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经济数据:亮点和短板分别在哪里

广发证券

11小时前

摘要

第一,4月六大口径数据(工业、服务业、出口、社零、投资、地产销售)同比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当时外部关税骤然上升的背景下,经济较3月有所放缓。但同时各指标仍呈现较明显韧性,按工业与服务业、工业与社零模拟的实际GDP同比分别为5.45%、5.44%,低于3月,和一季度仍大致相当。

第二,工业增加值同比6.1%。关于工业表现,有几个细节:(1)出口交货值4月同比0.9%,较前值的7.7%明显下行,关税还是带来了工业端的明显扰动。出口交货值弱于出口,证明企业当期审慎生产,倾向于消化库存;(2)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6.7%,相对最高;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增速较低,我们理解与本轮政策红利比如信贷等对民企的倾斜有关,与今年需求端消费、出口相对于投资更活跃亦有一定关系;(3)产销率同比-0.2%,较前值的-0.1%仅小幅下行,和2018年5-6月同比显著转负对照,企业已有更多经验安排生产、应对外需变化。

第三,在去年底报告《引导供需比优化:2025年中观环境展望》中,我们参考投入产出表尝试了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即以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0%消费同比+20%出口同比作为总需求增速的影子指标,以工业增加值同比作为供给增速的影子指标,用后者/前者作为“供需比”,2022-2024年这一比值逐步上升,2024年达到1.5左右。同样方法测算,则今年前4个月累计为1.34,4月仅较3月微幅上升。简单理解,尽管今年面临供给外生冲击,但截至目前,经济供需比仍较去年有所优化。当然,目前距离供求均衡仍需进一步努力,我们理解1附近是理论上的合理值,2000-2019年绝大部分时段这一指标均在1以下。

第四,从主要工业产品来看:(1)发电量增速较低,只有0.9%,这和高耗能行业的产量下降较快有关,粗钢产量同比从前值的4.6%下降为零增长,水泥从前值的2.5%下降为-5.3%;(2)汽车产量维持较高增速,甚至较前值略有加快,显示这一领域产需保持较好正循环;(3)近年来的强势领域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保持大双位数高增长,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速甚至达三位数;(4)智能手机产量同比显著转负,和基数有一定关系,同时应和关税扰动所带来的产业链审慎预期有关;同样还有纺服产业链相关的布类,同比增速转负。

第五,社零同比5.1%,从主要门类来看:(1)“以旧换新”红利下的家电、手机仍是增速主要支撑项,同比分别达38.8%、19.9%;可能和打印机等也有国补有关,文化办公用品同比增速达33.5%;(2)体育娱乐用品是近年来内生增速较快的一个门类,同比高达23.3%;(3)在金价影响下,金银珠宝零售增速高达25.3%;(4)和二手房的活跃有关,家具零售同比连续三个月在双位数高位,建筑装潢同比也显著转正;(5)相对较低的主要是烟酒、药品、汽车、石油制品。关于汽车,乘联会口径4月广义乘用车销售量同比14.8%,但统计局口径汽车零售额同比只有0.7%,显示降价带来的影响依然明显。

第六,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3.6%,低于前值的4.3%。制造业、基建、地产投资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其中大口径基建增速为9.6%,相对最高,且显著高于小口径,显示电力投资依然是基建的主要拉动。代表传统基建投资的小口径基建变化不大,不过5月以来石油沥青开工率有所上升,5月数据是否有改变值得观察;其次是制造业投资的单月同比8.2%,我们理解“设备更新”政策红利下的设备工器具投资应是主要带动,前4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同比达18.2%;地产投资仍在双位数负增长,且4月降幅略有加深。

第七,房地产销售、新开工、投资不同程度低于前值。销售额增速降幅大于销售面积。从同期价格指数来看,新房环比为-0.1%,持平前值;二手房环比为-0.4%,降幅较前值有所扩大。相对积极一些的信号是资金来源中贷款增速明显扩大,显示出金融政策对于市场主体的支持。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有一定回踩特征,企稳趋势仍需巩固。

