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选的装修公司是贝壳旗下的圣都,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很早之前所长就关注过贝壳,并且对贝壳的印象非常好,关于这点,所长在《价值事务所》此前的文章“简直是10年前的贵州茅台,极度悲观市场里悄然崛起的凶猛龙头”中讲过,这里不再复述。
某次看贝壳的投资者交流时所长发现贝壳已进军了家装市场,而且发展非常迅猛,从2021年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2023年首次突破百亿,再到2024全年实现148亿营收(同比+36.1%),也就经历了短短四年。
2025Q1,贝壳的家装家居业务再次交出收入29.5亿、同比增长22.3%的亮眼成绩。公司还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北京、广州和郑州等城市收入均实现超过50%的同比增长,最重要的是,整个家装业务板块在4月的时候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现如今,市场普遍预期贝壳这个板块会在2025Q2实现整体的季度盈亏平衡,也许今年家装家居板块就可以开始贡献利润了。
发展得这么快,必然意味着公司这块业务做得不错,毕竟消费者也不是傻子,这么庞大的营收可是一个个终端消费者用钱贡献实现的,因此,当时所长就有些心动,后面看了贝壳2024年中期的投资者交流后就更为心动了。
贝壳的高管是这么说的,“家装业务在2023已经达到百亿规模,今年节奏主动放慢,因为想做基础设施和能力配套,包括基于Home SaaS系统的数据中台能力,Home SaaS2.5可通过出具标准化施工图方案进行装修自动报价,从而提升设计师效率并减少出错。在材料履约一体化方面,我们推进了商品数据统一标准化,以增加材料交付的确定性。在定制家具上,也通过制定标准并加强培训提升一次性安装成功率,2024H1已达到80%。
我们已在全国推广实施主动维保服务,在竣工后第5和22个月主动去客户家免费维修护理,对于墙面开裂等共性问题尽早发现早修复。我们不断扩充自营售后团队,从2023年底的200+人增加至2024H1的400+人,未来仍会不断增加。”
2024、2025Q1的表现其实还是贝壳主动放慢节奏的结果,不然业绩表现可能会更好。
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所长作为消费者对于贝壳旗下圣都家装(重庆这边的品牌是圣都,北京等地方是被窝)的第一手看法。
选圣都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心,他家方方面面都比较规范,整个装修过程除了早期同设计师沟通效果图以及最后几天选择软装稍微操了点心外,其余基本啥都没管。
他家装修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选择,就两个套餐,按实际面积计价,提供一些装修的主要材料品牌(都是大牌)让消费者从中挑选(两个套餐的区别在于可选品牌范围),相当于将装修流程给标准化了,除了一些个性化项目(吊顶、砌墙、拆墙、橱柜加长等)需要额外加钱,整体收费是比较透明的,而且选择性有限,不会让你挑花眼,也不容易受销售人员的“忽悠”或自己的贪心驱动而不停升级加预算,其实有点像家装界的山姆。
装修过程中,贝壳会拉用户进一个企微群,项目经理每天会在群里播报施工进度,如果有巡查人员也会在群里发巡查照片,群里也有工作人员的直系领导,相当于出了事能找到人。施工工地会安装摄像头,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每天查看装修情况,也能通过小程序看项目经理的播报(大体就是下图这样),甭管你会不会看、看不看得懂,对于工人至少也会起一个震慑和监督作用。
每到一个施工的关键节点,就会有管家上门来帮忙做验收,最后生成全程的验收视频和报告,这些都可以在小程序中随时查阅,像水电也有VR录制,后期如果涉及到墙壁打洞之类的,就可以根据VR图避开管道。
贝壳的质保期也比较长,看得见的保两年,看不见的保五年,有任何问题通过小程序报修即可。
虽然过程中也免不得有些毛病,但最后都及时发现并得到了解决,所以整体而言所长很满意,真的省心省事、保质保量,当然啦,这么好,价格肯定算不得便宜,不过虽然贵点,但包括所长在内的身边人都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大概多贵呢?所长的房子是建面82平,套内66平,贝壳计价面积79平,不含设计费最终算下来是11万,含设计费最后是11.3万,如果按贝壳的计价面积计算,一平米大约在1430元左右,这个价格大概比外面要贵20%-30%。
不过虽然贵了点,但所长觉得这个钱花得值,至少比找便宜的装修公司踩坑强。目前贝壳的家装板块整体还是亏损的,到今年4月才好不容易实现盈亏平衡,可想而知那些便宜的报价是怎么做出来的,你在哪里捡了便宜,可能哪里就有镰刀等着你。
另外,最重要的是,贝壳的家装是一站式服务,所有的家装所需贝壳都可以包圆,可以和负责工地的项目经理无缝衔接,所以效率奇高。
