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重磅:290万人研究揭示,近20%国人Lp(a)水平升高,心血管风险悄然上升!

医学论坛网

2天前

这一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可能在ASCVD的早期阶段广泛影响多个血管部位,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对Lp(a)水平升高的个体进行全面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脂蛋白(a) [Lp(a)]水平升高已被证实与ASCVD风险密切相关。Lp(a)作为一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血脂指标,与其他受饮食和他汀类药物影响较大的血脂指标不同,其在人的一生中相对稳定。近年来,Lp(a)作为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关于中国人群Lp(a)水平的流行病学研究仍较为有限。

2025年5月,JACC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Prevalence of Elevated Lipoprote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2.9 Million Chinese Adults”的文章,揭示了中国人群中Lp(a)水平升高的流行情况,还探讨了其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全国范围内的横断面研究,旨在估计中国人群中Lp(a)水平升高的流行率,并调查其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纳入了2017年至2023年间在中国30个省份在健康体检中心接受Lp(a)检测的2967823名成年人。根据Lp(a)检测结果的单位(质量单位mg/dL或摩尔单位nmol/L),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进行分析。最终,质量单位组纳入了2788206名参与者,摩尔单位组纳入了167114名参与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通过颈动脉、大脑和冠状动脉的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研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调查Lp(a)水平升高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

Lp(a)水平分布与流行率研究结果显示,Lp(a)水平在中国人群中呈现显著的分布特征。在质量单位组(mg/dL)中,Lp(a)水平的中位数为11.23 mg/dL,且女性参与者的Lp(a)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女性中位数为12.61 mg/dL,男性为10.10 mg/dL,P<0.001)。此外,Lp(a)水平升高(>30 mg/dL和>50 mg/dL)的流行率分别为18.67%(95% CI:17.73%~19.61%)和8.41%(95% CI:7.90%~8.91%)(图1)。这些数据表明,Lp(a)水平升高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流行率,且在女性和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为识别高风险人群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1 研究人群中Lp(a)水平(mg/dL)和Lp(a)升高患病率的分布

Lp(a)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Lp(a)水平升高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与Lp(a) ≤30 mg/dL的个体相比,Lp(a) >30至≤50 mg/dL的个体出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CIMT)的风险增加了11%(OR=1.11, 95% CI:1.09~1.13),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增加了15%(OR=1.15,95% CI:1.13~1.17),亚临床脑梗死的风险增加了9%(OR=1.09,95% CI:1.05~1.14),冠状动脉钙化(CAC)的风险增加了11%(OR=1.11,95% CI:1.06~1.15)(图2)。这些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与多个部位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且随着Lp(a)水平的进一步升高,这种关联性更为显著。

图2 Lp(a)升高(mg/dL)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Lp(a)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研究还发现,Lp(a)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具体而言,Lp(a) >30至≤50 mg/dL的个体中,CAC评分1~10、11~100、101~400和>400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1%、10%、8%和20%(图2)。这一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不仅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相关,还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一发现对于评估个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价值,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Lp(a)水平的检测和管理。

多部位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Lp(a)水平的关系本研究还首次系统地探讨了Lp(a)水平与多部位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显示,Lp(a)水平升高与多部位受累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Lp(a) >30至≤50 mg/dL的个体中,1个部位、2个部位和3个部位受累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1%、26%和67%(图2)。这一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可能在ASCVD的早期阶段广泛影响多个血管部位,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对Lp(a)水平升高的个体进行全面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结

本研究凭借其大规模样本量和全国范围的代表性,首次全面揭示了中国人群中Lp(a)水平升高的流行情况及其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纳入近300万成年人,覆盖30个省份,发现Lp(a)水平升高在中国人群中有较高流行率,尤其在女性、老年人及心血管代谢风险人群中更为显著。此外,Lp(a)水平升高与多部位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且随着Lp(a)水平升高,这种关联性进一步增强。这些发现不仅为Lp(a)作为ASCVD独立危险因素提供了重要证据,还强调了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Lp(a)筛查及全面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中Lp(a)水平的筛查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AN S, ZU Y, YANG X, et al. Prevalence of elevated lipoprote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2.9 million chinese adults[J]. J Am Coll Cardiol, 2025:S0735-1097(25)05277-5. Doi: 10.1016/j.jacc.2025.02.032.

