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凌晨,印度军队突袭巴基斯坦,结果反被击落至少5架战机和1架无人机,大失颜面。
南亚火药桶被再次点燃,印巴会不会走向全面战争?对地区局势、对中国会产生哪些影响?《夜观天下》栏目今天请来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张超哲,和大家聊一聊。
一、印度升级冲突的3个战略考量
出于什么目的,印度抢先动手采取军事行动?
张超哲认为:印巴本轮冲突的导火索是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Pahalgam)的恐怖袭击事件。
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是背后黑手和支持者,但没有确凿证据。然后对巴基斯坦极限施压,单方面采取了军事行动。这其中或许有3重战略意图。
一是想塑造“受害者”与“反恐先锋”形象。
印度还想借冲突升级,来试探国际社会各方底线,最大程度赢取西方对其打击跨境恐怖主义的默认和支持。
这是5月7日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谢赫布拉地区穆里德盖镇拍摄的遭印度导弹破坏的建筑。新华社发(萨贾德摄)
二是想巩固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这次印度的“朱砂行动”,最大特点是打击范围大。印度空袭了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这是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以来,首次打击到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双方有领土争议)以外的领土。
这暴露出印度想以有限冲突,展示其对南亚地缘绝对控制权和主导地位的战略意图。
三是应对国内压力,转移民众视线。印度政府有一个传统策略,就是国内压力增大时,利用外部威胁转移内部矛盾。这次也不例外,“朱砂行动”在印度引起了全国性的庆祝活动。它有助于转移印度民众对失业、通胀、穆斯林社区改革等问题的不满。
二、对国际和地区局势产生多重影响
印巴冲突升级,会对两国关系、地区局势和国际格局带来哪些影响?
张超哲认为:尽管本轮冲突很大程度上是印度“国家机会主义”和“国家冒险主义”行为所致,大概率不会走向两国的全面战争,但仍会给国际和地区局势带来影响。
双边层面,本轮冲突对两国各自的安全和经济将带来不小冲击。就安全而言,双方在实控线常规的“有限报复”,也可能引发战略误判,甚至最终可能误触“核门槛”,给双方带来毁灭性灾难。就经济而言,区域供应链受到扰动,跨境贸易与物流成本上升,资本外逃,直接拖累印巴两国的经济发展进程。
这是5月7日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穆扎法拉巴德拍摄的印度导弹摧毁的建筑(手机照片)。新华社发
地区层面,印度的单边霸权主义做法将在南亚地区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特别是印度挥舞“水霸权”大棒的霸道做法,在南亚开启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导致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对印度如何处置跨境水资源分配产生巨大担忧和猜疑。
国际层面,会一定程度搅动国际格局发生变动调整。接下来印巴分别与美、俄、中、以色列、伊朗等国的关系,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
三、对中国带来3重考验
印巴冲突升级,会对中国利益、中国外交带来哪些挑战?
张超哲认为:中国一向希望周边地区保持和平。作为印巴重要邻国和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也受到印巴本轮冲突的影响。
一是我国地缘安全与边境稳定风险攀升。首先,克什米尔地区与我国西藏、新疆接壤,冲突若失控,可能威胁我国边疆稳定;若升级为有限核战争,我国西部边疆还可能面临核污染扩散隐患。其次,印度展示了(军队的)自主行动能力,试图对中国释放某种信号,以有利于增加其边界谈判筹码。最后,本轮冲突发生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之后,不能排除美印幕后的战略共谋,以此扰乱中国周边环境、试探中方底线等图谋。
5月7日,救护车停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谢赫布拉地区穆里德盖镇遭印度导弹破坏的建筑附近。新华社发(萨贾德摄)
二是可能冲击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旗舰项目,是中巴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印巴冲突将对我国在巴基斯坦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及能源通道建设带来重大风险。同时要看到,巴基斯坦是南亚与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中巴经济走廊是连接亚欧、陆洋的新桥梁。如果冲突蔓延导致区域供应链中断,将波及我国与中亚、西亚以及印度洋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三是进一步考验中国的外交战略艺术。中国在本轮印巴冲突中的外交立场非常敏感,也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高度考验我国,如何在不同角色中、不同议题上寻找到利益平衡点,如何预见并应对西方一些国家的偏见和印度等国的不实指责。
主播:廖文卓
文案:张超哲 胡雨婷
制作:周芷冰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5月7日凌晨,印度军队突袭巴基斯坦,结果反被击落至少5架战机和1架无人机,大失颜面。
南亚火药桶被再次点燃,印巴会不会走向全面战争?对地区局势、对中国会产生哪些影响?《夜观天下》栏目今天请来四川大学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员张超哲,和大家聊一聊。
一、印度升级冲突的3个战略考量
出于什么目的,印度抢先动手采取军事行动?