除了家电和家具这种线上618明显便宜得多的东西,其余的地暖、全屋定制、灯具、窗帘等全部都包给了圣都,所有的挑选也都让设计师负责,到时候看方案即可,非常省心。下图是所长在圣都的软装付款情况,这个报价中还有7200的地暖热水器没录入小程序,所以最终的花费应当是28263+7200=35463元,由于这些基本都有国补,所长的实际花费最终是31688元(灯具和窗帘没有用国补,因为套餐算下来其实比国补便宜)。
由于基本一切都让设计师代劳,最后的房屋效果图基本同设计图一致,没有翻车,所长非常满意,这里也给大家看下成品图(下图就差三把椅子,风管机出风口/检修口、窗帘还没安,其余的都齐了)。
家装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即便不算软装,整装市场也高达3、4万亿。按照贝壳研究院测算,2024 年国内家装市场规模约 3.9 万亿。最重要的是,不同于房地产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家装其实是个增量市场,因为存量房会翻新,还有消费升级(目前存量房装修VS新房装修的比例为6:4),预计到 2027 年会达到 5.5 万亿。
这么庞大的市场其实是极其分散的,当前国内的龙头贝壳全年在家装上的营收也就148亿,市占率不足1%,如果放在整个家装大市场看(含软装在内,因为贝壳也在做),那连0.5%都没有。
资料来源:iFinD
整个家装产业链的链条过长,各个环节又过于不透明,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其实非常低。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感到非常满意的用户仅占 24.3%,同时行业 NPS 值为 57.8%(净推荐值,用于衡量客户忠诚度与推荐意愿)。
所以,如果有哪家企业能规范整合这个行业,哪怕只做到10%的市占率,营收、利润都会非常夸张,而贝壳确实既有这个实力,又有这个能力。
一方面,此前从链家到贝壳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贝壳通过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减少人为出错、让制度来规范人,从而整合乱象丛生的行业的能力。
另一方面,所长也是亲身感受了一把,并且数据也不会骗人,这么快的时间发展这么好,且口碑一直保持不错,就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此外贝壳本身就是国内最大的房产中介,房屋交易和装修本来就密不可分,相比一般的家装企业获客难、成本高,贝壳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总之,对于贝壳家装家居这一块所长是十分期待的,认为这快做好了完全可以再造几个贝壳。我们看下图,才三年时间,家装对贝壳整体营收的贡献就已经达到近16%了,今年突破到20%+问题应当不大。
资料来源:iFinD
所长选的装修公司是贝壳旗下的圣都,之所以选它,是因为很早之前所长就关注过贝壳,并且对贝壳的印象非常好,关于这点,所长在《价值事务所》此前的文章“简直是10年前的贵州茅台,极度悲观市场里悄然崛起的凶猛龙头”中讲过,这里不再复述。
某次看贝壳的投资者交流时所长发现贝壳已进军了家装市场,而且发展非常迅猛,从2021年营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到2023年首次突破百亿,再到2024全年实现148亿营收(同比+36.1%),也就经历了短短四年。
2025Q1,贝壳的家装家居业务再次交出收入29.5亿、同比增长22.3%的亮眼成绩。公司还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中表示,北京、广州和郑州等城市收入均实现超过50%的同比增长,最重要的是,整个家装业务板块在4月的时候首次实现盈亏平衡。
现如今,市场普遍预期贝壳这个板块会在2025Q2实现整体的季度盈亏平衡,也许今年家装家居板块就可以开始贡献利润了。
发展得这么快,必然意味着公司这块业务做得不错,毕竟消费者也不是傻子,这么庞大的营收可是一个个终端消费者用钱贡献实现的,因此,当时所长就有些心动,后面看了贝壳2024年中期的投资者交流后就更为心动了。
贝壳的高管是这么说的,“家装业务在2023已经达到百亿规模,今年节奏主动放慢,因为想做基础设施和能力配套,包括基于Home SaaS系统的数据中台能力,Home SaaS2.5可通过出具标准化施工图方案进行装修自动报价,从而提升设计师效率并减少出错。在材料履约一体化方面,我们推进了商品数据统一标准化,以增加材料交付的确定性。在定制家具上,也通过制定标准并加强培训提升一次性安装成功率,2024H1已达到80%。
我们已在全国推广实施主动维保服务,在竣工后第5和22个月主动去客户家免费维修护理,对于墙面开裂等共性问题尽早发现早修复。我们不断扩充自营售后团队,从2023年底的200+人增加至2024H1的400+人,未来仍会不断增加。”
2024、2025Q1的表现其实还是贝壳主动放慢节奏的结果,不然业绩表现可能会更好。
这里给大家汇报一下所长作为消费者对于贝壳旗下圣都家装(重庆这边的品牌是圣都,北京等地方是被窝)的第一手看法。
