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原创

至顶网

2天前

去年是思科进入中国的30周年,也是从去年年底思科开始建设AI生态体系。...毕马威亚太区“智链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深牵头人柳晓光谈到,双方的合作是多维立体的,既有共同服务客户(Salewith),也有彼此采购合作(Saleto)。

AI正在悄然重塑企业的技术版图,IDC预测,2025年37.1%的组织计划增加IT预算,为AI落地和应用场景扩展提前布局;27.1%数据中心正在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28.3%将增强网络恢复能力和弹性;27.0%则着手实现核心企业应用程序的现代化。

思科在5月发布了AI战略,时隔一个月,就联手合作伙伴,将战略落到实处。在全球打造AI基础全栈平台的同时,与合作伙伴在咨询规划、应用、平台、计算、网络多个层级建设开放的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更有效、更快速、更低资源、更低成本、更低风险的解决方案。

而这场围绕AI的生态共建,才刚刚开始。

连结合守护AI时代

在思科2025生态创新峰会上,思科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黄志明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AI激增来临、风险不断演化、万物数字化,思科思科始终围绕客户最重要的优先事项开展布局。

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思科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黄志明

思科亚太、日本及大中华区总裁吴大维谈到思科在AI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包括全栈式基础架构、内置安全防护机制、无可比拟的洞察力。思科将以差异化的 AI创新能力与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思科亚太、日本及大中华区总裁吴大维

思科在加速AI上制定了三大技术战略,第一,AI就绪的数据中心:转型数据中心,驱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无处不在;第二,面向未来的工作空间:全面实现现代化,赋能员工、技术与客户服务场景;第三,数字韧性:应对各种突发挑战,确保组织安全持续运行。

最近,思科在Cisco Live 2025大会上,围绕三大战略发布了一系列新品,并在2025生态创新峰会上进行了重点展示。

AI就绪的数据中心

思科推出Nexus统一管理平台,无论企业原来采用的是传统ACI,还是新的AI架构,都可以统一纳入这一平台,真正实现集中化管理。

思科与英伟达持续深化合作,从今年2月开始,陆续在3月、5月发布了多项战略及产品,新产品打通了与英伟达网卡及相关硬件,实现更便捷、更融合的统一管理。同时,人工智能防御系统AI Defense,已支持英伟达开源的两款大模型。

发布专为AI数据中心设计的全新6000系列防火墙,具备极高的性能和吞吐能力,能够满足多样化AI应用需求。同时推出了混合网格防火墙架构,将物理防火墙、虚拟防火墙以及云上安全策略统一纳管,更好地适配客户多样化的安全需求。

面向未来的工作空间

在工业以太网领域,思科推出15款全新交换机产品,涵盖不同型号和接口规格,全面支持AI应用场景。

在运维上,推出AI驱动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从被动响应式的工作流程迈向自主、主动的网络管理。AI Canvas结合深度网络模型和基于智能体实现运维管理,未来还将集成基于AI的摄像头、视频终端及协作设备,满足企业的协作需求。

数字韧性

Splunk平台迎来重要升级,支持更多AI和机器学习模块,可与AI开发接口深度对接。推出 Splunk ES AI助理,基于容器与微服务架构,联动业务洞察,实现更智能的异常检测和安全响应。

“连接和守护AI时代是思科的AI战略。”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侯胜利表示,思科正帮助客户应对AI发展的新挑战,持续提升运营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侯胜利

聚拢最强AI朋友圈

企业都在做AI转型,但现在看来很多企业“AI转型”正在经历“生死局”。76%的企业认为AI Ready的第一选项是基础设施,然而只有10%企业认为自身已经准备充分;73%的企业认为推动企业AI变革的核心是AI投入的ROI;59%的企业认为需要建立AI+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梯队;54%的企业认为面临数据孤岛和安全风险。

“去年是思科进入中国的30周年,也是从去年年底思科开始建设AI生态体系。”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合作伙伴事业部总经理周丹说道,思科深深感觉到未来AI转型过程中,真正赢家是生态网络的编织者,而不是一个中心点,所以思科非常愿意做这个桥梁和连接器,整合生态的力量。

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合作伙伴事业部总经理周丹

在AI生态建设上,思科的战略非常一致,即与合作伙伴一起,如何更好地解决客户需求。当然周丹也看到,目前整体市场、客户诉求都发生了变化,思科的伙伴也在不断成长,壮大,在整个交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融合了伙伴自身的平台。

