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记者冯方)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基金管理费、基金公司绩效考核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方案》对行业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方案》要求,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目前,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采用固定费率模式,按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近年来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愈发凸显,部分产品在大幅亏损或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时仍能收取高额管理费,导致投资者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在《方案》中,证监会明确指出,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暴露出经营理念有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衡、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
根据Wind数据,央广财经记者以2024年为例,梳理出管理费用在亿元级别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表现。梳理结果显示,2024年管理费超过1亿元的公募基金共有36只,从基金净值增长率来看,此类基金2024年业绩为负的约有三成;而从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来看,跑输的占比超过八成,其中不乏跑输幅度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产品,个别产品跑输幅度甚至超过20个百分点。
2024年管理费亿元级别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景顺长城鼎益混合跑输基准最多超22个百分点
根据梳理结果,在30多只2024年管理费用超过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幅度最大,A/C份额均跑输超过22个百分点。2024年,该基金A/C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21%、-10.74%。同期,该基金管理费用约为1.33亿元。
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05年3月16日,于2023年6月14日增设C类份额。近几年,该基金净值自高位下跌。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过去三年,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A净值增长率为-37.60%,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1.81个百分点;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C自成立至2024年末净值增长率为-19.60%,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1.61个百分点。而在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2022年-2024年,该基金累计管理费用超过6亿元。
管理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的刘彦春为公募老将,也是景顺长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基金年报显示,刘彦春已有21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加入景顺长城基金超过10年,现任公司公司副总经理、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刘彦春在管基金(合并份额)共6只,在管基金规模超过400亿元,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规模位居第二,其代表作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规模超过200亿元。
央广财经记者注意到,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近年业绩表现同样不佳。该基金A/C份额净值2024年均下跌约10%,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约14个百分点,同期管理费用将近3亿元。2022年-2024年,该基金A份额净值下跌37.90%,跑输比较基准5.53个百分点;C份额自成立至2024年末净值下跌21.75%,跑输比较基准8.14个百分点。而2022年-2024年,该基金管理费将近14亿元。
刘彦春擅长在消费行业布局,在2017年至2020年消费股牛市中表现突出。而2021年随着消费板块回调,刘彦春也开始遭遇业绩“滑铁卢”,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等规模较大基金因调仓困难净值持续承压。与此同时,仍坚持消费股的刘彦春也被市场质疑“守旧”,引发基民对其“收费与业绩不匹配”的批评。
从持仓来看,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2024年末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迈瑞医疗、山西汾酒、海大集团、古井贡酒、美的集团、泸州老窖、海康威视、中国中免。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2024年末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迈瑞医疗、海大集团、美的集团、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泸州老窖、中国中免、晨光股份。两只基金均长期聚焦于消费行业,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近三年前十大重仓个股基本没有调整,仅位次略有变化,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则有约半数重仓股与刘彦春成名时期相同。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2024年净值跌超16% 管理费超4亿元
在上述30多只基金中,除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20个百分点的,也不乏跑输10个百分点以上的产品,例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该基金2024年A/C份额净值均下跌超过16%,在上述基金中跌幅最大。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是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的代表作,规模超过300亿元。葛兰于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此前历任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民生加银基金研究员,因深耕医药赛道和鲜明的成长股投资风格而闻名。
