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是下一个人人乐?

联商网

1天前

对比某超市2023年50亿元的供应链ABS发行规模,以及平均45天的账期管理,人人乐的供应链金融能力至少落后行业两个代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云栖居士

编辑/薇薇

日前,老牌超市企业人人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深圳证券交易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这意味着,人人乐即将告别A股。

在传统零售行业激烈变革的浪潮中,人人乐的“退市”可能成为传统零售企业困境的典型缩影。通过深度剖析其经营与财务状况,不仅能洞察个体企业的兴衰,更能为整个行业提供转型借鉴。

01

拆解人人乐“保壳”策略的溃败

1、财务操作路径的不可持续性

人人乐2024年度的业绩修正公告,撕开了传统零售企业财务自救的遮羞布,暴露出典型的经营困境。其核心财务操作可概括为“资产证券化三部曲”:剥离低效资产、制造非经常性损益、粉饰财务报表。2024年末,人人乐公司突击出售13家子公司股权,表面获得6.4亿元投资收益,但经深入核查,多数交易实为关联交易。以西安配销公司为例,其转让价格较评估值溢价明显较高,这种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运作,无疑是对会计准则的试探性挑战。

更值得警惕的是,交易条款设计存在致命缺陷。审计发现,部分股权转让协议中包含对赌条款、优先回购权等或有事项。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规定,此类附带条件的交易不能确认处置收益。这一漏洞充分表明,公司治理层对资本运作的认知仍停留在多年前的粗放阶段,与现代财务监管体系严重脱节,为企业后续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2、供应链金融的隐形地雷

子公司代垫款坏账事件,犹如冰山一角,折射出企业更深层的资金链危机。本该优化现金流的应付账款,却异化为维系供应商关系的“毒药”,导致供应链金融体系彻底失控。对比某超市2023年50亿元的供应链ABS发行规模,以及平均45天的账期管理,人人乐的供应链金融能力至少落后行业两个代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3、审计意见的监管信号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保留意见,直指两大核心风险:持续经营能力存疑与资产减值计提不充分。这实际上是对管理层财务策略的否定性评价。在深交所2023年修订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框架下,此类审计意见将直接触发退市风险警示,释放出监管层对“报表重组”式保壳行为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02

解剖巨头的“死亡螺旋”

1、错位的扩张逻辑

人人乐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零售业变迁的典型样本。2010年上市时,其门店网络遵循“省会城市核心商圈+万平米大店”的布局法则。然而,在电商的猛烈冲击下,这种重资产模式迅速成为沉重负担。

2、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断层

在线上渠道建设方面,人人乐的战略摇摆成为致命伤。2015年投入近千万元搭建的O2O平台,因缺乏持续投入最终沦为“僵尸系统”。更严重的是,私域流量运营缺失,凸显其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严重滞后。

3、供应链体系的系统性崩塌

供应链危机在采购、物流、供应商关系三个维度集中爆发:采购体系过度依赖区域代理商,直采比例不足,导致商品成本高;物流网络仍采用“总仓-门店”二级配送模式,与优秀同行的“RDC+FDC”多级网络相比,库存周转天数差距较大;供应商关系方面,拖欠货款引发上百起诉讼,直接导致多品类断供率,形成“商品缺货-顾客流失-营收下降”的恶性循环。

03

透视传统零售的集体焦虑

1、盈利模型的瓦解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超市百强企业平均毛利率为18.7%,较2019年下降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成本结构不断恶化,人力成本占比从12.3%升至15.8%,租金占比从8.1%涨至11.4%。这种剪刀差效应,使得传统大卖场模式的经济模型彻底失效。人人乐的案例表明,当企业毛利率跌破15%警戒线,任何财务操作都难以扭转颓势。