ldquo;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这一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可能在ASCVD的早期阶段广泛影响多个血管部位,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对Lp(a)水平升高的个体进行全面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背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脂蛋白(a) [Lp(a)]水平升高已被证实与ASCVD风险密切相关。Lp(a)作为一种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血脂指标,与其他受饮食和他汀类药物影响较大的血脂指标不同,其在人的一生中相对稳定。近年来,Lp(a)作为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逐渐受到关注,然而,关于中国人群Lp(a)水平的流行病学研究仍较为有限。

2025年5月,JACC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Prevalence of Elevated Lipoprote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2.9 Million Chinese Adults”的文章,揭示了中国人群中Lp(a)水平升高的流行情况,还探讨了其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全国范围内的横断面研究,旨在估计中国人群中Lp(a)水平升高的流行率,并调查其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纳入了2017年至2023年间在中国30个省份在健康体检中心接受Lp(a)检测的2967823名成年人。根据Lp(a)检测结果的单位(质量单位mg/dL或摩尔单位nmol/L),研究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进行分析。最终,质量单位组纳入了2788206名参与者,摩尔单位组纳入了167114名参与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通过颈动脉、大脑和冠状动脉的影像学检查进行评估。研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来调查Lp(a)水平升高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

Lp(a)水平分布与流行率研究结果显示,Lp(a)水平在中国人群中呈现显著的分布特征。在质量单位组(mg/dL)中,Lp(a)水平的中位数为11.23 mg/dL,且女性参与者的Lp(a)水平显著高于男性(女性中位数为12.61 mg/dL,男性为10.10 mg/dL,P<0.001)。此外,Lp(a)水平升高(>30 mg/dL和>50 mg/dL)的流行率分别为18.67%(95% CI:17.73%~19.61%)和8.41%(95% CI:7.90%~8.91%)(图1)。这些数据表明,Lp(a)水平升高在中国人群中具有较高的流行率,且在女性和老年人群中更为显著,为识别高风险人群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1 研究人群中Lp(a)水平(mg/dL)和Lp(a)升高患病率的分布

Lp(a)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Lp(a)水平升高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与Lp(a) ≤30 mg/dL的个体相比,Lp(a) >30至≤50 mg/dL的个体出现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CIMT)的风险增加了11%(OR=1.11, 95% CI:1.09~1.13),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增加了15%(OR=1.15,95% CI:1.13~1.17),亚临床脑梗死的风险增加了9%(OR=1.09,95% CI:1.05~1.14),冠状动脉钙化(CAC)的风险增加了11%(OR=1.11,95% CI:1.06~1.15)(图2)。这些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与多个部位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且随着Lp(a)水平的进一步升高,这种关联性更为显著。

图2 Lp(a)升高(mg/dL)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Lp(a)水平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研究还发现,Lp(a)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程度密切相关。具体而言,Lp(a) >30至≤50 mg/dL的个体中,CAC评分1~10、11~100、101~400和>400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1%、10%、8%和20%(图2)。这一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不仅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相关,还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一发现对于评估个体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价值,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Lp(a)水平的检测和管理。

多部位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与Lp(a)水平的关系本研究还首次系统地探讨了Lp(a)水平与多部位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显示,Lp(a)水平升高与多部位受累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Lp(a) >30至≤50 mg/dL的个体中,1个部位、2个部位和3个部位受累的风险分别增加了11%、26%和67%(图2)。这一结果表明,Lp(a)水平升高可能在ASCVD的早期阶段广泛影响多个血管部位,提示在临床实践中应对Lp(a)水平升高的个体进行全面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评估,以早期识别和干预心血管疾病风险。

总结

本研究凭借其大规模样本量和全国范围的代表性,首次全面揭示了中国人群中Lp(a)水平升高的流行情况及其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纳入近300万成年人,覆盖30个省份,发现Lp(a)水平升高在中国人群中有较高流行率,尤其在女性、老年人及心血管代谢风险人群中更为显著。此外,Lp(a)水平升高与多部位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显著相关,且随着Lp(a)水平升高,这种关联性进一步增强。这些发现不仅为Lp(a)作为ASCVD独立危险因素提供了重要证据,还强调了在高风险人群中进行Lp(a)筛查及全面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评估的重要性,为临床实践中Lp(a)水平的筛查和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未来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AN S, ZU Y, YANG X, et al. Prevalence of elevated lipoprotein(a)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subclinical atherosclerosis in 2.9 million chinese adults[J]. J Am Coll Cardiol, 2025:S0735-1097(25)05277-5. Doi: 10.1016/j.jacc.2025.02.032.

ldquo;医学论坛网”发布医学领域研究成果和解读,供专业人员科研参考,不作为诊疗标准,使用需根据具体情况评估。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