葛兰长期专注于医药行业,重仓创新药、医疗器械及消费医疗领域,目前在管基金(合并份额)3只,在管规模超过400亿元。在2019年-2020年医药行业牛市中,葛兰旗下产品实现业绩爆发,而2021年后医药板块受政策调整及估值回调影响,葛兰管理的产品因高仓位、高集中度策略回撤明显,基金业绩大幅下滑。
2024年,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份额净值均跌超16%、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而同期管理费高达4.27亿元,在上述30多只基金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张坤代表作易方达蓝筹精选的4.74亿元。从近三年业绩来看,2022年-2024年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份额净值均大幅下跌50%左右,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25个百分点。而2022年-2024年,该基金管理费用合计约21.70亿元。
近年来,葛兰管理的基金逐步扩展至科技领域,试图突破单一医药标签。2018年7月,葛兰从周晶手中接回了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目前主要聚焦科技成长板块。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立讯精密、兆易创新、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北方华创、赛力斯、阳光电源、比亚迪、芯原股份、韦尔股份。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中芯国际、比亚迪、芯原股份、韦尔股份新进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行列,长电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寒武纪退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央广财经记者指出,现有模式中“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一现象的不合理性源自利益错配、短期考核机制和投资者信任不足三方面:管理费与规模而非业绩挂钩,导致基金管理人缺乏动力提升长期回报,反而可能通过短期规模扩张获取收入,损害投资者利益。同时,传统考核机制侧重短期规模排名,促使基金经理追求短期业绩波动,而非长期价值创造,加剧市场投机性。另外,基民对于公募基金业绩持续性存疑,屡屡发生反向赎回等问题,削弱基金作为长期理财工具的吸引力。
田利辉认为,浮动管理费机制通过将管理费率与业绩表现挂钩,直接约束基金管理人行为,强化“同甘共苦”的利益绑定。对投资者而言,可以降低风险偏好、增强收益可预期性和追踪持有优质产品。浮动费率模式下,投资者无需担忧“劣质基金高价收费”,可更理性选择长期业绩稳定的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因管理费与业绩挂钩,将更注重长期回报,减少“追涨杀跌”行为,降低投资者持有成本。市场将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优质基金因高回报吸引更多资金,劣质基金因低费率或退出市场,优化产品结构。
在5月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此次公募基金改革的一大重点是改革基金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时,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文章来源:央广财经)
(原标题:管理费过亿却大幅跑输业绩基准 这些基金你买过吗?)
(责任编辑:73)
央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记者冯方)5月7日,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基金管理费、基金公司绩效考核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方案》对行业提出一系列要求。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方案》要求,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
目前,我国主动权益类基金主要采用固定费率模式,按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近年来受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愈发凸显,部分产品在大幅亏损或跑输业绩比较基准时仍能收取高额管理费,导致投资者产生巨大心理落差。在《方案》中,证监会明确指出,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暴露出经营理念有偏差、功能发挥不充分、发展结构不均衡、投资者获得感不强等问题。
根据Wind数据,央广财经记者以2024年为例,梳理出管理费用在亿元级别的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表现。梳理结果显示,2024年管理费超过1亿元的公募基金共有36只,从基金净值增长率来看,此类基金2024年业绩为负的约有三成;而从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来看,跑输的占比超过八成,其中不乏跑输幅度在10个百分点以上的产品,个别产品跑输幅度甚至超过20个百分点。
2024年管理费亿元级别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表现
景顺长城鼎益混合跑输基准最多超22个百分点
根据梳理结果,在30多只2024年管理费用超过亿元的主动权益基金中,刘彦春管理的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幅度最大,A/C份额均跑输超过22个百分点。2024年,该基金A/C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0.21%、-10.74%。同期,该基金管理费用约为1.33亿元。
资料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05年3月16日,于2023年6月14日增设C类份额。近几年,该基金净值自高位下跌。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过去三年,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A净值增长率为-37.60%,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1.81个百分点;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C自成立至2024年末净值增长率为-19.60%,跑输业绩比较基准21.61个百分点。而在大幅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2022年-2024年,该基金累计管理费用超过6亿元。
管理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的刘彦春为公募老将,也是景顺长城基金的明星基金经理。基金年报显示,刘彦春已有21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加入景顺长城基金超过10年,现任公司公司副总经理、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