2、竞争格局的维度升级

当前零售业的竞争已演变为“供应链效率×数字化能力×场景创新”的三维战争。山姆会员店凭借全球采购体系,自有品牌占比达30%,建立起强大的商品壁垒;盒马鲜生依托数据中台,实现“半小时达”的高效履约能力;胖东来以极致服务打造出高分的顾客体验指数。而人人乐在这三个维度的表现均低于行业基准值,其衰亡本质上是多维竞争中的全面溃败。

3、资本市场的估值重构

二级市场对传统零售的估值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2015年,PS(市销率)估值法仍是主流,但到2023年,投资者更关注GMV质量、用户ARPU值和数字化投入占比,清晰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零售企业价值评判标准的颠覆性改变。

04

新零售生态的重构路径

1、供应链的重生革命

建立产地直采的短链体系,建议将生鲜直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降低采购成本;打造柔性供应链,借鉴ZARA的“小单快反”模式,将新品上市周期从90天压缩至21天,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构建开放型供应链平台,如物美+多点Dmall的供应链共享模式,提升物流设施利用率,实现资源高效整合。

2、数字化的基因再造

实现全渠道融合,建立“到店+到家+云仓”三位一体模式,推进数据资产化,搭建CDP(客户数据平台),实现顾客标签体系超过上百个维度,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开展智能化运营,应用AI补货系统,将缺货率降低至3%以下等等。

3、体验经济的场景创新

进行空间重构,学习日本茑屋书店的“第三空间”改造,将卖场部分面积转型为体验区,提升顾客购物体验;提供服务增值,“不满意就退货”服务承诺,将复购率至少提升至65%以上,增强客户粘性;深耕社区,发展“超市+社区服务”模式,拓展市场份额。

05

谁会是下一个人人乐?

人人乐的退市,标志着中国零售业进入残酷的“挤泡沫”阶段。毕马威预测,2024-2026年将有超过15%的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但危机中也孕育着新机,步步高、永辉等超市通过“胖改”,调改店已经获得新生,这些成功转型的案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场变革的本质,是零售业从“渠道为王”到“用户主权”时代的跨越。当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的“体验敏感度”取代了价格敏感度,“即时满足”需求重塑了供应链逻辑,“数字原生”特征倒逼渠道变革。那些仍固守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

人人乐的案例给予我们深刻启示,这场危机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失败,更是对行业生存逻辑的拷问:在电商冲击、成本攀升、消费习惯变迁的多重挤压下,如何跳出“卖资产-保壳-再卖资产”的怪圈?答案或许在于:重构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运营体系,建立数据驱动的柔性供应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生态。

人人乐的退市为传统零售企业敲响三重警钟。其一,战略定力缺失致命:对比永辉学习胖东来模式、沃尔玛聚焦山姆会员店的策略,人人乐的“试错式转型”暴露决策机制缺陷。其二,数字化能力断层:2020-2022年线上收入占比不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未能建立全渠道运营能力。其三,供应链价值重构滞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下降7.3%,但盒马通过基地直采、冷链升级实现逆势增长。

然而人人乐的退市可能不会是孤立事件,而是传统零售业转型阵痛的缩影。永辉、步步高等企业也同样面临转型压力,那些还在用二十年前模式经营的企业,下一个退市的名单里,或许就有你的名字。

登录 | 注册

“深圳超市之王”人人乐,要退市了

强制退市,董事长辞职,人人乐最终还是没“乐”起来

昔日本土超市巨头人人乐黯然退市,董事长辞职

人人乐将退市,董事长已辞职

联商头条:鸣鸣很忙冲击港股;人人乐或被终止上市

人人乐可能被终止上市

云栖居士

看中国零售大变局,关注云栖居士。

交流请微信:【yunqijushi】

发表文章131篇

最近内容

谁会是下一个人人乐?

2025-05-12 14:53

基于叶国富最新动向的永辉调改“三步曲”预判重构

2025-04-27 11:38

线上线下动作频频,美团零售布局有何战略构想和意图?