第八,简单来看4月经济数据,我们理解亮点之一是在外生冲击下,实际增长虽有放缓但仍韧性较强,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产品扩张较快;之二是产销率没有显性变化,供求关系没有因为外生冲击大幅承压;之三是消费修复速度略超预期,不含汽车的4月单月社零同比已有5.6%(去年年度为4.2%),如果扣除掉油价影响下的燃油项还会更高一些,消费大类中亮点也比较多。经济数据短板同样有三: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较低,且有进一步减速迹象,即对总需求来说资本形成不足;二是房地产出现回踩特征,价格也尚未企稳;三是物价中枢偏低没有改变,4月综合物价水平进一步低于3月,对应的名义GDP增速水平仍在4.4%左右低位。物价偏低带来实际利率偏高,它可能是投资端和地产销售端偏弱的重要原因。上述特征意味着未来政策想要经济“补短板”,主要空间就是地方投资、房地产、供给侧,关注这一过程对于资产定价的影响。

正文

4月六大口径数据(工业、服务业、出口、社零、投资、地产销售)同比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当时外部关税骤然上升的背景下,经济较3月有所放缓。但同时各指标仍呈现较明显韧性,按工业与服务业、工业与社零模拟的实际GDP同比分别为5.45%、5.44%,低于3月,和一季度仍大致相当。

据万得数据(下同),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1%,低于前值7.7%和一季度的6.5%。

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6.0%,低于前值的6.3%,高于一季度的5.8%。

4月出口同比8.1%,低于前值的12.3%,高于一季度的5.7%。

4月社零同比5.1%,低于前值的5.9%,高于一季度的4.6%。

4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3.6%,低于前值的4.3%和一季度的4.2%。

4月地产销售面积当月同比-2.1%,低于前值的-1.0%。

工业增加值同比6.1%。关于工业表现,有几个细节:(1)出口交货值4月同比0.9%,较前值的7.7%明显下行,关税还是带来了工业端的明显扰动。出口交货值弱于出口,证明企业当期审慎生产,倾向于消化库存;(2)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6.7%,相对最高;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增速较低,我们理解与本轮政策红利比如信贷等对民企的倾斜有关,与今年需求端消费、出口相对于投资更活跃亦有一定关系;(3)产销率同比-0.2%,较前值的-0.1%仅小幅下行,和2018年5-6月同比显著转负对照,企业已有更多经验安排生产、应对外需变化。

4月出口交货值同比0.9%,显著低于前值的7.7%和一季度累计的6.7%。

4月产销率同比-0.2%,低于前值的-0.1%。2018年5-6月,这一指标分别为-0.7%、-0.9%。

4月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6.7%(前值8.2%)、2.9%(前值5.3%)、3.9%(前值5.2%)。

在去年底报告《引导供需比优化:2025年中观环境展望》中,我们参考投入产出表尝试了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即以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0%消费同比+20%出口同比作为总需求增速的影子指标,以工业增加值同比作为供给增速的影子指标,用后者/前者作为“供需比”,2022-2024年这一比值逐步上升,2024年达到1.5左右。同样方法测算,则今年前4个月累计为1.34,4月仅较3月微幅上升。简单理解,尽管今年面临供给外生冲击,但截至目前,经济供需比仍较去年有所优化。当然,目前距离供求均衡仍需进一步努力,我们理解1附近是理论上的合理值,2000-2019年绝大部分时段这一指标均在1以下。

以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0%消费同比+20%出口同比作为总需求增速的影子指标,以工业增加值同比作为供给增速的影子指标,则1996年、1998年分别为1.30、1.38,2000年降至0.86,2000-2015年均在1以下,2016年为1.02,2017-2018年分别降至0.77、0.78,2019年升至1.04。2020年是外生冲击下的异常值,高达8.6;2021年出口大幅扩张,供需比降至0.75;2022-2024年重新回升,分别为1.17、1.46、1.51。

