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黄金价格从1968年的每盎司35美元涨到现在的3350美元区间,中间有过两次“大牛市”,分别在1980年1月和2011年9月触顶。
第 一次狂欢
从1968年3月到1980年1月,黄金价格12年涨了23倍。
这一轮大牛市的形成,始于美元与黄金脱钩。二战结束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黄金与美元以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挂钩,其后十多年不存在黄金交易市场,但期间美元几次遭遇危机,动摇了体系的根基。
1971年8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黄金恢复自由身,在市场交易,价格随行就市。
然后,1972年,伦敦金从每盎司46美元涨到64美元,1973年冲破100美元,1979年涨到500美元。
1979年下半年开始的六个月,伦敦金暴涨180%,1980年1月20日创历史新高,每盎司850美元。
经过一番干预和调整, 2月22日,金价重挫145美元,宣告现代历史上首次黄金大牛市结束。
这轮牛市背后有两大驱动因素:地缘政治和通货膨胀。
1980年初里根政府在内忧外患中上台,面对工业生产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债务庞大,外贸连续五年巨额逆差的挑战。为了扭转经济颓势,里根政府采取减税砍福利、削财政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政府干预等政策来控制通胀、刺激增长,后来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目的,也舒缓了市场避险情绪,同时意味着黄金市场狂欢的结束。
第二次狂欢
第 一轮大牛市过后,黄金市场进入相对低迷、平静的时期,一直到2008年。
从2005年开始,金价开始强劲攀升;当时美国次贷危机还在酝酿,但经济危机的信号则比比皆是。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触发全球金融危机,然后升级为世界经济危机。“性喜乱世”的黄金在恐慌、避险心里和各国量化宽松政策等多种因素推动下,迅速摆脱危机初期被抛售的压力,扶摇直上。
金融危机直接把大批投资资金驱赶到黄金这个避风港。
危机从美国扩散到全世界,美国国债被降级,欧元区陷入困境,希腊爆发债务危机,直接冲击欧元的稳定。欧元区外的英国则出现社会动荡,各地出现骚乱。
各国央行量化宽松刺激经济,通胀抬头,进一步提升了黄金作为避险、对冲工具的价值。金价大涨,从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100美元以上。
2011年9月6日,黄金现货交易价突破1920美元价位,创历史新高。
此前,各国央行都在积极购买黄金,调整储备资产结构;民间珠宝需求强劲,也为金价冲顶助了一臂之力。
第三次狂欢
从2012年开始,黄金持续低迷长达6年,到2018年出现转机。2020年,历史仿佛重演。
各国债务庞大,10年内很难真正改观,美国关税战与“大美丽法案”助推下,通胀则明显呈长期上升趋势,因此黄金再次沉浸在第三次狂欢之中。金价飙升,更助燃了“害怕错过”(FOMO)盛宴狂欢的投机心理。
不言而喻的是,和前两次牛市一样,金价如此强烈、迅疾飙升的背后也有地缘政治因素。
投资是黄金需求三大来源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珠宝、工业和医疗应用。本世界初珠宝需求占80%比重,现在只有不到50%;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黄金越来越多被用于对冲和避险,投资需求逐步增加。
这个趋势助推了金价上涨。
只是,黄金第三次狂欢的尽头将是哪里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锦缎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黄金价格从1968年的每盎司35美元涨到现在的3350美元区间,中间有过两次“大牛市”,分别在1980年1月和2011年9月触顶。
第 一次狂欢
从1968年3月到1980年1月,黄金价格12年涨了23倍。
这一轮大牛市的形成,始于美元与黄金脱钩。二战结束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黄金与美元以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挂钩,其后十多年不存在黄金交易市场,但期间美元几次遭遇危机,动摇了体系的根基。
1971年8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宣布美元和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黄金恢复自由身,在市场交易,价格随行就市。
然后,1972年,伦敦金从每盎司46美元涨到64美元,1973年冲破100美元,1979年涨到500美元。
1979年下半年开始的六个月,伦敦金暴涨180%,1980年1月20日创历史新高,每盎司850美元。
经过一番干预和调整, 2月22日,金价重挫145美元,宣告现代历史上首次黄金大牛市结束。
这轮牛市背后有两大驱动因素:地缘政治和通货膨胀。
1980年初里根政府在内忧外患中上台,面对工业生产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政府债务庞大,外贸连续五年巨额逆差的挑战。为了扭转经济颓势,里根政府采取减税砍福利、削财政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政府干预等政策来控制通胀、刺激增长,后来被称为“里根经济学”。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目的,也舒缓了市场避险情绪,同时意味着黄金市场狂欢的结束。
第二次狂欢
第 一轮大牛市过后,黄金市场进入相对低迷、平静的时期,一直到2008年。
从2005年开始,金价开始强劲攀升;当时美国次贷危机还在酝酿,但经济危机的信号则比比皆是。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触发全球金融危机,然后升级为世界经济危机。“性喜乱世”的黄金在恐慌、避险心里和各国量化宽松政策等多种因素推动下,迅速摆脱危机初期被抛售的压力,扶摇直上。
金融危机直接把大批投资资金驱赶到黄金这个避风港。
危机从美国扩散到全世界,美国国债被降级,欧元区陷入困境,希腊爆发债务危机,直接冲击欧元的稳定。欧元区外的英国则出现社会动荡,各地出现骚乱。
各国央行量化宽松刺激经济,通胀抬头,进一步提升了黄金作为避险、对冲工具的价值。金价大涨,从2010年以来一直保持在1100美元以上。
2011年9月6日,黄金现货交易价突破1920美元价位,创历史新高。
此前,各国央行都在积极购买黄金,调整储备资产结构;民间珠宝需求强劲,也为金价冲顶助了一臂之力。
第三次狂欢
从2012年开始,黄金持续低迷长达6年,到2018年出现转机。2020年,历史仿佛重演。
各国债务庞大,10年内很难真正改观,美国关税战与“大美丽法案”助推下,通胀则明显呈长期上升趋势,因此黄金再次沉浸在第三次狂欢之中。金价飙升,更助燃了“害怕错过”(FOMO)盛宴狂欢的投机心理。
不言而喻的是,和前两次牛市一样,金价如此强烈、迅疾飙升的背后也有地缘政治因素。
投资是黄金需求三大来源之一,另外两个分别是珠宝、工业和医疗应用。本世界初珠宝需求占80%比重,现在只有不到50%;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黄金越来越多被用于对冲和避险,投资需求逐步增加。
这个趋势助推了金价上涨。
只是,黄金第三次狂欢的尽头将是哪里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锦缎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