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嫌短线交易,这家A股公司董事长被立案

中国证券报

14小时前

5月9日晚间,迈威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通知,其于近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证监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公告显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刘大涛将积极配合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图片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刘大涛自2023年6月至今,任迈威生物董事长。2000年7月至2000年10月,任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研究员;2000年10月至2010年12月任上海医药集团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室主任;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研发总监、生物药物研究室主任;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任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任迈威有限总裁;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任迈威有限董事、总经理;2020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迈威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主要产品为抗体、ADC药物和重组蛋白、小分子化学药等药物。

迈威生物于2022年1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年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5亿元、-10.53亿元和-10.44亿元。

迈威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亿元,同比增长56.28%;归母净利润为-10.44亿元。关于2024年业绩亏损原因,迈威生物在年报中表示,主要系随着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整体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以及随着商业化进一步拓展增加,营业成本及销售费用相应增加所致。

“截至报告期末,尽管公司已有三款产品上市销售,但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上市时间较短,且公司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随着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整体研发投入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迈威生物表示。

公司还称,随着公司在研项目的推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并存在一定期间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的风险。

4月28日,迈威生物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0%;归母净利润为-2.92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2.17亿元。研发方面,公司一季度研发投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4.4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465.62%。

关于一季度业绩亏损原因,公司称,主要系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在研品种的临床试验推进,多项在研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研究阶段导致公司研发费用金额较高。

迈威生物于2025年1月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迈威生物此前表示,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

同花顺数据显示,5月9日,迈威生物收报19.99元/股,总市值79.88亿元。

5月9日晚间,迈威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大涛通知,其于近日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短线交易,证监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对其立案。


公告显示,本次事项系对刘大涛个人的调查,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立案调查期间,刘大涛将积极配合证监会开展调查工作。


图片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刘大涛自2023年6月至今,任迈威生物董事长。2000年7月至2000年10月,任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研究员;2000年10月至2010年12月任上海医药集团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研究所副所长、生物室主任;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院长、研发总监、生物药物研究室主任;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任上海交联药物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任迈威有限总裁;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任迈威有限董事、总经理;2020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总经理。

迈威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以及销售创新型药物和生物类似药,主要产品为抗体、ADC药物和重组蛋白、小分子化学药等药物。

迈威生物于2022年1月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近三年(2022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超过30亿元。年报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5亿元、-10.53亿元和-10.44亿元。

迈威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亿元,同比增长56.28%;归母净利润为-10.44亿元。关于2024年业绩亏损原因,迈威生物在年报中表示,主要系随着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整体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以及随着商业化进一步拓展增加,营业成本及销售费用相应增加所致。

“截至报告期末,尽管公司已有三款产品上市销售,但公司尚未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君迈康、迈利舒、迈卫健上市时间较短,且公司作为一家创新型生物医药企业,随着新药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临床试验研究阶段,整体研发投入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迈威生物表示。

公司还称,随着公司在研项目的推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未盈利状态预计持续存在且累计未弥补亏损可能继续扩大,并存在一定期间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的风险。

4月28日,迈威生物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4478.85万元,同比下降33.70%;归母净利润为-2.92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2.17亿元。研发方面,公司一季度研发投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4.49%,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465.62%。

关于一季度业绩亏损原因,公司称,主要系公司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在研品种的临床试验推进,多项在研品种处于关键注册临床研究阶段导致公司研发费用金额较高。

迈威生物于2025年1月6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迈威生物此前表示,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是为满足公司经营发展的资金需求,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水平。

同花顺数据显示,5月9日,迈威生物收报19.99元/股,总市值79.88亿元。

展开
打开“财经头条”阅读更多精彩资讯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