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出炉!背后是全球供应链“滔天巨浪”

财经早餐

磐石2025

15小时前

全球贸易,终于迎来了重要转机。
据新华社消息,中美经贸高层会谈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于5月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会谈联合声明(局部)
图片来源:新华社
商务部表示,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具体取消关税细则
图片来源:商务部
此次声明的背后,是阴影并未完全脱离美国消费市场:今年4月初美国宣布加征关税,而在那以后首批装载着中国产品的集装箱在历经近一个月的海上漂流之后,近日已开始运抵美国港口。在如今的关税政策下,仿佛成了“烫手山芋”。

美国制造?哪有真金白银重要

这次最新协议对美方而言,确实是一次“不得已的选择”。
据外媒,4月的政策生效后,从中国启运的七艘货轮已抵达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港和洛杉矶,这些货轮上装载了多达12,000个集装箱。未来几天,还将有五艘这样的船只抵达。据央视新闻此前消息,这两大港口是美国第一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装卸量占全美总量40%。
那么究竟是哪些商家购买了这些商品呢?据外媒,亚马逊、家得宝(HomeDepot)、宜家(Ikea)、拉夫劳伦(RalphLauren)和TractorSupply著名零售商都在这些集装箱中装载了来自中国商品,涉及多种消费品。
除家居用品、服装和家具外,亚马逊还作为卖家进口了冰箱、油炸锅、鼠标垫、书架和客厅沙发等多种产品。TractorSupply的货物包括便携式鼓风扇、园艺工具和男士工作靴。灯具和吊扇已通过HomeDepot的海关手续。可以看出来,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TractorSupply4月24日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指出关税已经带来“显著不确定性而公司正在积极与其供应商和供应链伙伴合作,以应对最近宣布的关税的影响,同时也在监测影响其客户的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因素。
亚马逊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一份声明中说,它正在与“我们商店中广泛、多样的重要销售合作伙伴合作,支持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为客户保持广泛的选择和低廉的价格”。
家得宝在公布季度业绩前处于平静期只是依据此前的声明表示“环境多变”。该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与供应商一起,正在关注事态的发展,并将密切合作,以成为客户价值的倡导者为目标进行管理
对于美国许多公司来说,尽管对消费者需求和经济放缓感到担忧,但仍有一些被认为是必须从中国进货的产品到达美国无他,只因——美国人民着实离不开“made in China”!
美国消费者有多依赖中国制造?或者说,如果商品改为“美国制造”,还会有消费者为此买单么?一家淋浴用品企业的创始人通过亲身试验,对这个问题做出了“No”的回答!
具体来说,据外媒,美国著名滤水花洒品牌Afina创始人雷蒙-范梅尔(Ramon van Meer)想知道人们是否会“真金白银”购买美国制造的专用淋浴喷头。没想到,结果和他此前预想的很不一致!
范梅尔说,他的过滤器在美国制造,一些其他材料在越南采购,最终产品在中国由一家供应商生产。如果要把所有东西都搬到美国,他必须找到四到六家不同的供应商,由他们负责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总而言之,他发现生产成本将是原来的三倍,比仅仅支付关税的成本还要高。
心里有了底之后,他开始用两种完全相同的产品进行测试,唯一不同的是它们的产地及价格:如果选择中国制造的产品,售价129美元,美国制造的一模一样产品,售价239美元。价差高达整整一倍!
作为一个小企业主,雷蒙-范梅尔说,他已经习惯了听到人们说他们愿意为美国制造的产品支付更多的钱。但经过几天的测试后,购买了这款美国制造产品的顾客是多少呢?零!
结果表明,在几天的时间里,有25000多名访客访问了他的官网,最终他卖出了584个价格较低的淋浴喷头,没有一个人购买美国制造的淋浴喷头也就是说,所谓“支持美国制造”,都是嘴上说说的,本质上是“我真有一头牛”的翻版!现在日内瓦谈判尘埃落定,相信更没有人愿意购买美国制造的喷头了。
没有一名顾客花高价支持“美国制造”
图片来源:网络

新协议,能否扭转集装箱下降趋势

和关税的税率相比很多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是——到底我要交多少的税?的确,现在的政策如同“烙大饼”一般,说变就变,有时候确实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而这对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会构成重大影响——政策未定之前,企业确实很难就生产决策。
SEKO Logistics全球首席商务官布莱恩-伯克(BrianBourke)表示他的客户仍在努力理解各种税务条款是如何叠加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是如何相互抵消的。还表示,这种困惑导致他们不断改变和更新他们的情景规划,冻结了他们将要做出的任何其他业务决策。
往者不可追,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4月初美国新政策以来,从中国驶往美国的货轮和海运集装箱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Sea-Intelligence的数据,在亚洲-北美西海岸和亚洲-北美东海岸贸易航线上,4月和5月共有90个空白航次。在取消的航次中,海洋联盟(一个货运联盟)占了48个。据物流供应商和海运承运商称,预订量下降了30%到50%不等。
根据全美零售联合会和Hackett Associates周五发布的《全球港口追踪》报告,美国主要集装箱港口的进口货物预计将出现自2023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
据央视新闻等媒体,美国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洛卡5月6日表示,预计当周洛杉矶港的进口货物将同比下降35%5月份的船舶运输量可能会下降约20%而截至目前,客户已经取消了6月份的13个航次。而伴随着此次协议出台,相信未来的局势会有所好转
除了由于托运人的生产订单减少和需要装载的集装箱数量减少而导致船只航行次数减少之外,远洋承运人还在使用较小的船只进行贸易运输。根据Sea-Intelligence分析取消航班和更换船只影响的数据,地中海航运的集装箱运力同比减少了28%,而海洋联盟的集装箱运力同比减少了26%。

