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科技板”赋能科技金融新发展

《债券》

2周前

近期债券市场“科技板”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202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近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加速推进。

政策驱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应时而生。近年来,科技金融加快发展,对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债券成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的关键抓手。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一揽子政策举措有力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见效,在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创新升级,债券市场“科技板”前景广阔。2015年以来,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科创票据等品种陆续推出,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相比而言,近期债券市场“科技板”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一方面,扩大发行主体范围,不仅鼓励科技型企业募集资金,也支持金融机构发挥专业优势,运用募集资金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还允许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债券融资,推动实现股债联动,培育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另一方面,完善配套机制,从发行方式、信息披露、信用评级、风险分担等方面,健全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助力为科技创新领域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资金。

市场踊跃,债券市场“科技板”成效初显。相关政策发布后,市场各方积极响应。一方面,自律组织陆续发布科技创新债券配套规则,市场基础设施机构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专门服务,并减免相关服务费用,全力支持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另一方面,债券市场“科技板”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火热发行。发行主体中,金融机构涵盖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科技型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多家市场活跃的股权投资机构募资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基金出资或股权投资。此外,还引入多元化增信措施,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助力筹集长周期、低利率资金。

展望未来,债券市场“科技板”有望在各方携手推进下,增量扩容,优化机制,释放强劲发展动能,为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作者:钟言,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6月刊)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近期债券市场“科技板”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2025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近日,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落地,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及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加速推进。

政策驱动,债券市场“科技板”应时而生。近年来,科技金融加快发展,对健全债券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机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债券成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的关键抓手。2025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科技部等七部门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一揽子政策举措有力推动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见效,在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激发科技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创新升级,债券市场“科技板”前景广阔。2015年以来,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科创票据等品种陆续推出,助力科技创新发展。相比而言,近期债券市场“科技板”进一步促进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一方面,扩大发行主体范围,不仅鼓励科技型企业募集资金,也支持金融机构发挥专业优势,运用募集资金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还允许专业股权投资机构发行长期限债券融资,推动实现股债联动,培育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另一方面,完善配套机制,从发行方式、信息披露、信用评级、风险分担等方面,健全与科技创新融资特点相适应的配套规则体系,助力为科技创新领域筹集长周期、低利率、易使用的资金。

市场踊跃,债券市场“科技板”成效初显。相关政策发布后,市场各方积极响应。一方面,自律组织陆续发布科技创新债券配套规则,市场基础设施机构为科技创新债券提供专门服务,并减免相关服务费用,全力支持债券市场“科技板”启航。另一方面,债券市场“科技板”首批科技创新债券火热发行。发行主体中,金融机构涵盖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科技型企业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多家市场活跃的股权投资机构募资用于科技创新领域的基金出资或股权投资。此外,还引入多元化增信措施,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助力筹集长周期、低利率资金。

展望未来,债券市场“科技板”有望在各方携手推进下,增量扩容,优化机制,释放强劲发展动能,为支持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作者:钟言,本文原载《债券》2025年6月刊)

编辑:王菁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