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沈阳5月13日电(记者李宇佳)今年,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将坚持面向域内市场、聚焦辽宁元素,突出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五化”转型发展路径,加快实现“区域领军强行”目标。日前记者专访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连成,就如何打造服务实体经济“先锋队”“主力军”、助力辽宁全面振兴等问题进行探讨。
记者:今年一季度,辽宁省金融业取得良好开局,新增贷款创近6年新高。其中,国有大行贷款保持较高增速,继续发挥稳盘压仓作用。请问工行辽宁省分行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持贷款实现高增速?
王连成:今年以来,全行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五化”转型,持续增强经营活力,全方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乡村全面振兴、城市更新、央地合作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实现了多个区域首个项目、首笔融资的率先支持。
我们突出“工”和“商”主责主业,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实施专项行动,确保制造业贷款总量、增量市场领先;围绕辽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00个重大项目、“两新”“两重”、文体旅等项目清单,全面强化分类营销和产品客户对位管理,开展中型客户“磐石行动”,加快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扩大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面,围绕“链主”企业拓展供应链金融,加大商贸金融贡献。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67亿元,在辽宁省排名四行第二,“小巨人”有贷户总量增量、科创贷款增量以及银行卡分期增量均实现同业第一,普惠及零售贷款增量占比达到53.6%。存款市场竞争力同业领先,人民币全部存款余额9046亿元,保持同业第一;一般性存款站上6300亿元大关,增量同业第一;储蓄存款历史性突破5000亿元大关,日均增量391亿元;公司存款和机构存款增量排名均为同业第一。
记者:近年来,工行辽宁省分行在支持辽宁振兴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连成:作为国有大行在地方的重要分支机构,工行辽宁省分行始终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做深做精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全力支持辽宁省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系统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地区重点产业科技化水平稳步提高。绿色金融方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聚焦辽宁打造清洁能源强省,持续抓好风光火核储等能源电力行业推动。养老金融方面,社保发卡市场规模领先,全省13家二级分行实现养老产业贷款投放100%覆盖,分类打造不同类型的“颐养客厅”“颐养集市”“智慧颐养”三类养老金融标杆网点。数字金融方面,建成“IT+DT+OT”融合赋能模式,依托机器学习、隐私计算、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7项新技术,构建服务更加精准、领域更加全面、流程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普惠金融方面,发挥普惠中心与网点下沉双轮驱动作用,加快增量扩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成立工作专班,靠前服务、加大投入,积极助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胸怀“国之大者”,助力实体经济。致力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2023年以来,两家驻辽机构累计投放贷款近9000亿元,两年来,贷款新增1104亿元,总量达6263亿元,创历史新高;公司贷款新增1096亿元、总量3549亿元;制造业贷款1171亿元、绿色贷款1106亿元;能源化工贷款72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137亿元。
三是围绕全省大局,支持辽宁振兴。近年来,全行与14个地级市政府及沈抚示范区全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4个万亿产业基地,22个产业集群,有力为省内大型央国企及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四是坚守为民初心,服务人民群众。坚持金融利民,签发金融社保卡726万张,养老金个人客户占比同业领先;坚持金融惠民,每年为25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费让利近1.8亿元;坚持金融便民,开展线上便民服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账户运营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2024年末手机银行客户突破2039万户、个人客户总量突破2860万户。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辽宁经济发展形势?工行辽宁省分行还会有哪些工作重点?
王连成: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启动以来,连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春第一会”,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办成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了一批振奋人心的重大成果。辽宁经济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国水平,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增强。特别是近几年,辽宁连续举办中央金融机构的银企对接会、恳谈会、座谈会,既是实现政、银、企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对辽宁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工行辽宁省分行将持续发挥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做深做精“五篇大文章”,加强“两重一薄”信贷投放,靠前服务“两重”“两新”“三大工程”,精准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进一步扩展服务广度,助力扩内需、促消费,加大民营小微、绿色低碳、民生保障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辽宁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新华财经沈阳5月13日电(记者李宇佳)今年,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将坚持面向域内市场、聚焦辽宁元素,突出加大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五化”转型发展路径,加快实现“区域领军强行”目标。日前记者专访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王连成,就如何打造服务实体经济“先锋队”“主力军”、助力辽宁全面振兴等问题进行探讨。
记者:今年一季度,辽宁省金融业取得良好开局,新增贷款创近6年新高。其中,国有大行贷款保持较高增速,继续发挥稳盘压仓作用。请问工行辽宁省分行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持贷款实现高增速?