Wind数据显示,刘彦春在管基金(合并份额)共6只,在管基金规模超过400亿元,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规模位居第二,其代表作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规模超过200亿元。
央广财经记者注意到,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近年业绩表现同样不佳。该基金A/C份额净值2024年均下跌约10%,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约14个百分点,同期管理费用将近3亿元。2022年-2024年,该基金A份额净值下跌37.90%,跑输比较基准5.53个百分点;C份额自成立至2024年末净值下跌21.75%,跑输比较基准8.14个百分点。而2022年-2024年,该基金管理费将近14亿元。
刘彦春擅长在消费行业布局,在2017年至2020年消费股牛市中表现突出。而2021年随着消费板块回调,刘彦春也开始遭遇业绩“滑铁卢”,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等规模较大基金因调仓困难净值持续承压。与此同时,仍坚持消费股的刘彦春也被市场质疑“守旧”,引发基民对其“收费与业绩不匹配”的批评。
从持仓来看,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2024年末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迈瑞医疗、山西汾酒、海大集团、古井贡酒、美的集团、泸州老窖、海康威视、中国中免。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2024年末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五粮液、迈瑞医疗、海大集团、美的集团、山西汾酒、古井贡酒、泸州老窖、中国中免、晨光股份。两只基金均长期聚焦于消费行业,景顺长城鼎益混合(LOF)近三年前十大重仓个股基本没有调整,仅位次略有变化,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则有约半数重仓股与刘彦春成名时期相同。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2024年净值跌超16% 管理费超4亿元
在上述30多只基金中,除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20个百分点的,也不乏跑输10个百分点以上的产品,例如中欧医疗健康混合,该基金2024年A/C份额净值均下跌超过16%,在上述基金中跌幅最大。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是中欧基金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的代表作,规模超过300亿元。葛兰于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此前历任国金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民生加银基金研究员,因深耕医药赛道和鲜明的成长股投资风格而闻名。
葛兰长期专注于医药行业,重仓创新药、医疗器械及消费医疗领域,目前在管基金(合并份额)3只,在管规模超过400亿元。在2019年-2020年医药行业牛市中,葛兰旗下产品实现业绩爆发,而2021年后医药板块受政策调整及估值回调影响,葛兰管理的产品因高仓位、高集中度策略回撤明显,基金业绩大幅下滑。
2024年,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份额净值均跌超16%、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10个百分点,而同期管理费高达4.27亿元,在上述30多只基金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张坤代表作易方达蓝筹精选的4.74亿元。从近三年业绩来看,2022年-2024年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C份额净值均大幅下跌50%左右,跑输业绩比较基准超过25个百分点。而2022年-2024年,该基金管理费用合计约21.70亿元。
近年来,葛兰管理的基金逐步扩展至科技领域,试图突破单一医药标签。2018年7月,葛兰从周晶手中接回了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目前主要聚焦科技成长板块。一季报显示,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立讯精密、兆易创新、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北方华创、赛力斯、阳光电源、比亚迪、芯原股份、韦尔股份。相较于2024年四季度,中芯国际、比亚迪、芯原股份、韦尔股份新进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行列,长电科技、新易盛、中际旭创、寒武纪退出。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央广财经记者指出,现有模式中“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这一现象的不合理性源自利益错配、短期考核机制和投资者信任不足三方面:管理费与规模而非业绩挂钩,导致基金管理人缺乏动力提升长期回报,反而可能通过短期规模扩张获取收入,损害投资者利益。同时,传统考核机制侧重短期规模排名,促使基金经理追求短期业绩波动,而非长期价值创造,加剧市场投机性。另外,基民对于公募基金业绩持续性存疑,屡屡发生反向赎回等问题,削弱基金作为长期理财工具的吸引力。
田利辉认为,浮动管理费机制通过将管理费率与业绩表现挂钩,直接约束基金管理人行为,强化“同甘共苦”的利益绑定。对投资者而言,可以降低风险偏好、增强收益可预期性和追踪持有优质产品。浮动费率模式下,投资者无需担忧“劣质基金高价收费”,可更理性选择长期业绩稳定的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因管理费与业绩挂钩,将更注重长期回报,减少“追涨杀跌”行为,降低投资者持有成本。市场将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优质基金因高回报吸引更多资金,劣质基金因低费率或退出市场,优化产品结构。
在5月7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此次公募基金改革的一大重点是改革基金运营模式,督促行业回归“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本源。优化主动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业绩差的必须少收管理费,通过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扭转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现象。同时,把业绩是否跑赢基准、投资者盈亏情况等直接关乎投资者切身利益的指标,纳入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考核体系,督促基金公司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文章来源:央广财经)
(原标题:管理费过亿却大幅跑输业绩基准 这些基金你买过吗?)
(责任编辑: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