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降息后债市怎么看?

浙商宏观

14小时前

核心观点

广谱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线不变,后续曲线可能演绎先平后陡的节奏,但交易节奏较为复杂,5-7年中端利率债以及2-3年信用债攻守兼备,值得重点关注,长债的做多机会需等待赔率进一步改善


存款利率调降对于债市的影响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1)路径一:资金结构性转移,存款降息可能会驱动居民存款流向理财以及其他资管产品,而理财偏好存单以及中短信用债和二永债,因此品种上信用债和存单表现会更加强势;


(2)路径二:银行内部比价效应,目前长期存款利率调降更多,银行长期负债成本下降,利好银行增配中长期利率债;


(3)路径三:引导下一轮降息预期,通常存款利率调降会伴随存款利率再度调降预期升温,政策利率降息利好全品种债券,尤其是久期较长的长利率债;


(4)路径四:凸显银行负债压力,银行稳定负债流失的同时会伴随发行同业存单的需求增长,中期同业存单供给压力变大。


当前市场正在定价路径一,而前期对于路径三已经有较为充分的定价,对冲了路径二对长债的利好,因此我们认为长端止盈盘落地比以往进一步提前。

正文

1  新一轮存款降息后债市怎么看?


2025年5月20日,伴随着LPR如期调降10bp,国有大行存款挂牌利率率先下调,带动新一轮存款降息潮。以工行为例,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bp至0.05%,3个月/6个月/1年/2年 整存整取 定存利率以及1年/3年/5年非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分别下调15bp至0.65%/0.85%/0.95%/1.05%,3年/5年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下调25bp至1.25%及1.30%,协定存款利率下调10bp至0.1%,1天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不变维持0.1%,7天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bp至0.3%。


图片

时间上看,本轮存款降息在情理之中,央行从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开始持续铺垫。 (1)在前期报告《关注货币政策实施落地》中我们曾提到,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到“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和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提到的“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互为印证;(2)2023年年底以来,三轮大行存款降息基本都与LPR降息同步,主要是出于对银行 净息差 的呵护,因此本轮银行存款利率在20日跟随LPR调降概率很大。


幅度上看,本轮定期存款15bp-25bp的降息幅度超市场预期。 相比较而言,2024年10月3年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幅度超政策利率5bp,且彼时降息后大行3年-5年存款利率已经下降至政策利率附近,分别为1.50%和1.55%(工行为例);本轮3年和5年定存利率下调幅度超政策利率15bp,且下调后明显低于7年逆回购利率。


图片

存款利率调降对于债市的影响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1)路径一:资金结构性转移,存款降息可能会驱动居民存款流向理财以及其他资管产品,而理财偏好存单以及中短信用债和二永债,因此品种上信用债和存单表现会更加强势;(2)路径二:银行内部比价效应,目前长期存款利率调降更多,银行长期负债成本下降,利好银行增配中长期利率债;(3)路径三:引导下一轮降息预期,通常存款利率调降会伴随存款利率再度调降预期升温,政策利率降息利好全品种债券,尤其是久期较长的长利率债;(4)路径四:凸显银行负债压力,银行稳定负债流失的同时会伴随发行同业存单的需求增长,中期同业存单供给压力变大。


理论上,存款利率下行会驱动债券各品种利率下行;但是存款挂牌利率超预期调降当天(5月20日),各期限国债利率反而出现调整势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信用债和同业存单二级市场表现更佳。这其实反映了当前市场正在定价路径一,而前期对于路径三已经有较为充分的定价,对冲了路径二对长债的利好,因此我们认为长端止盈盘落地比以往进一步提前。


复盘过去六轮大行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后长利率债的表现,定价分歧确实较大;分歧的本质在于市场如何定性本轮存款降息,究竟是对于上一轮政策利率降息的回应或是新一轮政策降息的开始。 (1)2022年9月以及2023年9月存款降息后,利率走出反转调整趋势,彼时市场在交易政策放开预期以及债券供给放量影响等新主线;(2)2023年6月、2023年12月以及2024年10月存款降息后,利率下行趋势不变,彼时市场均在交易新一轮降息预期;(3)2024年7月存款降息后,利率震荡下行,彼时市场在交易央行买卖国债以及政策发力预期。