2025-04-21 13:49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

对比某超市2023年50亿元的供应链ABS发行规模,以及平均45天的账期管理,人人乐的供应链金融能力至少落后行业两个代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出品/联商专栏

撰文/云栖居士

编辑/薇薇

日前,老牌超市企业人人乐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发的《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深圳证券交易所拟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这意味着,人人乐即将告别A股。

在传统零售行业激烈变革的浪潮中,人人乐的“退市”可能成为传统零售企业困境的典型缩影。通过深度剖析其经营与财务状况,不仅能洞察个体企业的兴衰,更能为整个行业提供转型借鉴。

01

拆解人人乐“保壳”策略的溃败

1、财务操作路径的不可持续性

人人乐2024年度的业绩修正公告,撕开了传统零售企业财务自救的遮羞布,暴露出典型的经营困境。其核心财务操作可概括为“资产证券化三部曲”:剥离低效资产、制造非经常性损益、粉饰财务报表。2024年末,人人乐公司突击出售13家子公司股权,表面获得6.4亿元投资收益,但经深入核查,多数交易实为关联交易。以西安配销公司为例,其转让价格较评估值溢价明显较高,这种左手倒右手的资本运作,无疑是对会计准则的试探性挑战。

更值得警惕的是,交易条款设计存在致命缺陷。审计发现,部分股权转让协议中包含对赌条款、优先回购权等或有事项。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规定,此类附带条件的交易不能确认处置收益。这一漏洞充分表明,公司治理层对资本运作的认知仍停留在多年前的粗放阶段,与现代财务监管体系严重脱节,为企业后续发展埋下巨大隐患。

2、供应链金融的隐形地雷

子公司代垫款坏账事件,犹如冰山一角,折射出企业更深层的资金链危机。本该优化现金流的应付账款,却异化为维系供应商关系的“毒药”,导致供应链金融体系彻底失控。对比某超市2023年50亿元的供应链ABS发行规模,以及平均45天的账期管理,人人乐的供应链金融能力至少落后行业两个代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

3、审计意见的监管信号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保留意见,直指两大核心风险:持续经营能力存疑与资产减值计提不充分。这实际上是对管理层财务策略的否定性评价。在深交所2023年修订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框架下,此类审计意见将直接触发退市风险警示,释放出监管层对“报表重组”式保壳行为零容忍的强烈信号。

02

解剖巨头的“死亡螺旋”

1、错位的扩张逻辑

人人乐的发展历程,是中国零售业变迁的典型样本。2010年上市时,其门店网络遵循“省会城市核心商圈+万平米大店”的布局法则。然而,在电商的猛烈冲击下,这种重资产模式迅速成为沉重负担。

2、数字化转型的认知断层

在线上渠道建设方面,人人乐的战略摇摆成为致命伤。2015年投入近千万元搭建的O2O平台,因缺乏持续投入最终沦为“僵尸系统”。更严重的是,私域流量运营缺失,凸显其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严重滞后。

3、供应链体系的系统性崩塌

供应链危机在采购、物流、供应商关系三个维度集中爆发:采购体系过度依赖区域代理商,直采比例不足,导致商品成本高;物流网络仍采用“总仓-门店”二级配送模式,与优秀同行的“RDC+FDC”多级网络相比,库存周转天数差距较大;供应商关系方面,拖欠货款引发上百起诉讼,直接导致多品类断供率,形成“商品缺货-顾客流失-营收下降”的恶性循环。

03

透视传统零售的集体焦虑

1、盈利模型的瓦解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超市百强企业平均毛利率为18.7%,较2019年下降4.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成本结构不断恶化,人力成本占比从12.3%升至15.8%,租金占比从8.1%涨至11.4%。这种剪刀差效应,使得传统大卖场模式的经济模型彻底失效。人人乐的案例表明,当企业毛利率跌破15%警戒线,任何财务操作都难以扭转颓势。

2、竞争格局的维度升级

当前零售业的竞争已演变为“供应链效率×数字化能力×场景创新”的三维战争。山姆会员店凭借全球采购体系,自有品牌占比达30%,建立起强大的商品壁垒;盒马鲜生依托数据中台,实现“半小时达”的高效履约能力;胖东来以极致服务打造出高分的顾客体验指数。而人人乐在这三个维度的表现均低于行业基准值,其衰亡本质上是多维竞争中的全面溃败。