王连成:今年以来,全行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五化”转型,持续增强经营活力,全方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先进制造业、乡村全面振兴、城市更新、央地合作等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实现了多个区域首个项目、首笔融资的率先支持。
我们突出“工”和“商”主责主业,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实施专项行动,确保制造业贷款总量、增量市场领先;围绕辽宁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22个重点产业集群、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00个重大项目、“两新”“两重”、文体旅等项目清单,全面强化分类营销和产品客户对位管理,开展中型客户“磐石行动”,加快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扩大专精特新企业服务覆盖面,围绕“链主”企业拓展供应链金融,加大商贸金融贡献。
今年一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767亿元,在辽宁省排名四行第二,“小巨人”有贷户总量增量、科创贷款增量以及银行卡分期增量均实现同业第一,普惠及零售贷款增量占比达到53.6%。存款市场竞争力同业领先,人民币全部存款余额9046亿元,保持同业第一;一般性存款站上6300亿元大关,增量同业第一;储蓄存款历史性突破5000亿元大关,日均增量391亿元;公司存款和机构存款增量排名均为同业第一。
记者:近年来,工行辽宁省分行在支持辽宁振兴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王连成:作为国有大行在地方的重要分支机构,工行辽宁省分行始终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持续做深做精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方面,全力支持辽宁省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建设,系统推进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地区重点产业科技化水平稳步提高。绿色金融方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绿色发展,聚焦辽宁打造清洁能源强省,持续抓好风光火核储等能源电力行业推动。养老金融方面,社保发卡市场规模领先,全省13家二级分行实现养老产业贷款投放100%覆盖,分类打造不同类型的“颐养客厅”“颐养集市”“智慧颐养”三类养老金融标杆网点。数字金融方面,建成“IT+DT+OT”融合赋能模式,依托机器学习、隐私计算、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7项新技术,构建服务更加精准、领域更加全面、流程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普惠金融方面,发挥普惠中心与网点下沉双轮驱动作用,加快增量扩面。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要求,成立工作专班,靠前服务、加大投入,积极助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
二是胸怀“国之大者”,助力实体经济。致力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2023年以来,两家驻辽机构累计投放贷款近9000亿元,两年来,贷款新增1104亿元,总量达6263亿元,创历史新高;公司贷款新增1096亿元、总量3549亿元;制造业贷款1171亿元、绿色贷款1106亿元;能源化工贷款722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贷款137亿元。
三是围绕全省大局,支持辽宁振兴。近年来,全行与14个地级市政府及沈抚示范区全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聚焦4个万亿产业基地,22个产业集群,有力为省内大型央国企及重点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四是坚守为民初心,服务人民群众。坚持金融利民,签发金融社保卡726万张,养老金个人客户占比同业领先;坚持金融惠民,每年为25万户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费让利近1.8亿元;坚持金融便民,开展线上便民服务,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账户运营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2024年末手机银行客户突破2039万户、个人客户总量突破2860万户。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辽宁经济发展形势?工行辽宁省分行还会有哪些工作重点?
王连成: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启动以来,连续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新春第一会”,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办成了一批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取得了一批振奋人心的重大成果。辽宁经济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全国水平,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断巩固增强。特别是近几年,辽宁连续举办中央金融机构的银企对接会、恳谈会、座谈会,既是实现政、银、企合作共赢的重要平台,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我们对辽宁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充满期待。工行辽宁省分行将持续发挥国有大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大服务力度,做深做精“五篇大文章”,加强“两重一薄”信贷投放,靠前服务“两重”“两新”“三大工程”,精准支持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进一步扩展服务广度,助力扩内需、促消费,加大民营小微、绿色低碳、民生保障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为辽宁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幸骊莎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