图片
图片

债市策略:广谱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线不变,后续曲线可能演绎先平后陡的节奏,但交易节奏较为复杂,5-7年中端利率债以及2-3年信用债攻守兼备,值得重点关注,长债的做多机会需等待赔率进一步改善。 (1)当前长端关键问题在于赔率制约了利率下行空间,存款利率调降没有带动长端利率突破前低,市场情绪偏弱,但是疲弱的基本面驱动长端利率向上调整风险也较小;(2)中短端定价逻辑在于负carry、不稳定的资金预期以及央行重启买卖国债三条主线的分歧,存款降息后短端利率相比于利差品种性价比暂时未凸显,等待曲线进一步平坦化后的中短端走陡机会。


更进一步,3月下旬以来长债利率未实质性突破前低,说明市场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心理点位。 从近几轮“政策利率、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的变动幅度来看,国债利率确实已经抢跑较多,当前长端已知的增量信息不足以驱动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下破1.60%及1.80%。展望后续,长端赔率空间打开的触发因素可能要等到6月至7月保险再度演绎“抢停售”、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央行重启买债后长端抢跑、政策利率降息预期再次发酵等。


图片
图片

此外,市场对于资金波动的 疤痕效应 制约曲线先陡后平的可能性。 理论上长债下行比较顺畅的路径是“政策利率降息→资金价格下行→短债利率下行→曲线陡峭化→长债利率下行→曲线平坦化”,但是由于当前资金价格外生性较强,市场对资金价格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曲线迟迟走不出陡峭化趋势。因此,对于曲线形态的演绎上,不排除长端率先往下突破而后再带动短端利率下行。 因此,以5-7年利率债或2-3年信用债为底仓,既可避免久期敞口过长的风险,也可降低资金价格不稳引发的超预期波动。


2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动,导致债券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


货币政策操作思路发生转变,进而导致对流动性展望出现误判;


同业存单净融资超预期,进而导致同业存单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

核心观点

广谱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线不变,后续曲线可能演绎先平后陡的节奏,但交易节奏较为复杂,5-7年中端利率债以及2-3年信用债攻守兼备,值得重点关注,长债的做多机会需等待赔率进一步改善


存款利率调降对于债市的影响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1)路径一:资金结构性转移,存款降息可能会驱动居民存款流向理财以及其他资管产品,而理财偏好存单以及中短信用债和二永债,因此品种上信用债和存单表现会更加强势;


(2)路径二:银行内部比价效应,目前长期存款利率调降更多,银行长期负债成本下降,利好银行增配中长期利率债;


(3)路径三:引导下一轮降息预期,通常存款利率调降会伴随存款利率再度调降预期升温,政策利率降息利好全品种债券,尤其是久期较长的长利率债;


(4)路径四:凸显银行负债压力,银行稳定负债流失的同时会伴随发行同业存单的需求增长,中期同业存单供给压力变大。


当前市场正在定价路径一,而前期对于路径三已经有较为充分的定价,对冲了路径二对长债的利好,因此我们认为长端止盈盘落地比以往进一步提前。

正文

1  新一轮存款降息后债市怎么看?


2025年5月20日,伴随着LPR如期调降10bp,国有大行存款挂牌利率率先下调,带动新一轮存款降息潮。以工行为例,活期存款挂牌利率下调5bp至0.05%,3个月/6个月/1年/2年 整存整取 定存利率以及1年/3年/5年非整存整取定存利率分别下调15bp至0.65%/0.85%/0.95%/1.05%,3年/5年整存整取利率分别下调25bp至1.25%及1.30%,协定存款利率下调10bp至0.1%,1天通知存款利率分别不变维持0.1%,7天通知存款利率下调15bp至0.3%。


图片

时间上看,本轮存款降息在情理之中,央行从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开始持续铺垫。 (1)在前期报告《关注货币政策实施落地》中我们曾提到,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提到“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和5月7日国新办发布会提到的“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相应下调存款利率”互为印证;(2)2023年年底以来,三轮大行存款降息基本都与LPR降息同步,主要是出于对银行 净息差 的呵护,因此本轮银行存款利率在20日跟随LPR调降概率很大。