人工智能,助力供应链重构

对于制造业而言,了解产品生产的整个供应链至关重要。目前的挑战在于如何收集供应商的信息。显然,最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预测关税政策,但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帮助企业在供应链把控上赢得更多先机。
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Altana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文-史密斯(Evan Smith)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为企业提供历来难以获得的洞察力和信息。
史密斯以洗衣机为例。制造商向Altana提供所谓的材料清单(基本上是洗衣机的所有部件)以及该公司的合作供应商。所有这些信息都上传到后台,并通过人工智能显示洗衣机的多层网络,包括制造商无法看到的供应商。
此外,Altana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能让公司深入了解,如果他们改变供应链,在世界不同地区生产,他们的关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如果他们将部分生产重新外包,成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不要小看了这个过程:为了建立自己的世界图景,公司需要从全球物流公司、保险公司、零售商和银行等的私有数据中学习,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这些数据,从而建立联系,绘制出全球供应链的动态地图。
史密斯说,在使用人工智能之前,公司通常会聘请审计师或对一家企业的供应商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其供应链。这两种方法都存在问题。
史密斯进一步表示,从审计师那里获得结果可能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才能建立起一个全球图景,而调查的回复率大约为8%。即使公司能够了解整个供应链的情况,但与不同供应商的关系总是在不断变化,因此保持与时俱进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整条供应链一目了然。到底走哪条路线成本最低,也可以在图上清晰展示。

尾声

虽然近期政策波动,再次印证全球供应链的深度依存性与脆弱性谈判的最新进展表明,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和全产业链优势仍难替代,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真实选择更凸显市场规律的强大力量。
展望未来,不管政策如何变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加速供应链智能化重构,通过动态风险评估和多源采购优化突破地缘桎梏。那么各位财友有何高见呢?欢迎在评论区多多留言呀~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全球贸易,终于迎来了重要转机。
据新华社消息,中美经贸高层会谈5月10日至11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于5月12日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
会谈联合声明(局部)
图片来源:新华社
商务部表示,美方取消了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了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
具体取消关税细则
图片来源:商务部
此次声明的背后,是阴影并未完全脱离美国消费市场:今年4月初美国宣布加征关税,而在那以后首批装载着中国产品的集装箱在历经近一个月的海上漂流之后,近日已开始运抵美国港口。在如今的关税政策下,仿佛成了“烫手山芋”。

美国制造?哪有真金白银重要

这次最新协议对美方而言,确实是一次“不得已的选择”。
据外媒,4月的政策生效后,从中国启运的七艘货轮已抵达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港和洛杉矶,这些货轮上装载了多达12,000个集装箱。未来几天,还将有五艘这样的船只抵达。据央视新闻此前消息,这两大港口是美国第一和第二大集装箱港口,装卸量占全美总量40%。
那么究竟是哪些商家购买了这些商品呢?据外媒,亚马逊、家得宝(HomeDepot)、宜家(Ikea)、拉夫劳伦(RalphLauren)和TractorSupply著名零售商都在这些集装箱中装载了来自中国商品,涉及多种消费品。
除家居用品、服装和家具外,亚马逊还作为卖家进口了冰箱、油炸锅、鼠标垫、书架和客厅沙发等多种产品。TractorSupply的货物包括便携式鼓风扇、园艺工具和男士工作靴。灯具和吊扇已通过HomeDepot的海关手续。可以看出来,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TractorSupply4月24日召开的财报电话会议指出关税已经带来“显著不确定性而公司正在积极与其供应商和供应链伙伴合作,以应对最近宣布的关税的影响,同时也在监测影响其客户的更广泛的宏观经济因素。
亚马逊在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一份声明中说,它正在与“我们商店中广泛、多样的重要销售合作伙伴合作,支持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同时为客户保持广泛的选择和低廉的价格”。
家得宝在公布季度业绩前处于平静期只是依据此前的声明表示“环境多变”。该公司发言人表示:我们与供应商一起,正在关注事态的发展,并将密切合作,以成为客户价值的倡导者为目标进行管理
对于美国许多公司来说,尽管对消费者需求和经济放缓感到担忧,但仍有一些被认为是必须从中国进货的产品到达美国无他,只因——美国人民着实离不开“made in China”!
美国消费者有多依赖中国制造?或者说,如果商品改为“美国制造”,还会有消费者为此买单么?一家淋浴用品企业的创始人通过亲身试验,对这个问题做出了“No”的回答!
具体来说,据外媒,美国著名滤水花洒品牌Afina创始人雷蒙-范梅尔(Ramon van Meer)想知道人们是否会“真金白银”购买美国制造的专用淋浴喷头。没想到,结果和他此前预想的很不一致!
范梅尔说,他的过滤器在美国制造,一些其他材料在越南采购,最终产品在中国由一家供应商生产。如果要把所有东西都搬到美国,他必须找到四到六家不同的供应商,由他们负责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总而言之,他发现生产成本将是原来的三倍,比仅仅支付关税的成本还要高。
心里有了底之后,他开始用两种完全相同的产品进行测试,唯一不同的是它们的产地及价格:如果选择中国制造的产品,售价129美元,美国制造的一模一样产品,售价239美元。价差高达整整一倍!
作为一个小企业主,雷蒙-范梅尔说,他已经习惯了听到人们说他们愿意为美国制造的产品支付更多的钱。但经过几天的测试后,购买了这款美国制造产品的顾客是多少呢?零!
结果表明,在几天的时间里,有25000多名访客访问了他的官网,最终他卖出了584个价格较低的淋浴喷头,没有一个人购买美国制造的淋浴喷头也就是说,所谓“支持美国制造”,都是嘴上说说的,本质上是“我真有一头牛”的翻版!现在日内瓦谈判尘埃落定,相信更没有人愿意购买美国制造的喷头了。
没有一名顾客花高价支持“美国制造”
图片来源:网络