从主要工业产品来看:(1)发电量增速较低,只有0.9%,这和高耗能行业的产量下降较快有关,粗钢产量同比从前值的4.6%下降为零增长,水泥从前值的2.5%下降为-5.3%;(2)汽车产量维持较高增速,甚至较前值略有加快,显示这一领域产需保持较好正循环;(3)近年来的强势领域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保持大双位数高增长,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速甚至达三位数;(4)智能手机产量同比显著转负,和基数有一定关系,同时应和关税扰动所带来的产业链审慎预期有关;同样还有纺服产业链相关的布类,同比增速转负。

4月发电量同比0.9%,低于前值的1.8%。

4月粗钢产量同比零增长,低于前值的4.6%;水泥产量同比-5.3%,低于前值的2.5%;生铁产量同比0.7%,低于前值的3.1%;原煤产量同你3.8%,低于前值的9.6%。

4月汽车产量同比8.5%,高于前值的8.4%。

4月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33.4%,高于前值的23.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51.5%,高于前值的16.7%;发电设备产量同比124.2%,高于前值的107.2%。

4月智能手机产量同比-6.4%,低于前值的7.0%。布类产量同比-1.1%,低于前值的4.3%。

社零同比5.1%,从主要门类来看:(1)“以旧换新”红利下的家电、手机仍是增速主要支撑项,同比分别达38.8%、19.9%;可能和打印机等也有国补有关,文化办公用品同比增速达33.5%;(2)体育娱乐用品是近年来内生增速较快的一个门类,同比高达23.3%;(3)在金价影响下,金银珠宝零售增速高达25.3%;(4)和二手房的活跃有关,家具零售同比连续三个月在双位数高位,建筑装潢同比也显著转正;(5)相对较低的主要是烟酒、药品、汽车、石油制品。关于汽车,乘联会口径4月广义乘用车销售量同比14.8%,但统计局口径汽车零售额同比只有0.7%,显示降价带来的影响依然明显。

4月家电零售同比为38.8%,高于前值的35.1%;通讯器材零售同比为19.9%,低于前值的28.6%。文化办公用品同比33.5%,高于前值的21.5%。

4月体育娱乐用品同比23.3%,低于前值的26.2%;4月金银珠宝零售同比25.3%,高于前值的10.6%。

4月家具零售同比26.9%,低于前值的29.5%;建筑装潢同比9.7%,高于前值的-0.1%。

4月烟酒零售同比4.0%,低于前值的8.5%;汽车零售同比0.7%,低于前值的5.5%;石油制品同比-5.7%,低于前值的-1.9%。

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3.6%,低于前值的4.3%。制造业、基建、地产投资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其中大口径基建增速为9.6%,相对最高,且显著高于小口径,显示电力投资依然是基建的主要拉动。代表传统基建投资的小口径基建变化不大,不过5月以来石油沥青开工率有所上升,5月数据是否有改变值得观察;其次是制造业投资的单月同比8.2%,我们理解“设备更新”政策红利下的设备工器具投资应是主要带动,前4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同比达18.2%;地产投资仍在双位数负增长,且4月降幅略有加深。

4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3.6%,低于前值的4.3%;其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8.2%,低于前值的9.2%;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1.3%,低于前值的-10%;大口径基建投资当月同比9.6%,低于前值的12.6%;小口径基建投资当月同比5.8%,低于前值的5.9%。

房地产销售、新开工、投资不同程度低于前值。销售额增速降幅大于销售面积。从同期价格指数来看,新房环比为-0.1%,持平前值;二手房环比为-0.4%,降幅较前值有所扩大。相对积极一些的信号是资金来源中贷款增速明显扩大,显示出金融政策对于市场主体的支持。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有一定回踩特征,企稳趋势仍需巩固。

4月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1.3%,低于前值的-10%;其中,新开工当月同比-22.1%,前值-18.1%;施工面积当月同比-23.6%,前值-31.7%;竣工面积当月同比-28.2%,前值-11.5%。

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2.1%,低于前值的-1.0%;商品房销售额当月同比-6.6%,前值-1.6%。