幅度上看,本轮定期存款15bp-25bp的降息幅度超市场预期。 相比较而言,2024年10月3年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幅度超政策利率5bp,且彼时降息后大行3年-5年存款利率已经下降至政策利率附近,分别为1.50%和1.55%(工行为例);本轮3年和5年定存利率下调幅度超政策利率15bp,且下调后明显低于7年逆回购利率。


图片

存款利率调降对于债市的影响路径主要有四个方面: (1)路径一:资金结构性转移,存款降息可能会驱动居民存款流向理财以及其他资管产品,而理财偏好存单以及中短信用债和二永债,因此品种上信用债和存单表现会更加强势;(2)路径二:银行内部比价效应,目前长期存款利率调降更多,银行长期负债成本下降,利好银行增配中长期利率债;(3)路径三:引导下一轮降息预期,通常存款利率调降会伴随存款利率再度调降预期升温,政策利率降息利好全品种债券,尤其是久期较长的长利率债;(4)路径四:凸显银行负债压力,银行稳定负债流失的同时会伴随发行同业存单的需求增长,中期同业存单供给压力变大。


理论上,存款利率下行会驱动债券各品种利率下行;但是存款挂牌利率超预期调降当天(5月20日),各期限国债利率反而出现调整势头。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信用债和同业存单二级市场表现更佳。这其实反映了当前市场正在定价路径一,而前期对于路径三已经有较为充分的定价,对冲了路径二对长债的利好,因此我们认为长端止盈盘落地比以往进一步提前。


复盘过去六轮大行存款挂牌利率调降后长利率债的表现,定价分歧确实较大;分歧的本质在于市场如何定性本轮存款降息,究竟是对于上一轮政策利率降息的回应或是新一轮政策降息的开始。 (1)2022年9月以及2023年9月存款降息后,利率走出反转调整趋势,彼时市场在交易政策放开预期以及债券供给放量影响等新主线;(2)2023年6月、2023年12月以及2024年10月存款降息后,利率下行趋势不变,彼时市场均在交易新一轮降息预期;(3)2024年7月存款降息后,利率震荡下行,彼时市场在交易央行买卖国债以及政策发力预期。


图片
图片

债市策略:广谱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线不变,后续曲线可能演绎先平后陡的节奏,但交易节奏较为复杂,5-7年中端利率债以及2-3年信用债攻守兼备,值得重点关注,长债的做多机会需等待赔率进一步改善。 (1)当前长端关键问题在于赔率制约了利率下行空间,存款利率调降没有带动长端利率突破前低,市场情绪偏弱,但是疲弱的基本面驱动长端利率向上调整风险也较小;(2)中短端定价逻辑在于负carry、不稳定的资金预期以及央行重启买卖国债三条主线的分歧,存款降息后短端利率相比于利差品种性价比暂时未凸显,等待曲线进一步平坦化后的中短端走陡机会。


更进一步,3月下旬以来长债利率未实质性突破前低,说明市场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心理点位。 从近几轮“政策利率、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的变动幅度来看,国债利率确实已经抢跑较多,当前长端已知的增量信息不足以驱动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下破1.60%及1.80%。展望后续,长端赔率空间打开的触发因素可能要等到6月至7月保险再度演绎“抢停售”、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央行重启买债后长端抢跑、政策利率降息预期再次发酵等。


图片
图片

此外,市场对于资金波动的 疤痕效应 制约曲线先陡后平的可能性。 理论上长债下行比较顺畅的路径是“政策利率降息→资金价格下行→短债利率下行→曲线陡峭化→长债利率下行→曲线平坦化”,但是由于当前资金价格外生性较强,市场对资金价格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曲线迟迟走不出陡峭化趋势。因此,对于曲线形态的演绎上,不排除长端率先往下突破而后再带动短端利率下行。 因此,以5-7年利率债或2-3年信用债为底仓,既可避免久期敞口过长的风险,也可降低资金价格不稳引发的超预期波动。


2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超预期变动,导致债券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


货币政策操作思路发生转变,进而导致对流动性展望出现误判;


同业存单净融资超预期,进而导致同业存单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