张超哲认为:印巴本轮冲突的导火索是4月22日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Pahalgam)的恐怖袭击事件。
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是背后黑手和支持者,但没有确凿证据。然后对巴基斯坦极限施压,单方面采取了军事行动。这其中或许有3重战略意图。
一是想塑造“受害者”与“反恐先锋”形象。
印度还想借冲突升级,来试探国际社会各方底线,最大程度赢取西方对其打击跨境恐怖主义的默认和支持。
这是5月7日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谢赫布拉地区穆里德盖镇拍摄的遭印度导弹破坏的建筑。新华社发(萨贾德摄)
二是想巩固在南亚地区的霸主地位。这次印度的“朱砂行动”,最大特点是打击范围大。印度空袭了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这是印度总理莫迪上台以来,首次打击到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双方有领土争议)以外的领土。
这暴露出印度想以有限冲突,展示其对南亚地缘绝对控制权和主导地位的战略意图。
三是应对国内压力,转移民众视线。印度政府有一个传统策略,就是国内压力增大时,利用外部威胁转移内部矛盾。这次也不例外,“朱砂行动”在印度引起了全国性的庆祝活动。它有助于转移印度民众对失业、通胀、穆斯林社区改革等问题的不满。
二、对国际和地区局势产生多重影响
印巴冲突升级,会对两国关系、地区局势和国际格局带来哪些影响?
张超哲认为:尽管本轮冲突很大程度上是印度“国家机会主义”和“国家冒险主义”行为所致,大概率不会走向两国的全面战争,但仍会给国际和地区局势带来影响。
双边层面,本轮冲突对两国各自的安全和经济将带来不小冲击。就安全而言,双方在实控线常规的“有限报复”,也可能引发战略误判,甚至最终可能误触“核门槛”,给双方带来毁灭性灾难。就经济而言,区域供应链受到扰动,跨境贸易与物流成本上升,资本外逃,直接拖累印巴两国的经济发展进程。
这是5月7日在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穆扎法拉巴德拍摄的印度导弹摧毁的建筑(手机照片)。新华社发
地区层面,印度的单边霸权主义做法将在南亚地区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特别是印度挥舞“水霸权”大棒的霸道做法,在南亚开启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导致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对印度如何处置跨境水资源分配产生巨大担忧和猜疑。
国际层面,会一定程度搅动国际格局发生变动调整。接下来印巴分别与美、俄、中、以色列、伊朗等国的关系,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和变化。
三、对中国带来3重考验
印巴冲突升级,会对中国利益、中国外交带来哪些挑战?
张超哲认为:中国一向希望周边地区保持和平。作为印巴重要邻国和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也受到印巴本轮冲突的影响。
一是我国地缘安全与边境稳定风险攀升。首先,克什米尔地区与我国西藏、新疆接壤,冲突若失控,可能威胁我国边疆稳定;若升级为有限核战争,我国西部边疆还可能面临核污染扩散隐患。其次,印度展示了(军队的)自主行动能力,试图对中国释放某种信号,以有利于增加其边界谈判筹码。最后,本轮冲突发生在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之后,不能排除美印幕后的战略共谋,以此扰乱中国周边环境、试探中方底线等图谋。
5月7日,救护车停在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谢赫布拉地区穆里德盖镇遭印度导弹破坏的建筑附近。新华社发(萨贾德摄)
二是可能冲击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南亚的旗舰项目,是中巴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印巴冲突将对我国在巴基斯坦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及能源通道建设带来重大风险。同时要看到,巴基斯坦是南亚与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中巴经济走廊是连接亚欧、陆洋的新桥梁。如果冲突蔓延导致区域供应链中断,将波及我国与中亚、西亚以及印度洋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
三是进一步考验中国的外交战略艺术。中国在本轮印巴冲突中的外交立场非常敏感,也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这高度考验我国,如何在不同角色中、不同议题上寻找到利益平衡点,如何预见并应对西方一些国家的偏见和印度等国的不实指责。
主播:廖文卓
文案:张超哲 胡雨婷
制作:周芷冰
美术:沈晓颖
校对:徐海鹏
审核:钟莉 刘若辰
川观新闻出品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