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涨一跌后,小麦的真实行情藏不住了!

市场资讯

2周前

后续玉米供应偏紧的局面将越发显现,这也将继续利多玉米行情,而玉米继续上涨,也就给小麦拉升了空间。

来源:新农观

小麦一跌,令市场惊慌,毕竟看涨情绪正浓,突然这么一跌,确实让人不知所措。

不过,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小麦回调是大概率事件,而也通过这么一涨一跌,小麦的真实行情藏不住了。

第一,政策主导市场。

这也是我国粮食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通常以市场为主,政策为辅,但在特殊时期,就会以政策为主导。

比如说当前的小麦就是这样。

今年小麦是一个典型的弱格局,供应压力太大,本来预期新麦减产,但结果不仅减产幅度有限,而且小麦质量也要好于上年。

所以小麦上市以后,高开低走,直到触发了托市收购。

而小麦的上涨也主要是托市启动以后,因为托市给市场释放了明确信号,之后各大主体都纷纷开始收粮,包括托市收购,中央储备收购,地方储备收购,以及贸易商们、面粉企业等。

而随着收购主体的增加,小麦也就止跌了,这也是政策主导下的市场一个典型特点。

第二,需求尚待启动。

小麦上涨更多是基于预期,由于市场普遍认可今年小麦要流入饲用,需求增加,因此看涨预期浓烈。

但当前小麦依然是供强需弱的格局,虽然有看涨情绪,但是现实行情依然孱弱。

面粉企业利润不佳,本来就收不动,再加上新麦上市,供应增加,就更加收购无力。对待陈麦多是以销定购,对待新麦则是随收随用,建库意愿并不高,所以当麦价不断上涨,也使面粉企业不断承压。

饲用方面,虽然说我们也认为,今年小麦流入饲用的量级会增加,但是当前来看,饲用替代并没有大规模启动。

原因是虽然托市收购成功给小麦筑底,但是各地小麦都在向托市价靠拢,导致小麦区域流通不畅,当前只有华北黄淮一带替代势头明显,而对南方等养殖集中地区来说,小麦的性价比并不突出,这也是当前小麦的一大劣势。

第三,等待下一轮机会。

最近小麦跌势渐缓,因为根据咱们之前分析,小麦即便下跌,下行的空间也有限,所以跌了几天后,小麦逐渐企稳。

而根据前面的分析,小麦这次下跌是由于当前格局限制,政策托市,需求未打开,麦价受到牵制。

而我们认为,小麦不会一蹶不振,后续仍有上涨的机会。

一方面是饲料替代等待全面启动,一旦饲用增加,会支撑小麦行情。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近期玉米在持续上涨。

虽然说我们也认为,玉米将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但调整并非大跌,而是整理蓄力,酝酿下一轮行情。

而且后续玉米供应偏紧的局面将越发显现,这也将继续利多玉米行情,而玉米继续上涨,也就给小麦拉升了空间。

所以小麦必然会有上涨的空间,需要耐心等待。

(转自:新农观)

后续玉米供应偏紧的局面将越发显现,这也将继续利多玉米行情,而玉米继续上涨,也就给小麦拉升了空间。

来源:新农观

小麦一跌,令市场惊慌,毕竟看涨情绪正浓,突然这么一跌,确实让人不知所措。

不过,根据我们之前的分析,小麦回调是大概率事件,而也通过这么一涨一跌,小麦的真实行情藏不住了。

第一,政策主导市场。

这也是我国粮食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通常以市场为主,政策为辅,但在特殊时期,就会以政策为主导。

比如说当前的小麦就是这样。

今年小麦是一个典型的弱格局,供应压力太大,本来预期新麦减产,但结果不仅减产幅度有限,而且小麦质量也要好于上年。

所以小麦上市以后,高开低走,直到触发了托市收购。

而小麦的上涨也主要是托市启动以后,因为托市给市场释放了明确信号,之后各大主体都纷纷开始收粮,包括托市收购,中央储备收购,地方储备收购,以及贸易商们、面粉企业等。

而随着收购主体的增加,小麦也就止跌了,这也是政策主导下的市场一个典型特点。

第二,需求尚待启动。

小麦上涨更多是基于预期,由于市场普遍认可今年小麦要流入饲用,需求增加,因此看涨预期浓烈。

但当前小麦依然是供强需弱的格局,虽然有看涨情绪,但是现实行情依然孱弱。

面粉企业利润不佳,本来就收不动,再加上新麦上市,供应增加,就更加收购无力。对待陈麦多是以销定购,对待新麦则是随收随用,建库意愿并不高,所以当麦价不断上涨,也使面粉企业不断承压。

饲用方面,虽然说我们也认为,今年小麦流入饲用的量级会增加,但是当前来看,饲用替代并没有大规模启动。

原因是虽然托市收购成功给小麦筑底,但是各地小麦都在向托市价靠拢,导致小麦区域流通不畅,当前只有华北黄淮一带替代势头明显,而对南方等养殖集中地区来说,小麦的性价比并不突出,这也是当前小麦的一大劣势。

第三,等待下一轮机会。

最近小麦跌势渐缓,因为根据咱们之前分析,小麦即便下跌,下行的空间也有限,所以跌了几天后,小麦逐渐企稳。

而根据前面的分析,小麦这次下跌是由于当前格局限制,政策托市,需求未打开,麦价受到牵制。

而我们认为,小麦不会一蹶不振,后续仍有上涨的机会。

一方面是饲料替代等待全面启动,一旦饲用增加,会支撑小麦行情。

另一方面,我们也注意到近期玉米在持续上涨。

虽然说我们也认为,玉米将进入一个调整阶段,但调整并非大跌,而是整理蓄力,酝酿下一轮行情。

而且后续玉米供应偏紧的局面将越发显现,这也将继续利多玉米行情,而玉米继续上涨,也就给小麦拉升了空间。

所以小麦必然会有上涨的空间,需要耐心等待。

(转自:新农观)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