毕马威亚太区“智链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深牵头人柳晓光谈到,双方的合作是多维立体的,既有共同服务客户(Sale with),也有彼此采购合作(Sale to)。面向未来,柳晓光希望双方从Sale with模式升级至Build with,真正将彼此能力深度整合,打造融合性解决方案,形成1+1>2的化学反应。

“神州数码与思科已经携手合作28年,这段“甜蜜期”至今从未中断。”神州数码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AI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李盛表示,双方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合作,源于三点:一是价值观高度一致,神州数码始终致力于整合全球领先的IT生态资源,推动先进技术在中国落地应用。二是建立了牢固的互信关系,长期配合中即便遇到分歧,也能彼此信任、相互补位。三是坚持开放合作,双方始终保持开放心态,不拘泥于单一合作对象,生态链和价值链高度互补,共同推动产业生态繁荣。

华讯网络高级副总裁李仲指出,除了商业考虑,思科还是华讯最重要的“老师”,思科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只要伙伴愿意投入和学习,就能从中收获颇丰。同时,思科在商业生态上始终坚持共赢理念,合理让渡服务和增值部分,为伙伴创造持续盈利空间。

作为刚刚加入思科生态的新伙伴,超擎数智总经理唐春峰坦言自己对思科始终有着深厚认同感。他认为当行业聚焦算力的同时,网络与安全同样是企业客户极为关心的关键环节,思科无疑是这一领域的行业领导者。超擎希望基于思科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深化双方合作,实现互相赋能、共同创新。

目前思科大中华区拥有2000多家合作伙伴,250多家与有超过20年的合作关系,540多家有超过10年的合作关系。思科已携手合作伙伴在多个行业场景中实现了AI价值落地,涵盖自动驾驶、社交媒体、电商平台、OTT服务商、数据中心运营商以及金融机构等核心领域。

随着客户需求的更迭,随着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未来在整个生态建设里,会有更多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思科希望能够发挥基础设施的强项和端到端的安全、可视化等能力优势,让思科可以成为一个平台,真正把AI生态建设起来。

思科AI生态的愿景是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去年是思科进入中国的30周年,也是从去年年底思科开始建设AI生态体系。...毕马威亚太区“智链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深牵头人柳晓光谈到,双方的合作是多维立体的,既有共同服务客户(Salewith),也有彼此采购合作(Saleto)。

AI正在悄然重塑企业的技术版图,IDC预测,2025年37.1%的组织计划增加IT预算,为AI落地和应用场景扩展提前布局;27.1%数据中心正在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28.3%将增强网络恢复能力和弹性;27.0%则着手实现核心企业应用程序的现代化。

思科在5月发布了AI战略,时隔一个月,就联手合作伙伴,将战略落到实处。在全球打造AI基础全栈平台的同时,与合作伙伴在咨询规划、应用、平台、计算、网络多个层级建设开放的生态系统,为企业提供更有效、更快速、更低资源、更低成本、更低风险的解决方案。

而这场围绕AI的生态共建,才刚刚开始。

连结合守护AI时代

在思科2025生态创新峰会上,思科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黄志明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转折点,AI激增来临、风险不断演化、万物数字化,思科思科始终围绕客户最重要的优先事项开展布局。

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思科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黄志明

思科亚太、日本及大中华区总裁吴大维谈到思科在AI领域具备独特优势,包括全栈式基础架构、内置安全防护机制、无可比拟的洞察力。思科将以差异化的 AI创新能力与全球领先的技术积累,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思科亚太、日本及大中华区总裁吴大维

思科在加速AI上制定了三大技术战略,第一,AI就绪的数据中心:转型数据中心,驱动人工智能工作负载无处不在;第二,面向未来的工作空间:全面实现现代化,赋能员工、技术与客户服务场景;第三,数字韧性:应对各种突发挑战,确保组织安全持续运行。

最近,思科在Cisco Live 2025大会上,围绕三大战略发布了一系列新品,并在2025生态创新峰会上进行了重点展示。

AI就绪的数据中心

思科推出Nexus统一管理平台,无论企业原来采用的是传统ACI,还是新的AI架构,都可以统一纳入这一平台,真正实现集中化管理。

思科与英伟达持续深化合作,从今年2月开始,陆续在3月、5月发布了多项战略及产品,新产品打通了与英伟达网卡及相关硬件,实现更便捷、更融合的统一管理。同时,人工智能防御系统AI Defense,已支持英伟达开源的两款大模型。