3、资本市场的估值重构

二级市场对传统零售的估值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2015年,PS(市销率)估值法仍是主流,但到2023年,投资者更关注GMV质量、用户ARPU值和数字化投入占比,清晰反映出资本市场对零售企业价值评判标准的颠覆性改变。

04

新零售生态的重构路径

1、供应链的重生革命

建立产地直采的短链体系,建议将生鲜直采比例提升至60%以上,降低采购成本;打造柔性供应链,借鉴ZARA的“小单快反”模式,将新品上市周期从90天压缩至21天,提高市场响应速度;构建开放型供应链平台,如物美+多点Dmall的供应链共享模式,提升物流设施利用率,实现资源高效整合。

2、数字化的基因再造

实现全渠道融合,建立“到店+到家+云仓”三位一体模式,推进数据资产化,搭建CDP(客户数据平台),实现顾客标签体系超过上百个维度,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开展智能化运营,应用AI补货系统,将缺货率降低至3%以下等等。

3、体验经济的场景创新

进行空间重构,学习日本茑屋书店的“第三空间”改造,将卖场部分面积转型为体验区,提升顾客购物体验;提供服务增值,“不满意就退货”服务承诺,将复购率至少提升至65%以上,增强客户粘性;深耕社区,发展“超市+社区服务”模式,拓展市场份额。

05

谁会是下一个人人乐?

人人乐的退市,标志着中国零售业进入残酷的“挤泡沫”阶段。毕马威预测,2024-2026年将有超过15%的传统零售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但危机中也孕育着新机,步步高、永辉等超市通过“胖改”,调改店已经获得新生,这些成功转型的案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这场变革的本质,是零售业从“渠道为王”到“用户主权”时代的跨越。当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的“体验敏感度”取代了价格敏感度,“即时满足”需求重塑了供应链逻辑,“数字原生”特征倒逼渠道变革。那些仍固守传统经营模式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

人人乐的案例给予我们深刻启示,这场危机不仅是单个企业的失败,更是对行业生存逻辑的拷问:在电商冲击、成本攀升、消费习惯变迁的多重挤压下,如何跳出“卖资产-保壳-再卖资产”的怪圈?答案或许在于:重构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运营体系,建立数据驱动的柔性供应链,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生态。

人人乐的退市为传统零售企业敲响三重警钟。其一,战略定力缺失致命:对比永辉学习胖东来模式、沃尔玛聚焦山姆会员店的策略,人人乐的“试错式转型”暴露决策机制缺陷。其二,数字化能力断层:2020-2022年线上收入占比不足,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未能建立全渠道运营能力。其三,供应链价值重构滞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超市Top100企业销售规模下降7.3%,但盒马通过基地直采、冷链升级实现逆势增长。

然而人人乐的退市可能不会是孤立事件,而是传统零售业转型阵痛的缩影。永辉、步步高等企业也同样面临转型压力,那些还在用二十年前模式经营的企业,下一个退市的名单里,或许就有你的名字。

登录 | 注册

“深圳超市之王”人人乐,要退市了

强制退市,董事长辞职,人人乐最终还是没“乐”起来

昔日本土超市巨头人人乐黯然退市,董事长辞职

人人乐将退市,董事长已辞职

联商头条:鸣鸣很忙冲击港股;人人乐或被终止上市

人人乐可能被终止上市

云栖居士

看中国零售大变局,关注云栖居士。

交流请微信:【yunqijushi】

发表文章131篇

最近内容

谁会是下一个人人乐?

2025-05-12 14:53

基于叶国富最新动向的永辉调改“三步曲”预判重构

2025-04-27 11:38

线上线下动作频频,美团零售布局有何战略构想和意图?

2025-04-21 13:49

更多文章

回到顶部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