4月房地产开发资金当月同比-5.3%,低于前值的-3.9%;其中,国内贷款当月同比15%,前值6.1%;自筹资金当月同比-9.6%,前值-11.8%;定金及预收款当月同比-8.5%,前值-1.4%;个人按揭贷款当月同比-12.7%,前值0.3%。

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为-4.5%,高于前值的-5.0%;环比为-0.1%,持平于前值的-0.1%;其中一线城市环比零增长(前值0.1%);二线城市环比零增长(前值零增长);三线城市环比-0.2%(前值-0.2%)。

4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为-6.8%,高于前值的-7.3%;环比为-0.4%,低于前值的-0.2%;其中一线城市环比-0.2%,低于前值的0.2%;二线城市环比-0.4%,低于前值的-0.2%;三线城市环比-0.4%,低于前值的-0.3%。

简单来看4月经济数据,我们理解亮点之一是在外生冲击下,实际增长虽有放缓但仍韧性较强,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产品扩张较快;之二是产销率没有显性变化,供求关系没有因为外生冲击大幅承压;之三是消费修复速度略超预期,不含汽车的4月单月社零同比已有5.6%(去年年度为4.2%),如果扣除掉油价影响下的燃油项还会更高一些,消费大类中亮点也比较多。经济数据短板同样有三: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较低,且有进一步减速迹象,即对总需求来说资本形成不足;二是房地产出现回踩特征,价格也尚未企稳;三是物价中枢偏低没有改变,4月综合物价水平进一步低于3月,对应的名义GDP增速水平仍在4.4%左右低位。物价偏低带来实际利率偏高,它可能是投资端和地产销售端偏弱的重要原因。上述特征意味着未来政策想要经济“补短板”,主要空间就是地方投资、房地产、供给侧,关注这一过程对于资产定价的影响。

风险提示: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逆全球化关税再度出现反复可能;地产领域量价继续低位徘徊;狭义基建投资回升幅度不及预期;消费短期回升幅度不具备可持续性;社融扩张存在堵点。



摘要

第一,4月六大口径数据(工业、服务业、出口、社零、投资、地产销售)同比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当时外部关税骤然上升的背景下,经济较3月有所放缓。但同时各指标仍呈现较明显韧性,按工业与服务业、工业与社零模拟的实际GDP同比分别为5.45%、5.44%,低于3月,和一季度仍大致相当。

第二,工业增加值同比6.1%。关于工业表现,有几个细节:(1)出口交货值4月同比0.9%,较前值的7.7%明显下行,关税还是带来了工业端的明显扰动。出口交货值弱于出口,证明企业当期审慎生产,倾向于消化库存;(2)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6.7%,相对最高;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增速较低,我们理解与本轮政策红利比如信贷等对民企的倾斜有关,与今年需求端消费、出口相对于投资更活跃亦有一定关系;(3)产销率同比-0.2%,较前值的-0.1%仅小幅下行,和2018年5-6月同比显著转负对照,企业已有更多经验安排生产、应对外需变化。

第三,在去年底报告《引导供需比优化:2025年中观环境展望》中,我们参考投入产出表尝试了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即以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0%消费同比+20%出口同比作为总需求增速的影子指标,以工业增加值同比作为供给增速的影子指标,用后者/前者作为“供需比”,2022-2024年这一比值逐步上升,2024年达到1.5左右。同样方法测算,则今年前4个月累计为1.34,4月仅较3月微幅上升。简单理解,尽管今年面临供给外生冲击,但截至目前,经济供需比仍较去年有所优化。当然,目前距离供求均衡仍需进一步努力,我们理解1附近是理论上的合理值,2000-2019年绝大部分时段这一指标均在1以下。

第四,从主要工业产品来看:(1)发电量增速较低,只有0.9%,这和高耗能行业的产量下降较快有关,粗钢产量同比从前值的4.6%下降为零增长,水泥从前值的2.5%下降为-5.3%;(2)汽车产量维持较高增速,甚至较前值略有加快,显示这一领域产需保持较好正循环;(3)近年来的强势领域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保持大双位数高增长,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速甚至达三位数;(4)智能手机产量同比显著转负,和基数有一定关系,同时应和关税扰动所带来的产业链审慎预期有关;同样还有纺服产业链相关的布类,同比增速转负。

