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全面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助推“三医”协同高质量发展

新华信用

15小时前

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按病种付费(DRG/DIP)为核心,全面推进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强化宣传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等关键举措,努力探索医、保、患三方共赢,为“三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按病种付费(DRG/DIP)为核心,全面推进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强化宣传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等关键举措,努力探索医、保、患三方共赢,为“三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树立改革全局观,高位推动政策制度全面落地

党委、政府统筹引领。河南省将DRG/DIP改革纳入省委重大民生改革考核体系,通过“13+6”试点模式(13个DIP试点、6个DRG试点)在全省推进,并依托“豫快办”平台建立月度进展报送机制,倒逼推进改革工作。省级政策统一规范。聚焦DRG/DIP病组(病种)、权重(分值)、医疗机构系数三个核心要素,出台省级DRG/DIP2.0版分组方案,使用全国统一医保编码2.0版,提升分组准确率;同步出台省级DRG/DIP管理办法、经办管理规程、考核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文件,确保全省改革步调一致。督导工作机制护航。省医保局组织各统筹地区医保局签订DRG/DIP改革目标责任书,建立月度通报、交叉调研、年度清算调度等工作机制,提前完成国家清算任务目标,促进各统筹地区互学互鉴,交流改革经验。

把握改革系统性,聚焦重点领域激发改革效能

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河南立足中医特色优势,遴选“桡骨远端骨折”等9个中医优势病种,将其医保支付标准提高1至3倍,在全省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支付试点,符合条件的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设置112种中医特色治疗住院病种,根据实际治疗费用合理提高支付标准。同时,将1378种院内制剂、234种中药饮片和397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促进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全国创新推行DRG/DIP改革与医共体融合发展模式,实施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引导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主动规范诊疗行为;通过设置DRG/DIP基层病种,实行统筹地区内“同病同标准支付”,引导常见病和多发病留在基层,助推分级诊疗落地。优化省内异地就医管理。自2025年起,省内异地就医纳入就医地DRG/DIP管理体系,统一服务标准与支付规则,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行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

着眼改革长远性,多维发力构建长效支撑体系

专家团队精准赋能。组建涵盖医保、临床、医务等专业领域的省级专家库,成立专项DRG/DIP专家组,通过政策解读、问题攻关和实地指导,为改革提供智力支撑。多维培训全面覆盖。创新开展“十百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培训宣讲活动,2024年累计举办省级培训15场、市级培训171场、覆盖115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线下线上参训超800万人次,帮助医疗机构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五大工作机制保障改革实效。全省建立医保数据共享共用、特例单议、医保预付金制度等五项工作机制,累计追加危重病例补偿超22亿元;预拨医保资金82.63亿元,缓解医疗机构运营压力,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截至2025年4月30日,河南省已提前完成2024年度医保清算,DRG/DIP整体支付比为93.85%,同比增长2.12%,其中5个统筹地区整体支付比和12个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支付比超过了100%,78.95%的统筹地区支付比超过90%。医疗机构药耗占比、平均住院日等指标逐步改善向好,医疗总费用、次均费用、参保人员平均自费比、统筹基金支出分别同比下降8.60%、3.07%、3.66%、9.52%,参保群众就医负担得到减轻,医保基金支付效能稳步提升。

下一步,河南省将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三医”联动向纵深发展,为全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贡献“河南经验”。

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按病种付费(DRG/DIP)为核心,全面推进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强化宣传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等关键举措,努力探索医、保、患三方共赢,为“三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近年来,河南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按病种付费(DRG/DIP)为核心,全面推进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通过高位推动、统筹谋划、强化宣传和支持中医药发展等关键举措,努力探索医、保、患三方共赢,为“三医”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树立改革全局观,高位推动政策制度全面落地

党委、政府统筹引领。河南省将DRG/DIP改革纳入省委重大民生改革考核体系,通过“13+6”试点模式(13个DIP试点、6个DRG试点)在全省推进,并依托“豫快办”平台建立月度进展报送机制,倒逼推进改革工作。省级政策统一规范。聚焦DRG/DIP病组(病种)、权重(分值)、医疗机构系数三个核心要素,出台省级DRG/DIP2.0版分组方案,使用全国统一医保编码2.0版,提升分组准确率;同步出台省级DRG/DIP管理办法、经办管理规程、考核管理办法等一揽子文件,确保全省改革步调一致。督导工作机制护航。省医保局组织各统筹地区医保局签订DRG/DIP改革目标责任书,建立月度通报、交叉调研、年度清算调度等工作机制,提前完成国家清算任务目标,促进各统筹地区互学互鉴,交流改革经验。

把握改革系统性,聚焦重点领域激发改革效能

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河南立足中医特色优势,遴选“桡骨远端骨折”等9个中医优势病种,将其医保支付标准提高1至3倍,在全省开展按疗效价值付费。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支付试点,符合条件的参保患者无需住院即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设置112种中医特色治疗住院病种,根据实际治疗费用合理提高支付标准。同时,将1378种院内制剂、234种中药饮片和397种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促进全省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推行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全国创新推行DRG/DIP改革与医共体融合发展模式,实施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引导医共体各成员单位主动规范诊疗行为;通过设置DRG/DIP基层病种,实行统筹地区内“同病同标准支付”,引导常见病和多发病留在基层,助推分级诊疗落地。优化省内异地就医管理。自2025年起,省内异地就医纳入就医地DRG/DIP管理体系,统一服务标准与支付规则,引导定点医疗机构规范行为,促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

着眼改革长远性,多维发力构建长效支撑体系

专家团队精准赋能。组建涵盖医保、临床、医务等专业领域的省级专家库,成立专项DRG/DIP专家组,通过政策解读、问题攻关和实地指导,为改革提供智力支撑。多维培训全面覆盖。创新开展“十百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培训宣讲活动,2024年累计举办省级培训15场、市级培训171场、覆盖1151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线下线上参训超800万人次,帮助医疗机构由“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转型。五大工作机制保障改革实效。全省建立医保数据共享共用、特例单议、医保预付金制度等五项工作机制,累计追加危重病例补偿超22亿元;预拨医保资金82.63亿元,缓解医疗机构运营压力,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截至2025年4月30日,河南省已提前完成2024年度医保清算,DRG/DIP整体支付比为93.85%,同比增长2.12%,其中5个统筹地区整体支付比和12个统筹地区的职工医保支付比超过了100%,78.95%的统筹地区支付比超过90%。医疗机构药耗占比、平均住院日等指标逐步改善向好,医疗总费用、次均费用、参保人员平均自费比、统筹基金支出分别同比下降8.60%、3.07%、3.66%、9.52%,参保群众就医负担得到减轻,医保基金支付效能稳步提升。

下一步,河南省将继续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动“三医”联动向纵深发展,为全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贡献“河南经验”。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