选圣都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心,他家方方面面都比较规范,整个装修过程除了早期同设计师沟通效果图以及最后几天选择软装稍微操了点心外,其余基本啥都没管。
他家装修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选择,就两个套餐,按实际面积计价,提供一些装修的主要材料品牌(都是大牌)让消费者从中挑选(两个套餐的区别在于可选品牌范围),相当于将装修流程给标准化了,除了一些个性化项目(吊顶、砌墙、拆墙、橱柜加长等)需要额外加钱,整体收费是比较透明的,而且选择性有限,不会让你挑花眼,也不容易受销售人员的“忽悠”或自己的贪心驱动而不停升级加预算,其实有点像家装界的山姆。
装修过程中,贝壳会拉用户进一个企微群,项目经理每天会在群里播报施工进度,如果有巡查人员也会在群里发巡查照片,群里也有工作人员的直系领导,相当于出了事能找到人。施工工地会安装摄像头,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每天查看装修情况,也能通过小程序看项目经理的播报(大体就是下图这样),甭管你会不会看、看不看得懂,对于工人至少也会起一个震慑和监督作用。
每到一个施工的关键节点,就会有管家上门来帮忙做验收,最后生成全程的验收视频和报告,这些都可以在小程序中随时查阅,像水电也有VR录制,后期如果涉及到墙壁打洞之类的,就可以根据VR图避开管道。
贝壳的质保期也比较长,看得见的保两年,看不见的保五年,有任何问题通过小程序报修即可。
虽然过程中也免不得有些毛病,但最后都及时发现并得到了解决,所以整体而言所长很满意,真的省心省事、保质保量,当然啦,这么好,价格肯定算不得便宜,不过虽然贵点,但包括所长在内的身边人都觉得这个钱花得值。
大概多贵呢?所长的房子是建面82平,套内66平,贝壳计价面积79平,不含设计费最终算下来是11万,含设计费最后是11.3万,如果按贝壳的计价面积计算,一平米大约在1430元左右,这个价格大概比外面要贵20%-30%。
不过虽然贵了点,但所长觉得这个钱花得值,至少比找便宜的装修公司踩坑强。目前贝壳的家装板块整体还是亏损的,到今年4月才好不容易实现盈亏平衡,可想而知那些便宜的报价是怎么做出来的,你在哪里捡了便宜,可能哪里就有镰刀等着你。
另外,最重要的是,贝壳的家装是一站式服务,所有的家装所需贝壳都可以包圆,可以和负责工地的项目经理无缝衔接,所以效率奇高。
除了家电和家具这种线上618明显便宜得多的东西,其余的地暖、全屋定制、灯具、窗帘等全部都包给了圣都,所有的挑选也都让设计师负责,到时候看方案即可,非常省心。下图是所长在圣都的软装付款情况,这个报价中还有7200的地暖热水器没录入小程序,所以最终的花费应当是28263+7200=35463元,由于这些基本都有国补,所长的实际花费最终是31688元(灯具和窗帘没有用国补,因为套餐算下来其实比国补便宜)。
由于基本一切都让设计师代劳,最后的房屋效果图基本同设计图一致,没有翻车,所长非常满意,这里也给大家看下成品图(下图就差三把椅子,风管机出风口/检修口、窗帘还没安,其余的都齐了)。
家装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即便不算软装,整装市场也高达3、4万亿。按照贝壳研究院测算,2024 年国内家装市场规模约 3.9 万亿。最重要的是,不同于房地产进入存量市场阶段,家装其实是个增量市场,因为存量房会翻新,还有消费升级(目前存量房装修VS新房装修的比例为6:4),预计到 2027 年会达到 5.5 万亿。
这么庞大的市场其实是极其分散的,当前国内的龙头贝壳全年在家装上的营收也就148亿,市占率不足1%,如果放在整个家装大市场看(含软装在内,因为贝壳也在做),那连0.5%都没有。
资料来源:iFinD
整个家装产业链的链条过长,各个环节又过于不透明,消费者的满意程度其实非常低。根据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感到非常满意的用户仅占 24.3%,同时行业 NPS 值为 57.8%(净推荐值,用于衡量客户忠诚度与推荐意愿)。
所以,如果有哪家企业能规范整合这个行业,哪怕只做到10%的市占率,营收、利润都会非常夸张,而贝壳确实既有这个实力,又有这个能力。
一方面,此前从链家到贝壳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贝壳通过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减少人为出错、让制度来规范人,从而整合乱象丛生的行业的能力。
另一方面,所长也是亲身感受了一把,并且数据也不会骗人,这么快的时间发展这么好,且口碑一直保持不错,就已经可以说明问题了。
此外贝壳本身就是国内最大的房产中介,房屋交易和装修本来就密不可分,相比一般的家装企业获客难、成本高,贝壳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
总之,对于贝壳家装家居这一块所长是十分期待的,认为这快做好了完全可以再造几个贝壳。我们看下图,才三年时间,家装对贝壳整体营收的贡献就已经达到近16%了,今年突破到20%+问题应当不大。
资料来源:iF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