第五,社零同比5.1%,从主要门类来看:(1)“以旧换新”红利下的家电、手机仍是增速主要支撑项,同比分别达38.8%、19.9%;可能和打印机等也有国补有关,文化办公用品同比增速达33.5%;(2)体育娱乐用品是近年来内生增速较快的一个门类,同比高达23.3%;(3)在金价影响下,金银珠宝零售增速高达25.3%;(4)和二手房的活跃有关,家具零售同比连续三个月在双位数高位,建筑装潢同比也显著转正;(5)相对较低的主要是烟酒、药品、汽车、石油制品。关于汽车,乘联会口径4月广义乘用车销售量同比14.8%,但统计局口径汽车零售额同比只有0.7%,显示降价带来的影响依然明显。

第六,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3.6%,低于前值的4.3%。制造业、基建、地产投资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其中大口径基建增速为9.6%,相对最高,且显著高于小口径,显示电力投资依然是基建的主要拉动。代表传统基建投资的小口径基建变化不大,不过5月以来石油沥青开工率有所上升,5月数据是否有改变值得观察;其次是制造业投资的单月同比8.2%,我们理解“设备更新”政策红利下的设备工器具投资应是主要带动,前4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同比达18.2%;地产投资仍在双位数负增长,且4月降幅略有加深。

第七,房地产销售、新开工、投资不同程度低于前值。销售额增速降幅大于销售面积。从同期价格指数来看,新房环比为-0.1%,持平前值;二手房环比为-0.4%,降幅较前值有所扩大。相对积极一些的信号是资金来源中贷款增速明显扩大,显示出金融政策对于市场主体的支持。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有一定回踩特征,企稳趋势仍需巩固。

第八,简单来看4月经济数据,我们理解亮点之一是在外生冲击下,实际增长虽有放缓但仍韧性较强,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产品扩张较快;之二是产销率没有显性变化,供求关系没有因为外生冲击大幅承压;之三是消费修复速度略超预期,不含汽车的4月单月社零同比已有5.6%(去年年度为4.2%),如果扣除掉油价影响下的燃油项还会更高一些,消费大类中亮点也比较多。经济数据短板同样有三: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较低,且有进一步减速迹象,即对总需求来说资本形成不足;二是房地产出现回踩特征,价格也尚未企稳;三是物价中枢偏低没有改变,4月综合物价水平进一步低于3月,对应的名义GDP增速水平仍在4.4%左右低位。物价偏低带来实际利率偏高,它可能是投资端和地产销售端偏弱的重要原因。上述特征意味着未来政策想要经济“补短板”,主要空间就是地方投资、房地产、供给侧,关注这一过程对于资产定价的影响。

正文

4月六大口径数据(工业、服务业、出口、社零、投资、地产销售)同比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当时外部关税骤然上升的背景下,经济较3月有所放缓。但同时各指标仍呈现较明显韧性,按工业与服务业、工业与社零模拟的实际GDP同比分别为5.45%、5.44%,低于3月,和一季度仍大致相当。

据万得数据(下同),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6.1%,低于前值7.7%和一季度的6.5%。

4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6.0%,低于前值的6.3%,高于一季度的5.8%。

4月出口同比8.1%,低于前值的12.3%,高于一季度的5.7%。

4月社零同比5.1%,低于前值的5.9%,高于一季度的4.6%。

4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3.6%,低于前值的4.3%和一季度的4.2%。

4月地产销售面积当月同比-2.1%,低于前值的-1.0%。

工业增加值同比6.1%。关于工业表现,有几个细节:(1)出口交货值4月同比0.9%,较前值的7.7%明显下行,关税还是带来了工业端的明显扰动。出口交货值弱于出口,证明企业当期审慎生产,倾向于消化库存;(2)私营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6.7%,相对最高;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增速较低,我们理解与本轮政策红利比如信贷等对民企的倾斜有关,与今年需求端消费、出口相对于投资更活跃亦有一定关系;(3)产销率同比-0.2%,较前值的-0.1%仅小幅下行,和2018年5-6月同比显著转负对照,企业已有更多经验安排生产、应对外需变化。

