润奔跑,别缩水

很多人顺势做对了方向,却赚点小钱就跑,看着后面的大行情拍大腿。这不是技术问题,是心态问题 —— 怕利润回吐,怕行情反转,结果把 "大鱼" 做成了 "小鱼干"。顺势交易的利润,80% 来自于 20% 的主升浪,过早止盈就像庄稼还没熟就收割,白瞎了前面的等待。

放利润的技巧是 "移动止盈":比如做多时,价格每涨 10%,就把止损位上移 5%,让利润自己 "保护" 自己。这样既能锁定部分利润,又能给趋势留出波动空间。就像放风筝,线松一点才能飞得高,攥太紧反而会断线。

三、顺势交易的最大敌人:不是市场,是自己

1. 别让 "聪明" 毁了顺势

总有人觉得 "我比市场聪明",看到趋势就想 "抄底逃顶"—— 涨势中猜顶做空,跌势中猜底做多。这种 "小聪明",本质是对抗趋势的傲慢。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只会是你的判断,就像潮水来了,游泳健将也不能逆流而上,顺势漂才能保命。

真正的顺势者,懂得 "装傻"—— 承认自己无法预测顶底,只做中间最确定的一段。就像吃西瓜,不追求啃到瓜皮,只吃最甜的瓜瓤,反而吃得最满足。那些总想 "从头吃到尾" 的聪明人,最后往往连瓜瓤都吃不上。

2. 别让 "焦虑" 打乱节奏

看到别人的品种涨得快,自己的品种慢悠悠,就忍不住换仓;持仓三天没动静,就怀疑趋势变了 —— 这种焦虑,会让你从顺势变成 "顺情绪"。趋势有自己的节奏,每个品种的性格不同,涨速自然不同,就像兔子跑得快,乌龟跑得慢,但都能到达终点。

解决焦虑的办法是 "聚焦自己的信号":只要自己的品种还符合顺势条件(现货好、库存降、持仓增),就耐心持有;不符合了就换,别和别人的品种比。交易是和自己较劲,不是和别人赛跑,节奏乱了,再好的趋势也抓不住。

3. 别让 "完美主义" 逼死自己

总有人追求 "买在最低、卖在最高",差一点就不进场,结果错过整个趋势。但顺势交易的本质是 "模糊的正确",不是 "精确的错误"。能抓住趋势的 60%,就比追求 100% 却抓不住的人赚得多,就像打靶,打中 8 环的稳定发挥,比偶尔打中 10 环但经常脱靶的人得分高。

接受 "不完美",才能真正顺势:允许自己错过开头的 10%,允许中间有 20% 的回调,允许提前 10% 止盈。这些 "不完美" 加起来,反而能让你抓住最确定的中间段,长期下来盈利更稳定。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