新协议,能否扭转集装箱下降趋势

和关税的税率相比很多企业更加关心的问题是——到底我要交多少的税?的确,现在的政策如同“烙大饼”一般,说变就变,有时候确实让企业感到无所适从,而这对企业的供应链稳定性会构成重大影响——政策未定之前,企业确实很难就生产决策。
SEKO Logistics全球首席商务官布莱恩-伯克(BrianBourke)表示他的客户仍在努力理解各种税务条款是如何叠加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是如何相互抵消的。还表示,这种困惑导致他们不断改变和更新他们的情景规划,冻结了他们将要做出的任何其他业务决策。
往者不可追,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自4月初美国新政策以来,从中国驶往美国的货轮和海运集装箱数量急剧下降。
根据Sea-Intelligence的数据,在亚洲-北美西海岸和亚洲-北美东海岸贸易航线上,4月和5月共有90个空白航次。在取消的航次中,海洋联盟(一个货运联盟)占了48个。据物流供应商和海运承运商称,预订量下降了30%到50%不等。
根据全美零售联合会和Hackett Associates周五发布的《全球港口追踪》报告,美国主要集装箱港口的进口货物预计将出现自2023年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
据央视新闻等媒体,美国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塞洛卡5月6日表示,预计当周洛杉矶港的进口货物将同比下降35%5月份的船舶运输量可能会下降约20%而截至目前,客户已经取消了6月份的13个航次。而伴随着此次协议出台,相信未来的局势会有所好转
除了由于托运人的生产订单减少和需要装载的集装箱数量减少而导致船只航行次数减少之外,远洋承运人还在使用较小的船只进行贸易运输。根据Sea-Intelligence分析取消航班和更换船只影响的数据,地中海航运的集装箱运力同比减少了28%,而海洋联盟的集装箱运力同比减少了26%。

人工智能,助力供应链重构

对于制造业而言,了解产品生产的整个供应链至关重要。目前的挑战在于如何收集供应商的信息。显然,最先进的技术也不可能预测关税政策,但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帮助企业在供应链把控上赢得更多先机。
全球供应链管理公司Altana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文-史密斯(Evan Smith)表示,人工智能正在为企业提供历来难以获得的洞察力和信息。
史密斯以洗衣机为例。制造商向Altana提供所谓的材料清单(基本上是洗衣机的所有部件)以及该公司的合作供应商。所有这些信息都上传到后台,并通过人工智能显示洗衣机的多层网络,包括制造商无法看到的供应商。
此外,Altana的人工智能技术还能让公司深入了解,如果他们改变供应链,在世界不同地区生产,他们的关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或者如果他们将部分生产重新外包,成本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不要小看了这个过程:为了建立自己的世界图景,公司需要从全球物流公司、保险公司、零售商和银行等的私有数据中学习,并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这些数据,从而建立联系,绘制出全球供应链的动态地图。
史密斯说,在使用人工智能之前,公司通常会聘请审计师或对一家企业的供应商进行调查,以全面了解其供应链。这两种方法都存在问题。
史密斯进一步表示,从审计师那里获得结果可能需要长达两年的时间,才能建立起一个全球图景,而调查的回复率大约为8%。即使公司能够了解整个供应链的情况,但与不同供应商的关系总是在不断变化,因此保持与时俱进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现在有了人工智能,整条供应链一目了然。到底走哪条路线成本最低,也可以在图上清晰展示。

尾声

虽然近期政策波动,再次印证全球供应链的深度依存性与脆弱性谈判的最新进展表明,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和全产业链优势仍难替代,美国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真实选择更凸显市场规律的强大力量。
展望未来,不管政策如何变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加速供应链智能化重构,通过动态风险评估和多源采购优化突破地缘桎梏。那么各位财友有何高见呢?欢迎在评论区多多留言呀~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