4月出口交货值同比0.9%,显著低于前值的7.7%和一季度累计的6.7%。

4月产销率同比-0.2%,低于前值的-0.1%。2018年5-6月,这一指标分别为-0.7%、-0.9%。

4月私营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为6.7%(前值8.2%)、2.9%(前值5.3%)、3.9%(前值5.2%)。

在去年底报告《引导供需比优化:2025年中观环境展望》中,我们参考投入产出表尝试了一种粗略的估算方法,即以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0%消费同比+20%出口同比作为总需求增速的影子指标,以工业增加值同比作为供给增速的影子指标,用后者/前者作为“供需比”,2022-2024年这一比值逐步上升,2024年达到1.5左右。同样方法测算,则今年前4个月累计为1.34,4月仅较3月微幅上升。简单理解,尽管今年面临供给外生冲击,但截至目前,经济供需比仍较去年有所优化。当然,目前距离供求均衡仍需进一步努力,我们理解1附近是理论上的合理值,2000-2019年绝大部分时段这一指标均在1以下。

以4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0%消费同比+20%出口同比作为总需求增速的影子指标,以工业增加值同比作为供给增速的影子指标,则1996年、1998年分别为1.30、1.38,2000年降至0.86,2000-2015年均在1以下,2016年为1.02,2017-2018年分别降至0.77、0.78,2019年升至1.04。2020年是外生冲击下的异常值,高达8.6;2021年出口大幅扩张,供需比降至0.75;2022-2024年重新回升,分别为1.17、1.46、1.51。

从主要工业产品来看:(1)发电量增速较低,只有0.9%,这和高耗能行业的产量下降较快有关,粗钢产量同比从前值的4.6%下降为零增长,水泥从前值的2.5%下降为-5.3%;(2)汽车产量维持较高增速,甚至较前值略有加快,显示这一领域产需保持较好正循环;(3)近年来的强势领域太阳能电池、工业机器人保持大双位数高增长,发电设备产量同比增速甚至达三位数;(4)智能手机产量同比显著转负,和基数有一定关系,同时应和关税扰动所带来的产业链审慎预期有关;同样还有纺服产业链相关的布类,同比增速转负。

4月发电量同比0.9%,低于前值的1.8%。

4月粗钢产量同比零增长,低于前值的4.6%;水泥产量同比-5.3%,低于前值的2.5%;生铁产量同比0.7%,低于前值的3.1%;原煤产量同你3.8%,低于前值的9.6%。

4月汽车产量同比8.5%,高于前值的8.4%。

4月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33.4%,高于前值的23.6%;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51.5%,高于前值的16.7%;发电设备产量同比124.2%,高于前值的107.2%。

4月智能手机产量同比-6.4%,低于前值的7.0%。布类产量同比-1.1%,低于前值的4.3%。

社零同比5.1%,从主要门类来看:(1)“以旧换新”红利下的家电、手机仍是增速主要支撑项,同比分别达38.8%、19.9%;可能和打印机等也有国补有关,文化办公用品同比增速达33.5%;(2)体育娱乐用品是近年来内生增速较快的一个门类,同比高达23.3%;(3)在金价影响下,金银珠宝零售增速高达25.3%;(4)和二手房的活跃有关,家具零售同比连续三个月在双位数高位,建筑装潢同比也显著转正;(5)相对较低的主要是烟酒、药品、汽车、石油制品。关于汽车,乘联会口径4月广义乘用车销售量同比14.8%,但统计局口径汽车零售额同比只有0.7%,显示降价带来的影响依然明显。