发布专为AI数据中心设计的全新6000系列防火墙,具备极高的性能和吞吐能力,能够满足多样化AI应用需求。同时推出了混合网格防火墙架构,将物理防火墙、虚拟防火墙以及云上安全策略统一纳管,更好地适配客户多样化的安全需求。

面向未来的工作空间

在工业以太网领域,思科推出15款全新交换机产品,涵盖不同型号和接口规格,全面支持AI应用场景。

在运维上,推出AI驱动的一体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从被动响应式的工作流程迈向自主、主动的网络管理。AI Canvas结合深度网络模型和基于智能体实现运维管理,未来还将集成基于AI的摄像头、视频终端及协作设备,满足企业的协作需求。

数字韧性

Splunk平台迎来重要升级,支持更多AI和机器学习模块,可与AI开发接口深度对接。推出 Splunk ES AI助理,基于容器与微服务架构,联动业务洞察,实现更智能的异常检测和安全响应。

“连接和守护AI时代是思科的AI战略。”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侯胜利表示,思科正帮助客户应对AI发展的新挑战,持续提升运营安全性与智能化水平。

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思科大中华区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侯胜利

聚拢最强AI朋友圈

企业都在做AI转型,但现在看来很多企业“AI转型”正在经历“生死局”。76%的企业认为AI Ready的第一选项是基础设施,然而只有10%企业认为自身已经准备充分;73%的企业认为推动企业AI变革的核心是AI投入的ROI;59%的企业认为需要建立AI+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梯队;54%的企业认为面临数据孤岛和安全风险。

“去年是思科进入中国的30周年,也是从去年年底思科开始建设AI生态体系。”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合作伙伴事业部总经理周丹说道,思科深深感觉到未来AI转型过程中,真正赢家是生态网络的编织者,而不是一个中心点,所以思科非常愿意做这个桥梁和连接器,整合生态的力量。

思科AI生态布局: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思科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合作伙伴事业部总经理周丹

在AI生态建设上,思科的战略非常一致,即与合作伙伴一起,如何更好地解决客户需求。当然周丹也看到,目前整体市场、客户诉求都发生了变化,思科的伙伴也在不断成长,壮大,在整个交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融合了伙伴自身的平台。

毕马威亚太区“智链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深牵头人柳晓光谈到,双方的合作是多维立体的,既有共同服务客户(Sale with),也有彼此采购合作(Sale to)。面向未来,柳晓光希望双方从Sale with模式升级至Build with,真正将彼此能力深度整合,打造融合性解决方案,形成1+1>2的化学反应。

“神州数码与思科已经携手合作28年,这段“甜蜜期”至今从未中断。”神州数码通明湖云和信创研究院AI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李盛表示,双方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合作,源于三点:一是价值观高度一致,神州数码始终致力于整合全球领先的IT生态资源,推动先进技术在中国落地应用。二是建立了牢固的互信关系,长期配合中即便遇到分歧,也能彼此信任、相互补位。三是坚持开放合作,双方始终保持开放心态,不拘泥于单一合作对象,生态链和价值链高度互补,共同推动产业生态繁荣。

华讯网络高级副总裁李仲指出,除了商业考虑,思科还是华讯最重要的“老师”,思科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只要伙伴愿意投入和学习,就能从中收获颇丰。同时,思科在商业生态上始终坚持共赢理念,合理让渡服务和增值部分,为伙伴创造持续盈利空间。

作为刚刚加入思科生态的新伙伴,超擎数智总经理唐春峰坦言自己对思科始终有着深厚认同感。他认为当行业聚焦算力的同时,网络与安全同样是企业客户极为关心的关键环节,思科无疑是这一领域的行业领导者。超擎希望基于思科开放、共赢的生态体系,深化双方合作,实现互相赋能、共同创新。

目前思科大中华区拥有2000多家合作伙伴,250多家与有超过20年的合作关系,540多家有超过10年的合作关系。思科已携手合作伙伴在多个行业场景中实现了AI价值落地,涵盖自动驾驶、社交媒体、电商平台、OTT服务商、数据中心运营商以及金融机构等核心领域。

随着客户需求的更迭,随着整个市场环境的变化,未来在整个生态建设里,会有更多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思科希望能够发挥基础设施的强项和端到端的安全、可视化等能力优势,让思科可以成为一个平台,真正把AI生态建设起来。

思科AI生态的愿景是成为企业AI转型的第一选择。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