4月家电零售同比为38.8%,高于前值的35.1%;通讯器材零售同比为19.9%,低于前值的28.6%。文化办公用品同比33.5%,高于前值的21.5%。

4月体育娱乐用品同比23.3%,低于前值的26.2%;4月金银珠宝零售同比25.3%,高于前值的10.6%。

4月家具零售同比26.9%,低于前值的29.5%;建筑装潢同比9.7%,高于前值的-0.1%。

4月烟酒零售同比4.0%,低于前值的8.5%;汽车零售同比0.7%,低于前值的5.5%;石油制品同比-5.7%,低于前值的-1.9%。

固定资产投资单月同比3.6%,低于前值的4.3%。制造业、基建、地产投资均不同程度低于前值。其中大口径基建增速为9.6%,相对最高,且显著高于小口径,显示电力投资依然是基建的主要拉动。代表传统基建投资的小口径基建变化不大,不过5月以来石油沥青开工率有所上升,5月数据是否有改变值得观察;其次是制造业投资的单月同比8.2%,我们理解“设备更新”政策红利下的设备工器具投资应是主要带动,前4个月设备工器具购置累计同比达18.2%;地产投资仍在双位数负增长,且4月降幅略有加深。

4月固定资产投资当月同比3.6%,低于前值的4.3%;其中,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8.2%,低于前值的9.2%;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1.3%,低于前值的-10%;大口径基建投资当月同比9.6%,低于前值的12.6%;小口径基建投资当月同比5.8%,低于前值的5.9%。

房地产销售、新开工、投资不同程度低于前值。销售额增速降幅大于销售面积。从同期价格指数来看,新房环比为-0.1%,持平前值;二手房环比为-0.4%,降幅较前值有所扩大。相对积极一些的信号是资金来源中贷款增速明显扩大,显示出金融政策对于市场主体的支持。整体来看,房地产市场有一定回踩特征,企稳趋势仍需巩固。

4月地产投资当月同比-11.3%,低于前值的-10%;其中,新开工当月同比-22.1%,前值-18.1%;施工面积当月同比-23.6%,前值-31.7%;竣工面积当月同比-28.2%,前值-11.5%。

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当月同比-2.1%,低于前值的-1.0%;商品房销售额当月同比-6.6%,前值-1.6%。

4月房地产开发资金当月同比-5.3%,低于前值的-3.9%;其中,国内贷款当月同比15%,前值6.1%;自筹资金当月同比-9.6%,前值-11.8%;定金及预收款当月同比-8.5%,前值-1.4%;个人按揭贷款当月同比-12.7%,前值0.3%。

4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为-4.5%,高于前值的-5.0%;环比为-0.1%,持平于前值的-0.1%;其中一线城市环比零增长(前值0.1%);二线城市环比零增长(前值零增长);三线城市环比-0.2%(前值-0.2%)。

4月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为-6.8%,高于前值的-7.3%;环比为-0.4%,低于前值的-0.2%;其中一线城市环比-0.2%,低于前值的0.2%;二线城市环比-0.4%,低于前值的-0.2%;三线城市环比-0.4%,低于前值的-0.3%。

简单来看4月经济数据,我们理解亮点之一是在外生冲击下,实际增长虽有放缓但仍韧性较强,一些新兴产业领域产品扩张较快;之二是产销率没有显性变化,供求关系没有因为外生冲击大幅承压;之三是消费修复速度略超预期,不含汽车的4月单月社零同比已有5.6%(去年年度为4.2%),如果扣除掉油价影响下的燃油项还会更高一些,消费大类中亮点也比较多。经济数据短板同样有三:一是固定资产投资整体增速较低,且有进一步减速迹象,即对总需求来说资本形成不足;二是房地产出现回踩特征,价格也尚未企稳;三是物价中枢偏低没有改变,4月综合物价水平进一步低于3月,对应的名义GDP增速水平仍在4.4%左右低位。物价偏低带来实际利率偏高,它可能是投资端和地产销售端偏弱的重要原因。上述特征意味着未来政策想要经济“补短板”,主要空间就是地方投资、房地产、供给侧,关注这一过程对于资产定价的影响。

风险提示:外部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地缘政治风险加剧;逆全球化关税再度出现反复可能;地产领域量价继续低位徘徊;狭义基建投资回升幅度不及预期;消费短期回升幅度不具备可持续性;社融扩张存在堵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